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11.17
在每个地区,甚至在同一种文化下的亚文化群之间(如北京、四川、广东的地区饮食)人们的风味喜好都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些休闲食品调味技术以及香精香料的基础知识。
现在休闲食品调味技术的种类越来越多,常见的有鱼仔(鱼块、鱼尾)调味技术服务、麻辣面筋调味技术、休闲蔬菜调味技术服务、酱卤肉制品调味技术、酱腌菜调味技术服务、休闲豆制品技术服务、泡卤(脆卤)调味技术服务、拉丝蛋白技术转让、泡椒凤爪调味技术转让、兰花豆、青豆生产技术、休闲膨化食品调味技术、调味品生产技术、速冻食品调味技术、休闲魔芋制品调味技术、麻辣魔芋制品调味技术。
肉用香精的分类
按加工工艺分:合成肉香精、拌合型肉香精、热反应型调理香精;
按香精形状分:液体香精、粉体香精、膏状香精;
按溶解性分:水溶性香精、油溶性香精;
按风味分:猪肉香精、鸡肉香精、鸭肉香精、牛肉香精、羊肉香精、海鲜味香精以及仿肉(素肉)风味的香精;
按香精香型分:红烧肉风味、烤肉风味、炖肉风味、肉汤风味、酱卤风味、纯天然肉香风味、麻辣风味、辛香风味。
食品香精的三种成分组成
将食品香精的各种呈香、呈味成分按它们在香精中挥发性的不同划分为三类,即头香香料、体香香料和底香香料。
一、头香香料
头香是对香精辨嗅或品尝时的第一香味印象,这一香味印象主要是香精中挥发性较强的香料产生的,这部分香料称为头香香料。
二、体香香料
体香是香精的主体香味,是在头香之后立即被感觉到的香味特征。体香主要是由香精中中等挥发性的香料产生的,这部分香料称为体香。
三、底香香料
底香是继头香和体香之后,最后留下的香味。底香主要是由香精中挥发性差的香料和某些定香剂产生的。
食品香精的生成方式分类
一、合成香精
采用天然原料或化工原料,通过化学合成调配的方法制取的香料化合物,经过调香师个性化设计,按主香、辅香、头香、定香的设计比例勾兑而成的香精。
二、拌合型香精
同时具有两种香精特点,但更多以合成香精调配为主勾兑而成的香精。
三、反应型调理香精
一般认为是氨基酸、多肽(特别是含硫物质)与还原糖进行一系列氨基羰基反应(加热褐变反应或美拉德反应)及其二次反应生成物所形成的,应用以上原理所制成的香精一般称为热反应调理香精。
肉制品调香的一般法则
调香包含两个方面:赋香、提香。提香(突出本香)就是去腥、提香,即去除原料的腥臭等异味以及植物蛋白的本身不良的气味,发掘出肉类原料本身的香味;
赋香是赋予产品一种风味。赋香是外因,提香是内因,调香应内外兼顾。
一、提香(突出本香)
去腥臭、提香、发掘出肉类原料本身的潜力。
一般来说,无论猪、鸡或牛肉在生状态下都有腥的味道,肥膘或脂肪都有腻的味道,另外,肉灌制品80-95℃低温蒸煮,肉的根基香味没有反应出来,并且,肠体外都有一层肠衣包裹,肉的腥、腻、臭味散发不出来。
能起到很好增香作用的原料是香精和天然香辛料同时使用,在这一点上,很多厂家存在误区。例如,有些厂家只在产品中使用香精(赋香原料)而不使用香辛料,香精只有赋香而没有却除腥、腻、臭的功效,有些厂家只使用香辛料,虽去除腥,但提香效果很差。
香辛料的种类很多,大茴香、胡椒、花椒、肉桂、丁香、辣椒、姜、大蒜等体现各种风味的香辛料:
作用
香辛料名称
去腥臭
白芷、桂皮、良姜
芳香味
肉桂、月桂、丁香、肉豆蔻、众香子
香甜味
香叶、月桂、桂皮、茴香
辛辣味
大蒜、葱、洋葱、鲜姜、辣椒、胡椒、花椒
甘香味
百里香、甘草、茴香、葛缕子、枯茗
二、赋香
赋予产品一种风味,原料有天然香辛料、香料、骨髓精膏。
一般我们建议肉制品的调香分三步做:
①去腥臭:因为各种原料肉都有腥臭味,如果不彻底去除或遮盖的话,它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口味或出现腥臭味,建议用量0.1-0.2%(天然香辛料);
②调头香:所谓的头香就是产品切开后,表现出来的香气是否纯正诱人,建议用量0.1-0.2%(香辣油、浓香烤肉精油、烧烤精油、肉味精油、鸡肉精油、烤牛肉精油、排骨精油等);
③调口香和留香:所谓口香是入口之后是肉的天然风味和香气,所谓留香是产品咽下之后留下的余香,建议用量0.2-0.4%(浓缩猪肉膏、浓缩牛肉膏、浓缩鸡肉膏等)。
肉制品调味的八大关系
一、调味与原料肉鲜度关系
原料肉鲜度好,肉汁多风味足,调味时相对用量少,特别是在低出品率的中西式肉制品,反之用量大。
二、调味与中西式肉制品及工艺关系
中式肉制品调味非常讲究且工艺复杂,肉制品的香与味往往通过工艺体现出来,如炖、卤、烧、烤、熏等,在中式肉制品调味中咸味偏重,咸味要来的慢些,突出中觉和后觉感,回味要悠长。
西式肉制品与中式相比,工艺简单,体现高效率的工业化生产及原汁原味,肉制品的香气与风味不足。因此西式肉制品在调味方面咸味一般在1.8-2%,鲜味要来的快些,同样要求中觉感饱满、醇厚、肉质感强,后觉回味悠长。
三、调味与肉制品出品率及各种辅料添加剂关系
低出品率肉制品(高档肉制品)其所用的辅料添加剂相对就少,在调味设计时咸味适当偏淡,先觉感的鲜味要来的慢些,目的突出肉制品工艺上的优点(即脆度、嫩度、爽度及啃头),中觉感要醇厚丰满,后觉回味悠长。反之高出品率肉制品调味要偏咸,咸味来的快,目的是掩盖高出品率肉的含量少,辅料及添加剂多,口感差。但更要突出中觉及后觉感,因此在调味时用量要大些。
四、调味与脂肪关系
肉制品添加适量的脂肪(猪油、鸡板油等)以增加脂香和口感(发甘、发相),同时缓解因出品率高所造成的口感差的问题,调味设计时,咸味按正常量,鲜度适量降低,反之用量大。
五、调味与香辛料关系
没有加香辛料的肉制品就没有象征性的肉源香气,不同的原料肉所使用的香辛料也有所区别。香辛料作用在肉制品中有两方面功能:一是去除、掩盖肉源腥膻味,二是抚香、增香、留香,提高肉制品风味。因此,适当选用香辛料的肉制品其风味增强,调味设计时,咸味按正常量,但鲜度应有所降低。
六、调味与季节性关系
冬春两季,由于天气寒冷,人的食欲旺盛口重,调味设计时,咸味鲜度要偏重。夏秋两季天气酷热,人的食欲减退,喜欢清淡优雅,在调味设计时,咸味偏淡甘甜,咸味宜慢鲜味,醇厚优雅,回味淡雅悠长。
七、调味与不同饮食文化板块差异关系
长江以北普遍口味偏重,长江以南口味则偏淡,东部沿海喜欢甘甜,两广与香港喜欢原汁原味,大西南喜欢口重与麻辣。在进行肉制品调味设计时要根据产品市场定位酌情设计。
八、调味与宗教信仰关系
免费看直播
食品伙伴网诚邀天津春发集团肉食产品线总监,推出“休闲食品及肉制品的调香调味”课程,解读近几年休闲食品及肉制品行业的产品风味演化,介绍香精调味料等在调香调味当中的作用,阐述产品调香调味遵循的原则及应用实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