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食品行业分析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粮油食品行业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主推“非油炸”概念

中粮集团接手五谷道场,开启了中国方便面产业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在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的整体运作下,中粮五谷道场实现了方便面从“非油炸”到“更好吃”的产品创新。此次中粮五谷道场上市的六种口味中“原盅鸡汤面”、“秘制牛肉面”、“辣猪骨浓汤面”、“辣牛骨浓汤面”均为创新产品,除保留了“非油炸”方便面的健康理念外,更在口味上进行了研发和创新,而“私房排骨面”、“红烧牛肉而”则是在中粮优质原材料供应的基础上提升了产品口味的品质,以求让消费者品尝到超越传统的精致美食。中粮五谷道场打出的口号是:让“方便面=健康+美味”。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中粮五谷道场系列新品的面市无疑得益于来自中粮集团强大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支持。作为中国最大粮油食品企业,中粮必将充分利用其在原材料方面的得天独厚优势,为中粮五符道场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盾支持,保证其不断创造出“好食材”与“真美味”兼备的高品质产品。

抓源头再树行业标杆

从源头做起,并确保产业链各环节的“安全性”,是中粮五谷道场产品实现“封存天地好食材释放人间真美味”的保证。

谈及中粮五谷道场此次产品创新在中粮集团整体战略布局中的意义,中粮集团总裁助理曲介绍说:“中粮五谷道场此次新品上市是中粮集团在方便面这一庞大的终端消费领域打响的第一枪。作为中粮集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业务之一,中粮五谷道场会得到来自集团在品牌运作、市场体系建设、消费者需求前瞻把握等方面的一系列整体运作支持。”

“无论是集团还是中粮五谷道场,我们都在上下协力地致力于从大自然中汲取精华,带给消费者全新的、现代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与饮食文化。而消费者需求的满足和挖潜才是营销的本质和最终阵地,我们相信这是中国方便面市场创新发展的一片‘蓝海’。”对于未来的市场前景,中粮五谷道场宋国良总经理显然充满信心。

作为国内最大的粮油食品加工贸易企业,中粮集团在面粉、油脂、酱料、香精等领域都居于国内龙头地位,在拥有方便面上游产业的原料控制能力时,又有福临门、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等下游销售渠道的支持。从收购五谷道场中可以看到,中粮意在长远。五谷道场将作为中粮的排头兵,在方便食品领域将大显身手。

方便面市场的“三国演义”

“‘五谷道场’只有在国内方便面市场上要占据30%以上的份额,才是可以接受的结果,同时“五谷道场”的销售额需要过10亿,才会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印象。”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说。

“目前国内方便面市场的局面仍然是由台湾顶益集团的‘康师傅方便面’和统一集团的‘统一方便面’两大巨头主导,两家已经占据国内市场60%以上的份额,而国内其它所有方便面品牌才分得余下的40%市场空间,这说明此次宁高宁给以宋国良总经理领导的中粮五谷道场食品有限公司定下的预期和目标还是有点困难和压力的。但毕竟中粮集团是国内食品行业最大的一只航母,其资本、渠道、管理、人才等优势足可以支持旗下任何产业的顺利发展和布局。”业内比较有影响的经销商这样表不。

中粮资金之庞大、规模之雄厚,是很多民营企业所望尘莫及的,在这庞大实力的支撑下,五谷道场可谓是如鱼得水,具备了和诸多外资食品巨头抗衡的能力,也非常有利于“五谷道场”东山再起。

五谷道场能让国内方便面市场格局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吗实际上,收购五谷道场只是中粮进军方便食品行业的一步棋。

营销学专家季海波认为,方便食品未来有可能成为中国食品新的增长点,方便食品行业利润巨大,中粮不会忽视这重要的领域。

关键词:全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战略企业绩效粮油食品业中粮集团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外资粮油企业依靠雄厚的资本纷纷进入我国粮油食品市场,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国内粮油食品企业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不少消费者对国内粮油食品企业信任度降低,转而选择外资食品企业或纯进口食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一些国内粮油食品企业试图通过“全产业链”运作模式确保食品安全,提升企业竞争力,获取消费者信赖,抵御市场波动。

“全产业链”的理论分析

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市场和企业是两种组织劳动分工的方式,二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交易机制(或治理机制)。受交易者的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动机、信息不对称以及市场不完全与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市场交易会产生较大的交易成本,包括搜寻、谈判、签订契约、执行及监督等交易费用,而企业可以通过将市场交易内部化,消除机会主义和市场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交易费用。只要企业将市场交易内部化所产生的成本和管理费用低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那么企业替代市场交易就是有益的。国内部分企业(包括中粮集团)提出并实施的“全产业链”战略,本质上是运用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将市场交易内部化,用企业替代市场交易,以降低交易成本和规避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通过纵向并购,可以保证货源的质量和价格稳定,减少与上下游企业的谈判、签约和监督等成本。

“全产业链”的整合包括纵向一体化和紧密多元化。根据产业组织理论,纵向一体化方式即单一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有利于提高企业对原材料及销售渠道的控制,从而提高对产品市场的控制,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价格竞争力;紧密多元化即多条紧密相连的产业链在渠道、物流、财务、品牌等环节实现横向一体化的整合,同时可用原有的营销平台、销售渠道和品牌优势为新产品开拓市场,形成差异化优势,扩大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多元化经营可分散经营风险,单一的产品和生产部门易受市场需求、外部环境、政府政策等变化的影响,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多元化可分散风险,使企业保持经营的稳定性。但是,“全产业链”所带来的巨大的管理成本也不容忽视。“全产业链”的实质是用集团内部管理成本来代替外部市场的交易成本,集团过于庞大会大大增加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若管理成本超过了交易成本,反而会使企业总成本增加。此外,各个子公司之间的资源配置与互补,单一产业链上下游的衔接,横向产业链之间的关联与协作,产业链扩展的边界等都是“全产业链”构建与实施中不容忽视的关键性问题。克服了这些问题,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全产业链”的范围经济与成本优势,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全产业链”战略与企业绩效:以中粮集团为例的分析

(一)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的提出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成立于1949年,是中国领先的农产品及食品领域的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ADM、嘉吉、邦吉和路易达孚等著名跨国粮商在中国粮油市场的扩张与竞争,2009年初,中粮集团正式确立了“全产业链”发展战略,将打造“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作为战略目标,致力于由原来的粮油产品原料提供商与贸易商转型为“全产业链”综合型粮油食品企业。其“全产业链”涉及养殖屠宰、种植采购、加工与分销、物流与贸易、品牌推广和食品销售等从“田间到餐桌”的各个环节,是一条从种植养殖到加工运输最后到销售的完整链条。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战略模式可分为两个层次:纵向单一产品的产业价值链和横向多种产品之间相互联系的空间产业链。纵向产业链控制产品的原料种植――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以保证产品质量,提升产品价值;横向产业链则将不同产品的产业链链接起来,在物流运输、渠道管理、市场运作、品牌推广等方面相互关联,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综合竞争力。

(二)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的构建实施

通过这一系列大规模的资本活动,中粮集团的业务迅速扩张,目前已拥有中国粮油、中国食品、中粮粮油、中粮置地、中粮屯河、中粮肉食、中粮包装、中粮土畜、金融事业部、工程科技公司、中粮电子商务、华粮集团及蒙牛乳业十三大下属业务单位,主要业务板块包括种植养殖、农产品收储物流、农产品加工、饲料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品牌食品、产品包装、电子商务、商业地产、住宅地产、旅游地产、酒店和金融服务。通过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中粮集团目前已在稻米、小麦、玉米、肉食、油脂油料、葡萄、番茄、茶叶、糖和乳业十个领域分别搭建起了从种植养殖到加工销售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并形成了香雪、福临门、兹彩、五湖、红枫、东海明珠、家佳康、金帝、美滋滋、屯河、山萃、长城葡萄酒、中茶、悦活、蒙牛、欢腾等多个食品品牌。以小麦为例,图1为中粮集团小麦产业链示意图,基本实现了从“田园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条。同时,除构建农产品产业链外,中粮集团还通过对商业、工业、住宅、旅游地产和酒店业务的整合初步完成了“全服务链”的布局,力图打造集办公、居住、购物、餐饮、旅游、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城市生活服务链。

(三)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实施效果分析

自中粮集团2009年初正式确立“全产业链”战略,该战略实施已近5年,目前其已初步完成了“全产业链”的布局。该战略的实施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标,有待于进一步检验。由于集团整体经营数据较难获得,因此本文选取中粮集团旗下中国粮油控股、中国食品、中粮屯河、中粮生化和蒙牛乳业5个以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为代表,通过财务指标方法来分析这5家子公司在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实施前后的绩效变化,以此对“全产业链”战略的实施效果进行检验与评价。本文采用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率这三个财务指标来分析这5个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变动,用产权比率分析其长期偿债能力变动情况。并将这5个公司的财务指标与其所属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做对比,一方面可间接剔除金融危机等外部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判断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1.中国粮油控股绩效分析。中国粮油控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油籽、生化及生物燃料、大米、小麦及啤酒原料的加工及销售业务。从表2可看出,2009年中粮集团开始实施“全产业链”战略后,中国粮油控股的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都较2008年下滑了近50%,营业利润增长率更是由正值变为负值,2010年业绩继续走低,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虽然在2011年受惠于油籽加工业务的产能释放及产品价格上涨,公司业绩有了较明显回升,但2012年营业利润又大幅下滑,销售净利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再次跌倒低谷。而该公司的产权比率由2008年的77.27%上升到2012年的144.73%,公司负债相对于所有者权益大幅上升,长期偿债能力下降。总体来看,“全产业链”战略实施以来中国粮油控股有限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未能得到增强,业绩反而总体呈下滑态势。

2.中粮屯河绩效分析。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主营番茄加工、食糖加工贸易、果蔬罐头贸易业务。如表3的财务指标所示,该公司自2009年中粮集团实施“全产业链”战略后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营业利润除2011年外皆负增长,2012年陷入业绩泥潭,营业利润同比下跌2300.95%,亏损78108万元。而其产权比率逐年上升,2012年增长至362.59%,公司存在较大的长期偿债压力。

3.中粮生化绩效分析。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主营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产品,主要包括燃料乙醇、生物乙烯及其衍生物、L-乳酸及其衍生物、聚合物等。从表4可看出,自中粮集团实施“全产业链”战略后该公司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率整体较2008年有较大幅度增长,盈利能力明显增强,同时产权比率逐年下降,长期偿债能力增强。2012年该公司营业利润增幅放缓,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都较上年降低了近50%。但总体来看,“全产业链”战略实施以来中粮生化的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还是较2008年有所提升。

5.蒙牛乳业。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主营液态奶、冰激凌及其他乳制品业务,中粮集团为构建“全产业链”于2009年7月入股成为蒙牛乳业第一大股东。由表6可看出,中粮2009年入股后,蒙牛乳业的产权比率大幅下降,长期偿债能力增加,但其盈利能力却并未明显改善。2010年公司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增长率都较上年下滑,虽然2011年业绩有所回升,但2012年受食品安全事件对蒙牛品牌形象的影响,其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率变为负值,销售净利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均下降,低于2009年同期水平,公司盈利能力下降。

为进一步分析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的实施效果,并综合考虑金融危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外部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笔者将中粮集团这5家上市公司按二级行业标准划分为两类,将公司2008-2012年的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和产权比率与其所属二级行业上市公司的整体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对照,可判断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变化情况。本文采用申万二级行业标准,按照该标准划分,中国粮油控股、中粮屯河及中粮生化属于农产品加工行业,中国食品和蒙牛乳业属于食品加工制造行业。行业平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和产权比率的数据来自Choice资讯金融数据库,比较结果如图2至图7所示。

由图2可看出,2008年中国粮油和中粮屯河的销售净利率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自2009年后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到2012年中国粮油控股的销售净利率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中粮屯河销售净利率则跌至-19.77%,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中粮生化的销售净利率与行业整体变动趋势相同,到2012年基本与行业平均值持平。如图3所示,2008-2012年食品加工制造行业上市公司销售净利率的均值呈先升后降态势,而中国食品销售净利率处于连续下跌态势,蒙牛乳业销售净利率波动不大。中国食品和蒙牛乳业的销售净利率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且差距有扩大趋势。

如图4所示,2008-2011年农产品加工行业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均值总体呈下降态势,2012年有所回升。中国粮油控股的净资产收益率在2008年明显高于行业均值,但此后却逐步下降低于行业均值,虽然2011年受惠于油籽加工业务的产能释放及产品价格上涨而有所反弹,但2012年又大幅下滑,仅略高于行业均值。中粮屯河净资产收益率在2008年与行业均值基本持平,在中粮集团实施“全产业链”战略后除2011年外均低于行业均值,到2012年跌至-30.96%,远远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中粮生化2008年净资产收益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此后与行业平均值的差距逐渐缩小,2011年与2012年其净资产收益率均高于行业均值。而中国食品和蒙牛乳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在2008-2010年与食品加工制造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步拉大,2011年与2012年由于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加工行业绩效整体下降,而中国食品和蒙牛乳业净资产收益率波动不大,因此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见图5。

由图6可看出,农产品加工行业上市公司平均产权比率2008-2010年呈下降态势,2011年大幅增长,2012年变动不大。中国粮油控股产权比率2008-2012年总体呈上升态势,但2012年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中粮屯河产权比率则持续攀升,2012年显著高于行业均值。中粮生化的产权比例逐步下降,由2008年高于行业均值,降至2012年显著低于行业均值。即截止2012年底,中国粮油控股和中粮生化的长期偿债能力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中粮屯河长期偿债能力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如图7所示,2008-2012年间,食品加工制造行业平均产权比率逐年降低,即整体长期偿债能力提高,蒙牛乳业的产权比率也一直维持在行业均值之下,其长期偿债能力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中国食品的产权比率则持续攀升,到2012年已明显超过行业均值,长期偿债能力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综合以上的分析可知:中粮集团实施“全产业链”战略后,其农产品和食品领域的5家上市公司中,仅中粮生化的经营绩效得到了有效提升,在行业中竞争力有所提高,但其盈利能力2012年也仅仅与行业平均水平持平。其余4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绩效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也未显著提升,没有达到中粮集团最初提出“全产业链”战略时宣称的“提升经营效率,减少交易成本和风险,使企业更有竞争力”的效果(宁高宁,2009)。

(四)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面临的问题

市场中的企业受到市场规则的约束和外部竞争压力,因此它必须是有效率的才能够生存。企业在选择上、下游合作伙伴时通常也会选择产品质量最优,运营效率最高的企业。但“全产业链”战略的构建需将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内部化,一旦某公司成为了该集团内部的子公司,无论其效率如何,集团都必须使用其所生产的产品,这反而可能会削弱该公司的创新动力,使其效率下降,进而影响集团整体效率。同时构建“全产业链”使得集团内部专用性资产增加,对外部市场的灵活性降低。“全产业链”虽然在理论上有利于提高综合实力,但不同部门和单元的业务环节不同,位置不同,利益也不相同,在实践中要使众多业务板块真正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是一项巨大的挑战。目前中粮产业链之间的衔接就不如预期的好,彼此之间存在割裂。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也承认,“发展全产业链最大的困难就在于产业链之间的衔接。根据目前的状况,有些产业链之间的确还没有达到匹配融合的程度。”

中粮确立“全产业链”战略后,业务扩展十分迅猛,在短期内并购、重组了多家企业,这些企业原有的企业文化、经营模式、管理层水平都各不相同,如何建立一个统一、完善的组织架构,使之与中粮集团的发展理念相融合,提升整体经营绩效,这对集团的综合管理系统提出了巨大挑战。从目前来看,无论是五谷道场还是蒙牛乳业,整合的效果都不尽如人意,距离真正的“一个中粮”目标还较遥远。

研究结论及启示

即便是在理论上,“全产业链”战略也不一定有压倒性优势,付诸于实践,更是高度依赖于经营能力。即便是一种好的战略,也未必能带来好的结果。中粮集团的案例表明,“全产业链”模式在短期内不能显著提高企业绩效和竞争力。虽然国际四大粮商均采用了“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它们皆经过了百年的风雨洗礼,其“全产业链”并非一蹴而就,实乃厚积薄发。构造“全产业链”绝非简单的规模扩张,其对企业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执行能力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我国企业不可盲目效仿,过度扩张反而可能会使企业陷入困境,只有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才是最好的。分工与合作仍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将核心业务做强,在产业中获得专业化优势,也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于已经实施“全产业链”经营模式的企业,不妨适当放慢“全产业链”步伐,规模的扩张应视企业的管控能力而定,做好产业链中各环节的衔接,比一味强调延伸产业链的“长度”更为重要。同时,应专注于产业链中的关键高端环节,把非核心环节外包出去,将资源集中起来专注核心业务,建立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杜朝辉.产业组织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姜晔,黎倩,金泰成.国际4大粮商发展经验探讨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3(2)

4.降蕴彰,郭清保.中粮全产业链宏图[J].农经2010(1)

5.李韬.不要盲从“全产业链”战略[J].企业管理,2013(8)

6.宁高宁.产业链[J].中国企业家,2009(10)

7.廖贤兵.中粮集团“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12

8.邵军,王洁婷.并购对企业长期绩效的影响―基于中粮集团的案例分析[J].会计之友,2008(10)

9.孙莜.中粮集团并购战略及其效果案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2

10.唐文龙.中粮"全产业链战略"思辨[J].中国品牌与防伪,2010(4)

11.王先知.中粮艰难的全产业链[N].华夏时报,2013-02-25

12.韦三水.中粮全产业链的美丽与荆棘[J].中国品牌,2010(4)

13.吴勇毅.中粮“全产业链”并非全能[J].现代企业文化,2010(7)

14.许加海,徐振宇.国际四大粮商产业链经营揭密[N].中国改革报,2010-07-05

15.许益亮,靳明,李明焱.农产品全产业链运行模式研究―以浙江寿仙谷为例[J].财经论丛,2013(1)

以河南为中心的中部地区和华北、东北、华东、西南等地区布局众品产业基地,先后建设15个标准化食品加工和冷链物流产业基地,主导产品包括冷鲜肉和低温肉制品。2007年12月,公司成为中国食品行业首家纳斯达克主板上市公司。市值约30亿元(2013年)。

雏鹰农牧

2010年9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被誉为“中国养猪第一股”,主打生态特色,走高端路线。市值54亿元人民币左右(2014年1月)。

雨润集团

雨润控股集团是一家集食品、物流、商业、旅游、房地产、金融和建设等七大产业于一体的民营企业集团,但是规模庞大,股权复杂,不是好的收购对象。

广东温氏集团

2013年,温氏集团上市肉猪突破千万头,居全国第一,员工3万多人。在广东、海南、吉林、内蒙等17个省(市、自治区)都部署了养猪公司。温氏集团已经与上海、广州、番禺、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地签订生猪供应协议,成为多个城市的放心肉供应基地,广东省内挂牌的猪肉特约经销点超过300个。

新希望集团

在四川、湖南、河北和山东用全产业链方式养猪,在刘永好带领下,新希望在终端产品上谋求发展。市值255亿元左右(2014年1月)。

中粮的完美猎物

面对世界级新对手,联手才是最佳选择。

本刊记者卜祥

《财经天下》周刊立即就此事向中粮求证,得到了十分干脆的回复“无此事”。但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个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目前中粮与金锣之间的接触仍在初期阶段,在中粮的尽职调查完成后,才会有所推进。

而另一位业内人士称,实际上金锣正在积极寻求收购者。他透露说,金锣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连奎因身体原因希望退休淡出,但其子热衷金融领域,无意继承父业。

金锣集团的上属企业为大众食品控股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而在收购传言几个月前,这家公司已经启动了私有化程序。现在看来,大众食品的退市很可能是为整体出售做准备。

实际上,具备收购实力的买方并不算多。宣布私有化的前一个交易日,大众食品市值为13.4亿新元(约合63.7亿元人民币),因此买家只可能是中粮、康师傅和温氏等业内巨头。

而从双方资产的匹配度来看,中粮的确是最合适的买家。

金锣在肉制品行业内的排名仅次于双汇,与雨润难分伯仲。公开资料显示,金锣集团拥有年屠宰加工生猪2000万头、肉鸡2亿只、年产肉及肉制品300万吨的生产能力。

此外,过去20年间,金锣还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包括200多家销售办事处、18000多家专卖店、9000多家经销商。

这些正是急于在肉食行业有更大作为的中粮集团所看中的。

中粮集团目前是中国最大的粮食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食品生产商。有“中国摩根”之名的宁高宁执掌中粮集团后,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并购和入股。

中粮的扩张还在继续,而且正在完成从低利润米面油品类向高利润的肉蛋奶的产品升级。

目前中粮旗下拥有的肉食品牌包括“家佳康”“富瑞”“万威客”牌冷鲜猪肉及肉制品。这些品牌定位在高端市场,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

此外,中粮还在全国建立了59个养殖基地,产能逐渐增加,肉食全产业链初现。但是,完成翻三番的业绩目标,不可能只靠内部自建产能,中粮近年来也一直在寻求收购机会。

而且,作为猪肉产业的后来者,中粮还缺乏屠宰能力和渠道分销、销售能力,这与中粮做全产业链的一贯思路不符,而且也将抑制猪肉产业的变现能力。

在搜猪网分析师冯永辉看来,屠宰和分销能力是中粮急需弥补的短板,“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压缩掉50%的已有屠宰产能,中粮拿不到新建屠宰场审批,只能通过收购获取。”

金锣算得上是完美的收购目标。从地理布局看,金锣在吉林省九台的屠宰基地,离中粮的松原生猪养猪基地仅200多公里。金锣总部所在的山东,也是中粮肉食重点布局之处。

另外,猪肉产业链条上主要风险集中在养殖环节,饲料价格波动、疫病传播、人工成本攀升等等风险都集中于此。没有上下游协同运作,中粮在承担养猪风险的同时,却享受不到应有的利润。

一个退市待沽,一个急需健全产业链,看起来两家公司擦出火花顺理成章。何况他们共同的对手双汇已经棋先一招,2013年9月正式完成美国头号猪肉公司史密斯菲尔德收购,将中国肉食行业的竞争拉升到一个新高度。交易完成后,目前肉制品行业的第一阵营只有双汇一家,其品牌表现远远领先于金锣、中粮。

面对这样一个世界级对手,双方联手无疑是上策。因此,在业内人士看来,中粮收购金锣只是条件没有谈拢。

中粮的确财大气粗,但过去几年投入太大。自2004年执掌中粮后,宁高宁主导了超过50起以上的并购,中粮集团整体负债率经常高居60%以上。

【关键词】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食品工业思路对策

食品工业是朝阳产业、民生产业和世界第一大产业,同时也是河南省和郑州市的支柱产业、品牌产业和优势产业。河南省以从食品工业大省向食品工业强省跨越以及从“中国粮仓”向“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跨越为目标,郑州市则致力于打造食品工业强市和全国重要的食品工业基地。而作为河南省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规划发展目标是打造河南省食品工业重点集聚区和中部地区有重要影响的食品工业园区。因此,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郑州市政府必须深入分析开发区食品工业的现状和问题,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加强具体保障措施的研究。

一、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食品工业发展现状

1、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东南部,成立于1993年,2000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目前河南省唯一的一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原规划面积12.49平方公里,经过三次扩充,当前规划控制范围为郑州市的陇海铁路以南、机场高速以东、郑民高速以北、万三公路以西,规划控制面积达到137平方公里,区内常住人口、产业工人及从业人员10万余人。开发区以生产汽车及零部件制造、装备制造、食品工业、电子信息、现代物流为五大主导产业,已经成为河南省和郑州市对外开放的先导区和重点产业园区,外资企业、工业企业和出口加工企业的聚集地以及郑州东南部的绿色产业园。

2、食品工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工业立区、科技兴区”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开发区食品工业坚持把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良好的区位交通、广阔的市场规模等优势条件,紧紧把握中部崛起战略、东部产业转移、区域食品产业振兴规划和居民食品消费升级的良好机遇,以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产业布局调整为主线、以项目投资为载体,形成了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

2008年,区内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产值由2006年的7.17亿元提高到9.35亿元,逐渐发展成为开发区的支柱产业。目前区内已拥有郑州益辉食品、河南省天冰冷饮、河南笑脸食品、河南牧鹤饲料添加剂、郑州红门饲料、郑州东海九鼎饲料、郑州上好佳食品等七家规模以上食品类企业。同时,通过招大引强和内引外联的策略,一批投资规模大、产值效益高、带动作用强、品牌效应突出的食品类重点项目相继进驻,如河南中烟工业公司郑州和新郑卷烟厂联合易地技术改造项目、中粮集团和益海嘉里粮油加工项目、百事可乐郑州灌装厂及配套吹瓶厂项目、双汇集团肉类加工及物流配送项目等。开发区在食品工业的四大行业门类(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都有企业涉足,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食品工业体系。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开发区食品工业将呈现高速增长的跨越式发展局面。

二、食品工业存在的问题

1、产业规模偏小、产业配套能力较低

开发区食品工业起步较晚,近年来虽取得长足发展,但食品工业产值规模仍然偏小,2008年产值不到10亿元,占开发区同期120亿元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足8%,与郑州市内的新郑薛店中原食品工业园、二七区马寨食品工业园、以思念和三全为主体的速冻食品工业园等差距明显,甚至不如三全、思念等食品龙头企业的产值规模。同时食品机械、食品配料、食品包装、生物制药等食品工业的辅助产业发展缓慢,物流配送、金融、保险、中介、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也比较滞后,不利于建立产品销售网络和有效承接产业转移。

2、缺少行业龙头企业

开发区内的食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具备品牌规模优势、支撑辐射作用强的行业龙头企业,现有投产的规模以上企业仅七家,年产值超过5亿元的只有一家(河南牧鹤饲料添加剂有限公司2008年工业产值为5.71亿元),超过1亿元的也仅有四家,它们的辐射带动作用极其有限,对做大做强开发区食品工业十分不利。

3、研发创新能力弱

区内食品企业研发力量薄弱、新产品研发投入不足、技术装备较差,仅河南牧鹤饲料添加剂有限公司设有研究中心,但也仅为市级,层次和水平不高。虽然郑州市拥有一批食品行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但开发区以及区内食品企业与这些机构并无密切的联系和合作。研发力量的薄弱和研发投入的不足导致开发区内食品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限,难以有效进行产业链的延伸。

4、空间布局和行业产品结构不合理

三、食品工业的发展思路

四、保障措施

1、健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针对开发区食品工业产业规模偏小、产业链条短的发展现状,开发区必须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按照引进大项目——上下游配套——形成完整产业链的思路,通过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值效益高、带动作用强、品牌效应突出的重点项目和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广的中小型项目,迅速壮大食品产业规模。一是明确招商引资的原则,即“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为主”。二是确定招商引资的对象,树立“区外即外”的招商引资意识,抓住境外和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充分利用各种关系资源寻找信息,重点围绕大企业产品结构调整、产业链延伸配套寻找项目信息,围绕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找项目信息。三是拓宽招商引资方式,充分利用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会展招商、登门招商、驻点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飞地招商等各种方式,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做好招商项目的包装、推介、洽谈和落实等工作,对重大项目实行责任制,实行全过程“保姆式”跟踪服务,确保项目落地。五是明确目标责任,加强考核奖惩,建立“月统计、季通报、年考核”的招商引资考核机制,完善“不埋功、不藏拙、不亏待”的招商激励机制。

3、扶持培育龙头企业

一是充分利用区内现有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优势(如牧鹤饲料公司),通过兼并、重组、合资、合作等手段,不失时机地进行企业规模扩张和品牌扩张,在不断完善原有产品体系的基础上,巩固骨干企业地位,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发展成为龙头企业。二是选择一批机制“灵”、产品“精”、有发展前景的中等企业(如上好佳食品公司)作为龙头企业的重点扶持培育对象,通过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加强企业间合作和重组,逐步做大做强。三是依托即将入住的大企业项目,如中粮集团、双汇集团、河南中烟、百事可乐等,鼓励它们以强化主业、培育核心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资金注入、品牌运作、技术输出、管理输出等多种方式,迅速扩张,壮大规模。四是直接引进世界500强和“国家队”大企业。为培育龙头企业,必须从资金投入、信贷服务、税收优惠、用地管理、电价优惠、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4、实施名优品牌战略

5、鼓励推动技术创新

6、优化投资环境

【参考文献】

[1]娄源功、戚建永:信阳市粮油食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0(3).

关键词:面粉;显性成本;物流;会计核算

德州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也是全国大型的面粉生产基地之一,2010年德州荣膺全国“粮油食品城”和“吨粮市”称号。目前,全市现有面粉加工企业110余家,年加工生产能力500多万吨,年产量200多万吨,在全省位列第一,居全国前列。在当前,小麦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使面粉加工企业成本不断上扬,面粉出厂价也在紧随上涨,因此,面粉企业效益的高低,不仅仅体现在产量上,而成本的多少更是关键因素,通过降低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创造经济效益显得更为重要。

1树立成本管理新思路,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

2改变经营方式,降低运输和仓储成本

在小麦收购到加工成面粉的过程中,运输和仓储是必不可少的程序,运输和仓储费用在成本中也要占到相当比例,如何降低这一部分费用呢?在当前物流业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实行物流外包不失为一种节约成本的好办法,面粉加工企业可以把运输和仓储业务每年以一定的费用外包给物流公司,这项工作有物流公司来做,对面粉加工企业而言,节省了在运输和仓储方面的人员费用开支,运途中因水分的减少及破损等因素引起的损耗、运输途中粮食作物的品质保管费用、仓储保管费用。物流服务公司拥有专门的人员和运输设施、仓库和搬运机械,按照面粉加工厂的要求对原料和成品进行运输、保管,面粉加工场将财务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在原料和成品数量上没有损失,质量上有保证,从这一点来讲降低成本是显而易见的。

3准确进行会计核算,合理确定成本

面粉加工有其特殊性,随着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面粉品种越来越多,笔者对德州市的部分面粉加工企业进行了调查,面粉品种多达二三十种,在面粉加工企业里,原料的供应、管理涉及很多的工作程序,要经过很多的部门和人员,准确的会计信息、不同的产品加工费用能否合理分摊,对产品成本的核算尤为重要。在几十种面粉加工成本核算上,每一种产品的原料、人工耗费等信息必须准确,否则,成本核算会失真,而传统会计核算方法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往往不能如实反映不同产品的真实生产耗费,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往往是不论技术工艺水平如何,只要产量大,产品成本就偏高,而生产量小的产品成本却偏低,形成不同产品成本的严重失真。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成本分摊不合理造成的,笔者在对某面粉厂生产成本调查发现,该面粉厂3月份共生产了1500吨面粉,其中,特制一等粉1180吨、饺子粉276吨、其他用途的面粉分别是10吨、13吨、16吨、15吨,而在费用分摊时,人工原料平均分配,电费只是算的加工数量多的那两种面粉里,其他面粉则没有分摊费用,这就是为什么产量越高数量愈大而成本越高,相反,生产量越小的品种往

往成本越低。所以,在费用分摊上,无论是产量大小,都要分摊相应的费用,不能因为生产数量少品种少或不经常生产而不分摊费用或少摊费用,造成品种之间成本的失衡,而不能准确其出厂价格。因此,能否选择科学的分配成本方式,合理分摊相应的成本对生产成本有很大的影响。产成品之间的成本分配,可以根据相应的价格百分比、数量比例或是所耗工时的比例来进一步准确分摊。这样不同产品成本的合理分摊不仅可以降低产成品的成本,反映出真实的生产成本水平,还可以使企业掌握产品的真实利润,为面粉加工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4结语

面粉加工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体现在产量和质量上,更重要的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价格,而成本的高低是制约价格的主要因素,通过降低成本来增加企业的盈利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成本控制是其中的核心内容。面粉加工企业需要不断完善成本管理新思路,通过降低成本创造更高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敏:面粉厂减低成本的途径[j]粮食与饲料工业专刊,1999,(8)

[2]葛家澍,耿金玲企业财务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4-36

关键词:食品安全气相色谱技术应用

1.引言

2.气相色谱技术概述与基本原理

2.1气相色谱技术的基础概念

2.2气相色谱的基本原理

3.气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目前以我国食品行业为基础分析:我国市场上应用的食品添加剂大致有23个类别,涵盖近2000多个品种,这些食品添加剂功能各有不同,别用于多种食品生产中,个别单一食品涉及的添加剂达几种甚至更多。

3.1材料

3.1.1仪器:Agilent7890A气相色谱仪附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电子天平;低温高速离心机;多功能食物搅拌机;50mL和10mL具塞试管。

3.1.2试剂:蒸馏水;50g/L亚硝酸钠溶液;l00g/L硫酸溶液:正已烷(色谱纯);氯化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标准溶液(0.0100g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标准品,加水溶解并定容至l0mL)。

3.1.3样品:选取当地产的饮料、果汁、调味品醋。酱油等液体样品,均匀摇匀后直接称取5.00g;将肉干、蜜饯、酱腌菜、糕点等固体样品,打碎均匀进行摇匀后称取5.00g:然后用蒸馏水定容至50mL。浸泡1h后,对侵泡液进行过滤,然后将5mL滤液移入10mL比色管中置于冰水浴中。

3.2色谱条件

3.2.1毛细管柱DB.1701(30×0.25mm×0.25μm);

3.2.2柱温:70℃;

3.2.3柱流量:1.5mL/min;

3.2.4气化温度:200℃;

3.2.5进样方式:分流,

3.2.6分流比:10:1;

3.2.7检测器FID250℃;氢气40mL/min;空气400mL/min;尾吹15mL/min。

3.3测定方法

分别准确吸取1mg/mL甜蜜素标准溶液0.25、0.5、1.0、2.5mL于10mL刻度比色管内,加蒸馏水至5mL混匀。于冰水浴中加入1.25mL硫酸溶液(100g/L),1.25mL亚硝酸钠溶液(50WL)混匀,并不时摇动,3min后取出,然后准确加入2.5mL正已烷,1.25g氯化钠,摇匀后振摇80次,静置分层。

3.4结果

3.4.1分流比:将衍生化后的0.1mg/mL的甜蜜素标准溶液,在分流比为5:1、10:l、20:1的条件下分别测定。当分流比为1O:1时,溶剂峰信号较低,待测物的峰面积几乎不变;此条件下仍可检测出低含量样品。

3.4.2精密度:对两种不同标准溶液分别进行6次,结果(如表3.1)所示,相对误差3.0%~4.9%。

表3.1:两种不同浓度进行的精密度试验对比结果

4.讨论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须品,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开报道的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由于食品安全涵盖食品卫生、质量、食品营养等多方面的内容,食品安全又涉及多个环节。随着我国食品资源和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升,我国食品生产规模和产量剧增的同时也使得我国的食品安全变得更为复杂和艰巨。因此,有关食品安全的检测技术及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气相色谱技术是十分重要的技检测术之一。气相色谱新型的检测器的产生、以及与其他分析技术如IR、MS的联用,使GC法成为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有力工具。例如,近年来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以其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等特点,在食品农药残留等的GC分析检测上独树一帜。气相色谱法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的分析

4.2多环芳烃、添加剂及丙烯酰胺含量检测分析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重要的环境和食品污染物,其中很多种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食品中的PAHS污染多存在于烟熏和烧烤类食品中,采用GC/MS技术可迅速检测与分析常见的20多种PAHS;利用GC//FID气相色谱检测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等食品防腐添加剂含量;使用GC/ECD气相色谱检测油炸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使用GC/FID气相色谱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含量。

4.3发酵饮料产品中风味组分的分析

白酒是我国的传统饮料酒,工艺精良,风味独特,而其香味组成极其复杂。甲醇是白酒中主要有害成分,为了精确测定白酒中酒精含量,检验是否掺假,气相色谱法已成为白酒行业必不可少的检测方法。采用GC/FID气相色谱能检测白酒中甲醇及杂醇油含量。啤酒、葡萄酒和饮料中有许多挥发性化合物和风味物质,可以通过顶空进样的气相色谱分析(HS-GC)技术监控啤酒中的硫化物等有害组分、有害色素及挥发性气体。

4.4食品包装袋有害物质的检测

食品包装袋中添加了大量增塑剂,其中使用量最大、最普遍的是酞酸酯(邻苯二甲酸酯,PAES)。酞酸酯在接触到食品中的油脂时,特别是在加热的条件下便会溶解出来,对动物和人体均有慢性毒性,具有致突变、致癌作用。利用GC/FID气相色谱技术可对塑料食品袋及包装食品中的5种酞酸酯,包括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进行准确分离和检测。

4.5食用油的浸油溶剂残留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国家标准规定以6号溶剂油为标准物配制标准溶液,以顶空气相色谱法(HS-GC)测定食用植物油中的残留溶剂。该方法能实现对C6~C8烷烃及芳香烃类化合物进行有效分离及检测。采用GC/FID法还可以检测食用植物油中的30多种脂肪酸,主要是检测分析芥酸的含量,因为芥酸可能对人体的营养状况产生不良影响,具有引起甲状腺肥大等副作用。

5.总结

[1]陈文强,彭浩,邓百万等.气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09,(4):356-358.DOI:10.3969/j.issn.1002-1302.2009.04.144.

关键词:地沟油;生物柴油;疾病危害;工业应用;鉴别技术

Abstract:Thispapersummarizesthattheharmofdrainageoiltohumanhealthandthevariedwaystoidentifythedrainageoil..Italsoanalysestheapplicationofdrainageoil,whichcanbemadeintocommercialgrease,industrialoleicacid,stearicacid,biodiesel,bio-basedolefins,bioplastics,oil-solubleorganicrareearthcompounds.Amongthispaper,itlayemphasisononeofthemethodstoidentifydrainageoilwhichapplySMEG-GCandthedevelopmentprospectandtheapplicationresultsofbiodieselpreparationwithdrainageoil.Wethinkthecomprehensiveultilizationofdrainageoiliscost-effective.Furthermore,thespotutilizationexactlysolvetheproblemwithrecycleofthedrainageoilandalsomakesubstantialeconomicbenifit.

Keywords:wasteoil;biodiesel;diseasehazard;industrialapplication;identificationtechnology

1地沟油对人体的危害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三产业兴起,餐饮业更是兴盛。不法商人为了牟取暴利将餐饮废渣废水中排出的废弃油脂保留下来,将其回收提炼,制成有毒有害的地沟油供顾客食用。回收提炼地沟油时的卫生环境差,导致其中滋生大量细菌、真菌等有害物。且地沟油本身也含有重金属、黄曲霉素、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其中黄曲霉素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其毒性相当于等量氰化钾的10倍,是剧毒物质砒霜的100倍,可见地沟油的危害之大[2]。且在炼制地沟油过程中油脂经多次氧化、水解、聚合等复杂反应,会产生苯并芘、杂环胺、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质,长期食用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引起各种疾病,比如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胆囊炎、胃病、肥胖甚至可能增加心脏病和多种癌症的危险。

1.1地沟油引起胃肠道疾病

1.2地沟油引起神经系统症状

1.3地沟油增加癌症发生的可能性

有调查显示在湿热环境中如餐馆的下水道和泔水等中地沟油所含的黄曲霉毒素B1可以迅速衍生至严重超标。众所周知,黄曲霉毒B1会严重影响正常肝脏组织的生理功能,并且长期低剂量摄入黄曲霉素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器官、肾脏、卵巢和乳腺等部位的肿瘤,并且是引起肝癌甚至导致肝昏迷死亡的重要原因[3]。地沟油在反复加热过程中,其中的肉类脂肪和烧焦的淀粉不完全燃烧会产生苯并芘会对人的眼睛及皮肤产生刺激性,并且具有致癌作用,因此如果长期摄用地沟油会引起胃癌、皮肤癌、肺癌等疾病[4]。

1.4地沟油所致其他疾病

2地沟油的新型鉴别技术

2.1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地沟油的含量进行鉴别和定量分析

张丙芳[7]等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光纤传感技术相结合的新方法对勾兑混合油中的地沟油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验证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但由于此方法在国内研究较少,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为提高其适应性和稳定性,该研究模型还需要进一步修正。

2.2原子吸收光谱法鉴别地沟油

李凯凯、张会明、姚海波等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鉴别地沟油[9],其原理是地沟油中的成分比较复杂,含有食用油中没有的钠离子,通过超声萃取来进行处理,将油脂中具有代表性的钠离子萃取到去离子水中,然后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钠离子含量进行测定,并与食用油进行比较。其实验通过检测食用油中是否存在钠离子,成功判断是否掺杂了地沟油。但该方法过程较为复杂,技术含量较高,不易大范围实施。

2.3电导率测定法鉴别地沟油

黄韬睿[10]等认为食用油本身是不导电物质,而使用过的地沟油含有大量食盐、调味品等可电离物质。故可通过测定食用油的电导率鉴别是否掺入地沟油。用去离子水提取油脂得到油脂水提物,再通过测定水提物电导率鉴别油脂是否掺入地沟油,并且测定出该电导率回归方程为Y=71.927X+12.641,R=0.9997。此法与原子吸收光谱法鉴别地沟油[9]相比而言,此法更加简便、快捷。但是张成意认为电导率测定法主要是通过精炼技术去除油中的水溶性物质,会引起电导率波动幅度过大,进行鉴别的可用性和真实性有待考证,所以该方法并不适用于深度精炼厨余废油[12]。

2.4荧光光谱分析法鉴别地沟油

李吴、陈明惠[11]等利用荧光光谱具有高灵敏度和分辨率的特性,由此提出了一种利用荧光光谱快速检测食用油中是否掺有地沟油的新方法。实验结论是样品油的荧光强度与所含地沟油的体积分数大小明显成反比,当地沟油的体积分数大于5%时,荧光强度的衰减更为明显。

MuTaotao等[14]利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建立了多种食用油和煎炸食用油的荧光光谱数据库,结合神经网络实现了油类识别、地沟油的快速检测,总体识别率高达97.5%。结果表明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具有快速非接触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可以成为地沟油快速检测的一种新方法。

2.5利用色谱技术鉴别地沟油

2.5.1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鉴别地沟油

张成意[12]比较了地沟油和一般食用油的根本区别,得出了地沟油中含有一般食用油中所没有的反式脂肪酸和柠檬烯、苯、乙酸、腈类物质等。因此,其采用固相截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检测地沟油中的反式脂肪酸和微量杂质以及外源性杂质同纯正植物油中的内源性微量成分相对比的方法不仅能够鉴别地沟油,还能够检验食用油品质。这种方法灵敏度准确度高,对于阳性样品判断的准确率高达95%以上。

2.5.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胆固醇含量鉴别地沟油

郭涛[16]等的实验结果显示,当待测菜籽油样品中胆固醇的含量大于0.05mg/g时,胆固醇色谱峰十分突出明显,且菜籽油中胆固醇含量随地沟油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而合格的食用植物油未检测出胆固醇。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脂中的胆固醇含量,从而定性分析该油脂中是否掺杂了地沟油。

2.5.3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法鉴别地沟油

WangShicheng等[19]采用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HPLC-APCI-MS)方法,确定含有亚油酸环氧化物的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s,TAG)分子可作为地沟油区别于正常油脂的标志成分。此方法分析了15个地沟油和11个食用油样品,结果表明地沟油中存在三亚油酸甘油酯等5种亚油酰基氧化产物,建立了地沟油和正常食用油的判别模型。

2.5.4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别地沟油

2.6其他

詹洪磊[18]利用普通食用油及地沟油在室温氮气环境下的太赫兹吸收光谱,采用聚类分析法和概率神经网络法实现了对地沟油和食用油的有效鉴别。陈轲等[15]利用离子迁移谱,结合一阶导数识别模型及人工神经网络识别模型,对地沟油进行了检测。本方法简单快速,并且环保,检测分析成本低。

综上,地沟油的研究和检测技术还在探索阶段,寻找鉴别和检测地沟油的特异性指标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同时建立地沟油鉴别技术方面的数据库,可以提高检测鉴别技术的实用有效性。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大力倡导将油脂回收利用于燃油加工等行业,避免这些危害人体健康的地沟油流入食品行业。

3地沟油工业应用

3.1制备肥皂

地沟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脂,目前综合利用的基本原理是将地沟油催化分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22]。通过此原理可以制备出很多化工原料工业油酸、硬脂酸和工业油脂[23]。

3.2制备工业原料

水解地沟油可以得到各种脂肪酸,以脂肪酸为原料生产的下游产品广泛用于纺织、食品、医药、医用化工、石油化工、油墨和涂料等各种行业[23]。另外,采用中压水解和间歇蒸馏提纯工艺,用地沟油生产化工原料精制混合脂肪酸[24]为化工生产提供了原料。

3.3制备生物柴油

可以利用酯交换法,包括酶催化法、酸催化法、碱催化法和无催化剂生产法来制备地沟油生物柴油,使地沟油用于燃料方面,并且不断寻找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也是开发地沟油的应用方向之一[26]。

3.3.1酸催化法

酸催化┖陀卫胫肪酸相互独立并且不需要预处理过程是酸催化法的优点,在游离脂肪酸含量超过2%的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过程中酸催化法较碱催化法成为更优的选择[34]。

3.3.2碱催化法

碱催化剂便宜易得,但在反应过程中,碱催化剂可以与游离脂肪酸反应生成皂,其可减弱碱催化剂的活性[37],导致产物酯的产量减少。另外,在碱催化过程由于能量消耗高,设备成本有所增加。同时,难以除去副产品甘油,加上产物黏度的增加和乳化剂的形成,在后续净化和酯回收中又产生了许多问题[38]。

3.3.3酶催化法

3.3.4无催化剂生产法

无催化剂生产法需要高温和高压条,即使不需要催化剂,也急剧增加了成本,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适合大规模生产[35]。

由上可知,结合酸催化与碱催化法使地沟油转化为生物柴油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具体步骤是首先用浓硫酸作为酸性催化剂,再用氢氧化钠作为碱催化剂使游离脂肪酸与甲醇进一步发生转酯化反应[40]。

Charoenchaitrakool等[43]使用两步催化的方法(先用H2SO4催化,后以KOH为催化剂),以餐饮废油为原料,最佳优化条件下生物柴油的产率可达90%左右。Guzatto等[41]采用用先碱后酸的催化方式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酯交换转化率可达98.3%。

3.3.5其他方法

3.4制备生物基烯烃

3.5制备生物塑料

英国一项新研究[28]表明,借助罗尔斯通氏菌菌株H16,用废弃油脂合成可降解生物塑料,该研究一旦实现规模化生产,不但可减少废弃油脂的不当应用,还可制作出高品质塑料,有望于应用于医学[29]。但是目前利用细菌生产这种生物塑料主要是利用葡萄糖,所以导致成本较重制约了生物塑料的商业化。而这项新研究表明:使用废食用油作为细菌生产的原料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我国近来也从捷克学得这项技术[30],开始着手于地沟油制备生物塑料。

3.6制备油溶性有机稀土化合物

(ORE)[31]是一种以地沟油为原料,具有油溶性有机稀土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和元素组成用红外光谱和等离子发射光谱表征,用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有机稀土化合物在液体石蜡中的摩擦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有机稀土化合物作为添加剂,因在摩擦过程中形成的含稀土的边界膜,具有比ZDDP更好的抗磨减摩性能,有望作为新型的环境友好型添加剂在工业实际中得到应用。

3.7制备橡胶隔离剂

橡胶隔离剂作为橡胶加工业中常用的一种操作助剂,来防止橡胶胶片或者橡胶半成品表面相互粘结,以方便操作[32]。殷树梅等研发的新型环境友好型功能化橡胶隔离剂,通过颗粒原位处理包覆转化及化学改性新工艺,将以地沟油为主要原料的隔离剂赋予了传统隔离剂产品改性的新功能[47]。这一技术[33]使隔离剂的隔离性能大大提高,并且提升了橡胶性能,从而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4结束语

[1]孙继伟,王鑫鑫.基于分布式认知的地沟油治理之道商业研究[J].2011(8):23-26.

[2]熊山清.地沟油的危害及治理[J].现代农业科技,2011(20):366.

[3]余擎字,何若滢.地沟油对人体健康的危害[J].粮油食品科技,2011(4):36-37.

[4]贾卫昌.地沟油对人体健康的危害[J].科技致富向导,2014(35):91.[5]宋伟,杨慧萍,沈崇钰,等.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及其危害[J].食品科学,2005,26(8):500-504.

[6]HENIGB,ENOCHC,CHOWCK.Linoleicacidhydroperoxideincreasesthetransferofalbuminacrossculturedendothelialmonolayers[J].ArchivesofBiochemistryandBiophysics,1986,248(1):353-357.

[7]张丙芳,苑立波,孔庆明,等.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地沟油与食用植物油的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4(10):2723-2727.

[8]He,W.X.,Hong,G.S.,Fang,R.,Cai,X.C.,&Huang,S..[Three-Iindex-ValueMethodforRapidScreeningUnqualifiedVegetableOil][J].GuangPuXueYuGuangPuFenXi,2015,35(4)1001-1009.

[9]李凯凯,张会明,姚海波.原子吸收光谱法鉴别地沟油的方法探讨[J].广州化工,2014,42(16):93-94.

[10]黄韬睿.电导率测定法鉴别地沟油的研究及其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35(5):84-86.

[11]李吴.荧光光谱分析法在地沟油鉴别中的应用研究[J].激光生物学报,2014,23(5):472-476.

[12]张成意.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鉴别地沟油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14,12(18):100-102.

[13]Sun,Y.H.,An,H.Y.,Jia,X.L.,&Wang,J.Rapididentificationofhogwashoilbyusingsynchronousfluorescencespectroscopy[J].GuangPuXueYuGuangPuFenXi,2012,32(10),2726-2729.

[14]Mu,T.T.,Chen,S.Y.,Zhang,Y.C.,Chen,H.,Guo,P.,Ge,X.Y.,&Gao,L.L.Laserinducedfluorescencespectrumcharacteristicsofcommonedibleoilandfriedcookingoil[J].GuangPuXueYuGuangPuFenXi,2013,33(9):2448-2450.

[15]陈轲,颜毅坚,马军,等.离子迁移谱法对地沟油的检测研究[J].中国油脂,2015,40(12):66-69.

[16]郭涛,杜蕾蕾,万辉,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胆固醇含量鉴别地沟油[J].食品科学,2009,30(22):286-289.

[17]魏洁.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别地沟油[J].中国科技纵横,2014(16):89-90.

[18]詹洪磊,宝日玛,戈立娜,等.利用太赫兹技术和统计方法鉴别地沟油[J].中国油脂,2015(4):52-54.

[19]王世成,范津杉,王颜红.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分析鉴别地沟油中的氧化成分[J].分析化学,2014,42(5);741-746

[20]张忠,任飞,张盼.液-液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地沟油”中辣椒碱类化合物及丁香酚[J].色谱,2012,30(11):1108-1112.

[21]He,W.X.,Hong,G.S.,Fang,R.,Cai,X.C.,&Huang,S..Researchonspecificindicatorsofwasteoil[J].GuangPuXueYuGuangPuFenXi,2015,35(1):76-82.

[22]⒑兀方晓波,麻培侠.地沟油制取肥皂的方法和前景分析[J].科技与生活,2012(5):154-154.

[23]苏迪,徐世杰,李晓曦,等.地沟油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进展[J].农业机械,2013(24):34-36.

[24]宋建国.用地沟油生产精制混合脂肪酸[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24(1):163-165.

[25]王时.地沟油实现华丽转身我国成功完成生物航油商业首飞[J].食品安全导刊,2015(4):14-14.

[26]杨静,朱毅,于新,等.地沟油检测技术及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学报,2013,13(6):185-190.

[27]国内将建首个废弃油脂制烯烃项目[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5,46(7):94-94.

[28]英国研究用废弃食用油制生物塑料[J].上海化工,2012,37(10):49-49.

[29]借助细菌地沟油能用于制造可降解生物塑料[J].塑料科技,2013(1):100.

[30]我国将实现从地沟油中提炼生物塑料[J].塑料工业,2014(4):19

[31]刘海钢,刘仁德.地沟油制备有机稀土化合物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15,33(3):355-362.

[32]青岛科技大学利用“地沟油”研发出新型橡胶隔离剂[J].现代橡胶技术,2014(2):46.

[33]“吃”地沟油原料“添”改性新功能――集成工艺“升值”橡胶隔离剂[J].橡胶工业,2014,61(4):207.

[34]LEPPERH,FRIESENHAGENL.Processfortheproductionoffattyacidestersofshort-chainaliphaticalcoholsfromfatsand/oroilscontainingfreefattyacid:US,4608202[P].1986-08-28.

[35]李丽萍,何金戈.地沟油生物柴油在发动机上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油脂,2014(8):52-56.

[36]赵俊芳,吕银德.地沟油与醇类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10):67-69.

[37]DEMIRBASA.Biodieselfromwastecookingoilviabase-catalyticandsuper-criticalmethanoltransesterification[J].EnergyConvManage,2009,50(4):923-927.

[38]LIUKeshun.Preparationoffattyacidmethylestersforgaschromatographicanalysisoflipidsinbiologicalmaterials[J].JAmOilChemSoc,1994,71(11):1179-1187.

[39]ROBLESM,GONZALEZMP,ESTEBAN-CERDANL,etal.Biocatalysis:towardsevergreenerbiodieselproduction[J].BiotechnolAdv,2009,27(4):398-408.

[40]王道阳,申夏夏,马怀田,等.地沟油在乳化炸药中的应用[J].火工品,2015(1):41-44.

[41]GuzatttoR,MartiniTL,SamiosD.TheuseofamodifiedTDSPforbiodieselproductionfromsoybean,linseedandwastecook-ingoil[J].FuelProcessingTechnology,2011,92:2083-2088.

[42]孔永平,郑冀鲁.利用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技术的研究[J].化学工程c装备,2008(4):62-67.

[43]CharoenchaitrakoolM,ThienmethangkoonJ.Statisticaloptimizationforbiodieselproductionfromwastefryingoilthroughtwo-stepcatalyzedprocess[J].FuelProcessingTechnology,2011,92:112-118.

[44]黄韬睿.电导率测定法鉴别地沟油的研究及其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35(5):84-86.

THE END
1.餐饮供应链研究框架专题报告:餐供全产业链拆解挖掘成长企业结合产业链来看,中游食品制造企业充分受益餐饮工业化趋势,同时格局集中度不断提升为未来主线,关注细分赛道竞争力强龙头。短期餐供企业竞争看起量,产品打造为前提,渠道建设为关键,最终通过规模效应形成竞争优势;中期比全国化布局,不断降低流通环节费用;长期拼原材料成本。建议关注已经完成全国化产能布局和原材料优...https://stock.finance.sina.com.cn/stock/go.php/vReport_Show/kind/industry/rptid/784310973603/index.phtml
2.预制菜产业链图谱流程图模板预制菜产业链图谱是一个全面的视觉展示,涵盖了从原材料供应到最终消费者消费的各个环节。它包括农业生产、食品加工、物流配送、餐饮服务等核心环节,以及相关支持产业,如包装材料、食品机械、食品添加剂等。此外,该图谱还描绘了政府监管、食品安全、市场研究等重要领域。这个图谱以图表和文字的形式,提供了预制菜产业各...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408886f3e892476c124308d
3.艾媒咨询2024年中国鱼片行业消费洞察研究报告鲈鱼黑鱼酸菜鱼十...中国鱼片行业产业链中国鱼片产业链上游分析:鲈鱼、黑鱼养殖产量中国鱼片产业链中游分析:头部企业诞生二、中国鱼片行业餐饮消费者洞察分析中青年群体为鱼片消费主力,中等收入人群居多外出就餐主导全民鱼片产品消费潮流鱼片搭配菜品种类渐多,鱼片中游加工需求旺盛新鲜度/适口性是消费者外出消费鱼片的首要关注因素鱼片市场发展前景...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996DCM0511A1Q1.html
4....2030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一、产业链结构分析 二、主要环节的增值空间 三、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四、行业产业链上游相关行业分析 五、行业下游产业链相关行业分析 六、上下游行业影响及风险提示 第二章 烘焙食品行业市场环境及影响分析(PEST) 第一节 烘焙食品行业政治法律环境(P) 一、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二、政策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第二...https://www.cir.cn/R_ShiPinYinLiao/83/HongBeiShiPinShiChangXianZhuangYuQianJing.html
5.孟州市召开食品产业链产销合作对接会8月24日上午,2023年焦作市“产销月月行”活动(孟州站)食品产业链产销合作对接会在广济药业会议室召开。焦作市企业服务中心主任王聪,孟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杨本县出席会议。 此次产销对接会以推动上下游供需对接为目的,通过搭建“近距离、高效率、广范围”的产销对接平台,着力解决信息不对称、对接不畅通等问题,促进单...https://www.hntv.tv/yszw/article/1/1694882446263439361
6.“链”上党组织串起百亿级食品产业星光糖业和洪印包装两个“上下游”企业联合,归功于乐陵健康食品产业链党建联盟的牵线搭桥。 今年5月,聚焦市委市政府“三链同构”部署,乐陵经济开发区率先成立健康食品产业链党建联盟,建起区党工委靠前指挥、13家健康食品产业职能部门、10家食品企业参与、辐射带动N家配套企业联动发展的“1+1+X+Y”组织架构,赋能...https://m.dezhoudaily.com/p/1598936.html
1.2024年全球速冻肉糜类制品行业产业链全面分析报告第八章:速冻肉糜类制品产业链、上下游分析、销售渠道分析等 第九章:速冻肉糜类制品行业动态、增长驱动因素、发展机遇、有利因素、不利及阻碍因素、行业政策等 第十章:速冻肉糜类制品研究结论 速冻肉糜类制品报告目录主要内容展示: 1 速冻肉糜类制品市场概述 ...https://www.gelonghui.com/p/1336900
2.休闲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和上下游产业链分析报告精读综上所述,休闲食品行业在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群体日益广泛。同时,行业内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品牌格局不断变化。在上下游产业链方面,各环节之间的协同与整合为行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营养、环保等方面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休闲食品行业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https://m.vzkoo.com/read/20240412fa1c0c7e9ff09019784ecbdf.html
3.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光明乳业拟收购大股东光明食品旗下三家公司...收购上述三家公司,光明乳业意在进一步做大饲料产业,发展优质奶源,控制成本,并提升研发能力,整合集团内乳制品产业链的上下游。 上海梅林是光明乳业控股股东光明食品集团旗下子公司,在此次出售上海鼎牛饲料有限公司给光明乳业的同时,还向光明集团旗下的上海牛奶集团出售了部分子公司股权。交易完成后,上海梅林将不再在国内...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038139.html
4....新一轮融资的底层逻辑:引入产业资本布局上下游打造食品产业...从投资角度看,锅圈早期就投资了上游供应商澄明食品。锅圈还与澄明食品携手打造了(河南)澄明食品产业园,邀请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 近期,丸来丸去食品、上海大家旺食品(菊花开卤味)2厂、上海和一肉业三家食品企业陆续落户上述园区,其中大家旺食品、和一肉业将于今年9月投产,丸来丸去食品也将于今年10月投产。https://m.cls.cn/detail/825165
5.全产业链通过全产业链,中粮将内部的所有企业纵向打通、横向协同,控制“从田间到餐桌”的各关键环节和终端出口,统领农业、食品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或其他企业。从而将中粮打造成为一个以消费品引领的,一个上下游结合、产业链打通的企业,在这个模式下,把品牌、创新、渠道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出口。沿着“全产业链的粮油食品企...https://baike.sogou.com/v7763706.htm
6.线下60余家线上近百家企业参与,这个园区举办了一场食品产业链...为进一步发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资源优势,促进园区食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强化上下游企业协调联动,3月21日下午,李塔园区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办、松江区总工会的支持下举办了一场“把握发展新机遇 多元赋能提质效——食品产业链要素对接会”,本次会议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线下60余家、线上近百家食品企业参与本次会议...https://sghexport.shobserver.com/html/baijiahao/2023/03/25/990058.html
7.南方观察博罗启动“链长制”,首发者为什么是食品产业?什么是“链长制”? “链长制”是指在一条产业链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链主”,以地方政府相关负责人任产业链“链长”,并以此为抓手贯通上下游产业链条。 放眼全国,“链长制”并不算新鲜事。 较早前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中国已有29个省份实施了“链长制”或与“链长制”相关联的政策。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3/03/c8654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