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百度指数这款工具究竟适用于哪些场景下的数据分析呢?在下文中,作者就列举了百度指数的四种常见用途:趋势研究,竞品对比,营销监测,以及行业分析。
百度指数作为一款基于百度网民搜索行为的数据分析工具,一方面可以对关键词搜索趋势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可以深度挖掘舆情信息、市场需求、用户画像等多方面的数据特征。那么,如何利用百度指数进行数据分析?
一、趋势研究
1.周期型
周期型又可分为以周、月、年为周期的趋势变化。由于这类词的搜索行为具有周期性,因此可以预测未来搜索趋势或者对比历史同期水平。例如,“快乐大本营”某周的指数高于以往是因为请了某些明星还是做了哪些宣传?“双11”的搜索指数今年不增反降是由于品牌认知接近饱和?
a.如“百度指数”、“简书”这类词的趋势是以周为周期的,且在周末降为波谷;“快乐大本营”“酷狗音乐”这类词则在周末升为波峰。原因是前者多为工作性质的关键词(用户多在工作日搜索),后者多为娱乐性质的关键词(用户多在周末搜索)。
b.如“摇号查询”是以月为周期的。(本来奇怪北京摇号不是两月一次吗,图中的小波峰经查才知有些城市是一月一次。)
c.如双11、春晚、租房都是以年为周期的。
2.突发型
比如已经过了气的“洪荒之力”和“蓝瘦香菇”。
3.不定型
比如买房、买车(这俩词的走势还挺相似)。
补充说明
搜不到关键词的原因,可能是搜索量太低,达不到自动收录的阈值,而且没有人购买,或者被屏蔽;
百度指数不区分字母大小写,但区分空格。可以通过两个关键词数据相加解决这个问题。(如想知道iPhone7的搜索指数,最好是搜iPhone7+iPhone7,当然也可以再+苹果7+苹果7);
某些趋势图的某些波峰处会显示字母,这是通过自动识别曲线波峰添加当天最优新闻,对波峰成因进行一定解读。
二、竞品对比
1.搜索趋势
近3个月以来,ofo的搜索指数都低于摩拜单车。除了自身品牌推广外,我私下认为没有一个简单易传播的中文品牌名(小黄车不算)也是导致“ofo”的用户搜索量较低的原因之一吧。
2.需求图谱
3.新闻监测
媒体指数趋势图展示的是该关键词的曝光情况,媒体指数与搜索指数没有直接关系,只是计算被百度新闻频道收录的新闻数量,所以该结果仅供PR们参考。
4.人群画像
不出意外,北上广深四个城市搜索两个关键词的用户最多,但具体排名略有差别,参考此图,不知是否能找到下一个有价值的投放城市。
三、营销监测
四、行业分析
以直播行业为例。近一年来,视频直播软件层出不穷,多个产品之间可谓此消彼长,竞争激烈。在今年4-6月份有一场混乱的大战后,各家产品在7月之后的搜索趋势也趋于平缓和稳定。特别地,在直播行业被爆出数据造假之后,相信直播行业的发展将会更加健康和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