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是提案避不开的重要部分,甚至决定了Plan的准向性,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些信息渠道和分析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升行业分析效率。
信息渠道
很多同事以为信息搜索最关键的是信息渠道,其实不是,因为信息是浩瀚的,如果没有目标、没有框架、只会迷失在信息中。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我们要做的不是信息的拼凑,而是拆分信息,填充框架,加以分析,得到结论,倒推传播策略。
我们该如何梳理框架?
如果你没有很好的想法,不如试试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战略工具,它是由著名的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用以分析企业在竞争中厘清自己的优劣势和机会威胁点。
S(Strengths)是优势,W(Weaknesses)是劣势,O(Opportunities)是机会,T(Threats)是威胁。
大家应该不难发现,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一般我们会利用内部和外部交叉的矩阵,来找到应对问题的策略,例如下图:
我们要在大量的信息中筛选到能够佐证四个维度的有效信息,放大优势、抓住机会、缩小劣势、消除威胁。
将调查出的各种因素填入矩阵图、按轻重缓急或影响程度等排序,构造SWOT矩阵。
以下为内部分析,最为全面的6个方面:
『人才』:经验丰富的优秀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优秀的管理、技术团队,年轻/激情。
『设备』:先进高效率的生产线,现代化高精度的生产设备、检验设备。
「物料』:优秀的供应商团队,一流的供应链,高质量、低价格的物料稳定的供应。
『方法』: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体系,畅通的信息(比其它对手更能优先获得信息)。
『测量』:先进的测量仪器,科学的测量方法,完整的品质控制体系。
S-销售/服务
『销售』:强大的销售网络,优秀的销售团队,丰富的销售经验和技巧,灵活的市场变化。
『服务』: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优质的服务,满意的客户群。
以下为外部分析,最为全面的4个方面:
在构造SWOT过程中,要根据重要度、紧急度和影响度将分析出来的内容按轻重缓急及影响程度,做出优先排序,那些对公司发展有直接的、重要的、大量的、迫切的、久远的影响因素优先排列出来,而将那些间接的、次要的、少许的、不急的、短暂的影响因素排列在后面。
这里提醒大家,以上是比较全面详细的几个细分方向,在自己的提案中不一定需要每个都找到对应信息。
当我们完成信息的收集和梳理后,我就可以运用SWOT分析方法,将各种环境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组合,得出一系列可选择对策。
制定计划的基本思路
发挥优势:分析劣势因素,并克服劣势因素。
利用机会:识别威胁因素,并规避或化解威胁因素。
考虑过去:考虑过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
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将排列与考虑的各种环境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组合,得出一系列可选择对策。
SWOT工具中包含着四种竞争战略:
1)SO战略—增长型战略
外部的机会就是优势,要找到趋势、压强优势。
2)WO战略—扭转型战略
外部的机会就是劣势,要扭转劣势、抓住机会。
3)ST战略—多种经营战略
用自身优势分散外部的威胁,需要多种经营、保持警惕。
4)WT战略—防御型战略
外部机会自身也有劣势,需要收缩边界、聚焦资源。
当然,四个维度也可以交叉验证,互相佐证。
杠杆效应(优势+机会)
杠杆效应产生于内部优势与外部机会相互一致和适应时。在这种情形下,可以用自身内部优势撬起外部机会,使机会与优势充分结合发挥出来。
抑制性(机会+劣势)
抑制性意味着妨碍、阻止、影响与控制。当环境提供的机会与内部资源优势不相适合,或者不能相互重叠时,优势再大也将得不到发挥。在这种情形下,就需要提供和追加某种资源,以促进内部资源劣势向优势方面转化,从而迎合或适应外部机会。
脆弱性(优势+威胁)
脆弱性意味着优势的程度或强度的降低、减少。当环境状况对优势构成威胁时,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出现优势不优的脆弱局面。在这种情形下,必须克服威胁,以发挥优势。
问题性(劣势+威胁)
当内部劣势与外部威胁相遇时就面临着严峻挑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直接威胁到生存。
在提案结束后,我们需要将所有梳理后的信息源,归档保存,上传至内部知识库。要求大家信息归档有以下原因:
题图来自于Pixabay,基于CC0协议
想要成为优秀运营人,太难了。
你要一定要记住,长得好看是不能当饭吃的,非常好看可以。
降低期望,把手机关掉,焦虑就没有了。
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真的需要提升的太多了!!
今年做运营好难,拉新难,留存难,转化难,老大跟我们说,经济下行越难的时候越要加强学习,内心好焦虑,每天刷运营派压压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