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水分活度的测定》国家标准发布GB/T234902009食品水分活度的测定

由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起草制定的《食品水分活度的测定》国家标准,日前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其技术内容达到了水平。

食品中的水可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状态,自由水能为微生物所利用,结合水则不能。在一定的条件下,食品是否被微生物所污染,并不取决水分的总含量,而是由食品中自由水的含量决定。在食品领域里,水分活度是指食品中水分的饱和蒸汽压与相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之比,可用来表示食品中自由水的含量,反映食品中水分能够被微生物利用的程度,是食品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控制参数。

在以往的检测工作中,检测食品的总水分含量不能准确反映食品中能被微生物利用的自由水的含量,这对防止食品被微生物污染变质十分不利。此次起草制定的《食品水分活度的测定》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康卫氏皿扩散法和水分活度仪扩散法测定食品中的水分活度,其中康卫氏皿扩散法为仲裁法,这对食品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水分活度的测定

随着食品科学技术的发展,食品水分活性的重要性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各国科学家正在研究通过控制水分活性来达到免杀菌保存食品的新途径。

1理想公式计算法

根据水分活性(以下简称Aw)的定义,它可近似等于食品在密封容器内的水蒸汽压(P)与在相同温度下的纯水蒸汽压(Po)之比:

根据拉乌尔定律,若立项溶液的溶质和溶剂摩尔数分别为m1和m2,则:

设一摩尔理想溶质溶于一千克水(计55.51摩尔),则此理想溶液的水分活性为:

Aw=55.51/1+55.51=0.9823

在含电介质的非理想溶液的Aw值可根据下式计算:

lnAw=-υmφ/55.51

式中υ为1分子溶质产生的离子数,m为溶液的摩尔浓度,φ是由溶质决定的常数。

但是大多数食品是由多种组分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aw值难以用一般公式法计算,虽然也有许多推荐公式,但都有一定适用范围,主要在食品的可溶性成分以及数量已经明确的条件下适用。比如配制微生物培养基以及研制新的中间水分食品推荐下面公式较为适用:

Aw=Aw1×Aw2×Aw3×……

即总的水分活性Aw等于各组分水分活性值的乘积。

一般说来,实际上测定食品水分活性都采用直接测定法。

2直接测定法

根据蒸汽压、湿度动力学等原理相应出现了不少直接测定仪器。国外也发展了许多测定水分活性的电子仪器,其测定原理有的是根据二电极中吸湿性物质的电导变化,也有的是直接依靠气体热传导的湿度传感器来检测。这类仪器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的优点,我国可加强这类仪器的研制。在目前情况下,这种电子仪器的造价高,有些尚需进口,不利于推广。下面介绍一种坐标内插法,它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装置。一般实验室都可采用。

2.1仪器及用具

康维皿容器,分析天平,恒温箱。

2.2试剂

表4-1标准饱和盐溶液的Aw值表(25℃)

标准试剂

Aw

LiClH2O

K2C2H2O2

MgCl26H2O

KCO3

Mg(NO3)26H2O

0.11

0.23

0.33

0.43

0.52

NaBr2H2O

NaCl

CdCl2

KNO3

K2C2O3

0.58

0.75

0.82

0.93

0.98

注:本表数据取各种文献数据的平均值

2.3测定方法

主要测定容器是康维皿容器,它分内外二室,测定时在外室加入标准盐饱和溶液,在内室的铝箔皿中加入1克左右的待测试样。试样应用天平称量,记下初读数。固体食品试样切细后放入。然后用玻璃盖涂上真空脂密封,放入恒温箱在25℃条件下保持2~3小时,然后取出滤波皿再次称出试样的重量,算出试样的增减量。如试样重量增加,说明内室的试样水分活性比外室的盐饱和溶液水分活性低,因此在密封容器内试样由于吸附水分而增重;反之,如试样的水分活性比盐饱和溶液水分活性高,则试样重量减少。

2.4计算

根据试样与二种以上标准饱和盐溶液平衡后试样重量的增减作坐标图(见图4-1),纵坐标为试样重量增减的毫克数,横坐标为水分活性值。如图4-1的A点是试样与标准MgCl26H2O饱和溶液平衡后重量减少20.0毫克,试样与标准Mg(NO3)26H2O平衡后失重5.2毫克,相应作出B点,与NaCl饱和溶液平衡后试样增加11.1毫克作出C点,把三点连成一线与横坐标交于D点,得出试样的水分活性为0.60。

图4-1坐标法测定水分活性

2.5注意事项

(1)注意称重试样的度,否则会造成测定误差。对试样的Aw值范围预先有个估计,以便正确选用标准盐饱和溶液。

(2)若试样中含有酒精一类水溶性挥发物质时难以正确测定Aw值。

THE END
1.什么是食品水分活性食品水分活性是指能够被微生物所利用的水分的活性,通常用Aw表示。冠亚牌GYW-2G食品水分活性测定仪采用国标扩散法原理,能够快速检测饼干、蛋糕、馅料、果酱、面包等食品中的水活度值。 水分活性有哪些重要性? 从水分活性定义很容易看出, 在预测食品的安全性和预测有关微生物生长、生化反应率及物理性质稳定性两方面, ...http://www.gysfy.com/news/2080.html
2.食品水分活性是指()。A加热至水沸点难被蒸发出的水分B能供...食品水分活性是指( )。 A、加热至水沸点难被蒸发出的水分 B、能供微生物利用的那部分水分 C、食品的湿度 D、食品中的结合水 E、不能供微生物利用的那部分水分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你可能喜欢 It also started with Qinghua porcelain in the Yuan Dynasty, as porcelain ware with colored decoration...https://m.ppkao.com/wangke/daan/c7e3ecd623e3466c98c608e5dc428fcf
3.自考大专05744食品加工与保藏(专)基本概念知识点复习资料焙(Baking)和烤(Roasting)基本上是相同的单元操作,它们都是以高温热来改变食品的食用特性。两者的区别在于烘焙主要用于面制品和水果,而烧烤主要针对肉类、坚果和蔬菜。焙烤也可达到一定的杀菌和降低食品表面水分活性的作用,使制品有一定的保藏性,但焙烤食品的贮藏期一般较短,结合冷藏和包装可适当地延长贮藏期。 http://www.mdgs-edu.com/fxzl/1958.html
1.关于食品的水分活性,错误的是()。【单选题】煤的外在水分是指()。 A. 吸附在煤颗粒表面的水分 B. 毛细孔穴中的水分 C. 在105-110℃干燥下失去的水分 D. 化合水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煤质化验工考试>煤质化验高级工考试题目 【单选题】下列关于放射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射线装置的安全使用期限为10年,超过10年的装置经过检测...https://www.shuashuati.com/ti/ac0dcb597da840e1918f4a88379f3bb8.html?fm=bd551c936cee54ebef3ba544b2775a07c6
2.公卫中级资格2024真题详细解析(G4)20. [单选题]食品水分活性是指 A. 食品中的结合水 B. 食品的湿度 C. 加热至水沸点难被蒸发出的水分 D. 能供微生物利用的那部分水分 E. 不能供微生物利用的那部分水分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ogqxg3.html 下...http://m.51kaos.com/show/ogqxg3.html
3.2016年公卫助理执业医师考试试题11.食品中菌落总数是食品的什么标志 A.酸败程度 B.腐朽程度 C.食品质量 D.清洁状态 E.生物性污染程度 12.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标是 A.葡萄球菌属 B.沙门菌属 C.弧菌属 D.大肠菌群 E.芽胞杆菌属 13.多数细菌生长要求的水分活性(A.w)值是 ...https://www.yjbys.com/edu/gongweizhiyezhuliyishi/60495.html
4.干燥过程中不能除去的水分是A.总水分B.结合水C.非结合水D.自由水E...食品中可被微生物利用的那部分水是A.总水分B.结合水C.游离水D.可蒸发水E.可流动水 食品中可被微生物利用的那部分水是 A.总水分 B.结合水 C.游离水 D.可蒸发水 E.可流动水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食品水分活性是指A.食品中的结合水B.食品的温度C.加热至水沸点难被蒸发出的水分D.能供微生物利用 ...https://www.educity.cn/souti/D17B86F3.html
5.何谓水分活性(Aw).docx何为水分活性(Aw)?食品,药品的腐烂,发酵,发霉与含在其中的水份有关系。因为水是微生物繁殖所不可欠缺的。食品中含的水份从这种形态被分类为结合水,自由水。结合水是指与食品的构成成份中的蛋白质,炭水化合物硬性结合的水,自由水是指因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容易移动,蒸发的水。这些里面能让的微生物繁殖利用的水...https://m.renrendoc.com/paper/223823254.html
6.食品腐败变质公卫百科食品中的水分是微生物赖以生存和食品成分物质分解的基础,故水分含量是影响食品腐败变质的重要因素。在这方面起作用的并非食品水分绝对含量的多寡,而是其中能供微生物利用的水分,称水分活性 (Water activity,简记为aw或写作Aw),即食品水分的蒸汽压 (P)对同一条件下纯水蒸汽压(P0)之比(aw=P/P0),食品的aw值越小,...https://www.phsciencedata.cn/Share/wiki/wikiView?id=e3b426b1-2846-485f-97c9-9bae366de7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