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早教教师一样,教养人同样在婴幼儿保教工作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体现在婴幼儿早期教育中(教育主体的双重性)
2、在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内容中,(口语交际)不属于保育的内容。
3、在下面选项中,(手偶玩偶)不是早期教育中讲述法常用的媒介。
4、皮亚杰认为,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平衡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个过程实现的。
5、在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中,第48周先开始爬梯练习的T和第53周才开始练习的C,两个婴幼儿在第55周时能力(没有差别)。
6、在列敏感期中,(书写敏感期)通常不出现在0-3岁阶段。
7、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儿童早期)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危机是自主对羞耻和。
8、下列动作中,属于精细动作是(捡小球和剥纸吃糖)
9、著名的“视崖实验”说明了婴幼儿的(深度知觉)。
10、婴幼儿之间互不理睬,偶尔互相触摸、微笑、发出声音和短暂的注意。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6-10个月)。
1、.儿童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是(婴儿期)。
2、.家长为婴幼儿挑选玩具时,应首先(考虑玩具的安全和卫生)。
3、婴幼儿游戏的主要形式(亲子活动)
4、依据埃里克森理论,(婴儿期)需要解决的社会心理危机是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
5、新生儿最先发展的粗大动作是(头部动作)
6、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建议纯母乳喂养至少至(6个月)
7、(使用人称代词)是客体自我形成的重要标志,属于婴幼儿自我意识的第一次飞跃。
8、当幼儿出现摔伤或撞伤时,家长首先应(检查婴幼儿是否受伤)
9、幼儿体育锻炼最常见的三浴法包括空气浴、日光浴和(水浴)
10、依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早教中心属于(微观系统)
11、在我国,可用于0-3岁智力落后婴幼儿筛查的工具主要是(丹佛智力发育筛查法)
12、依据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来确定婴幼儿保育与教育内容,这主要遵循了早教活动的(自然性原则)
13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2001年5月联合提出纯母乳喂养的最新标准,建议纯母乳喂养至少到6个月。
14为降低“婴儿猝死综合症”和婴儿窒息的风险,一般建议让幼儿采用仰卧或侧翻的方式睡觉。
15为增强人体对于结核病的抵抗力,预防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应对新生儿进行卡介苗接种。16为促进0—6岁个月婴儿的语言发展,教养人应为其提供大量倾听和发声练习。
17、7—12个月的婴儿,在继续给予母乳喂养的同时,需要逐渐给婴儿补充一些非乳类食物,即“辅食”。这个时期婴儿可添加的辅食包括菜泥果汁、猪肝泥、全蛋。
18户外活动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适量地晒太阳可帮助机体获得维生素D和吸收食物中的钙和磷,以预防佝偻病。
19、7—12个月龄的婴儿需要接种的疫苗主要是在8月龄接种麻疹疫苗,1岁时接种流脑和乙脑疫苗。20客体永久性是婴儿7—9个月时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具体表现为客体(人或物)被部分或全部掩盖起来时,婴儿能将其找出来。
21喂奶时,要斜拿奶瓶,保持奶瓶里一直有奶。这是为了防止婴儿吞进大量的空气。
在为8个月龄婴儿烹制食物过程中应做到不加味精、不加盐。
23、1-1.5岁时婴幼儿学习和运用简单词汇、增加词汇量的关键阶段,会说一些常见物品的名称,词汇量是(50-70)个。
24、针对1-1.5岁婴幼儿的食物加工和烹饪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ABCD)
A.原料应选择新鲜、相对软嫩多汁、质的细腻的食物
B.加工应将食物切碎煮烂,这样易于幼儿咀嚼、吞咽和消化
C.在烹饪方法上多以蒸煮煨等方式,少采用油炸、烤、烙等方式
D.口味以清淡为好,不应过咸,更不易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尽量少用各种调味料。
25、13-24个的婴幼儿营养状况评价可以依据(ABCD)进行
A.婴幼儿体格检查B.临床表现C。实验室检查D。生活中观察
26、当婴幼儿摔伤和碰伤时,应首先(检查婴幼儿是否受伤)
27、三浴法是婴幼儿体育锻炼最常见的方法,一般
指(空气浴、阳光浴、水浴)
28、婴幼儿的入园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心理准备、交往准备、生活准备)
29、25-36个月的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肥胖症、蛔虫病、龋齿)
31、引起婴幼儿肥胖是原因(缺乏运动、遗传因素、营养失衡)
32婴幼儿保教机构的基本定位有(教育性和服务性)33婴幼儿保教机构的主要任务是(为0~3岁婴幼儿提供保育与教育,提供满足家长需要的保育与教育,指导教养人进行科学育儿)
34、婴幼儿保教机构活动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有(游戏性原则,个别化原则,生活化原则)
35、婴幼儿保教机构活动的设计程序包括(确定活
动目标和内容,准备材料,过程实施和评价)36、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半日早教活动原则的是
(活动宜用竞赛形式)
37、以下不属于儿童的身体缺陷的是(智力落后)
38、在幼儿智力发展水平正常,排除自闭症等病症影响的情况下,(聋哑和视觉障碍)是导致交际障碍的主要原因。
39、脑瘫的主要临床表现不包括(头颅小而圆,眼距宽,眼裂小,外眼角上斜,内有眦獒皮,鼻梁低平,外耳小,硬腭窄,舌常伸出口外,流诞较多)40、患有自闭的幼儿在三岁前“对外界环境或事物不感兴趣,与人缺乏目光接触,不能用眼睛或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感觉,也无法理解他人的心理和意思”属于(社交发展)方面的特征
41、国际上通用的丹佛智力发育筛选主要用于(0~3岁)的儿童
二、辨析题
1婴幼儿保育工作就是如何喂养婴幼儿。、
错。婴幼儿保育是指早教教师和教养人为婴幼儿的生存发展提供环境和条件,给予照顾和养育,以保护盒促进婴幼儿正常发育和良好发展,主要包括科学喂养,日常护理(养护),预防常见疾病与意外
伤害。
2、通过观测婴幼儿身高增长的趋势,可了儿童近期营养状况。
3、基于卫生和安全考虑,应避免7-12月婴儿自己用手和用勺进食。
答:错,在婴儿处于7-8月时,应允许他们自己用手握或抓食物吃,而到10-12月时,应鼓励他们自己用勺进食。
5、母乳是婴儿最天然的食品,因此不需要再添加维生素。
对。7—9个月婴儿开始理解更多的词汇,能够听懂教养人的语言指令并按照指令配合。同时,婴儿也不再是完全的一名“听众”,他们能用手势语与体态语表达一些简单的个人意见,与“教养人”交流。
8、2-3岁婴幼儿健康成长需要的营养素主要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错)
需要6种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9、早教教师选择早教活动内容时,应重点考虑婴家长的需求
错,早教教师选择早教教学活动内容时,应重考虑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该年龄的关键经验
10、.0~3岁特殊儿童家庭教育中的一致原则是指家长要做到言行一致。
错,0~3岁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一致原则是教养人要互相商量多所取专业建议.形成一致的科学育儿理念。
三、简答
1、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有哪些特点
(1)、理念:保育先于教育(2、)内容:生活多于学习(3)、形式:个别教育多于集体活动(4)、目标:情绪、情感重于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