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讲,配料表又不是配方,有啥好保密的?只能说,个别商家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食品配料表藏着掖着,首先不排除个别商家确实拿不出。做一个准确的配料表,对家庭作坊式企业而言,并不容易。如果省略这道工序,能节省不少成本。其次,有的商家则是耍滑头、怕露馅。把配料表制作得太详细,客观上给食品成分鉴定提供了方便,如果消费者发现货不对路,实物跟商家的宣传自相矛盾,就会放弃下单。因此,有的商家就自作聪明地只列举最常见的几样配料,其他配料则用“等”来代替。
食品安全无小事。不管商家基于什么考虑“藏”起食品配料表,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也是消费者不能接受的。网红食品的本质还是食品,线上销售也好,线下销售也罢,仅是营销渠道不同,商家都不能逾越红线。根据食品安全法,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成分或配料表;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