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4.11广东
近年来,食品行业的商业秘密泄密案件依然频发,部分案件列举如下:
那么,食品配方的商业秘密保护究竟可能有哪些“痛点”,又有哪些防控Tips?
尽早发现商业秘密泄露能够在早期阶段就减少损失。然而实践中,是否有可能存在下述情况,导致权利人难以及时发现商业秘密泄露:
在商业秘密维权过程中,权利人需要完成的一项举证工作是证明侵权人所适用的配方与权利人自身的商业秘密存在实质性相同。在具体的案件中,法院或鉴定机构往往需要对原告和被告所持有的信息是否具有同一性进行比对或鉴定,从而判断该等技术信息是否在实质上相同。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整理了以下TIPs,希望可以靶向精准解决痛点:
2.分散管理很重要。对于食品配方本身及其载体,建议采取分散管理策略。对于完整的食品配方,确保只有少数关键人员知晓,也可以考虑将配方分解为多个部分,每个部分由不同的团队负责,如区分原料采购和生产过程的负责团队,降低单一员工泄露完整配方的风险;对于食品配方留存文件,选择性决定纸质文件和电子档案的比例,降低食品配方大范围被窃取或被破解的风险。
3.全面标记不能少。对于食品配方的信息等设置能体现企业权属的标识,尽可能加大窃取者发现和去除该等标记的难度。在记录食品配方的载体中通过文字或标记标明对技术方案实施起到实质性效果的食品原料、加工步骤或制作工艺,如保健食品配方中决定保健功能的原料加工工艺,即使窃取者增减其他个别食品配料、加工步骤或制作工艺,亦可以充分证明其不足以产生实质性影响,与企业的食品配方构成实质性相似。
5.分级分类是关键。在整体的商业秘密管理体系中,需要明确哪些技术信息构成商业秘密,并根据技术秘密的重要性、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以及泄露后可能造成的损害,将技术秘密划分为不同的密级,如绝密、机密和秘密等,根据技术秘密的密级和特点,制定相应的保密措施,包括物理安全措施、技术保护措施、人员管理措施等,制定详细的商业秘密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明确商业秘密的管理者、责任人、档案管理、申报审查、保密期限等内容。
7.离职管理要做好。针对高管或核心技术骨干的离职,应当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至少应当做好下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