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走访市场发现,除了上期盘点的果味蛋糕外,商超中还有不少食品都存在类似“障眼法”,例如嘉顿榴莲味威化饼干没有榴莲,品客烧烤牛排味薯片没有牛排或牛肉,甚至没有牛肉粉,美汁源甘蔗马蹄味饮料没见马蹄……
记者盘点看到,仅有香精香料调配味道的食品多见于休闲食品以及饮料,而奶制品虽然也有添加一定的果汁、果粒,但消费者要判断添加的数量,还得看配料表的前后顺序。
从国家的法律法规来看,即使没水果,以“果味”来标识也是合规的。广东省食品学会秘书长李汴生举例说,没有添加水果或水果制品(如果酱)的蛋糕,可以称为“水果味”的蛋糕,“这个在国标中并没有白纸黑字写明,但参考果汁饮料国标的做法,添加香精香料色素标注‘味’是行业的潜规则。”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其它类别的食品中,当产品中没有添加或添加的水果或水果制品达不到要求时,可称为“果味”产品,如果味饮料和果味糖果等。
障眼法1“××味”就等于含有真水果
虽然“××味”多数不含××,但不是绝对,记者发现,一款香满楼草莓味风味酸奶的配料表中,赫然标有草莓果酱;而另一款温氏蓝莓味杯装酸奶里,配料中也有蓝莓汁(酱)。
障眼法2只要标示水果含量就水果多多
一看价格二看配料三看香精
1.价格越高的一般含水果越“真”
“一分钱一分货,酸奶售价较高,厂家舍得花钱买真水果添加;乳饮品价格偏低,厂家更偏爱使用香精调味,或将香精加入少量果汁、果酱制造出水果量丰富的‘假象’。”专家表示,一般来说,价格越高的乳制品含有真水果的可能性会越高。相对休闲食品、饮料而言,这种现象在乳饮品类出现较多。
2.配料表中水果排名越前越“多”
除了看价格以外,专家还表示消费者可参考食品配料表上水果原料的排位,排在越前说明水果含量越高。“这是因为,我们国家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法规中明文规定,食品的各项配料必须按照含量多少排序,所以参考乳制品配料表上水果原料的排位可作进一步判断”,专家表示。
3.如果含有香精则较易鱼目混珠
以上方法已可大致鉴别出一份水果(味)食品中是否真含水果及含水果原料多少。若消费者还不放心,可观察配料表中是否含食用香精,一般来说含有的话,水果含量就不会很高。“这是因为,香精只要一丁点就能调出浓郁的水果味道,就算水果原料在配料表中位置排前,也不排除出现香精鱼目混珠的情况。”王丁棉称。
嘉顿威化饼干(榴莲味、草莓味、提子味、柠檬味等)200g8.8元
配料表:以榴莲味为例,含有食用香精,夹心中含柠檬黄。
分析:除了榴莲味不含榴莲外,大部分夹心都加了色素,例如草莓味加了胭脂虫红,该添加剂曾被星巴克停用。在系列产品中,只有花生味的威化饼干含有花生酱。除了嘉顿外,四洲草莓味夹心饼干也有相同的情况,配料表中没有草莓。
品客烧烤牛排味薯片110g9元
配料表:烧烤牛排味调味粉,其中包括谷氨酸钠、酵母提取物等。
分析:配料表中未含牛排或牛肉等配料,除了品客外,好丽友·薯愿红酒牛排味同样未含红酒或牛排。
曼妥思激爽可乐脆皮软心糖
37g2.2元
配料表:食品添加剂中含有柠檬酸、阿拉巴胶、焦糖色、蔗糖脂肪酸脂等。
分析:该糖中未含可乐成分,没有标明是“可乐味”,而是以“可乐脆皮”为宣传语。
达利园优先乳草莓味(含乳饮料)500ml4.39元
配料表:有苹果浓缩汁、草莓浓缩汁和食用香料。
分析:虽有水果原料但同时也有香料,且三者并列排在配料表的最末位置,可见真水果含量少。
美汁源果粒奶优水果牛奶饮料菠萝味
450ml3.8元
配料表:果汁含量不少于5%,但排在配料表中第六位。
分析:虽然配料表中含有苹果浓缩汁和菠萝浓缩汁,且标明含量不少于5%,但由于在配料表中排名较后,由此判断水果含量并不高。
味全草莓味活性乳酸菌饮品
330ml5.9元
分析:虽称是水果味乳饮品,但从配料可看出当中不含任何水果。
美汁源甘蔗马蹄味饮料
480ml3元
配料表:含浓缩甘蔗汁,但未见含马蹄。
分析:该饮品的配料表较为简单,食品添加剂中含羧甲基纤维素钠、焦糖色、柠檬酸以及维生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