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质量的供应链体系,不仅是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的现实需要,更是确保产业链安全、构建新发展格局、保障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
■构建新的供应链体系,需要推动事关经济命脉的供应链体系转型升级,锤炼供应链韧性,增强供应链保障力,提升自主供应链的全球竞争力。
■把产业链与供应链有机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它们之间的动态关联机制,有利于我们在应对短期紧迫性问题时,用好系统思维,更好地解决长期基础性问题,从根本上促进高质量供应链体系建设、产业链创造性重构与安全稳定运行,以及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
从全球视野布局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重要部署。以供应链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五个以”的实践体系框架之一。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着力点是搭建供应链体系。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见行见效,我们要全面发力构建高质量供应链体系,以湖北之为服务国家所需。
准确把握建设高质量供应链体系的现实意义
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发展史,无一例外都是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史。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强调的是产业与产业之间、产业链与供应链之间的有序链接、协同配套、融合联动、高效畅通,必然需要一个强大且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地缘政治冲突与全球产业分工版图不断动态调整,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然聚焦于“链的竞争”,这使得供应链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限制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非正常竞争手段。在此时代背景下,供应链体系的发展质量与安全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安全与国防安全。建设高质量的供应链体系,不仅是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的现实需要,更是确保产业链安全、构建新发展格局、保障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
充分认识当前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特征与战略重构机遇
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审视高质量供应链体系建设,需要系统思考供应链的脆弱性特征。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既取决于产业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关系,也取决于供应链体系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主体。从本质上讲,供应链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多主体、多层次、多目标、多要素深度关联又相互影响,无法顺畅运营的供应链,一旦某个节点或链路受到外部冲击或内部梗阻的影响,会很快传导至其他节点甚至整个供应链体系。当前,全球供应链出现的局部断裂和运转停滞,其实是贸易保护主义升温致使国际经贸合作受阻、对产业链造成干扰产生的后果。某些国家利用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特征搞“脱钩断链”、筑“小院高墙”,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同时,还要让其各国盟友“陪绑受罪”。
集中发力构建高质量供应链体系
充分把握发展规律,深刻理解产业链与供应链之间动态关联机制。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产业链与供应链紧密关联、相互影响。产业链是供应链的物质基础,供应链依托产业链而存在。换言之,有什么样的产业链,就需要构筑对应的供应链。从产业经济发展规律来看,两者的特点和功能不同,各有侧重。产业链描述的是产业活动的产能布局、价值分配格局、技术经济关联、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主要涉及的是基础性、长期性、全局性问题;供应链刻画的是商品和生产物资的流通速度、配置效率、交易结构的时空关系,主要涉及的是短期性、应急性、具体性问题。把产业链与供应链有机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它们之间的动态关联机制,有利于我们在应对短期紧迫性问题时,用好系统思维,更好地解决长期基础性问题,从根本上促进高质量供应链体系建设、产业链创造性重构与安全稳定运行,以及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加快提升先进制造业供应链创新发展水平。一是培育一批具有集聚能力的供应链核心企业,激发企业供应链合作的灵活性。这需要系统梳理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优势传统产业集群的供应链图谱,重点培育处于产业链供应链核心地位,对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技术创新、构建产业生态有重大影响力的企业。坚持以龙头供应链企业为中心,打造配套能力强、集聚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高质量供应链体系。二是打造一批具有供应链布局协同能力的工业品牌,通过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进一步优化供应链布局,不断增强供应链价值创造和自主可控能力,持续提升价值链生态位势,巩固本土化供应链集聚效应,形成辐射全国、影响世界的集聚优势。三是坚定提升本土先进制造业供应链的进口替代能力。要支持和引导供应链核心企业与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协同合作,建立供应链关键环节替代清单,形成深度合作与融合化发展的供应链共生联合体,持续提高本土供应链体系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深入实施数智供应链平台培育行动。一是全面实施“供应链+”计划。以数智化融合项目实施为载体,落实数实深度融合战略,主动布局未来供应链;通过“供应链+数据智能”,实现全维应用实时同步,推动智慧供应链生态建设;通过“供应链+”标准,实现优质商业模式复制推广,推动供应链企业加快跨区域、跨境布局。二是建立供应链数智技术创新应用体系。重点围绕优势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现实的产业发展需求,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着力开展重点产业供应链数智融合技术、特定场景供应链金融科技算法、物流仓储数智技术、品牌质量监控追溯管理标准等研究,以及全链中小微企业数智化应用推广普及,推进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及数智管理方法在供应链领域创新应用。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现代产业经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