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品牌提品质,打造“莆田好鞋”宁德新闻

多年来,莆田从业者精耕细作,创造出一条比较完整的鞋业链条。目前,莆田鞋业产值已超千亿元,但仍处在价值链的底部。大部分鞋企以出口代工为主,赚取微薄的利润。如何改变这一不利局面?莆田市出台新政策,全力推进鞋业创品牌、提品质、增品种,支持鞋企在细分领域开发新品牌,抢占目标市场;鼓励各方实施联盟创牌,注册区域品牌和公用品牌;引进投资公司,成立服务平台,专业推广莆田鞋品牌。

个性化定制崭露头角细分领域大展身手

双驰定制工场位于莆田荔城区下店路,像往常一样,慕名前来定制专属鞋的顾客不少。他们依次站在一台机器上,等双脚各项数据测量完毕后,即可在2小时内拿到一双“云戈”牌成品鞋。这是莆田制鞋行业新近出现的一款品牌鞋,属于细分品类中的轻商务鞋。

“这个项目在2019年完成验收,还被列为当年度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在定制工场,双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梁曦介绍说,“这是一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线,现在每月最多可量产2500双鞋子。”

近年来,整个制鞋行业内,库存在利润的占比中居高不下,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这个占比更是突破15%,让鞋企不堪重负。

双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莆田的鞋业龙头企业之一,率先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合作,共同实施制鞋行业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解决方案,在化解企业库存痛点的同时,顺势推出一个全新的细分品类,研发设计“云戈”系列产品,并进行品牌化运作。

这个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较高,不仅打破了以往批量生产模式,使企业无需大量采购、储备原材料,同时也降低了人工成本。“近期先在莆田地区复制推广,未来可能在邻近周边市县布点。”梁曦说。

同样是细分品类,莆田永生鞋业有限公司以易佰达作为品牌,在原有工装鞋的基础上,增加特殊工艺,推出一款劳保鞋。“鞋头植入一种自主研发的技术,最大可承受5吨卡车的碾压。鞋底采用一种特制材料,最大可承受10公斤的穿刺力。”公司总经理蔡必拓说,仅今年,该公司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就达30多项。

眼下,莆田海关借助检测设备的资源优势,正在编制建筑安全鞋团体标准,对当地劳保鞋的质量标准进行升级,提高品牌的含金量,帮助莆田鞋企更好对接建筑行业中的央企,获取更多订单和市场份额。

多方联合创牌实现1+1>2

“有制造没品牌、有工业没文化,这是传统产业的‘痛’。”莆田市市长李建辉说,鼓励鞋企与品牌商标、超级IP合作,实施联盟创牌。

企业在发力,莆田市鞋业协会也大展拳脚。5月21日,莆田鞋业集体商标候选方案出炉,将以线上投票和专家评选的方式,最终确定1件入选作品、2件入围作品。

除了区域品牌,莆田市鞋业协会还将推出一个公用品牌。该商标正在酝酿注册当中,其标识可供当地一些尚无自有品牌的鞋企使用,实现共享共创、抱团发展。

今年初,莆田市出台《加快鞋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全力推进鞋业创品牌、提品质、增品种。“新形势下,鞋业产业在品牌提升等方面面临新挑战。”莆田市委副书记、市打击鞋业制假售假力促产业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朱子君说,莆田将培育更多龙头企业,形成产业新增长点,推动产业链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水平现代化。

构筑强势平台赋能好鞋品牌

“随着直播电商等行业的兴起,如今越来越倾向于数字化营销,与消费者在线上直接互动,将好鞋推向市场,提高品牌的知名度。”赛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超雄说。

“品牌塑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各种要素的大量投入,特别是人才、资金、渠道等。”莆田市委军融办常务副主任李伟认为,但本土缺乏这些亟需的资源,只有通过招商引资,加快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在当地政府的招引下,赛伯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进入莆田,借助自身的资本+科技优势,立足莆田鞋产业带基础,嫁接各种渠道和资源,推动莆田传统产业实现互联网+转型升级。

去年6月,赛创红石(莆田)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落地,负责打造产业赋能服务平台、成立莆田产业创新基金、建设区域大营销平台,构建全方位产业赋能和招商服务体系,涵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和政策链。

在赛伯乐产业赋能莆田创新中心,记者了解到,该中心将通过线上线下,整合数字营销资源,赋能莆田鞋产业新经济转型,目前已有4家企业入驻,另有10多家企业将陆续进驻。

此外,莆田产业创新基金已经成立,将分期分批筹资30亿元,首期募集到5000万元,同时联合莆田市国投集团和数家鞋企,共同成立莆田鞋品牌运营服务有限公司,专门用于探索创牌新模式,集中打造“莆田好鞋”城市级品牌。

THE END
1.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质量标准化工作委员会2023年工作报告—中国钢铁新闻网通过树标杆等举措推动钢铁工业提品质、创品牌,促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努力实现钢铁行业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一是配合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研提2023年全国“质量月”活动主题和口号建议,鼓励企业在“质量月”期间开展质量活动,共有太钢、鞍钢、沙钢、宁钢、陕钢、重钢等21家企业申报“质量月”期间开展的重要质量活动,...http://www.csteelnews.com/xwzx/hydt/202309/t20230903_79012.html
1.心强品质聚力铸品牌心强品质 聚力铸品牌 企业品牌建设途径的思考 品牌是企业和国家综合实力的表现之一,是高质量发展的象征。品牌建设,企业发挥的是主体、主责作用。企业要把品牌建设作为企业核心战略重点,作为真正的一把手工程,全员、全要素、全生命周期提高品牌建设能力。 坚持以质取胜。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靠质量...https://www.qxn.gov.cn/zwgk/zdlygk/scjg/scfwyxfwq_5763657/202405/t20240521_84664479.html
2.推动质量品牌提升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创建全国品牌提升示范区活动,要构建一批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为产业集群、产业链质量升级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一批产业质量关键共性问题,促进产品和服务品质持续提升;形成一批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方法,加快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培育一批美誉度高、影响力大的区域品牌,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消费能级。https://www.zgswcn.com/news.html?aid=177657
3.赛迪顾问奋进十年系列研究:中国消费品工业的奋进十年逐步朝着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方向引导消费品工业转型升级。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加快推动轻工、纺织、食品加工等产业转型升级,瞄准国际标准和细分市场需求,从提高产品功效、性能、适用性、可靠性和外观设计水平入手,全方位提高消费品...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10252538107712.html
4.质量月活动总结(15篇)中国经济网记者获悉,“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建设工作是打造知名区域品牌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国已有31个省的365家区域(园区)申请创建,批准筹建225家,已命名63家,涉及国民经济的第一、二、三类产业的各类区域,有效促进地方政府建设有利于品牌发展的.长效机制,依靠质量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高品牌供给水平。据甘肃省...https://www.unjs.com/fanwenku/490838.html
5.产品质量提升方案6篇2.实施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坚持市场主体、改善供给、创新引领、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分业施策,推动食品医药等大健康产业提品质保质量安全,机电、纺织服装、造纸及纸制品、精细化工等传统支柱产业增品种、创品牌。开展创客活动,支持传统行业增加个性化、多元化消费供给,发展智能化消费品,培育新能源产业...https://www.ruiwen.com/gongwen/fangan/1317265.html
6.高质量发展看山西国企:晋能控股集团“改革创新求品质落实管理提...夯基固本创品牌 降本增效拓市场——访华越中浩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蔺志丰 “集团公司职代会报告为我们下一步高质量开展经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在安全生产、成本压控、品牌建设、节点化服务等方面持续做实做优,全力打造辐射山西中部地区液压支架再制造精品检修基地。”华越中浩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蔺志丰谈...https://m.cqcb.com/shanxisheng1/2023-04-28/5248276_p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