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食品安全热点事件科学解读健康·生活

1月6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16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专家学者对2016年发生的八大食品安全热点问题逐一进行权威解读,本报撷英刊出,以飨读者。

进口乳粉

解读专家:任发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事件:去年11月,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对澳大利亚百年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维爱佳乳业暂停在华注册资格。这是2016年澳洲第二家被暂停入华的乳制品企业。

专家观点:进口乳制品不合格问题已经多次被警示,在进口乳制品中被查出的问题多为菌群与酸度超标,还有标签不合格问题。对比来看,在2016年,中国乳制品抽检合格率为99.75%,婴儿配方乳粉抽检合格率为99.26%,不合格原因包括菌落总数超标、维生素含量不合格等。总体来说,中国乳制品总体的合格率仍然较高。

建议:乳品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风险,消费者应该理性看待乳品安全问题。

“100%纯果汁”

解读专家:胡小松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

专家观点:按照国家标准《饮料通则》(GB/T10789-2015)规定,果蔬汁(浆)是指以水果或蔬菜为原料,采用物理方法(机械方法、水浸提等)制成的可发酵但未发酵的汁液、浆液制品;或在浓缩果蔬汁(浆)中加入其加工过程中除去的等量水分复原制成的汁液、浆液制品。国家标准GB/T21731-2008《橙汁及橙汁饮料》中规定:橙汁饮料应标明橙汁含量。以上两个国家标准中均未有“必须标注复原果汁”或“复原果汁不能标注100%含量”的规定。

果蔬汁中只回添通过物理方法从同一种水果或蔬菜获得的香气物质和挥发性风味成分,或通过物理方法从同一种水果或蔬菜中获得的纤维、果粒、蔬菜粒,不添加其他物质的产品可声称100%。目前,采用浓缩果汁进行加水还原制作纯果汁是国际通用的加工工艺,并且相较于非复原果汁,复原果汁具有便于保存和运输、降低成本、延长产品保质期等多方面优势。

此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中要求,应在食品标签的醒目位置清晰地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100%纯果汁”产品在包装上应向消费者明示产品配料中含有纯净水,表明该产品属于复原类果汁。在产品名称前面标注100%,目的是如实告知消费者内容物的果汁浓度。

建议:行业加强监管,企业更加自律,保证“100%纯果汁”复原成原果汁浓度。及时进行科普宣传,让消费者正确了解果汁的标签标识,使其指导日常膳食的合理选择和搭配。果汁中原果汁含量的国家标准亟待制定,避免某些企业生产与其标称果汁含量不相符的果汁饮品。加强果汁掺假工作的科学鉴别研究,构建果汁鉴别体系和标准。

食品标签

解读专家:元晓梅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工

专家观点:食品标签不仅是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的载体,也是向消费者提供食品信息和特性的说明。对食品标签、食品营养标签的管理,能够让消费者直观了解包括食品营养组分、特征等在内的信息,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既是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行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食品安全科学管理的需求。

新修订《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标签有着严格的规定,包括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显著标示等。

目前大部分产品标签上的瑕疵与产品本身质量问题并没有直接关系,但企业应加强对法律法规的细致研究,避免此类漏洞的产生,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加工助剂

解读专家:孙宝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

专家观点:氮气是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体健康不产生影响,可在各类食品加工过程中作为加工助剂使用。重要的是,在包装饮用水的制造过程中,加入食品级氮气是一项成熟且环保的工艺。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规定加工助剂不需要标识。

加工助剂与食品添加剂的区别在于:加工助剂与食品本身不一定有关,它们一般会在食品中除去而不会成为最终食品的成分,或仅有残留;而食品添加剂是作为食品中的一个成分而存在,不需要在最终食品中被去除。

建议:氮气作为一种无色无味、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惰性气体,安全性非常高;食品级氮气作为一种合法的食品加工助剂,国家有专门的食品安全标准进行监管,正规食品企业也会按照相应的规范严格管控原料、生产过程和成品。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和食用以食品级氮气作为加工助剂的食品。

网络食品

解读专家:胡锦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但是,网络的虚拟性使得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突出,必须通过信息核实手段解决平台信息的做假问题。

建议:持续强化政府的监督管理,通过诸如信用信息披露等手段增加信息透明度,鼓励消费者自主选择,提高平台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视。

“壮阳玉米粉”

解读专家:金宗濂北京联合大学教授

事件:湖南湘潭警方侦破了一起制售假药、有毒有害食品案件,不法分子将“伟哥”主要成分西地那非掺入玉米粉中,制成大量号称具有壮阳、性保健功能的假药、保健食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区,涉案金额高达1.5亿元。

专家观点:西地那非不在保健食品允许使用的原料目录内,属于“违法添加”。目前保健食品27项保健功能声称中,没有“改善男性性功能”的功能声称。一些明示和暗示保健食品具有“壮阳”、“改善性功能”的产品均属违法夸大宣传。为保障保健食品质量安全,201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先后制定出台了《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和《保健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建议:消费者要仔细查明所购产品是否有保健食品标识(俗称蓝帽子)及批准文号。在食用保健食品时,要仔细阅读说明书,特别应注意说明书中的警示句,切记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

重组牛肉

解读专家:王守伟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专家观点:“重组牛排”也称“拼接牛排”,是借助肉的重组技术加工而成的调理肉制品。当前,该技术已经成为世界肉类加工领域重要的技术手段。

该事件中,诸多报道提及“次品肉块”和“肉胶”拼接为“重组牛排”,这使消费者很容易误解卡拉胶和重组技术。事实上,声称的“次品肉块”,其实是肉的分割或者肉块修整中产生的“碎肉”,绝不等同于“劣质肉”。同时,卡拉胶也不等于建筑用“胶”、塑料用“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规定,卡拉胶不得用于生鲜肉(包括牛排)中,但可用于重组类的肉制品中,且必须在产品包装的标签上明确标注,在规定的限量内使用卡拉胶不存在食品安全风险。

建议:用“重组牛排”冒充原切牛排、原料中含有鸡肉、猪肉等原料,但未按规定进行标示,或者掺入非食用级别的成分,这些属于违法行为,应该严厉打击。消费者在选购牛排时,可通过配料表来区分“原切牛排”和“重组牛排”。如果标签中有配料表,出现其他辅料和食品添加剂的,就可能为“重组牛排”。消费者在食用“重组牛排”时,务必要充分加工熟透后再食用。

兽药“滥用”

解读专家:刘秀梅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顾问、研究员

事件:去年2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专家监测发现,79.6%的上海学龄儿童尿液中检出21种抗生素中的一种或几种。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苏浙沪地区儿童普遍暴露于低剂量抗生素。研究认为,这种广泛暴露状态可能加重细菌耐药,威胁临床治疗,也可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与人群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研究人员还从儿童体内检测出临床已经停用多年、但在环境和食品中经常发现的抗生素含量,可见抗生素滥用不仅是临床治疗的问题,环境与食品也是儿童抗生素的重要暴露源。

专家观点:中国兽药总使用量(含抗生素类药物)高于其他国家。我国养殖业确实存在兽药使用不合理或滥用的情况,需要引起足够重视。食用农产品的源头风险已经影响到了食品安全产业链前端的原料安全,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和科学指导。

细菌耐药可能使人类再次面临感染性疾病的威胁,导致生物安全、环境污染问题,甚至制约经济发展。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4部委共同发布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其目标之一为:人兽共用抗菌药物或易产生交叉耐药性的抗菌药物作为动物促生长应用逐步退出。

建议:科学认识抗生素,理性对待耐药菌的安全风险。重视兽药“滥用”问题,强化对食品源头污染的有效控制。同时,要重点加强对种养殖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监管。记者王连芬

THE END
1.食品标签解读,让你成为聪明的消费者食品标签解读:让你成为聪明的消费者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商品信息,尤其是食品。面对琳琅满目的食品选择,如何做出健康、明智的选择成为了每个消费者的必修课。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食品标签的秘密,学会如何通过解读食品标签,成为更加聪明的消费者。 http://www.zwapi.com/v2/detail.aspx?id=377660
2.看懂标签科学消费———解读食品标签标注规定(图)因此,食品标签既是消费者的保护神也是制造者维护自身利益的有效武器。这里我们对食品标签标注的基本要求、必须标注的内容、可以选择标注的内容、特殊营养膳食用食品标签标注的特殊要求等方面进行解读,以期让消费者和企业更好地利用食品标签标注规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https://finance.sina.cn/sa/2005-09-16/detail-ikknscsi2693986.d.html
3.《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图文解读食品要闻食品标签是指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文字,图形,符号,以及一切说明物。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对在我国境内生产和销售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有全面、严格的规定。本篇将结合案例对该标准部分规定进行图文解读,希望对食品生产企业在预包装食品标签标注方面给出一定指导。(来源:微信号sm...http://www.eshian.com/article/33717.html
1.食品标签与食品营养标签解读食品标签与食品营养标签解读 基本概念和内容 预包装食品 预先定量包装或装入(灌入)容器中 向消费者直接提供 食品标签 包装的文字、图形、符号以及说明物 显示或说明 食品的特征、作用、保存条件与期限,食用人群与食用方法以及其他有关信息。 从某种意义上 食品标签是食品的一张“身份证”。 食品营养标签 在食品的...https://www.nujiang.gov.cn/xxgk/356072064/info/2021-181713.html
2.保健食品标签标识解读下面关于保健食品标签标识相关知识解读 ,保健食品不是食品更不是药品,当消费者想购买保健食品的时候,从标签就能看出许多问题,许多信息。 一、保健食品标志与保健食品批准文号 1、保健食品标志与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应并排或上下排列标于保健食品主要展示版面的左上方。 https://www.lntaiyang.com/xwzx/tyzx/227.html
3.食品标签标准解读8篇(全文)食品标签标准解读 第1篇 摘要:日前,卫生部对《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现在两个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进入报批前的最后调整阶段。食品伙伴网网友“小英子”在食品论坛分享了这两项标准修订的最新进展。以下为具体内容: 之前,卫生部网站对《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https://www.99xueshu.com/w/fileodagghk6.html
4.食品及营养标签解读篇2:食品及营养标签解读 营养标签是指在肉类、水果、蔬菜以及其它各种加工食品上描述其热能和营养素含量的标志。据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膳食中盐、脂肪、能量摄入偏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形势严峻。膳食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科学研究和国外管理经验证明,食品标签上的营养信息可以帮助...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zu171mc.html
5.预包装食品标识标签法规解读预包装食品标识标签法规解读 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食品添加剂在配料表中的标示形式1 按照加入量的递减顺序全部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配料:水,全脂奶粉,稀奶油,植物油,巧克力(可可液块,白砂糖,可可脂, 磷脂,聚甘油蓖麻醇酯,食用香精,柠檬黄),葡萄糖浆,丙二醇...https://www.66law.cn/domainblog/110591.aspx
6.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解读食品标签是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的载体。了解《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既是学会如何利用标签选购合格食品的途径,也是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行业健康发展的手段。以下为《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部分规定解读,仅供参考。 1、如果产品中没有添加某种食品配料,仅添加了相关风味的香精香...https://www.mbiosh.com/bzfg/jd/2287.html
7.新《食品安全法》解读:看食品广告和标签时,你需要注意哪些?标签是产品的脸面,食品的生产过程消费者看不见、摸不着,只有通过标签获得信息。所以为了能让消费者看得明明白白,吃得健康放心,食品的标签也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标注。 2015年10月1日起,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这无疑会成为消费者保障自身权益的利器,同时也对食品生产者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article/60134/
8.标准GB/T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标准解读...GB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4.1.1规定: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产品标准代号及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标签和非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标签。 http://www.sealingad.com/show-1614.html
9.《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XXXX解读解读《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 张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华晶 通则的内容结构 ?一、范围 ?二、术语与定义 ?三、基本要求 ?四、强制标示内容 ?五、可选择标示内容 ?六、营养成分表达方式 ?七、豁免强制标示营养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技术性附件 ?附录A 食品标签营养素参考值(NRV)...https://doc.mbalib.com/view/1ee69641c6ac6cf5b06221fbb1b030d8.html
10.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简要解读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简要解读 [摘要]将于2013年1月1日生效的国家强制性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规定,预包装食品应当在标签上标示4种营养素和能量(4+1)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NRV%)。“4”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https://www.nfyy.com/yxzd/yyzd/a_101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