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策略: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中等收入成为主力军

【安信策略】中国消费升级的新趋势与结构分化——新经济研究系列之四

陈果彭玮骏夏凡捷

投资要点

■日本经验:消费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拓展:中国目前的消费水平与日本上世纪70-80年代相当,因此日本在70年代以后的消费升级趋势可以成为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个很好的参照。我们研究发现随着收入的不断提升,日本居民消费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拓展。这一时期,家居消耗品、教育补习、保健服务、私人交通、通信、熟食等可选消费品和饮料、甜品、女装等“她经济”成为升级的主要方向。

■我国新一轮消费升级趋势明显:目前我国新一轮消费升级正经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生存类消费占比逐渐下降,发展类消费占比不断上升。消费结构的变化体现了社会消费需求的改变,发展类需求正逐步成为消费的核心,人们更愿意为“健康”、“娱乐”付出相应的溢价,这也决定了教育、医疗、文娱领域为未来消费升级焦点。

■中国特有的巨大地区差异导致消费升级的结构分化:我们发现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生存类消费下降明显,居住项占比提升显著,由于受到居住项的挤压发展类消费占比出现下降,有消费“降级”的迹象。经济发展水平中等的省份虽然生存类消费回落相对缓慢,但居住项占比不高,发展类消费出现强劲的消费升级趋势。经济发展水平排名靠后的省份生存类消费占比仍较高,但发展类已经开始出现提升的迹象,存在巨大的消费升级潜力。

■高收入无奈“降级”,中等收入成为消费升级主力军: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房价快速增长,使居住性支出占比在居民的消费支出占比高居不下,对消费造成了严重的挤出。消费“降级”并不简单的等同于消费商品价格或质量的降低,而是消费回归到产品本身,追求高性价比、重视消费背后的情感属性、共享消费等新的消费趋势开始形成。近十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加快,中等收入层省份在人均GDP不断增长的同时城镇化率也逐年提高,具有购买力的消费群体也将不断扩大,进一步打开消费升级的空间。

正文

写在前面的话:我国目前正在进入新一轮的消费升级进程中,这既是国内消费升级趋势的延续,也在随着社会的变迁演绎着不同的图景。诚然,消费升级作为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概念已经被谈论了许久,但是我们希望通过本文为大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待消费升级这个大趋势在新时代的投资机会。

1.

日本经验:消费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拓展

1.1.中国目前的消费水平与日本上世纪70-80年代相当

作为东亚另一个主要经济体,回顾日本消费升级的历程对于展望我国未来有着不小的价值。我们使用人均GDP指标考察两国在消费水平上的可比性,总体来看,中国目前的消费水平与日本上世纪70-80年代相当。因此日本在70年代以后的消费升级趋势可以成为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个很好的参照。

消费升级总趋势:生存类消费下降,发展类消费上升

当基本生存发展需要得到满足后,人民更多是去考虑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即发展类消费逐渐成为消费重点,主要包括医疗保健、教育娱乐和交通通信方面的消费。

为得到长时段的消费趋势,我们研究了日本从1963年以来的家庭年均消费,分别计算家庭支出各个品类占总支出的比例及变动趋势,发现随着收入的不断提升,日本居民消费结构存在明显的消费升级状况,消费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拓展。

日本消费升级:内源动力与约束条件

具体到可比期间来看,日本上世纪70、80年代的国家经济状况、收入分配政策结合特定时期的消费刺激成为推进消费升级的内源动力,人口结构的变化成为消费习惯变化的重要约束条件。

经济增长:日本二战后国内经济保持20多年的高度成长堪称奇迹:前期经济保持平均10%的增长;1970年代初期虽然遇到石油危机,平均仍有5%的增长;1980年代则为平均4%的增长。1970-1980年国内人均GDP翻了11.4倍,由0.2万美元上涨到2.47万美元,国民消费能力得到巨大提升。

分配政策:国内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再收入分配,通过全体国民年金和保险体制、老龄年金的物价补贴和老年公费医疗等制度,建立低收入者和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医疗、教育等社会救助专项措施,稳定居民消费预期。

人口结构:老龄人口抚养比从1970年的不足10%上升到1990年的17.5%,中国目前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大体与日本1985年水平相当。老年人口的增多客观上增加了对医疗服务和保健的需求,主观上造成消费心理上的巨大改变,消费中讲求实用与节约抑制了食品与衣着方面的支出。

1.2.细分类升级焦点:可选性与女性向消费品

我们对日本历史上家庭消费支出细分项占比及变动率进行研究,借此推测我国后期的消费成长方向。

食品:在外饮食与加工食品消费量增加

食品类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恩格尔系数)在70年代下降最快,进入90年代后降速渐缓,目前基本稳定在25%左右的水平上。按照恩格尔系数的分级,日本已经稳居在最富裕国家行列。可比期间内,食品类整体支出比例虽然呈下降趋势,但是部分细分项目增速明显,形成了消费升级的基本特征:基础谷物、生鲜、蔬菜市场萎靡,在外饮食(含外卖)与加工食品消费量增加。此外,在一个更长的时期内,熟食、外食、饮料、甜品和调味品消费额相较其他细分项目增量明显,从而形成了食品类支出的消费升级方向。

服饰:“她”经济崛起,女性向支出明显

从支出占比的变动上来看,洋服和鞋子支出占比不断提升,传统服装——和服的支出占比大幅下降,其他服装占比基本稳定。对占比第一位的洋服进行细分,可比期女装的支出占比增长近20%,完全挤压了儿童装与男装的空间。2016年,女装在服装支出中的占比高达58.5%,代表了服装消费升级的主流方向。

住宅:房屋租金与修缮支出基本持平

居住支出由两项细分支出构成,即房屋租金支出与修缮支出,其中修缮支出又分为原材料费用与修缮服务费。从它们的占比变动上来看,房屋租金支出与修缮支出的比例关系基本持平,直到2013年,修缮支出比例提高了近五个百分点。此外,相比原材料费用,修缮服务费上涨率加速。

家用品:可选消耗品不降反升

在家用品支出中,家庭耐用消费品占比居于首位,不过基本呈现下降态势,从1963年的41.3%下降至1985年38.4%再到2016年的31.7%。寝具与家政服务占比基本持平。家用消耗消费品支出不降反升,从1963年的13.7%上升至1985年的15.9%再到2016年的26.4%。说明具有明显可选消费品性质的支出是日本消费升级的基本方向。

保健医疗:健康理念升级,注重保健与预防

医疗保健费用占比升级体现出健康理念上的变化,“上工治未病”——从“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注重医疗保健与事前预防。直接表现为保健服务支出占比的提升与药品支出占比的下降。从政策动力来看,日本在1960年就实现了居民医保(国民健康保险)的全覆盖,随后通过构建以预防为主的医保服务体系、提升医药分业率(提高医生诊疗报酬、降低公定药价)、推动仿制药替代(调剂费补贴、医院DPC控费)等方式实现对国民医疗成本的控制。

交通通信:私人交通占比强势上升

教育娱乐:可选性教育支出占比增加

20年间,学费支出占比下降,而作为可选性消费的补习费支出保持高速增长,在教育费用中的占比明显增加。

小结: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中国下一阶段的消费升级走向可能也会趋近于日本。当然两国的经济与社会分层状况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的收入差距与地域差异显然更加复杂。但是从日本的消费升级路径中,我们仍然能对中国消费升级蕴藏的市场机会做出基本判断。

可选性消费:现代化生活节奏加快、必要消费项目占比减少,如衣食住行的基础性支出:谷物、传统服饰、家居耐用品、公共交通、学费、医疗和药品等消费项。同时,家居消耗品、教育补习、保健服务、私人交通、通信、熟食和外食等方便食品等领域仍然处于成长中的最佳时期,未来10年机会可期。

女性向消费:女性受教育程度升高、消费能力增强带来“她经济”崛起,市场向取悦女性消费心理方向发展,饮料、甜品、女装等消费项将拥有极大的成长空间。

2.我国新一轮的消费升级趋势

2.1.新一轮消费升级的主要特点

从历史来看,我国的消费升级共经历了两大阶段:建国初期的必须消费品满足阶段和改革开放初期的耐用消费品提升阶段。第一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解决温饱问题是消费的主要需求,同时我国正向工业化过渡,对轻纺工业品的消费数量有所增加。第二阶段的核心是耐用消费品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商品标志,从60-80年代的老三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90年代的新三件(彩电、电冰箱、洗衣机),而2000年后我国人均GDP开始迅速上升,2008年后汽车、住房等商品消费的增加成为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

目前我国新一轮消费升级正经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中,生存类消费占比逐渐下降,发展类消费占比不断上升,消费支出中居住项呈上升趋势。消费结构的变化体现了社会消费需求的改变,发展类需求正逐步成为消费的核心,人们更愿意为“健康”、“娱乐”等付出相应的溢价。

政策红利推动消费升级

2.2.1.教育:可选性教育付费意愿强烈

教育行业迈入提“质”增“量”新时代

教育理念升级下可选性教育付费意愿强烈

供给侧:医药改革推动医疗市场扩容、用药结构升级。医药行业强监管的属性导致医药领域消费升级将受到政策的深刻影响。受益于分级诊疗、医联体建设等医改政策,基层医院有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中高端设备购进与替代,国内医疗器械市场持续扩容;药品一致性评价改革与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创新的制度红利正在释放,制药行业整体收入及利润增速明显。新政策有利于促进原研药创新与仿制药质量提高,自主创新药申报数目由每年平均不到40个增加到近120项(2017年),降低医药总费用支出,从而改善居民用药结构。

需求侧:健康中国概念引发健康消费增量。同日本类似,现阶段我国居民健康理念发生极大转变,除疾病治疗外更加注重医疗保健与事前预防。从宏观层面,国家强化对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与干预,并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根据健康中国2030的部署,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在2020年上升到8万亿元以上,2030年将实现16亿元的总目标。从微观层面,随着居民健康意识提升,个人对于保健、预防、营养、体检、康复、养老等健康管理需求增加,从而推动医保范围之外的保健品行业以及第三方体检和口腔、眼科等专科医疗服务积极增长。这部分的费用由居民自行开支,不受医保控费限制,具有品牌优势的公司有望受到消费者青睐,成为最大的受益方。此外,高端消费者不满足于普通大众医疗服务水平,对于更高层次医疗服务机构的需求也将增多,高端诊所、专科医院等新行业形式也将得到快速发展。

2.2.3.文娱:文娱消费内容为王、看世界更重享乐体验

旅游出行:1)旅游不仅成为中国老百姓的必需品,也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蛋糕:2016年,我国国内游达44.4亿人次,人均出游率达3次。2016年全国旅游业实际完成投资12997亿元,同比增长29%,比第三产业投资增速高18个百分点,比房地产投资增速高22个百分点(国家旅游局)。其中出境游市场持续增长达1.28亿人次。2)出境游客日益重视特色服务与享乐体验:住宿方面,出境游消费者首选酒店,但是游客对酒店需求更多元。同时在平台订单中,民宿紧随其后占据13%,且2017年1月-5月,更具特色的各色民宿的预订量同比2016年增长7.21%,增长态势不容小觑。兴趣方面,骑行、潜水、拍片、自驾、动物和美食排在出行兴趣增幅排行的前六位,消费者更加注重特色产品如日本京都和服体验、越南芽庄泥浆浴、台湾花莲赏鲸等。消费结构方面,境外购物消费大幅下滑,体现出旅游消费变得更加“理性”。事实上,这部分减少的支出转移到了享乐型消费上,数据显示2017年境外旅游餐饮消费增长14%。

3.1.中国特有的巨大地区差异导致消费升级的结构分化

虽然消费升级是个整体性的大趋势,但是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导致了消费升级的结构分化。我们以人均GDP为衡量指标,将我国31省及直辖市划分为五个层级,通过对不同层级消费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高收入层消费有“降级”现象,中收入层消费升级趋势明显,而低收入层消费正迈入升级过渡期。

消费的5个层级

从人口来看,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越高,Ⅰ级和Ⅱ级地区分别拥有约0.5亿和2.7亿的城镇人口,构成了中国高收入/高消费人群的主体结构,Ⅲ级地区(中收入层)拥有约1.6亿城镇人口,同样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人口总数,成为这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消费升级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Ⅳ、Ⅴ级地区分别拥有约2.5亿和0.7亿的城镇人口,昭示着本轮消费升级的巨大潜力。

从人均GDP来看,将各省(市)人均GDP按照10、6、4.5、4万元的标准分为5层后,Ⅰ~Ⅴ级分别有3、6、7、10、5个省(市),各层人均GDP约为11.7万、7.9万、5.2万、4.1万和3.2万元,各层之间差距基本都超过1万元,显示出各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较大差距。

从人均消费支出来看,Ⅰ级和Ⅱ级地区的人均消费支出较高,分别达到3.6万和2.6万元。值得注意的是Ⅲ、Ⅳ、Ⅴ级地区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差距较小,分别为约2.1万、1.9万和1.8万元。这或许意味着Ⅳ、Ⅴ级地区当前正处于消费升级的拐点上,未来可能爆发出惊人的潜力。

食品项:占比回落明显,Ⅰ级省份降幅最大

食品项消费是生存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的Ⅲ级省份外,其他省份的食品消费支出都在逐年下降,呈现出食品类消费回落的趋势。其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Ⅰ级省份下降幅度最大,从2010年的34%大幅下降至2016年的25%;Ⅳ、Ⅴ级省份的消费项回落相对较缓。总体来看,食品项消费的逐年下降呈现出整体消费强劲的升级趋势。

衣着项:占比逐年降低,V级省份下降迅速

作为生存类消费之一,五级省份衣着项消费的占比总体上都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符合消费升级路径。其中Ⅰ级省份衣着消费占比下降最快,占比也最低,Ⅱ级省份次之,而Ⅲ、Ⅳ级省份的衣着消费占比相对较高,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V级省份衣着消费占比下降迅速。

居住项:Ⅰ级省份高房价对其他消费挤出效应明显

在五级省份中,居住项消费占比总体上都呈现提升的趋势,尤其是Ⅰ级省份受到房价高企的影响,居住占比迅速提升,在2016年高达30.5%,取代食品类消费成为第一大项消费支出。其他省份的居住类在经历2013年的显著提升后,占比稳定在20%上下。Ⅰ级省份较高的居住类消费将会对其他类消费造成挤压,使Ⅰ级省份居民经历消费降级。与之相对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等水平的Ⅲ级省份(重庆、湖北、吉林等)在2014、2015和2016年的居住占比逐年有小幅降低,依次为20.9%、20.1%和19.0%,这意味着这些省份除居住类外的其他消费存在着升级的可能性。

交通和通信项:Ⅰ和Ⅱ级省份出现明显降级

按照消费升级的规律,随着GDP的增长,交通和通信作为发展类消费,在消费支出中的占比应该是提升的,Ⅲ、Ⅳ和Ⅴ级省份的表现符合消费升级的路径。但是Ⅰ和Ⅱ级省份的交通和通信支出占比在2013年后经历了下降的过程,出现了明显的消费降级迹象,这可能和降费提速和共享交通有关。

家庭用品设备和服务项:Ⅰ和Ⅱ级省份缺乏升级动力,Ⅲ级省份持续升级

Ⅰ和Ⅱ级省份对家庭用品的消费同样出现下降的趋势,尤其是Ⅰ级省份下降幅度接近2个百分点,由于Ⅰ和Ⅱ级省份较早的进行了对家庭耐用品的上一轮产品升级消费,而近年受到居住项的挤压影响,缺乏继续升级的动力,再一次印证了我们关于高收入层消费“降级”的观点。Ⅲ级省份近三年对家庭用品设备的消费略有回升,占比超过了Ⅰ和Ⅱ级省份,达到6.3%,表明中收入层仍然有能力和意愿继续进行家电产品的消费升级。而Ⅳ和Ⅴ级省份对家电产品的上一轮升级发生在2010-2012年,滞后于其他省份,2016年开始占比也有小幅回升,可以期待低收入层的进一步升级。

医疗保健项:Ⅲ级省份升级显著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项:高收入层受挤压最显著,中低收入层升级空间最大

在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方面,Ⅲ、Ⅳ和Ⅴ级省份的占比都在提升,尤其是Ⅲ级省份,2016年比上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其中2016年Ⅲ和Ⅴ级省份的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比(12.7%)是最高的;而Ⅰ级的占比则最低(10.7%),同时经历了急速的下降,降幅达到4个百分点。教育文娱类消费的快速增长符合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生理和安全需求之后,开始追求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加大了发展类消费对人们精神层面的塑造和投入,因此文娱项消费会快速增长。同一时期,Ⅰ和Ⅱ级省份却经历了教育文娱消费占比的下降过程,被居住项挤出最为显著。同时,Ⅲ、Ⅳ和Ⅴ级省份消费升级的潜力也最大。

3.2.1.高收入层消费“降级”:住房支出“挤压”消费

比较五级省份的商品住宅销售均价,我们发现Ⅰ级省份的均价在2016年高达2万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5.6%,Ⅱ级省份的均价也有9000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4.1%,远高于Ⅲ、Ⅳ、Ⅴ级省份。以Ⅰ级省份中的北京和上海为例,购买一套90平方米的住宅需要40年的收入,并且房价的增速在近两年已经超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房价的快速增长,使居住性支出占比在居民的消费支出占比高居不下,对消费造成了严重的挤出。

与此同时,消费者观念经历了转变。现阶段人们的消费心态更加积极健康,消费目的不再为了彰显身份和地位,而是重视消费的实际效用。据贝恩公司的《全球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消费者全球奢侈品总消费首度出现下滑,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的狂热风潮似乎已将过去。攀比性和炫耀性消费开始逐渐淡出,理智消费和品质消费特征凸显。

消费去品牌化:追求高性价比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和体验时,做出了一种“降级”的行为,是在价格和产品的质量上回归更加理性的状态,追求高性价比,而非品牌。网易严选由于采用了ODM模式,直接对接生产商,通过“无品牌”化去除了传统价值链中品牌商占有的较高的品牌溢价,以更低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同质的产品,正如口号宣扬的理念“好的生活,没那么贵”。严选因此广受消费者青睐,上线一年间注册用户快速增长,截止2016年9月底达3000万,月流水达6000万。在严选的用户中,绝大多数是浙江、广东、江苏等Ⅰ、Ⅱ级省份的居民。同样追求性价比的米家优品、名创优品、拼多多等的快速发展,都是消费者追求极致性价比的佐证。

消费去形式化:个人化与快餐化

消费情感化:重视精神属性

生活在经济发达省份的消费者面临巨大的买房压力,由于不能从房子等大件资产中获取的安全感与满足感,转而倾向于消费具有较强精神属性的商品或服务,以此增进幸福感。人们在消费时,不再一味追求高价,而是更加注重商品或服务背后的情感属性,寻找一些“治愈”或是“小确幸”,例如“恋与制作人”“旅行青蛙”等手游的迅速流行。

2018年初,一款名为旅行青蛙的日本手机游戏在社交网站上一夜爆红,成功登顶国内AppStore排行榜的冠军。这款放置手游操作极其简单,玩家只需要给青蛙准备好行囊,然后等待青蛙出门旅行,寄回明信片。这款游戏火热的背后,蕴含着当下中国年轻一代由于客观购买能力不足与主观对消费升级的渴望的矛盾,人们希望能与游戏中的青蛙一样随心所欲的旅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与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经济危机时情况十分相似,生活在大都市的日本人每天面临高负荷的工作和巨大的经济压力,普遍出现焦虑、抑郁、厌倦等负面心理,很多“治愈系”的动漫影视作品和商品正是在这个时候大量出现。

消费共享化:放弃拥有权

3.2.2.中收入层崛起:消费升级主力军

人均GDP增长明显,为消费升级提供动力

从全国情况来看,人均GDP增长较快,由2010年30876元逐步上升至53980元,从分层水平来看,中收入层即Ⅲ级省份人均GDP水平与全国情况几近一致。通过之前中日消费水平对比的经验可以推断,与全国平均水平一致的中收入层目前正值消费升级阶段。人均收入的稳步提升促进居民消费,使得Ⅲ级省份的人均消费支出占比呈上升趋势,为消费升级提供了动力。

城镇化率逐步提高,打开未来消费升级空间

近十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加快,中收入层省份城镇化率在逐步提高。2016年Ⅰ级省份城镇化率达到86%,而Ⅲ级省份城镇化率仅为58%,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即将收尾,Ⅲ级省份将成为政策、资金的密集区,对于地产、商贸等行业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为消费升级创造更多的机会。同时随着城镇人口数的不断增加,具有购买力的消费群体也将不断扩大,进一步打开消费升级的空间。

网络用户规模扩大,网购助力消费升级

近十年来中收入层省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网民占比也在不断提高,为电商渠道的扩张打下了基础。不同地区间实体门店设点数量及可达性具有相应的差异,而网络购物的兴起打破了中收入层省份的渠道限制,加速了消费信息的传播,助力中收入层消费升级。

总体来说,我们发现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生存类消费下降明显,居住项占比提升显著,由于受到居住项的挤压发展类消费占比出现下降,有消费“降级”的迹象。经济发展水平中等的省份虽然生存类消费回落相对缓慢,但居住项占比不高,发展类消费出现强劲的升级趋势。经济发展水平排名靠后的省份生存类消费占比仍较高,但发展类已经开始出现提升的迹象,存在巨大的消费升级潜力。

■风险提示:1.全球经济出现超预期波动;2.人口结构老龄化加速;3.房价继续上涨挤压消费

THE END
1.食品分类有哪几类1、食品分类系统是指科学规范食品的分类体系的一个标准性文件。有十六大分类,三百多个小类。是我国目前制定企业标准,食品安全认证主要的依椐性文件。 2、乳与乳制品 3、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 4、冷冻饮品 5、水果、蔬菜(包括块根类)、豆类、食用菌、藻类、坚果以及籽类等 6、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http://m.15tqc.com/show3334702/
2.巴利律比丘戒研究第一部分导论戒律系列因为在分析方面,《附随》中对于比丘戒的分类,无人能出其右;而《大品》《小品》中,种种生活细节的规定和解说,也是和比丘戒密不可分的。只是限于时间和篇幅,论文的第一部分便简介比丘戒,至于第二部分则重新翻译二百二十七条比丘戒。 第二章文献回顾 将巴利律比丘戒的著作,略分为「巴利原典」及「研究成果」...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html/2/2905/17255.html
1.详解食品注册必备商标类别,全面指南助您成功注册食品商标(二)第30类:包含咖啡、糖果、调味品、面包、糕点、米、面等方便食品。 (三)第31类:涵盖未加工过的谷物、水果、干果,新鲜蔬菜、水果以及活动物等新鲜食品。 食品商标注册类目有哪些 食品商标注册的重要分类包括以下几类: 第35类:涉及店招、销售、代理、特许经营、加盟连锁、广告宣传等商业服务。 http://wap.kacled.com/493a3bd0ca6f.html
2.食品分类五大类解密食物世界的基本框架食品分类五大类解密食物世界的基本框架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食物是我们不可或缺的能源,它不仅能够满足我们的生理需求,还能带来美妙的味觉享受。然而,不同类型的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价值和口感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对食物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选择和使用。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提出了“食品分类五大类”的概念,这个概念对于理解...https://www.yoocw.cn/yin-liao-yin-pin/778222.html
3.食品分类五大类食用植物食用动物乳制品水产品加工食品为什么我们需要了解食品的分类?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的选择越来越多样化,而正确地识别和消费不同类型的食品对于保障健康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食品分类,以及它又分为哪些主要类别。 食用植物:自然之果实 食用植物是人类最基本的营养来源之一,它们提供了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纤维等...https://www.0f26bcqhc.cn/xiu-xian-shi-pin/800581.html
4.美食分为几种类别,你知道食物可以划分为哪些类?请列举来好酷屋教程网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美食分为几种类别,你知道食物可以划分为哪些类?请列举来的相关教程:食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主要供给人体热能,叫热力食品,在我国主要是粮食,也叫主食美食分为几种类别;另一类主要是更新、修补人体的组织,调节生理功能,叫保护性食品,又叫副食。粗略地说,副食是指含蛋白质、矿 ...https://www.haoku5.com/meishi/673803a8a6920b02f50ee952.html
5.卫生设备范文12篇(全文)设备门诊/急诊维修模式对应的故障分类方法类同于第三代生产维修模式,也是兼具了按故障发生的时期和按故障发生发展的进程进行分类的两种故障分类方法。参照前文描述的医院诊疗系统,设备诊疗系统的模型可以按图2建立。 由图中可见:门诊部以生产单位自己的维修力量为主;急诊部以生产单位与设备技术、设备抢修联合进行;预防维...https://www.99xueshu.com/w/ikeyzj0m306c.html
6.解读厨房六常管理法相关提出六常管理的人物有:香港何广明教授提出"五常管理";邹金宏提出的:6常管理,主指:常整理、常整顿、常清扫、常安全、常维护、常修养6大项内容. 六常管理法的内容 常分类:就是把酒店管理的所有物品分成两类:一类是不再用了的,另一类是还要用的。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1019/12/1437142_418110297.shtml
7.人防(民防)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对象,并分类编组,按照教育计划开展教育与训练,并组织考核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接受国防教育的(A)。 A.权利和义务 B.权利和职责 C.权利和责任 25.根据《国防教育法》的规定,(C)应当将国防教育纳 入有关课程。 A.幼儿园 B.高级中学 C.小学和初级中学 ...http://rfb.cngy.gov.cn/news/detail/20190610162528569.html
8.述职报告模板13篇五年中咱门公司做的项目也已经不少,项目种类也很多,建议每个项目做完后,项目全员参与针对平时存在和发现的问题做出总结,形成一套完整的操盘程序,并细化到每一个细节,公司分类存档作为经理学习和沟通的一个桥梁,资源共享,同时也可以成为基层员工汲取经验和学习的一个很好的资源。https://www.wenshubang.com/shuzhibaogao/3713609.html
9.餐饮工作报告(15篇)③.厨房灶间内做到食品保存分类,并标示,各类食品按品名专箱专用,严禁成品与半成品混放。做到了无论大小会议24小时留样工作,避免食物中毒现象发生。 ④.积极参加酒店组织的各类安全培训,让每一名员工把安全意识融入到日常工作当中去。 五、下半年工作计划 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826109.html
10.下面购物篮能够提取的最大项集和最小项集的数量是多少()。ID...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41-86),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情形中包含的事故类型有( )。 A. 物体打击 B. 起重伤害 C. 高处坠落 D. 机械伤害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易制爆化学品的“五双管理制度”应做到双人验收、双人保管、()。 A. 双把锁 B. 双本帐 C. 双层管理 D. 双人发货 查看...https://www.shuashuati.com/ti/0a1d880e9bcf4ef98143be4152c617ba.html
11.个人工作成果总结(实用23篇)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忙起来往往都会忘了工作中的轻重缓急,所以在工作外的时间我需抽身出来理了思绪、分类自己的工作,记录了工作的'轻重,藉此可以发挥到更好的工作效率。 除了日常工作外,因为自己还参与了管理公司首次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常规英语培训事宜,作为其中的一名英语培训师,由于自身的培训技能欠缺,...https://www.77cxw.com/fl/894501.html
12.餐饮工作报告(精选15篇)①定期或不定期的改变盛装器皿、改变食品的摆放位置及造型 ②根据前一天入住酒店客人登记信息(主要针对团队)的所在地或特性,适当的调整菜品,从而符合客人的口味。 (三)人员流动 1、人员流动较为明显的为客用餐厅的厨师以及员工餐厅的厨师。客用餐厅 的厨师基本为每季度全员调动一次,员工餐厅的厨师基本为一年调动一次。https://www.yuwenmi.com/fanwen/baogao/2513982.html
13.SDS的全称食品添加剂乙基麦芽酚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西藏...乙基麦芽酚的相关GHS分类: 乙基麦芽酚(CAS:4940-11-8)是一种安全、可靠、用量少、效果显著的食品添加剂,分子式为C7H8O3。 注:请注意量效关系,应结合相关添加量来计算。 乙基麦芽酚的国标添加要求: 国标GB 2760-2014《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表B.3(续)“允许使用的食品用合成香料名单”中...https://www.52by.com/article/138375
14.食品添加剂培训要点6、ADI的计算公式及LD50与毒性分级的关系,食品添加剂主要处于哪个毒性级别。 第二章 防腐剂 1、防腐剂的定义、我国允许使用的防腐剂的种类和分类(主要掌握:常用的品种,哪些为酸型防腐剂;生物防腐剂有哪些;常用的果蔬保鲜剂有哪些)。 2、常用防腐剂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丙酸钠和丙酸钙、尼泊金酯、尼...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48sz32x.html
15.钢筋16G101最全核心技术问题专业解答,工程人必看。好伯乐116、钢筋配料表的分类汇总,用什么东西算最快最准确? 答:用电脑中电子表格里的"数据透视表"或专业软件。 117、楼梯总分为哪些形式? 答:梁式、板式、旋转式、电动式、错级式等。 118、梁式楼梯的特点是什么? 答:以斜梁为支承重点。 119、板式楼梯的特点是什么?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424260.html
16.食品加工许可证办理—食品加工许可证办理条件开食品加工厂需要办理哪些证件直接办理食品生产企业基本上手续流程:1、自学《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2、判断生产产品种https://www.haoshunjia.com/zzxk/996479.html
17.仓库管理制度范本(精选30篇)四、库房内有良好的防蝇、防尘、防鼠及防潮设施,所有食品分库或分类、分架贮存,按照先进先出、生熟分开的原则设专区存放,并有明显标识。根据食品贮存条件要求,配置必要的.低温贮存设备,包括冷藏库(柜)和冷冻库(柜),货架、地面及各种食品包装箱和容器应保持清洁,不留异味,没有异常的积水和结冰。有专人定时检查贮...https://www.yjbys.com/zhidu/2530763.html
18.www.yhtqxt.com/kpf81946247.shtml本届亚残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计723人,代表团运动员439人,将参加全部22个大项、397个小项的比赛。发布会上,中国残奥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赵素京介绍,根据组委会安排,中国代表团运动员已按规定完成了赛内分级,22个项目运动队分别在8个赛区、19个竞赛场馆开展赛前训练,目前全体运动员备赛情况良好。-。http://www.yhtqxt.com/kpf81946247.shtml
19.仓库管理制度集合15篇1、仓库的分类: 酒店的仓库总的来说有:餐饮部的鲜货仓、干货仓、蔬菜仓、肉食仓、冰果仓、烟酒、饮品仓,商场部的百货仓、工艺品仓、烟酒仓、食品仓、山货仓,动力部的油库、石油气库,建筑,装修材料仓,管家部的清洁剂、液、粉、洁具仓,绿化部的花盆、花泥、种子、肥料、杀虫药剂仓,机械、汽车零配仓,陶瓷小货...https://www.jy135.com/zhidu/702501.html
20.(餐饮管理)版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食品的加工与贮藏严格做到生、熟分开,操作规范 3 2 1 0 有防鼠、蟑螂、蝇类、蚊虫的装置与措施,完好有效 3 2 1 0 各类库房温度、湿度适宜,照明、通风设施完备有效,整洁卫生 3 2 1 0 下水道无堵塞、无油污,保持畅通无阻 3 2 1 0 排烟与通风设备无油污、无灰尘,定期清理 3 2 1 0 垃圾分类收集,...https://doc.mbalib.com/view/521cdfe329ff022fd1e820aede98423d.html
21.食品用品经理笔试26. 盘点PDA录入要求包括哪些 A.从上到下,从左到右B.必须扫描商品实物,严禁扫描价签C.扫描商品条码,录入数量,必须按回车键D.一个货位编码盘点完后再按“提交”E.卖场有价格签无货的商品必须输“0” 27. 营运标准检查评估考核大项包含哪些? A.食品安全 消防安全B.安全生产 购物环境C.后场管理 设施设备D.人员...https://www.wjx.cn/xz/10416388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