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冷水性鱼类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我国冷水水域十分广阔,面积约占内陆总水域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从北纬28°的怒江贡山到53°的黑龙江省漠河,东经76°的塔里木河口喀什至135°的黑龙江省抚远之间的北部高山、高原及山区的蕴藏着丰富冷水,覆盖着黑龙江、青海、西藏、新疆和部分的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和自治区等地。适合冷水性鱼类生长的湖泊超过6.67×107hm2(100hm2以上的湖泊2000多个)。

1.2我国冷水性鱼类的种类及其主要经济鱼类

我国冷水性鱼类约有88种(亚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种类有大麻哈鱼、鲟鱼、鳇鱼、河鳟、红点鲑、哲罗鱼、细鳞鱼、虎嘉鱼、黑龙江茴鱼、雅罗鱼、狗鱼、大银鱼、裂腹鱼类、重唇鱼、江雪等50余种。冷水性鱼类具有营养价值高、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方便食用、易于深加工等特点。世界著名的大麻哈鱼和鲟鳇鱼鱼卵制成的红鱼籽酱和黑鱼籽酱,营养极为丰富,是国际市场上畅销的高端水产食品。

在鲑鳟鱼产业生产中,鲑鳟科养殖品种主要是从不同区域引进的虹鳟、金鳟为主,亲缘主要来至于美国、挪威、芬兰、日本、朝鲜等不同品系,还有应用上述五个品系通过家系选育培育出的两个优良品系渤海1号、2号,还有通过传统群体方式选育出的虹鳟、金鳟等品种,主要提供苗种生产单位:有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鱼试验站、甘肃省鲑鳟鱼引种育种中心(甘肃省临夏)、北京顺通虹鳟鱼养殖中心(北京怀柔)、新疆天润赛公司、山西水产研究所冷水鱼试验站、河北省涞源冷水鱼试验站等生产厂家。全年可提供苗种6.8×107粒。近年来鲑鳟鱼生产的发展趋势朝着从国外进口全雌三倍体鱼卵的方向发展,由于全雌或三倍体是不育品种,因而其肉品质高、生长速度快受到产业的亲睐,成为新建鲑鳟鱼生产企业的主打品种,社会年需求量在1000万粒。主要供应厂家有北欧玛生物有限公司、北京市水质优有限公司等水产贸易公司。

在鲟鱼产业生产中,鲟科鱼类养殖品种主要以我国土著品种和引进品种两类为主,主要土著品种有史氏鲟、达氏鳇、达史杂交品系。引进品种有小题鲟、西伯利亚鲟、匙吻鲟、欧煌等品种。主要苗种生产企业有北京鲟鱼工程繁育中心、成都日兴特种鱼试验中心、北京市水产研究所试验站、北京龙兴鲟鱼开发有限公司、抚远县东龙鲟鱼公司、北欧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全年苗种生产量约在6.5×107粒,进口量约在1×107粒。

1.4我国冷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在我国一些水域已开展冷水性鱼类增养殖。江河方面:龙羊峡、李家峡、鸭绿江支流等江河大型水体开展了虹鳟、金鳟、鲟鱼、细鳞鱼等网箱养殖方式,四川省西南部的雅砻江下游、二滩水电站开展了裂腹鱼类养殖,黑龙江上游、鸭绿江支流密江开展了大马哈鱼类增殖放流。湖泊水库方面:辽宁关门山水库开展了虹鳟和美国王鲑等鱼类封闭循环工程养殖模式,新疆的赛里木湖、康巴湖、黑龙江的镜泊湖、山口水库、五大连池开展了哲罗鲑和高白鲑等鱼类增殖放流、青海湖开展了裂腹鱼类裸鲤的增殖放流。雪山融水、地下水方面。所有省份均有开发,涉及品种包括鲟鳇鱼类、鲑鳟鱼类、裂腹鱼类等。

虽然各类水域开展了增殖或养殖开发利用,但是实际上仅开发利用了全国2%的冷水资源,绝大部分还没有被利用。在充分保护资源的情况下,生产能力可达5×105t,有效开发利用的潜能巨大。

1.5我国冷水性鱼类产量(养殖、增殖及进口)及其潜力

我国虽然是水产养殖大国、但鲑鳟鱼养殖产量却不及世界总产量的1%,而近年来鲟鱼养殖业由于产业技术问题的逐步突破,加之鲑鳟鱼厂家受病害侵袭而转产养殖鲟鱼的因素,使鲟鱼产业迅猛发展,一跃成为第一大鲟鱼养殖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冷水鱼年产量均在7×104t左右。

1.5.1养殖产量6×104t(2011年渔业年鉴),其中,鲟鱼类3.53×104t,虹鳟1.64×104t,其他冷水鱼类0.85×104t(哲罗、细鳞、白鲑、红点鲑、裂腹鱼类)。鲑鳟鱼主产区:辽宁、北京、山东、河北、甘肃、四川等省份。鲟鱼主产区: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东、浙江等省份。

1.5.2增殖产量在种质资源保护方面,部分地区开展了裂腹鱼类、鲟鳇鱼类、鲑鳟鱼类等鱼类的增殖放流,年捕获量在1×104t以上。鲟鳇鱼类、鲑鳟鱼类、白鲑鱼类、裂腹鱼类,产区分布在黑龙江、四川、贵州、吉林、辽宁、陕西等省及新疆、西藏自治区。

1.5.3进口进口3×104t国内消费,主要是鲑鳟鱼类。

1.5.4潜在产量与产值根据现有闲置资源量预测,我国还有在生产5×105t的潜能,虽然产量不及大宗水产品,但单位产值是大宗水产品5~8倍。

1.6我国冷水性鱼类产品形态

主要以鲜活为主,这部分占产量的80%,产品规格在0.75kg/尾。深加工产品仅占产量的20%,目前,全国冷水鱼加工量约有1200t左右,其中包括鱼片、鱼柳、鱼籽酱等不同分割形态,加工形式有冷熏、热熏、腌渍等。

1.7市场价格趋势分析

从2010-2012三年市场消费价格的调研情况看,鲟鱼的价格维持在36~48元/kg之间,鲑鳟鱼的价格维持在20~50元/kg之间。由于区域差距,市场价格波动也较大。目前从事高端鲑鳟鱼生产的几家大集团(如龙羊峡生态水质公司、本溪艾格莫林公司)产品价格处于稳中有升的良好局面。

产业养殖趋势及消费形式

2.1冷水性鱼类养殖趋势

2.1.2鲟科鱼类养殖方式我国的鲟鱼的商品化

养殖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稳定的格局,奠定了全国鲟鱼产业在淡水鱼产业的重要地位,鲟鱼产量达到3.53×104t,产值14亿元,使我国一跃成为第一大鲟鱼养殖国,占全球养殖总量的80%左右。产生了一批鲟鱼重点企业,如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有限公司、云南阿穆尔鲟鱼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日兴、四川润兆等资产过亿的公司,由于鲟鱼是喜冷水性鱼类,适于地区较多,全国除西藏之外均有鲟鱼产业,其主要有放牧式、网箱式、流水式及循环利用式养殖方式。

2.2消费形态与趋势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将冷水鱼养殖作为特色产业和重要经济增长点予以支持,制定优惠政策,每年举办“冷水鱼节”、“虹鳟节”活动,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四川、云南等地还将冷水鱼养殖与游钓、餐饮相结合,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既丰富了市民生活,又增加了山区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冷水鱼的生产和流通。但目前主要依靠游钓和宾馆、酒店的消费方式的消费量是有限的,为大力发展鲑科鱼和鲟鱼的消费量,仍然要注重消费群体和食用意识的培育,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到冷水鱼的高品质健康食品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培育消费群体食用方法,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冷水鱼、青睐冷水鱼、喜欢食用冷水鱼。

2.3产业发展趋势

由于甘肃省、辽宁本溪、河北保定、山东省临朐受2009年虹鳟鱼病害的影响,一度出现整个区域产业灭绝性的影响,群众养鱼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戳伤,一些养鳟企业转向养鲟。通过本次调研发现,经过2010、2011年两年的生产恢复,产业总体趋势向好,产量在逐年提高。尤其是一些具有一定财政实力的国内外企业资金注入,养殖规模和产量有了快速的提高。如盾安集团在龙羊峡、加拿大企业在本溪注资养殖鲑科鱼类等。目前正在有几个大的集团公司在向养鳟业和养鲟业发展,如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管理局、伊犁河建设管理局都将冷水鱼产业发展作为公司的第三大产值过亿支柱行业。尤其是鲟鱼子酱与鹅肝、松露并称为“世界三大美食”,素有“黑色黄金”之称,是国际上经久不衰的名贵高档食品,高额的利润空间吸引了较多企业如新疆伊河鲟鱼股份公司、千岛湖鲟业股份公司、阿穆尔鲟业公司、抚远县东鲟股份公司等新兴股份公司均将渔业发展的重点都定位在养鲟业的鱼子酱加工。

冷水性鱼类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冷水鱼养殖主产区多处于偏远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长期科技投入不足、物流不畅、产业技术体系不健全、养殖技术粗放、作坊式经营、大量江河湖泊冷水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饲料营养缺乏规范、导致种质退化、病害频发、产品品质低等问题凸显;特别是处于产业链两端的良种生产和精深加工滞后、技术与贸易信息不畅、增加了生产风险、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产品国际化进程。由于缺乏产品品质鉴定技术和加工工艺,养殖的商品鱼很难进入高端国内市场,反而需要每年进口3×104t左右的高端冷水鱼产品。与我国对冷水性鱼类产品需求和产业技术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缺乏冷水性鱼类优良养殖品种

我国仍缺乏世界性及区域性高产、优质、抗逆能力强的优良种质,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增养殖业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目前冷水性鱼类除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甘肃所在虹鳟上开展了人工定向选育研发工作之外,其他养殖品种均是未经人工选育的野生种。在裂腹鱼类养殖的品种有裸鲤、齐口裂腹鱼、异齿裂腹鱼、大理裂腹鱼;鲑科鱼类中有哲罗鱼、细鳞鱼;红点鲑属的鱼类如花糕红点鲑、白斑红点鲑、美洲红点鲑、河鳟(亚东鲑);鲟鳇鱼类如施氏鲟、黑龙江鳇鱼、西伯利亚鲟等均是野生种或引进种经过驯化后进行养殖,由于不重视血缘关系,近亲繁殖造成生产性能严重下降,体现为体色、肉质下降,饲料利用率低下,成熟年龄提前等。品种选育严重滞后制约了冷水鱼产业的发展。

3.2土著冷水性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滞后

由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环境变迁,一些种类(如马苏大马哈鱼,哲罗鱼、细鳞鱼等)已经处于濒危状态。“十五”以后在国家支撑计划支持下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开展了三种冷水性鱼类的人工繁殖和增殖放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08年以来分别放流马苏大马哈鱼,哲罗鱼、细鳞鱼等100多万尾,回捕率均在0.3%以上,在呼玛河放流的哲罗鲑占捕捞量的26%,效果良好。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2002年以来已成功向青海湖放流裸鲤一龄鱼种5500万尾,评估结果显示:人工增殖放流对青海湖裸鲤资源的贡献率为19.11%。但是这方面工作力度还远远不够,这也是我国没有成为环太平洋地区洄游性鱼类鱼源国国际鱼类资源保护组织成员国的主要原因。

另外,由于受资金、基础设施和设备仪器等条件所限,在增殖放流工作中,缺乏放流种质的检测技术、生态环境评估技术及增殖效果评价技术。放流品种后代均为小群体野生种家养驯化而成的,而且经多代人工繁殖后,势必会造成了严重的近交衰退,从而使种群的异质性降低,基因库贫乏化,经济性状退化。种质资源保护及调控需要国家财政长期的支持,才能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维护。

3.3饲料营养研发工作滞后

缺乏冷水性鱼类营养需求和饲料配制技术的系统研究。配方缺乏科学依据,饵料系数高达1.3~1.6。国外发达国家(如挪威、日本、美国等)对他们的主要养殖品种的营养需要参数和饲料原料的生物利用率都有系统深入的研究,配方平衡合理,饲料系数低至1.0以下。我国饲料膨化设备与国外存在差距,造成饲料成型存在问题。从其发展的特点、趋势看开发高效环保的冷水鱼配合饲料不仅可以使鱼类获得均衡的营养,还可以降低饲料浪费,减少饲料和排泄物对水体的污染,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在鱼体的积累,生产出安全的水产品,保护水环境。

3.4病害防治技术薄弱

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较,对冷水鱼病害缺乏系统及深入的研究,对我国不同地区及养殖环境下的病害流行规律、预防措施、药物筛选及安全使用规范均缺少研究。病害防治方法落后单一,现阶段仍以药物防治为主,药物大多借鉴其他养殖鱼类(如鲤鱼、鲫鱼等)的使用方法,缺乏冷水性鱼类病害快速检测和疫苗研发,尤其是在重大疫病暴发时,没有应对办法,出现灭绝性的影响,冷水性鱼类病害影响成为瓶颈我国冷水鱼产业发展最重要因素。中草药在促进饲料转化、提高鱼体非特异性免疫力方面有显著效果,但在将中药应用于冷水鱼养殖方面还缺乏一定规范。

3.5鱼品加工企业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国际竞争力弱

我国冷水鱼加工企业起步于本世纪,加工企业仅有少数几家,养殖企业不具备高端深加工设备,因此产品形态单一,80%以上以鲜活为主,其余主要为冰鲜,少数被加工成酱熏、鱼丸、鱼柳、鱼子酱,而国外80%是深加工产品,而且产品多态性。目前我国鲟鱼养殖的重点均定位在鲟鱼仔加工,然而我国的鱼子酱生产起源于近2~3年间,对鲟鱼仔品质的认定和加工缺乏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而且缺乏国家市场的认可度,因而影响了产品的出口和国际贸易价格,也影响了国际竞争力,这也是制约我国冷水性鱼类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3.6缺乏协会组织引导、信息不通畅

我国目前缺乏产业的龙头企业,技术水平较低,还没有实现有效的公司+基地+农户产业模式。至今还没有一家国际品牌的冷水鱼企业,更没有具有权威性的协会组织引导,业主资本积累不够,加之专业素质不高,对信息的采集能力弱,对企业缺乏长远规范,对企业可持续发展重视不够;另一方产业信息不畅,造成区域发展贸易的不均衡,如2012年春季,鲑鳟、鲟鱼在辽宁、山东、北京出现产品供大于求的产品滞销、价格走低的趋势,鲑鳟鱼出场价格低20元/kg、鲟鱼价格低于30元/kg。而在我国的西南部地区四川、甘肃、青海、新疆又出现供不应求、价格走高的趋势,价格鲑鳟40元/kg、鲟鱼50元/kg以上,区域供求关系的不均衡造成价格的波动,因而应加强信息和流通环节建设,以此平抑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波动,引导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冷水性鱼类产业发展途径

我国有丰富的冷水水域资源,自然分布着众多名贵冷水性鱼类。由于水域分散、产业关键技术和交通信息不畅等因素的制约,仍然形不成产业规模,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缺少具有自主产权经过选育的良种;二是没有有效控制爆发性疫病的冷水鱼疫苗;三是高效低排养殖工程设施不完备;四是缺乏高端产品品质评价和深加工标准,国际竞争力不强。综上所述,改变冷水鱼产业生产现状,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是冷水性鱼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促进水产养殖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也是广大生产者的热切愿望。因而,在产业发展中我们重点要突出要解决以下四方面问题:

4.1尽快培育出具有自主产权的优良品种(品系)

4.2加快疫苗的研制工作

制约冷水产业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病毒暴发性疫病,由于疫苗是国家禁止进口产品,我国自今还没有研发有效可控的冷水性鱼类病毒疫苗,一旦出现疫病爆发,束手无策,经常出现灭绝性的灾害,疫病暴发的概率很高,使我国冷水鱼产业受到的严重的影响、也极大地戳伤了渔民养殖积极性。因而,研发出具有自主产权的鲑科鱼类疫苗,是冷水性鱼类产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目前。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所冷水鱼疫苗的研制已培养了IHNV敏感细胞系4株,收集整理保存全国范围内IHN病料,建立了IHN核酸水平和细胞水平检测方法,检测分离了数株IHNV,对病毒毒力进行了检测,证明获得和我国流行主要IHNV强毒株,并且克隆得到了IHNV的表面糖蛋白基因序列,构建了糖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和核酸疫苗,IHNV基础研究和疫苗的保护作用实验正在进行中。

4.3建立高效低排环境友好式的养殖模式

我国冷水鱼产业长期以来受地域、水源、温度的限制,没有形成产业规模。从养殖水工程设施的利用入手是解决受水源制约产业发展的最重要途径。目前我们的研究也朝着高效低排和碳汇方面发展,即在大型湖泊、水库设置封闭式养殖工程设备,将水体跃温层之下的低温水体提至封闭式养殖工程设备中,养殖水体的废弃物经过高效离心处理后再排放和利用。这样就解决了冷水鱼养殖受地域、水源、气候等条件的限制,实现节水、低排、工业化的环境友好养殖方式。另外,我们要大力提倡大水面放牧式养殖,即可以最低的成本换取最高的效益,提高渔业产量。又可以渔宜水,改善水生态环境。

THE END
1.中国水产品加工行业发展调研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24此外,报告还对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预测了行业发展趋势,并就潜在的风险与机遇提供了专业的见解。水产品加工报告以科学、规范、客观的态度,为相关企业和决策者提供了权威的行业分析和战略建议。 第一章 2019-2024年水产行业发展分析 产 第一节 世界水产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业 一、世界水产行业发展综述 调 二、世界渔业...https://www.cir.cn/R_JiaDianJiaJu/63/ShuiChanPinJiaGongHangYeQianJingFenXi.html
2.2024可降解的生物过滤材料 38高效节能、低维护的新型过滤器结构 39多功能化集成式生物过滤器系统 403.技术应用场景及未来发展趋势 42水产养殖规模化生产模式转变 42海洋养殖及海水鱼类养殖需求增长 43生物过滤在水质净化、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44摘要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陆上水产养殖生物过滤器行业发展前景广阔,预计市场规模...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0993138.html
1.广州农业科技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工资待遇人才需求发展趋势)行业报告:发展现状前景分析 农业科技 农业 -3% 食品 +5% 养殖 +8% 饲料 +14% 农产品 +10% 找客户:行业名企 广州人气公司Top500 广州“天河区”人气公司 广州“白云区” 广州“农业科技”人气公司 农业 食品 养殖 饲料 农产品 育种 智慧农业 饲料生产 生猪养殖 广州规模“...https://www.jobui.com/salary/guangzhou-all/ind-nongyekeji/
2.水产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未来海洋养殖之路何去何从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现代化养殖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高密度大规模淡水鱼类养殖(如鲤鱼、鲫鱼)、精准控制温室条件下的热带鲜虾培育以及利用先进生物技术改良品种等手段,都在不断推动着这一行业向前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趋势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可持续发展对于长远目标至关重要。例如通过采...https://www.cjan6a6c.cn/mei-ti-bao-dao/285127.html
3.大咖云集,中国国际水产科技大会隆重举行,通威唱响最美“渔光曲”在圆桌对话环节,权威专家们围绕“未来十年中国水产行业发展趋势”这一主题,就如何推动水产行业未来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智慧碰撞。 圆桌对话 碰撞智慧 大会上,通威对虾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隆重举行。通威农发分别与中国海洋大学、宁波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签订对虾产学研合作协议。2023年,通威农发...https://www.cls.cn/detail/1304414
4.中国预制海鲜行业销售态势及投资盈利分析报告20242030年1.4.2 预制海鲜行业发展主要特点 1.4.3 预制海鲜行业发展影响因素 1.4.3.1 预制海鲜有利因素 1.4.3.2 预制海鲜不利因素 1.4.4 进入行业壁垒 2 行业发展现状及“十四五”前景预测 2.1 全球预制海鲜供需现状及预测(2024-2030) 2.1.1 全球预制海鲜产能、产量、产能利用率及发展趋势(2024-2030)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54558174&efid=1usvORMMWL37XQ1CZLcdHA
5.水产养殖防逃网行业报告: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分析2024年11月LP Information (路亿市场策略)调研团队最新发布的《全球水产养殖防逃网市场增长趋势2024-2030》全面深入研究全球水产养殖防逃网市场的收入以及各个细分行业规模及趋势,重点关注全球主要生产商及其收入、毛利率、市场份额、产品及服务、最新发展动态等。此外,该报告还分析了行业发展特征、行业扩产、并购、竞争...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3164372.html
6.2024年中国水产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行业发展态势向好,预计2...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预制菜及水产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分别达3616亿元及1237亿元,预计2024年分别达4850元、1595亿元。水产品工业化、食品化发展趋势明显,水产品向食品产业链延伸,其预制化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价值链,水产行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https://www.iimedia.cn/c1020/101690.html
7.我国水产养殖行业现状如何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前景分析→MAIGOO知识摘要: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对水产品消费需求量也在持续增加,而天然水产品资源有限,所以中国水产养殖业在渔业生产中已占主导地位,水产品养殖规模稳定增长。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迅速普及,未来智能化是水产养殖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72670.html
8.2022年水产品市场消费趋势报告近日,TMIC(天猫新品创新中心)联手天猫生鲜、天猫超市、淘鲜达、KANTAR以及中国舟山国际水产城共同发布《2022年水产品市场消费趋势报告》。报告分为以下三部分: 1.水产行业发展概览 1.1中国水产市场规模及发展概况 1.2淘系水产市场规模及发展概况 2.淘系水产市场趋势 ...https://www.pptfan.com/3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