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垃圾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废旧玻璃是有害垃圾
B、泡沫塑料、塑料纽扣是可回收物
C、纽扣电池、充电电池是可回收物
D、过期药品、装农药的玻璃瓶是可回收物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垃圾分类。A项,废玻璃是可回收垃圾。B项,泡沫塑料属于废塑料,可回收加工后循环利用;塑料纽扣也可回收。C项,焚烧塑料制品会增加白色污染。D项,过期失效的药品属于危险废物,农药属于有害垃圾,装农药的玻璃瓶属于可回收垃圾。故本题答案为B。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CCI4的密度比H2O的大,可用于萃取Br2和l2
B、Si能与强碱反应,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
C、CI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杀菌消毒
D、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性质与用途。A项,CCl可用于萃取Br2和l2,是因为Br2和l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CCl4与水互不相溶,与CCl4和水的密度大小没有关系。B项,硅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是因为其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与Si能与强碱反应没有关系。C项,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D项,Al熔点高的物质作耐高温材料,则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与Al2O3是两性氧化物无关。故本题选C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
B、在浓烧碱溶液中加入铝片:
C、氯化钙与碳酸氢钾溶液混合:
D、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A项,碳酸镁为难溶性固体,不可拆。B项,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C项,碳酸氢钾中碳酸氢根不可拆。D项,电解氯化镁的实质是电解水与氯离子分别生成H2和Cl2,剩下氢氧根与镁离子结合成Mg(OH)沉淀。故本题选D。
答案:A
解析:
5、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腐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x为锌,将K、M连接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可以减缓铁的腐蚀
B、若X是碳,将K、N连接是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可以减缓铁的腐蚀
C、若X是碳,将K、M连接,X棒电极反应式是:
D、若X是锌,将K、N连接,X棒电极反应式是:
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A项,若X是锌棒,将K与M连接,则形成原电池,锌被腐蚀,铁被保护,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正确;B项,若X是碳棒,将K与N连接,则铁与负极相连,属外接电源的阴极保护法,正确;
C项,若X是碳棒,将K与M连接,形成原电池,铁为负极,X为正极,属吸氧腐蚀,正极OH-参与电极反应错误;故本题选C。D项,若X是锌棒,将K与N连接,锌与正极相连为阳极,锌溶解,正确。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B、改变条件,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也一定增大
C、自发反应一定是嫡增反应,非自发反应一定是嫡减少或不变的反应
D、提高温度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由于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故A错误;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B错误;自发反应不一定熵增大,如△H<0,△S<0低温下反应自发进行,非自发反应不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也可以增大,如△H>0,△S>0低温下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故C错误;由于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反应体系中分子能量增大,活化分子数增加,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故D正确。
7、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其中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A族
B、原子半径:X>Z>W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可以和W的最简单氢化物反应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蛋白质、油脂、聚乙烯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煤的液化,石油的裂化过程都有化学变化
D、蛋白质溶液遇CuSO,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葡萄糖不能水解,故A错误;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煤的液化,是把固体炭通过化学加工过程,使其转化成为液体燃料、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先进洁净煤技术,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石油的裂化,就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故本题选C。
9、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46g有机物碳CHO中含有极性键数目为7N,
B、25℃时,1LpH=12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有OH数目为0.02N,
C、4.6g钠与足量0反应后的产物中含离子数目为0.3N,
D、标准状况下,2.24LCl,通入足量水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01N
10、下列化合物发生亲电取代反应活性最强的是()。
A、苯酚
B、甲苯
C、硝基苯
D、氯苯
解析:本题考查亲电取代反应。吸电子基团越弱,活性越高。反之亦然。故本题选A。
1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该工艺流程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B、
C、
D、若用H2S充分燃烧的方法也可消除其污染
12、对于化学知识分类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属于化学事实知识
B、有机合成与推断属于化学理论性知识
C、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属于化学技能性知识
D、化学反应限度与平衡属于化学情意性知识
简答题
13、阅读下面素材回答有关问题
学习浓硝酸的性质时,教材提供了铜分别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用以证明硝酸的强氧化性,某教师在上述实验后又增加了一个实验,将红热的木炭投入盛有浓硝酸的试管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问题:
(1)简述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增补化学实验的原则,(6分)
(2)上述教材中增加的实验能否证明硝酸氧化了非金属单质碳?为什么?以上述增加的实验为例,说明如何充分发挥该实验的作用(7分)
参考答案:
(1)化学实验的改进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生为本,结合校情、学情,积极探索研究,大胆开拓创新;力求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节约试剂、低碳环保、安全高效;实验的增补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特色。
(2)该实验证明硝酸氧化了非金属单质碳,应为氮元素从硝酸中的+5价变成了产物二氧化氮中的+4价,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硝酸自身做的是氧化剂,证明了硝酸的强氧化性。增加的木炭与浓硫酸的反应,体现了硝酸既能氧化金属,也能氧化非金属,通过两组实验的对照充分体现了硝酸的强氧化性。
诊断题
14、某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统计
向VmLBaCl2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0.05mol/L硫酸溶液,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且反应后溶液的pH为3.0,原BaCl2,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考试结果对参加测验的全体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统计,正确率为65%,有20%做错,有15%空白,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正确的答案是什么(3分)
(2)请分析本题的解题思路(8分)
(3)如果这15%没有作答的学生是由于无从下手答题,请你分析无从下手的原因可能是什么(4分)
(1)5.05x10-4
(2)氨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与HCI,反应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设加入稀硫酸的体积为xmL,利用氢离子物质的量列方程,则:0.001mol/L×(V+x)mL=xmL×0.05mol/L×2计算得出,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与HCl,氯化钡的物质的量等于硫酸的物质的量,令氯化钡的浓度为ymol/L,则:
(3)对于氯化钡与硫酸的反应方程式不清楚,没能利用反应前后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这一条件。
缺失
综合素质单项班
(作文批改1v1)
大家好,如果你是综合素质二考的同学,科二以知识体系为主,而科一以能力考察为主。对于科一我们是不推荐资料的,而更多的是操练
-送3本教材《综合素质教材》《综合素质真题习题册》《通关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