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据分析推动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厦门开展餐饮加工过程管控专项研究性抽检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叶雅真张金亮黄琳记者陈家华)作为海滨城市,生鱼片、生腌、捞汁海鲜……汇成了厦门特有的海鲜美食文化,是市民日常饮食必不可少的佳肴,也吸引着众多外地游客慕名尝鲜。近年抽检数据显示餐饮食品中自制的水产制品潜在大肠菌群等微生物超标风险。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在不合格(问题)食品的核查处置中,发现除了原料环节把关不严会带来风险,加工过程管控是否到位也是重要的风险点,但却往往易被经营者忽略。

为此,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专项研究性抽检,选择40家较大型的餐饮服务单位,对其冷菜专间、分餐备餐专间、烹饪场所操作台面、冰箱冷库等加工场所的食品接触面,以主要微生物项目为检测指标,调查餐饮服务单位的加工过程管控情况,通过数据分析与验证,有效推动餐饮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抽检情况

本次研究,对比较大型的40家餐饮服务单位的场所环境(冷菜专间、分餐备餐专间、操作台面(烹饪场所)、冰箱冷库)的食品接触面进行涂抹采样。检测项目为大肠菌群及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等)。

抽检结果显示:大肠菌群在加工场所存在的概率较高

本次研究在40家主体的加工场所(冰箱冷库、分餐备餐专间、冷菜专间、烹饪场所操作台面)采样检测120批次,检出49批次微生物样品,其中仅发现1批次金黄色葡萄球菌,说明被抽检的餐饮服务单位加工场所的环境卫生总体较好;检出卫生状况的指示性指标大肠菌群48批次,显示大肠菌群在加工场所存在的概率较高,为避免对加工食品造成污染,餐饮服务单位应当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加工过程管控的规范化管理。

I检验依据

场所环境表面卫生检测目前暂无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本次研究中,(1)涂抹采样和大肠菌群指标检测分别参照GB14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附录A、B;(2)致病菌指标根据国标检测;(3)致病菌及大肠菌群项目的限量指标参照上海市地方标准DB31/410-2008《餐饮业即食食品环节表面卫生要求》(该标准已废止)进行评估。

II抽检结果

抽检40家主体的场所环境表面涂抹样120批次,检出49批次微生物样品(其中48批次检出大肠菌群、1批次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致病菌未检出。其中,冷菜专间抽检9批次,有4批次检出大肠菌群;分餐备餐专间抽检31批次,有11批次检出大肠菌群、1批次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烹饪场所操作台面抽检40批次,有25批次检出大肠菌群;冰箱冷库抽检40批次,有8批次检出大肠菌群。

III可能导致微生物滋生的原因

微生物检出可能原因:(1)餐饮操作人员个人卫生状况不佳,加工时通过手部接触等方式引入微生物污染;(2)接触已经受到微生物污染的原料,进一步污染了专间、熟食区的操作台或容器等;(3)使用了受到污染的水进行清洗消毒;(4)分餐备餐器具未按规定进行清洗消毒;(5)冷库无法保证正常换气,或冰箱冷库关闭不严实,滋生微生物。

食品微生物风险项目小知识

食品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和有害的众多种类。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指标涵盖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等。其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主要用于反映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状况,或提示食品受到污染;致病菌是可以引起食物中毒或以食品为传播媒介的致病性细菌。

大肠菌群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且是人体肠道内的主要菌群之一。大肠菌群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一般食品中大肠菌群超标,表示食品可能受到污染。因此,国内外常将其作为反映卫生状况的指示性指标。在日常生活中,经过热处理、化学消毒杀菌剂、紫外线、臭氧等方式大肠菌群是可以灭杀的。餐饮加工场所因人员流动、肉制品原料等因素影响,其环境中普遍会存在大肠菌群,应当增强加工过程管控来防控食品污染风险。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条件致病菌,通常条件下不致病,但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肠毒素会引起呕吐、发热、腹泻等症状。人畜化脓性感染部位,常为该菌的食品污染源。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餐饮企业规范食品加工过程管控五要素:

此次专项研究的餐饮服务单位是设施设备相对比较齐全、管理也较为规范的,49批次检出微生物的样品中,仅发现1批次金黄色葡萄球菌,说明被抽检的餐饮服务单位加工场所的环境卫生总体较好;检出卫生状况的指示性指标大肠菌群48批次,显示大肠菌群在加工场所存在的概率较高,为避免对加工食品造成污染,餐饮服务单位应当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加工过程管控的规范化管理。质量管理理论中的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有“人、机、料、法、环”五个因素,因此,餐饮服务单位也应当在加工作业中加强这五要素的管理和落实:

人员管理:一是建立餐饮单位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卫生安全培训,提升对加工过程管控的责任意识和规范作业。二是防控人员交叉污染风险。设生食、冷食专间,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分装包装专间,专间入口处设置通过式二次更衣室,人员进出严格执行卫生规范要求。非专间工作人员不得无故进入,专间严禁存放私人物品及杂物等。不同区域的操作人员原则上不串岗,如确需串岗,人员流向应遵守高清洁区人员流向低清洁区。三是细化食品处理区人员管理。尤其是冷食生食、熟食分装包装区域的操作人员加工制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手部清洁、加强手部消毒频次等。

设备设施管理:切配餐具要生熟分开,加工机械必须保持卫生清洁。生熟食加工用器具应分开使用,若混用,应在每次处理原料后彻底清洗消毒,方可用于熟食加工。留样食品、冷食生食产品应放置在密闭容器内冷藏保存。

原料管控:一是做好食品原料的进货查验和储存,尤其是冷食生食食品应选用明示可直接食用的原料并注意存储条件;二是防控生熟交叉污染,食品原料与即食食品应分开存放。

制度保障:一是经营者应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有关规定加强加工过程管控。二是鉴于目前即食食品、留样食品及餐饮场所环境表面的食品安全评价暂无国家标准可执行,建议行业协会等可考虑制定团体标准,以更好地促进餐饮行业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加工环境管控:一是冷菜专间、分餐备餐专间、操作台面(烹饪场所)、冰箱冷库等场所环境应充分消毒杀菌。二是加强食品加工的进出管理。食品处理区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合理布局,食品加工处理流程为生进熟出的单一流程,防止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THE END
1.食品微生物检测指标有哪些食品微生物检测指标有哪些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是食品质量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可以有效地防止或者减少食物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目前,我国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微生物指标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3项。http://www.chinafst.cn/mp/details.php?id=1161
2.食品卫生微生物原理上海而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第三节食品卫生的微生物指标(2学时) 一、主要检测指标 目前,食品卫生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一般分为**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等。 (一)**总数 **总数是指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数,平皿菌落计数法测定食品中的活菌数,一般以1g或lml食品所含的**数来表示。 http://www.erlish.com/htmlstyle/articleinfo_305916.html
3.食品微生物检测标准GB.pdf食品微生物检测标准(GB/SN) 食品微生物检测项目 ?指示菌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霉菌酵母 ?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 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 微生物检测标准 ? 国家标准GB 4789 ?行业标准SN ?FDA BAM (细菌学分析手册) ?AOAC ?ISO 中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Food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005/8020122122003003.shtm
1.食品微生物的主要检测指标有哪些4、食品检测微生物指标-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各种水,空气,正常人体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的条件病原体。它易于在潮湿环境中存活,具有消毒剂,紫外线等。抗性强对抵抗力较弱的人有健康风险。天然矿泉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过量标准可能是源水保护不当和水体污染;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控制不严格,如失...https://m.yjbys.com/edu/jianyanjishi_shi/250859.html
2.食品微生物检测报告标准有哪些食品微生物检测标准: 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2-2010 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3-2010 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4-2010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4789.10-2010 霉菌和酵母计数 GB4789.15-2010 乳酸菌检验 GB 4789.35-2010 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5-2012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肠杆菌科噬菌体诊断检验 GB 4789...https://95360154.b2b.11467.com/m/news/1191504.asp
3.国内外即食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解析即食食品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熟肉制品、甜品、糕点、现榨果蔬汁、新鲜蔬菜、米饭、生鲜水产品、面米制品等。本文简要介绍CAC、欧盟,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英国、加拿大、美国、韩国、中国香港、澳门地区及我国的即食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 1 即食食品微生物指标意义...https://www.foodmate.net/jianyan/1361/171061.html
4.食品微生物检测指标及其意义(食品微生物指标检测方法)食品微生物检测指标及其意义(食品微生物指标检测方法) 在我国的国家标准中绝大多数食品都制定了微生物指标,包括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并对其数量做了详细的规定,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作为食品中安全指标,也是影响产品质量问题的常见指标,常常受到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高度关注。今天,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下微生物...https://www.nongyao17.com/xw/840.html
5.食品微生物及检测技术(精选9篇)篇1:食品微生物及检测技术 水及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 ×××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为食品监测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判定被检食品能否食用的科学依据之一。通过食品微生物检验,可以判断食品加工环境及食品卫生环境,能够对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作出正确的评价,为各项卫生管理工...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rt111m.html
6.食品安全检测主要包含哪些项目食品安全检测方法有哪些→MAIGOO知识食品检测主要项目 微生物类项目 (1)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https://www.maigoo.com/goomai/166644.html
7.第九章食品安全的微生物指标与质量管理控制包括某一特定微生物生长数量、与食品微生物质量相关的代谢产物、食品中的总活菌数,可用于预测食品的有效保质期和评价食品的微生物质量。 2、食品微生物质量指标应满足: (1) 在食物中能检测该微生物的存在,并可通 过对该微生物的检测来评价食品微生物质量。 (2) 微生物的生长和数量应与食品微生物质量有某种...https://doc.mbalib.com/view/b5bfb65c94a0754825d359483f1d9334.html
8.火腿肠出厂检验的微生物指标及要求是什么?一、火腿肠出厂检验的微生物指标 1.总生菌数 总生菌数是评估食品卫生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反映了食品中存在的微生物总数。火腿肠作为一种加工肉制品,常常受到多种细菌以及真菌、酵母等的污染。因此,检测火腿肠的总生菌数可以判断其是否安全。 2.大肠杆菌群 ...https://www.qilaijian.com/zishi/6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