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大技术中心聚能,科技赋能滨州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配套支撑,促进要素有力保障
严格按照三大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期具体计划安排,加大投入,落实建设任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地方配套资金,共投入2.81亿元,建成9600余平方米粮油技术实验室,购置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气液相色谱仪等科研设备1650余台(套),夯实科技研发实施条件基础。其中,国家大豆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配套大豆蛋白生物技术、功能、工艺应用开发等5个实验室、1条中试线,实验室获得CNAS认证,支撑蛋白、油脂等各板块研发水平明显增强;国家玉米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带动企业年研发投入占比均超3%。加大实验平台建设力度,三大中心共建企业充分发挥大型粮油加工企业骨干作用,壮大科研配套实力。其中,国家玉米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共建企业西王集团建有玉米果糖中试车间,国家大豆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香驰控股建有科研生产基地—中试车间,国家小麦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中裕食品建有规范高效的研发成果中试平台,充分满足产业链各个环节技术开发和实验研究需要。
机制优化,促进人才有效集聚
平台应用,促进成果高效转化
立足平台建设,不断集聚科创资源力量,开展联合科研攻关,充分释放三大创新中心作用和功能,推动科技成果更多产出。推动科创平台合作,依托三大技术创新中心,与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开展多层次、多链条合作,不断提升科创创新能力,如,小麦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与江南大学合作研发“小麦麸皮高值化综合利用及其产业化途径研究”项目,入选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再如,香驰控股以大豆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平台为依托,建设高校技术开发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导旗下山东御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按照“政府来站台、企业提需求、平台搞研发、成果共享有”原则,加快科技成果利用,解决企业发展瓶颈和产业共性问题,如,落地转化“葡萄糖母液的色谱分离工程化技术研究”“专用大豆分离蛋白YX2006N1”“提取谷朊粉的小麦制粉工艺创制”等项目30个,产生经济效益10亿元以上,促进价值链向中高端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