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8日消息(记者邵蓝洁)6月5日-10日是第26个“全国乳品营养周”,经过20多年的努力推动,每日饮奶已经成为更多人的日常习惯。从乳品供给来看,货架上的牛奶越来越丰富,不管是纯牛奶还是酸奶,常温奶还是低温奶,创新产品日趋增多,但共同的趋势是蛋白质含量越来越高。
蛋白含量越高越好卖
挑选牛奶时,先看产品的营养成分表,正在成为一种习惯。《2023中国奶商指数报告》显示,“品质至上”成为乳品消费的新要求,78.4%的公众购买前都会查看产品标签,营养成分丰富、高品质奶源地等都是消费者决策的重要依据。
在牛奶的产品标签上,营养成分表是最重要的内容,而其中最有价值的成分是蛋白质和钙。根据GB25190《食品安全国家标注灭菌乳》的要求,在理化指标方面,牛乳蛋白质为≥2.9g/100g,羊乳蛋白质为≥2.8g/100g。
央广网记者在线上线下各种渠道调查发现,各个品牌的纯牛奶蛋白质基本都在3.0g/100g以上水平,不少产品已经达到3.5g/100g、4.0g/100g,目前市场上蛋白质含量最高的牛奶可以达到6.2g/100g。一些宣称“厚乳”的牛奶均是以高蛋白概念为卖点。
京东超市的数据显示,2022年,牛奶蛋白质含量在3.5g/100g以上的增长率高达135%。同时,整个常温乳制品近一年的增速只有6%左右,可以看到,在常温乳制品增长放缓的过程,高蛋白牛奶的赛道增长非常明显。
先从科学养牛做起
据了解,国内主流的奶牛品种为荷斯坦奶牛,也就是大众常说的“黑白花”奶牛,同时还有浅棕色的娟姗牛和位于广西及其周边区域的水牛。水牛奶中有着较高的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发布的行业规范RHB702-2012《巴氏杀菌水牛乳、灭菌水牛乳和调制水牛乳》中,对水牛奶的蛋白质含量要求是≥3.8g/100g。娟姗牛奶的蛋白质含量与水牛奶类似,也在3.8g/100g以上,但在购买时,消费者会发现,多数娟姗奶和水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已经超出了4.0g/100g。
华北地区一位20多年的奶牛养殖户介绍,十多年前的主流方式是农民在家养牛,当时奶牛的主要饲料是黄贮玉米秸秆加点精料,这种喂养方式乳指标上不去,而且奶牛怕热不怕冷,一到夏天天气热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应激反应,后果就是乳指标下降。“以前乳蛋白夏季也就是2.8g/100g左右。在2013年以后,就换成TMR的饲养方式,饲料更丰富,蛋白质明显提升,基本都在3.1g/100g。”
对于大型乳企来说,规模化牧场早已经实现了更科学、更精准、更数字化的饲养方式。很多消费者想不到,想要实现科学化饲养,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种草,养牛所需的优质饲草进口依赖度高,近几年,科研团队和乳业企业都在攻关这个“卡脖子”的难题,不断提高牧草国产化比例。
膜过滤在普及
据了解,根据膜的孔径大小,膜过滤技术可以分为RO(反渗透)、NF(钠滤)、UF(超滤)、MF(微滤)四种类型。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曾表示,奶是一个综合性的营养食品,里面有蛋白质,有好的脂肪还有乳糖、钙、磷。其中乳糖、钙、磷、蛋白质都是维持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成长,它的组合搭配特别好,目前似乎还没有一个自然界中的食品能像奶类制品这么好地组合起来,它的钙、磷的比例,和蛋白质的比例是一个天然促进钙吸收的比例。从营养学角度看,蛋白质浓缩之后其实已经改变了原奶本身的营养成分比例,在追求蛋白质含量的同时,如何保证牛奶中其他营养元素的摄入吸收,是一个需要持续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