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们很诧异地看着我,说“是啊,当然知道,杂志上早就看到过”,说这话时她们的眼神只传递了一条质疑的信息:你到底有没有读过书?!
尝尽人间酸甜苦辣,既然是尝的,怎么能不算味觉吧?让我试着来搬运一下我看到的解释。
关于辣不是味觉,最粗俗,然而又让人无法还击的一个论据:
吃了重辣的菜,很多人第二天上厕所时菊花会有灼烧感,这个部位没有味蕾却对“辣”有感觉,所以辣不是味觉。似乎有道理诶~
另外一头也是,我们的嘴唇上并没有味蕾分布,但是能感觉到热辣感,again,这个不是味觉。
关于味觉,学究一些的解释:
划重点,味觉的产生,是离不开味蕾的。当我们对着镜子伸出舌头,看到的那密密麻麻的结构下面,埋着密密麻麻的味蕾。(一个普通成年人的口腔,约含有一万个味蕾,我斗胆猜一下看这篇的吃货们,大概得有一万二,哈哈哈)
酸,甜,苦,咸这些味,都在味蕾上有特定的目标受体。
我们感知酸味,是因为味蕾能检测氢离子。
我们感知咸味,是因为味蕾能检测钠离子。
我们感知甜味,是因为糖分子在味蕾上有受体。
还有鲜味,上世纪八十年代才被接受为“五大味觉之一”,是通过味蕾上的鲜味受体(主要检测谷氨酸等氨基酸)带来对“鲜”的感知。
而味蕾,对辣其实基本无感。。。
不管你信不信,辣,其实是一种痛觉!
造成辣味的主要化学物质,叫辣椒素。
辣椒素的作用机制,完全迥异于上述的酸甜苦甜鲜分子。辣椒素刺激发布在舌头上的痛觉神经末梢,简单粗暴而有效。
人体对痛觉的解读,是一种外来伤害,所以痛觉神经末梢分布比较广泛,皮肤和体内脏器上都有。所以,能够体会到辣的,不仅仅是舌头。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