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肉类食物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因为它不仅口感很好,而且其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例如矿物质,B族维生素,脂肪等等。
不过生活中很多人对于肉类的认知较为片面,总觉得经常吃肉类食物会增加肥胖的几率,并且容易引起脂肪肝,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所以便拒绝吃肉类食物。
可殊不知,这种想法非常不正确,而且如果连续一个月不吃肉食,身体上还会出现以下4个变化,希望大家提前了解。
1.降低人体的抗病能力
肉类食物中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蛋白质又使人体细胞组成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也可以说是生命的基础物质,如果不吃肉类食物,体内蛋白质摄入量减少,日积月累的情况下,人体免疫力便会下降。
不仅如此,动物性蛋白比植物蛋白更加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因此希望大家不要盲目的只吃素食了。
2.内分泌紊乱
3.加快衰老
有关的研究发现,动物性脂肪当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2以及足够多的叶酸,而这两种物质都是DNA合成必不可少的辅酶,如果体内缺乏就会导致DNA合成发生障碍,进而容易加速衰老。
除此之外,不吃肉食的行为还会使得体内缺乏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最终导致皮肤粗糙没有光泽。
4.缺铁性贫血
贫血虽然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但如果没有及时缓解,甚至会引起休克,这一严重后果,尤其是年龄较大的人群,甚至还会危及生命。
而诱发贫血的因素就包括长期不摄入脂肪,因为肉类食物里面有丰富的血红素铁,只有肉类摄入量充足,才能及时的达到补血的作用。
适量的吃肉带给人体有哪些好处?
1.灵活头脑
曾经有人做过一项研究,最终的结果显示,红肉当中含有充足的能量,可以为大脑发育提供重要的DHA。
2.缓解疲劳感
红肉当中有充足的膳食铁,可以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血红蛋白,而且研究表明,如果膳食铁不足,患者往往会有注意力不集中,身体疲劳发育不良等问题。因此为了防患于未然,一定要注重肉类食物的摄入量。
3.增强免疫力
因为红肉里面有大量的锌、铁、维生素D、维生素a等多种营养物质,而它们都是人体免疫系统不可或缺的成分,只有摄入量充足才能有效的对抗病菌。
总的来说,肉类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因为其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如果一个月不吃肉食,便容易遇到4个问题,例如内分泌紊乱,抗病能力下降,衰老速度加快以及贫血。
所以希望大家能够针对性的规避这一错误的饮食习惯,这样才能防止疾病找上门来。
很多人认为主食热量高,
将其视为肥胖的罪魁祸首,
把断绝主食当做减肥的清规戒律
肥胖是吃主食导致的么?
这个锅,主食不背!
几十年前,国民生活水平还没有那么高,中国人大碗吃饭,胖人很少见。如今饭吃得越来越少,中国肥胖率反而越来越高。西方饮食模式中,主食比例非常有限,肥胖率却远高于粮谷类摄入量较多的东南亚国家。由此可见,吃主食并非导致肥胖的绝对因素,不吃主食也并不意味着可以减肥。
主食能减肥的言论出于何处呢?
本世纪初,一些研究发现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能够较快地降低体重,只要不吃主食就可以减肥。但是这种快乐很短暂,一旦开始恢复主食,体重反而一路飙升,很快就会回到从前。国际公认衡量减肥成功的标准是体重降低之后保持6个月不反弹。不幸的是,低碳水化合物减肥法并不能让人获得最终减肥成功。
不吃主食,小心这些麻烦找上门
3、提升慢性病风险。有些人不吃主食,却用肉类占据了主食原本的空间,形成高蛋白、高脂肪饮食模式,会增加高尿酸血症、痛风、骨质疏松、高脂血症等疾病的患病风险。长期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膳食还将抑制胰岛素分泌,降低胰岛素敏感性,诱发糖尿病。
送给想吃主食又怕胖的你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与吃精致谷物的人相比,经常吃粗粮豆类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容易保持体重的稳定。减肥期间要控制的是白米饭、白馒头,还有各种饼干、甜点、甜饮料这些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而非一切主食。合理选择主食,让减肥不那么辛苦,才有利于减重大业的长久坚持。
吃同样多的碳水化合物,同样多的能量,如果把主食部分替换成豆类、粗粮和薯类可以大大提高饱腹感,让人吃了之后好几个小时都不觉得饿。
喝一大碗白米粥,2小时都不到就会饿;而喝同样一大碗红豆加燕麦煮的粥,粮食重量一样,4个小时都不会觉得饿。
吃一个100克白面粉做的白馒头,根本不觉得饱;而吃一个80克全麦粉做的全麦馒头,饱感会比100克面粉做的白馒头更强。
从营养素角度来说吃这些豆类、粗粮做的主食,按同样多碳水化合物量来计算,所含的维生素B1、B2、钾、镁等营养素,都是白米饭的好几倍!
减肥期间主食的适宜与禁忌
减肥主食优等生:
第一类:红豆、绿豆、鹰嘴豆、芸豆、蚕豆、青豆等淀粉豆类。
第二类:燕麦、藜麦、荞麦、黑米、小米等粗粮。
粗粮好吃么?不少人会摇头,口感粗糙,剌嗓子眼儿。确实粗粮未经精制,基本上保留了粮食从种皮、到胚乳、胚芽的完整结构,膳食纤维含量丰富,饱腹感远超精米白面,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是精制谷物的数倍。
第三类:土豆、山药、芋头、红薯、紫薯等等淀粉类根茎。
薯类含水量丰富,通常热量只有谷物杂豆的四分之一,而且还含有干粮食中没有的维生素C,含钾量丰富,膳食纤维突出,饱腹感极佳。烹调时需要注意,要采用蒸煮炖的方法加工,不要加油,这样才能起到减肥的效果。如果把薯类当蔬菜或零食,增肥无疑!
粗杂粮吃多少还要看个人消化能力,从少到多逐步适应。粗杂粮比例占主食总量的30-50%为宜。
需要减少的主食:精米白面
第一类精制面食:白馒头、白面花卷、白面包、烙饼、白面饺子、白面包子等。
第二类精制大米制品:白米饭、白米粥、米粉等。
第三类糯米制品:年糕、米粉、糯米团等。
它们饱腹感较低,维生素含量比较少,血糖生成指数GI高,会造成餐后血糖飙升,既不利于平稳血糖,也不利于控制食欲。
适合与粗粮杂豆进行搭配,提升营养价值,增强饱腹感。
需要避免的主食:加油脂的主食
馅饼类
肉类入馅往往需要肥瘦搭配,即便是蔬菜素馅,也需要加入食用油来增加口感。再加上加热时还需要锅内加入底油让外皮酥脆,油脂含量自然很高。
炒饭、炒饼、炒面
主食质地蓬松特别善于吸油,主食在油脂的加持下芳香扑鼻,油汪汪的令人食欲大增。米饭摇身一变成为炒饭后,热量瞬时飙升1.6倍,真是不利于减肥。
手抓饼、鸡蛋灌饼
很多人的早餐都会在街边的早餐店买上一个鸡蛋灌饼,口感香脆,里边还加了鸡蛋、生菜叶,给人感觉营养又健康。但是鸡蛋灌饼之所以起酥,是因为制作的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油,这样饼才能分层鼓泡,才能把鸡蛋灌进去。加了油、盐、糖的主食都会促进食欲,不仅含有较高的能量,而且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低,都是减肥的大忌。
看你每天的体力消耗有多少吧。
1.所谓的垃圾食品其实就是高糖高盐高脂肪。
之所以垃圾就是带来了太多能量,而你又消耗不掉这些能量,堆积在身体里变成多余的脂肪,长此以往导致各种健康问题。而过多的盐,会加重肾脏负担,并且提高罹患高血压的风险。
2.如果你每天的体力消耗达到一个水平,足以消耗掉这些食品带来的能量和盐分,那就没什么不能吃的。如果你的体力消耗达不到,那为了健康考虑,尽量少吃。前提是你并没有减脂增肌的需求,维持现状就好。现在人太讲究这些东西了,垃圾食品虽然确实不健康,但是远远没到那种令人闻风丧胆的程度。
3.不然每天这么多蛋糕奶茶火锅烤肉薯片炸鸡披萨汉堡都去卖给谁?有个答主用超速飙车举例子我感觉完全是偷换概念,一次超速就有可能车毁人亡,但是健康的人为了口腹之欲吃一次垃圾食品不会有任何风险。举个例子,酒精,一类致癌物,你一年喝两三次啤酒,纸面上罹患肝癌的风险一定要比完全不饮酒的健康人更高,但是高出的数字几乎可以忽略。
4.但是换种说法,你每天都要喝一瓶啤酒,那么你罹患肝癌的可能性就要比不饮酒的人正常人高出许多,这个数字就很可观了。所以,偶尔吃吃垃圾食品,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绝不能长期吃,大量吃,不加以控制的吃。并且一定要注意适量的运动和足够的睡眠,最好加上一年一次的健康检查。
我们说天天吃肉的人与不吃肉的人,身体健康有什么区别?区别肯定是有的!像现在就有一个比较流行的减肥方法,大家可能也都有所耳闻,那就是只吃肉不吃饭,没有任何碳水化合物的一个减肥方法,大家觉得这个咋样?有效吗?
实际上,大家仔细去研究一下这个减肥方法,实际上这不是“纯肉”,不管是吃的鸡肉、鸭肉,还是其他肉,实际上除了蛋白质以外,还是含有很多脂肪的,尤其是像一些猪牛羊等红肉,是含有丰富饱和脂肪酸的,长期摄入过多的这种饱和脂肪酸,会导致我们心脑血管负荷过大,引发脑心血管疾病。
那是不是不吃肉,吃素就一定好,有利于改善血脂异常?
实际上也不对!
我们人本身就属于食肉动物,肉还是得吃,只要你每日摄入控制在一个正常范围是不矛盾的,哪怕你天天吃,也没多大的问题。
只是要注意的是什么?
有两点:
一点是不主张过多的摄入高胆固醇含量的食物。比如海鲜,包括河蟹,还有一些猪等动物内脏,这些都是富含胆固醇的。这时候你不能说你瘦,你本来吸收就不好,多吃点没事。
实际上哪怕你主动吸收能力很差的人,但是只要你敢吃太多,它是一样会升高的,尤其是对于一些自己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别以为自己瘦,自己吸收不好就可以多吃,没多大问题,这是错误的;
另一点就是要避开一个大的误区,那就是绝对不能吃,即发现自己有病,就不吃肉了。临床上有很多这样的病人,最后造成营养不良,引发新的并发症。
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来说:
一个是查出自己胆固醇高,然后就不吃肉了,以为自己只要控制不吃肉就一定能把胆固醇降下来,结果是肉没吃成,胆固醇还高了!
用什么合成?用你的吃的其他的营养成分,这时候你其他吃多了,一样胆固醇高。所以我们医生经常跟病人讲要注意饮食,饮食要克制,说的不是绝对不吃肉,这是第一点。
二是要认清食物营养的多元化。像有很多冠心病病人,来找我看病,都会问这鸡蛋能不能吃?似乎在某一瞬间,鸡蛋成了冠心病饮食禁忌。
实际上,这主要是大家对于鸡蛋中胆固醇的忌惮,但是这并没有考虑量和其他营养需求问题。
真相是什么?是得了冠心病,你一天吃一个鸡蛋是完全没问题,合理的,因为鸡蛋营养非常丰富,它不单单是一个胆固醇的问题,它里面还有很多微量的营养成分,大家想想,一个鸡蛋最后能变成一个鸡,假如只有胆固醇,你觉得可能吗?
完全不可能,相反这正说明这鸡蛋的营养成分是非常全面的,它比其他的营养价值更丰富,所以还是主张是可以吃的。
所以,我们哪怕不吃肉也不一定能改善异常的血脂。同样,你天天吃肉,也不一定会引起血脂异常,导致健康危害,凡是都要有,更要讲究量,控制个“度”!
那么假如我们想控制体重,要不要吃肉?同样还是需要吃肉的,但是有讲究。
肉,目前我们主要把它分成红肉和白肉。而红肉通常的就是我们猪、牛、羊肉,在烹饪之前它们颜色肯定是红的,像它一般我们平时生活常见到一些哺乳动物都是这样的肉。
这很多时候,我们说控制体重不能吃肉,说的就是这个红肉!但实际上这肉并不是一点都不能吃,因为红肉对于维持我们在一个正常血红蛋白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假如你控制体重,不吃红肉,是很可能导致贫血的,因为我们红肉里边有最好的血红素铁,而这是我们吃其他任何什么红色的食物,都不能补的!
我们说补血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第一个是吃动物血液、肝脏;
第二个就是我们说的动物的红肉,就是这个瘦肉里边,除了含有比其他蛋白对我们机体生长发育更重要的高质量的蛋白,就是适量吃一点,不到一两,或者就只吃一两这个红肉,你是不会增加体重的,相反还可以获得我们血液当中重要的微量元素——铁!
当然,白肉也不是说就能多吃,这个白肉我们一般指的是鸡、鸭、鹅等禽肉类。吃这个禽肉,也有讲究,我们控制体重,那么吃肉最怕的就是脂肪,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鸡胸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的部位的肉,或者说你吃一些运动部位的肉,然后把表面那层皮不吃,这样也可以!
或者,实在有一些人不爱吃动物性的食物,其实可以选择吃鸡蛋来替代这些优质蛋白,我刚刚我说过了,鸡蛋都能变成鸡,这营养价值是特别高的。
所以,最后我们说天天吃肉的人与不吃肉的人,身体健康有什么区别?
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是不吃肉的人比天天吃肉的人健康,而是肉要吃,要有讲究,要有度,有个技巧,要会吃,怎么吃?最终往往会发现,这样的人才是更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