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难在哪里?违法监督校园食品

8月25日,国务院食安办通报对媒体反映的“罐车运输食用植物油乱象问题”调查处置情况。联合调查组经调查核实后认定,罐车混运食用植物油事件性质极其恶劣,违反基本常识,践踏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是典型的行为违法犯罪,必须严厉打击。

近年来,媒体报道的食品安全事件总是会引发社会热议,如2022年央视曝光的“土坑酸菜”事件、2023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鼠头鸭脖”事件等。一些事件虽然距离今天很远,但还会时常被网友提起,如2008年发生的“三聚氰胺毒奶”事件。

每一次舆情都反映出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媒体的接连曝光也反映出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仍有待加强。然而,食品安全问题涉及面广,也十分复杂,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比较困难。

基层执法力量薄弱

为回应公众关切,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食品安全领域的立法,加重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目前,该领域的主要法律是2009年制定的《食品安全法》,后又于2015年修订,2018年和2021年两次修正。该法对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生产经营、食品检验、食品进出口、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法律责任等事项作出规定。其中,对不少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较大,包括没收违法所得、高额罚款、行政拘留,情节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不过,在专项行动结束之后,食品安全监管仍容易陷入疲软状态,这滋生了新的违法行为。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市场监管局开展秋季开学前校园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最直接的原因是基层食品安全的执法力量比较薄弱。目前市场监督管理局是食品安全的主管部门。市场监督管理局由原来的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合并而成。合并之后,食品安全监管由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属的科室和执法大队来完成。

在很多地区,基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人员力量不足,分摊到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人员更少。笔者今年6月在中部某县的市监局调研,据执法人员反映,该局执法大队不足10人,要负责全县范围的市场监管。很多乡镇的市监所只有1到2人,执法人员戏称,要是开会,不少乡镇的市监所都得关门。

由于执法力量薄弱,监管就容易出现漏洞。尤其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面比较广,包括了食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在生产环节,又包括原料采购、运输、加工等更细的环节。而且,辖区内所要监管的企业、人员和场所众多。这都导致监管力量捉襟见肘,存在不少空白和漏洞。

而且,食品生产、运输等环节的一些违法行为具有隐蔽性,执法人员难以及时发现,只能依赖食品销售端的产品抽检来进行溯源监管。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违法行为可能已经长期存在,并产生了实质危害。对此,执法人员也十分无奈,他们坦言:“我们也不可能24小时一直盯着”。

更重要的是,食品安全的标准比较专业,绝大多数村社干部、网格员缺乏所需的专业知识。因此,走访和排查也很容易流于形式。一些村社干部、网格员对笔者说:“一些食品到底有没有问题、场所符不符合标准,我们其实也不知道,只能重点看一下有没有营业执照、健康证,场地干不干净等。”

对违法行为查处和整改困难

执法人员在发现违法行为和食品安全隐患后,会根据法律和政策要求当事人整改,并可能作出相应处罚。但是,很多时候对于违法行为和食安隐患的整改和处罚会比较困难。这是因为不少当事人对自身行为违法性的认识不足,觉得执法人员管得太宽,有时候会选择逃避和抗拒。

在一些时候,不只是当事人的认识不足,周边群众也会认为执法人员是“没事找事”。例如,部分地区有村民私自屠宰生猪,自家食用一部分,吃不完的在村里或是拿到集市上售卖。此类猪肉未经检测,存在兽药残留超标等隐患,因而私自售卖属于违法行为。但是,不少人认为这是农村长期的习惯,而且自家也吃,不会有什么问题,因而对执法人员的监管会不理解。

存在隐患,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会发生事故。当发生事故后,无论是执法双方,还是社会公众,对隐患整改和违法行为查处都拥有高度的共识和强烈的意愿。但是,当仅仅还只是隐患的时候,各方的共识和意愿并没有那么充分,甚至还可能存在分歧。很多地方禁止村民私自将自家种的蔬菜拿到市场上售卖,因为未经检测,可能存在农残超标的问题。而当执法人员查处的时候,当事人会不理解,进而会逃避和反抗,这类事件闹到网上,不少网友也会站在当事人的一边,批评执法人员。

除了认识不足的问题以外,更主要的问题是整改需要成本,严格按照法律和政策的要求来行事也需要支付额外的成本,这会摊薄当事人的利润,甚至还可能超出他们的承受范围。

2022年315晚会曝光,部分老坛酸菜包竟是在土坑腌制而来

例如,不少地方有生产食品的小作坊,其中不少小作坊存在生产面积狭小,生产区、存储区、原料区未作区分,生产场所距离污染源过近,食品没有经过检测等问题。而要完全符合法律和政策的要求,当事人需要对生产经营场所进行改建、扩建和整修,还要添置一些设备,食品也要拿去外地检测,这都是一笔不菲的开支。不少当事人往往不愿意承担这些费用,尤其当产品利润不高、财力有限时,他们的意愿更低。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执法人员还是村社干部和网格员,在日常监管过程中都会面临不少困难。有网格员对笔者讲述:“有的店子我们检查的时候发现没有健康证,没有消毒设备,不同种类的食品没有分开存放,原材料和半成品没有分开,生食类食品没有专用操作间等问题,我们让他们整改,他们就是不听,去了好几次,都是那样,我们也没有办法。还有的店家远远看见我们来了,就把店门关了。”

对于执法人员来说,他们有作出处罚的权力,不会面临像网格员那样的困难,但是,他们执法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社会效果,避免发生矛盾和舆情。因此,很多时候也会比较慎重。即使有法律规定,不少执法人员也不会轻易作出处罚,只有在监管对象屡次不整改之后,才会作出处罚。

食品安全严监管的“意外后果”

严格监管和强力处罚有利于维护食品安全,保障每一个人的利益。但在现实中,也会出现一些预料之外的后果。

出现舆情后,执法人员会面临来自多方的质疑和批评。这也让执法人员限于夹缝之中、左支右绌、动辄获咎。

另外一个后果是越来越多的职业打假现象。应该说,职业打假对于督促执法、维护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也给执法人员带来较重的负担和压力。一些职业打假人向市监部门举报违法之后,执法人员依照法律不予受理。然后职业打假人继续提起行政复议和诉讼。据执法人员讲述,在涉及市监部门的行政复议和诉讼中,此类案件占最大比重,且数量还在逐年上涨。

不过,这还不是主要问题。一些职业打假人会去到城郊、农村的小商铺,这些小商铺的经营规模小,不少店主也缺乏专业的经营能力,没有对店内商品定期盘查,因而货架上会有一部分食品过期。职业打假人举报之后,执法人员会陷入“两难”。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确实存在违法行为,需要整改和处罚;但是处罚力度过大,又远超涉案食品的价值和当事人的承受能力。执法人员也就陷入了上面榆林芹菜案中执法人员的困境。不少店主还是老年人,收入不高、生活困苦,这更使得执法人员难以开出巨额罚单。

总体来说,食品安全监管十分复杂,不仅要有完善的法律和严格的执法,还需要有充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保障法律的实施。而且,现实的情形也纷繁复杂,执法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执法,这其中既有挑战,也有风险。

THE END
1.紧绷食品安全这根弦而食品的制作和生产涉及的环节多、涉及面广,食品的种类又特别丰富,监管工作尤为重要。有计划、有方向性、有针对性的进行监督抽检固然重要,但食品的监督、监管需要的是常抓不懈。食品安全监管要不得“搞形式”“走过场”的工作方式,这会让食品经营商户养成“一抓就严,不抓就松”的坏毛病。http://wbpaper.jzrb.com/Article/index/aid/8601329.html
2.工程院院士:安全食品是生产来的不是监管来的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靠监管出来的,更不是检测出来的。 “如果你在一个国家吃匹萨饼,它的成分会来自于30多个国家、100多个供应商。我们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吃的加工产品,所涉及的生产商可能在世界各地。一个产品的食品安全问题,会涉及加工产品里面所有的相关成分。”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专家彼得·本·安...http://www.ce.cn/cysc/sp/info/201205/08/t20120508_21159155.shtml
3.食品生产"日常检查飞行检查体系检查随机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也是监管出来的,中外对于食品安全监管的有力手段就是实行严格的检查制度,而寻求有效的监管或检查模式一直以来是我国食品安全相关立法和政府职能改革的内在逻辑和突破重点。就食品生产监管而言,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生产检查体系也成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尤其是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https://www.foodmate.net/jianyan/1793/165711.html
1.浅谈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业界简讯资讯工商部门作为市场秩序的综合性行政管理部门,要提高对整顿和规范食品市场秩序艰巨性、紧迫性的认识,要进一步开展队伍建设整顿,促进职能到位,树立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宗旨,要以省工商局提出的工商监管专业化、社会化、系统化建设为指向,以监管创新为手段,以提高效能和执法水平为重点,立足本职,构筑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https://www.lab168.com/news/show-37925.html
2.食品安全知识问答题内容11、食品安全监管的目的是为了( )地预防、减轻和消除食品安全的危害与风险,防止特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确保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 A、尽量 B、最大限度 C、尽最大努力 D、彻底 12、巴氏消毒法的温度范围为( ) A.75—950C B.63—850C C.60—900C D.65—950C ...https://d3xx.xhedu.sh.cn/cms/app/info/doc/index.php/34410
3.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12篇(全文)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指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组织机构的设置、监管权限的分配、职责范围的划分、机构运行和协调以及人事制度等项制度的有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了五次调整, 第四次调整是在2004年,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 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再次作出了重大调整, 实行“分...https://www.99xueshu.com/w/ikey2mwdogtq.html
4.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食品安全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希望大家喜欢。 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 1、食品安全是重大的基本民生问题 民以食为天,安全是食品消费的最低要求,没有安全,色香味、营养都无从谈起;安全也是食品消费的最高要求,关乎百姓的健康甚至生命...https://www.wenshubang.com/shenghuo/464828.html
5.“毒鸡蛋”震动欧洲,他们引以为傲的食品安全哪去了?荷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人罗博·范·林特马上出来反驳:去年11月并没有发现威胁到食品安全的情况。 言下之意,这个锅我们荷兰不背。 但同时他也承认,相关机构去年11月的确收到过匿名信,指出有使用危害性较强杀虫剂的情况。 球又被踢回到了比利时这边,而且比利时貌似嫌疑最大。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6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