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报告

1、协调财政局下拨全区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报酬,全区398名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的2020年度由区财政承担的每人每月150元的工作报酬,全部下拨到乡镇(街道),下拨资金总额716400元。

2、督促各地的人事变动和分工调整,全区28个乡镇(街道)及时调整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食品安全办的组成人员;20xx年,新的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名单,各地也已报来。

3、整理各地食品安全办基本工作数据,全区共计发放食品小摊贩备案卡458个,现存有效的190个;20xx年度,农村集体聚餐登记3770起,流动厨师备案278名。

4、宣传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根据省市食品安全办“关于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同步抓好防患群众自采自食野生蘑菇中毒的通知”文件要求开展宣传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

6、积极开展调整袁州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组成人员工作.明确了由政府一把手担任食安委主任、政府常务副职担任常务副主任,并及时调整了区食安委成员单位,使食安委构成更加合理,组织保障更加有力。

7、积极配合市食安办工作,开展宜春市食品安全工作“20xx金秋公众行”活动,陪同市政协领导检查学校食堂、农贸市场、餐饮服务单位、西村东升蔬菜生产基地,进一步提升公众对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城市创建的知晓率和支持率。

筹备2020年袁州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全体(扩大)会议,学习省食安委会议精神,落实省食安委领导关于食品安全工作指示,进一步明确区各成员单位和乡镇街道食安办工作职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二、年度工作计划

1、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得到有效落实,提请区委政府将食品安全纳入党委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所占权重分值不低于3%)、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实施食品安全事故“一票否决”;进一步优化监管人才结构,提升监管人才素质和能力;食品安全检验经费至少能够支持4份/千人口·年的检测样本量,专业执法装备配备达到省政府关于加强基层监管机构规范化建设的标准要求。

2、食品安全源头治理扎实有效,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集中交易市场、畜禽屠宰管理规范,餐厨废弃物集中收集、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基本建立。

3、食品安全全程监管严格实施,良好行为规范有效实施,现场检查标准规范,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建设到位,协管员、信息员报酬不低于300元/月继续得到落实,食品“四小”管理规范,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到位。

4、食品安全企业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大力推进餐饮服务“明厨亮灶”经营,积极探索农家乐“餐饮服务标准化单位”管理模式,加强农村集体聚餐管理和农村流动厨师登记,落实食品安全追溯责任,从业人员管理制度健全,及时依法召回问题产品或疑似问题食品。

5、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健全,社会监督渠道畅通,完善追偿机制,及时开展科普宣传,促进公众建立正确的风险理念,开展多种形式的食品安全科普宣教及“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宣传活动,营造良好食品安全工作舆论氛围。2.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报告

一、强化责任,精心安排部署

在收到市食安办转发国务院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后,按照县领导的重要批示,县食安办积极行动,认真组织有关部门召开了专题会议,传达了上级文件精神,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方案》,对全县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顿治理行动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部署。各有关部门也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任务,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扎实深入地组织开展好专项整治行动。

二、宣传发动,营造整治氛围

2、进企逐户宣传。针对我县畜牧产业发达且养殖相对集中的特点,对特色产业链条上的食品生产加工户做好宣教工作是我们的重点工作,各有关部门采取进企业、入农户的办法,安排人员对全县所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小作坊进行入户核查,与监管对象签订了责任书、书、告知书,逐户张贴《河北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公告》,进一步提高监管对象的质量安全意识。

三、突出重点,全面整顿规范

(一)加强食品流通环节整治。县工商局加大对农村食品市场的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销售假劣食品的违法行为。一是严把农村食品市场经营主体准入。全面清理农村食品批发、零售者的经营主体资格,严厉依法查处无照经营食品的违法行为。二是严格落实食品经营主体责任。监督食品批发商、零售商严把进货关,督促其切实做到不进、不存、不销假冒、仿冒和劣质食品。三是集中执法力量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排查。对销售假冒、仿冒和伪劣食品的,要查清进货渠道和生产源头,依法严厉查处责任单位。四是突出监管重点。要以农村集贸市场、农村小卖部、城乡结合部、学校周边等为重点区域,以法定节假日、农村大集为重点时段,以特殊人群食品、节日性食品等为重点品种,突出重点管控范围,加强监管,提高监管执法效能。五是强化日常巡查。要将监管重心下移,严格落实基层工商分局食品安全日常巡查制度,要加大农村食品市场日常检查和抽样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查处假劣食品。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共出动执法人员159人次,执法车辆72台次,检查各类食品经营户599余户,超市12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9份,取缔无照经营6户,有效规范了经营秩序,净化了农村食品市场。

(三)加强餐饮服务环节整治。县卫生局强化农村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督促餐饮服务单位,特别是乡镇小餐饮店,控制好食物制作的基本卫生条件,严禁使用非食用物质加工制作食品,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指导农家宴、婚丧嫁娶宴请以及其他群体性聚餐承办者规范食物制作,严防群体性食物中毒。专项整治中,共出动执法人员127人次,检查各类餐饮单位156户次,对存在不规范经营行为单位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75户,及时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

通过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消除了我县食品安全隐患,有效地规范了食品市场经营秩序,提高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反应能力,确保食品安全工作始终做到警钟长鸣,长抓不懈。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立足当前、规划长远;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严防食物中毒和其它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为全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3.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报告

一、领导重视,管理规范、资金保障。

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就学校卫生工作要点和一些突发的重要工作及时布置安排,各部门各负其责,使学校卫生工作有了强大的支持力,另外学校还投入相当的资金用于添置常用器械和药品。

二、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强化健康意识。

健康教育课纳入课表正常运行,做到有计划、有进度、授课认真,测试规范,并组织开展两次教研活动。有计划性、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本学期共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三次,黑板报宣传二次,画廊宣传牌二块,横幅宣传。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做好学生预防接种及师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教育学生注意用眼卫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和广播操;加强个人卫生教育,进行个人卫生习惯抽查,以养成讲卫生光荣,不卫生耻辱的新风尚。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做好青春期卫生知识宣教,开展卫生知识专题讲座。班主任及任课老师辅导、督促学生勤剪指甲,勤洗手、正确做好广播操和眼保健操。

三、健康监督,疾病防治体检工作有条不紊。

四、加强卫生监督、搞好环境卫生,美化、净化育人环境。

环境卫生长抓不懈。本学期我们迎接了督导检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利用黑板报、宣传窗、电视台、国旗下话、班队活动课等阵地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按规定开设卫生健康教育课。实行卫生岗位责任制,搞好校园环境卫生,营造健康优美的育人环境。划分卫生包干区,责任落实到班级,每天两扫。制定师生“人人参与保洁”卫生责任区,每周一大扫,保持校园环境洁美观,办公室、专用教室卫生责任落实到人和班级,要求做到整洁美观教室窗明几净。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继续做好灭“四害”工作,做到专人负责,措施落实。卫生检查办法:大队部成立卫生检查评比小组,每天下午放学后检查,并在黑板上公布检查结果,每周一在全校会上公布卫生获奖班级。室内外和保洁区做到一日三打扫,每周一大扫,保持地上无纸屑、杂物,室内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整齐,拖把、抹布洗净拧干挂在指定的地方。学生个人卫生每周选择不同的项目检查,学校随时抽查。始终保持园校环境清洁优美。班级的卫生工作情况作为班主任考核、评比先进班级等依据之一。

xx年年过去了,在这一年里,我们认真地完成了上级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做了以下工作:

我社区领导对环境卫生工作非常重视,把社区环境卫生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针对环境卫生工作的社区性、综合性、流动性、突出性、经常性等多种特点,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以楼院为基础。建立了专职保洁系统,做到了每个楼院有一到两名保洁员,社区辖区内有两名专职保洁员,保证监督了垃圾的日常清运工作,成立了有42人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保证了整个社区卫生清洁情况。

通过几次卫生环境大的整顿,社区环境有了明显的改观,基本做到了各楼院环境整洁,下水畅通。公厕内无蝇、蛹、无满溢,垃圾入桶,无乱搭乱建现象,受到了广大居民的好评。

为了搞好楼道内的卫生,保持楼道内清洁,我们招集了楼院长及单元长集中学习了有关治理卫生环境的宣传材料,让他们对各自的楼院、单院卫生进行检查监督,有需要社区出面解决的卫生问题及时向社区反应,便于我们工作,以免出现卫生方面的遗漏。

绿化方面,我社区建立健全了各项机构,制定了绿化计划及目标,根据我们的计划及目标认真完成绿化、美化的日常养护管理,防止病虫害及人为方面的损害。

另外,我社区还开展了以灭蟑、灭鼠的除四害工作,今年发放蟑螂药40余包,鼠药5包。社区里蟑、鼠密度已按国家规定基本达标。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将此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根据人员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充实了食品安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建立了以雷平镇长为组长,党委委员邹学忠为副组长,党政办、财政所、农技站、工商所、派出所、医院、兽医站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邹学忠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配备了2名兼职人员。各村(社区)设置食品安全协管员1名,村(居)民小组设置食品安全信息员1名。制定了镇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工作制度,食品安全办理办公室工作制度,工作人员工作制度,村(社区)协管员工作制度,村(居)民小组信息员工作制度,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化建设。拟定了《周坡镇2014食品安全工作要点》、《周坡镇食品安全巡查检查制度》,层层签订了《周坡镇2014年度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常态化建设。

二、监管群体性聚餐,确保聚餐安全

制定《周坡镇农村群体性聚餐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农村群体性聚餐的监管主体、责任主体。建立和完善农村群体性聚餐备案制度,健全农村厨师健康档案和培训档案,坚持健康证、培训合格“双证”齐全、持证上岗。实行农村群体性聚餐申报登记制度,辖区内凡举办5桌人以上的聚餐,都要进行申报和登记。强化农村群体性聚餐现场指导,每农村群体性聚餐,镇食安办都要安排一名工作人员协同卫生院负责公共卫生的医务人员、村(社区)协管员、村(居)民小组信息员到现场检查指导,确保安全和得到现场指导检查组的批准同意后才能举办。2014年,辖区举办农村群体性聚餐131次,现场指导、检查、监管131次,实现了指导、检查、监管的全覆盖,确保了农村群体性聚餐的安全。

三、加强协调配合,搞好综合监管

积极协调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加强农资市场的监管,重点整治农药、兽药、鱼药市场,防止和杜绝高浓度、高残留药品进入市场。协调教育卫生部门,加强辖区学校食堂,企业食堂,养老院食堂的监管,确保食堂食品安全。协调畜牧部门,加强生猪屠宰点、肉食品市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方面的监管,确保畜产品安全。协助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强食品作坊、小食店、小餐饮、小摊贩的日常巡逻检查,确保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积极开展“问题奶粉”、“地沟油”、“瘦肉精”、“非法添加”等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开展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专项检查、确保节假日期间的食品安全。

四、开展专项整治、建立长效机制

周坡镇是周坡片区六乡一镇的中心,食品生产经营面多量广,安全监管难度较大。按照县食安委的统一部署,我镇重点开展了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农村群体性就餐、学校幼儿园食堂、小卖部食品安全、地沟油、病死猪等专项整治。在专项整治活动中,汇同公安、工商、医院、畜牧等部门,重点检查整治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非法添加、农村群体性就餐、学校幼儿园、小卖部、食堂公共食品安全、地沟油、经营病死牲畜等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获处理了一起非法加工炼制地沟油的案件,成功缴获了一起贩运病死猪的案件,没收和无害化处理病死猪18头。检查督促整改了农村群体性就餐、学校幼儿园食堂、小卖部食品安全中成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监管措施,逐步完善和健全了长效管理机制。

五、开展宣传教育、突出工作氛围

1、充分利用宣传阵地,通过会议、广播、板报、发放传单及社区文艺表演等多种形式,针对性地宣传食品安全知识,认真组织“食品安全月”和“百日安全生产活动”的宣传工作。大力宣传《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大力推进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农户”的“五进”活动,让群众了解在食品中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提高了消费者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意识,形成了自觉抵制食品非法添加行为的良好氛围。

六、制定应急预案、强化事故报告

制定了《周坡镇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辖区内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各村(社区)协管员、村(居)民小组信息员必须在10分钟内赶赴现场,查明原因,向镇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汇报,并根据事故情况和等级向县上汇报。制定了《周坡镇食品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建立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机制,确保一旦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能够妥善、有效处理。

七、明年工作打算

1、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推进制度建设。

2、进一步加强农村群体性聚餐监管,确保农村群体性聚餐安全。

3、积极协助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做好小餐饮、小摊贩、个体工商户、超市的食品监管,确保流通环节安全。

5、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5.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报告

一、强化认识,完善工作机制

二、具体做法

(二)强化宣传,提高安全意识。一是通过会议、培训、“食品安全月”、“科普宣传周”等形式加大面向公众的宣传教育力度,普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知识,引导安全、健康的消费,提高广大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中秋”“国庆”两节期间,我区涉旅行业食品安全取得了零事故的喜人成绩,营造了安全放心的食品消防环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确保公众度过了欢乐、祥和、平安的节日。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按照区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做好旅游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二)积极与食品药监、卫生、工商等部门配合,加大对旅游食品安全监管力度,进一步细化方案,增添措施,使旅游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确保不出现反弹,巩固专项整治成果。

THE END
1.关于食品安全监管跨地区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落实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虽然不是全新的课题,但在全面深化改革,全民关注食品安全的今天,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下一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1.完善食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通过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协调会议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督查督办制度、联合执法制度、食品安全重大事故通报制度、事故...http://www.fanwy.cn/1w/213/424742.htm
1.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岗位制度(通用13篇)(1)组长为企业法人,是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负责人,对本单位区域内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本单位区域内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和监督管理责任制。 (2)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为本单位食品质量安全的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督促公司采购人员、销售人员、包装人员、发货人员等员工按公司...https://www.ruiwen.com/zhidu/5505985.html
2.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行政协调机制研究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监管 行政协调 协调机制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173-1014185887.htm
3.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协调协作制度(二)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定期报告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工作情况;及时请示、报告需要当地人民政府协调的其他重要事项。 二、强化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之间协调和协作机制,切实形成监管合力 (三)县级及其以上 5、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依法配合同级卫生...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47997001.html
4.食品安全工作计划15篇(一)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我县食品安全工作综合协调机制,理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和监管部门职责分工,强化综合协调能力建设。重点针对小作坊、小摊贩、前店后厂、现场制售等生产经营活动,明确监管部门和监管要求。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责任追究的具体办法,严肃查处监管执法中的...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0217124110_2399170.html
5.食品安全工作报告1、以食品安全委员会为载体,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组织查处力度,进一步明确职责、规范事故处理程序。 2、继续强化日常监管。包括对药品(医械)的经营业主的监管,对特殊药品、医疗机构制剂的监管,对保健品化妆品市场的监管等等,跟踪检查工作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上汇报,第一...https://www.jy135.com/gongzuobaogao/2246031.html
6.“深莞惠河汕”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南方日报讯9月4日,深圳、东莞、惠州、河源、汕尾五市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监管工作合作机制签约仪式在深圳举行。会议就肉类质量安全、家禽集中屠宰以及五市蔬菜流通安全检测和建立五市合作会议机制等问题开展讨论。https://m.huanqiu.com/r/MV8wXzEyOTI4NDg4XzIxODhfMTUzNjEwNjAyMA==
7.食品安全工作协作制度(精选8篇)(九)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各内设机构应当明确职能分工,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宣传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的通知》、《关于印发<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分工负责,建立协作和协调 机制。 (十)食品流通监管机构负责流通环节食品监管综合协调,承担辖区食品流通许可和流通环节食品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49ei9p1x.html
8.河池市人民政府印发河池市贯彻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食品安全...通过共同努力,争取3年内,我市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食品质量监督和源头治理更有效;检验检测机构布局更合理,仪器装备更先进,食品安全检验更快更准,风险监测与评估更科学;电子追溯体系更完善,信息化管理水平更高;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和监管网络更完善;第一责任人...https://www.pthls.cn/law/fb813cb477ec7f1.html
9.信息安全保护制度(通用15篇)为了切实掌握食品安全工作信息,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保证信息的准确、畅通和共享,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制度。 一、健全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协调机制。成立食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要加强食品安全信息沟通交流,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网络。确定一名信息员,负责食品安全信息联络报送工作。 https://mip.yjbys.com/zhidu/2623142.html
10.江苏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坚决把食品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全面落实我省《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附后),切实增强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市、县(市、区)不再层层制定贯彻《规定》的文件。 四、强化基层统筹协调机制 乡镇、街道成立食安委,统筹协调辖区食品安全工作,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https://www.xhby.net/zt/sqfb/202002/t20200218_65176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