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性范例6篇

随着市场的完善和经济的发展,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企业的各种资源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是其中最活跃,同时也是最核心的资源,因此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正以它特有的价值性,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等经济资源的典型特征成为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一、人力资源的双重性

二、从核心竞争力看人力资源

核心竞争力本身就是一个人力资源作用的综合体现,可以从核心竞争力的四个识别条件看出:

1、价值性:这种能力首先能很好地实现顾客所看重的价值,如能显著降低成本,使产品的消费人群扩大,提高产品质量,保证顾客的使用要求,提高服务质量,满足顾客的诉求,增加顾客的效用,从而使企业体现出来的竞争优势,而这一切恰恰是人力资源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得来的,人作为企业的主体,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创造,使企业能够适应客户的需求,满足客户的要求,从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服务质量、增加顾客的效用,通过人类资源的作用来达到顾客各种各样的要求,实现企业的价值。

2、稀缺性:这种能力必须是稀缺的,只有少数的企业拥有它,如果没有人力资源的作用,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之间,采用一样的投入,那么势必会产出一样的产品,无论在产品的质量、成本、服务等各方面;企业也必然是一样的企业,更不必谈个性化了,当人力资源作为一种资源投入到企业之后,才使企业本胜产生了活了,才具备了企业本胜的气质,而这种气质的表现,也恰恰是大部分从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的作用情况来表现出来,从而产生的,本质上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稀缺性恰恰是由于人的各种各样的差异造成。

3、不可替代性:竞争对手无法通过其它能力来替代它,它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更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特点,另外,我们现在的不可替代,往往更多方面事体现在知识资本上,企业通过人力资源创造出来的知识资本体现在产品中,才能使产品具备其它企业不可替代的特性,因此不可替代是人力资源在产品或者其它方面创造出价值的个性化,差异化的体现。

4、难以模仿性:核心竞争力还必须是企业说特有的,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也就是说它不像材料、机械设备那样能在市场上购买到,而是难以转移或复制。这种难以模仿的能力能为企业带来超过平均水平的利润。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难以模仿,我想一个企业的产品、经营模式等方面难以模仿,一定是这个企业的这项内容中具备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或者其它人难以达到的质量,所以使其具备了这个特性,那么创造这些的关键恰恰又是人。转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构成要素有: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持续的创新理念;需求导向的市场拓展能力;追求精品的质量意识;高度团结与协作、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以及优良的经营管理机组。从如上的构成要素看,核心竞争力处处都渗透着人力资源在里面所起到作用。因此,无论从核心竞争力的识别标准上,还是构成要素上分析,可以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在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离开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便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三、核心竞争力要求组织成为学习型团队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

一、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阐释

企业是由一系列生产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当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使用这些要素完成某项工作时,企业就拥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就拥有一定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企业有效使用生产要素的能力。竞争力的形式极其多样,如由掌握某种重要技术专利而具有的技术方面的竞争力,由出色的市场营销经验和高效的市场分销网络形成的市场营销方面的竞争力,等等。对具体企业来说,不是每种竞争力都同样重要,如丰田公司与中间商打交道的经验和能力,就远不及它在汽车发动机方面的专长重要。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严格地讲,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营销过程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技术、文化或机制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其中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主导产品(服务)是核心竞争力的精髓。

企业拥有的竞争优势有可能有很多,但这些竞争优势并不能都算是核心竞争力。一项竞争优势要成为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要具备充分的用户价值。也是它必须能够为用户提供根本性的好处或效用。如本田公司在发动机方面的专长是其核心竞争力,因为对客户来说这是最有意义的专长,而处理与经销商关系的专长对客户来说是无关紧要的。(2)应具备独特性。如果企业专长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或通过努力可以很快建立,它就很难给企业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了。专长的独特性和持久性在很大程度上由它赖以存在的基础所决定。那些内化于企业整个组织体系、建立在系统学习经验基础上的专长,比建立在个别专利或某个出色的管理者或技术骨干基础之上的专长,具有更好的独特性。(3)应具备一定的延展性。也就是说,它应该能为企业打开多种产品市场提供支持,对企业一系列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都有促进作用。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

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从市场、技术和管理三个层面来评估。

第一,市场层面。主要包括核心业务和核心产品两个方面。衡量核心业务的指标有:企业是否有明确的主营业务;主营业务是否能为企业带来主要收益;主营业务是否具有稳定的市场前景;企业在主营业务中是否有稳固的市场地位。衡量核心产品的指标有:企业是否有明确的主要产品;主要产品是否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主要产品是否有很强的差异性和品牌忠诚度;主要产品是否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主要产品延伸至其他市场领域的能力。

第二,技术层面。主要指核心技术或创造核心技术的能力。其指标主要有:企业是否有明确的优势技术和专长;优势技术和专长具有多大的独特性、难以模仿性和先进性;企业能否不断吸取新技术和信息,以巩固和发展优势技术和专长;优势技术和专长能否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竞争优势;优势技术和专长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企业能否基于核心技术不断推出新产品。

转贴于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1.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要将潜在的核心能力转化成现实的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能力中最根本的能量,是企业成长最有力、最主要的驱动力,它提供竞争优势的源泉。因此,开发核心竞争力首先要明确战略意图。核心竞争力突出体现着企业的战略意图,企业在全面、深入地分析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发展战略形式的拟定,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明确企业核心能力的技术内涵,如何将核心竞争力实现为核心产品。其次,建立合理战略结构。企业根据既定的战略意图,协调管理人员的工作,优化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设立相应的协作组织,平衡内部资源的分配,同时更有效吸收企业外部的可用资源。再次,实行战略实施。企业根据既定的战略意图和战略结构,具体组织开发核心竞争力,对开发进行实时控制。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

对企业财会竞争优势起关键作用的知识和能力被认为是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源于企业的财会资源和财会管理能力,是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综合的结果。它的核心是财会人员的知识和素质,它的保障措施是财会管理制度,它的基本条件是财会资源要素。企业财会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财会管理的应变力、财会战略管理能力、财会资源要素组织能力等方面。

财务核心竞争能力,归根到底就是在企业内、外部的理财环境下,以企业财务战略为指导,在企业内部借助一种高效率的运行机制,充分有效地调动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财务资源并使其协调运行,形成企业自身基本财务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财务绩效所考核的企业财务能力的本质,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支持。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处于核心地位、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甚至全局的竞争力。

二、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的内容

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在本质上是企业各项基本财务能力长期协调、整合的结果,因此具备企业的基本财务能力是凝聚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的基本前提。由于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财务能力理应构成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在于企业自身的基本财务能力。财务能力是企业所拥有的关于财务管理工作的独特知识、经验的有机结合。独特性是指财务管理者根据本企业的经营环境,运用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所创造的本企业特有的财务管理方法,这些方法经过不断的积累与升华,最终形成企业的财务核心竞争能力,其基本包括财务运营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应变能力。

实现内部财务控制和管理信息化。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赋予了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新的内涵。我们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应当紧紧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借鉴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先进经验,使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全面实现信息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核心竞争力会计就是企业从管理经济学的角度,运用会计的独特方法,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对其进行评价和控制的活动。核心竞争力会计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未来做出正确的预期决策和企业管理者重视和强化对核心竞争力的管理。鉴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建立核心竞争力会计体系并对核心竞争力进行识别、确认、计量和报告已经势在必行。我国企业应尽快建立核心竞争力会计,确立核心竞争力会计的认识和观念。在实践中探索和完善对核心竞争力的会计核算。

[1],陈劲,许庆瑞.企业核心能力测度方法述评[J].科技管理研究.2000(1)

[2]杨玉风.略谈企业战略决策与财务管理的关系[J].财会月刊.2002(4):109~112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创新企业文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家之间的竞争最重要的是经济实力的较量,而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就是要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企业集团;大型企业集团的竞争力和实力,则取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成长正推动着国家竞争力的飞升。在这个全球竞技场中,为了迎接全球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挑战,各个国家纷纷完善和加强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通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营造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又译作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能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来的,是指企业(或企业集团)在竞争中获取、配置关键资源,能使企业形成并保持长期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及稳定的超额利润的能力。

(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表现形式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多元和复杂的系统,表现为一定的层次结构,包括核心业务(主营领域)、核心制造(主导产品)、核心技术能力(优势技术与专长)、核心管理能力(成长能力)、核心营销服务网络、以及战略管理与创新能力等。

核心竞争力按其具有相对垄断性,在企业中占有核心地位,且能独立运作的竞争优势分类,有六种表现形式:

1、技术型企业。其竞争优势是拥有生产核心产品的技术设备、核心专利技术、垄断性原材料和技术、知识、技能领先的人才。

2、文化型企业。其优势体现在富有不断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及其带领的团队形成的独特的企业文化。

3、渠道型企业。其优势是拥有遍布销售区域的网络渠道。

4、品牌型企业。其优势是基于信誉基础上的强势品牌。

5、资金型企业。其优势是拥有可供运作的雄厚资金。

6、规则型企业。优势体现在拥有门槛很高的技术标准、市场运作规则、独占的生产、经营许可。

(三)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1、价值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和创造价值方面能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同时也应给企业的目标顾客带来独特的价值和利益。

4、难以模仿性。核心竞争力难以与企业分离,它所包括独特的技术技能、生产技巧、操作诀窍等技术特性,深深地印上了企业的特殊的组织组成、经历经验、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市场营销的烙印,是企业技术特性与组织特性的复合体,难以轻易被当前或潜在的竞争对手所了解、冒牌、仿制或获取。

5、不可交易性。核心竞争力与特定的企业相伴生,虽然可为人们所感知,但难以用语言、文字、符号来描述或表征,更无法象其他生产要素一样通过市场进行买卖或交易。

8、整体性。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系统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单一的基本要素,不管它多么重要,都不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构成核心竞争力所有基本要素协同动作,相互配合,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四)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

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现实生存和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3、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建立是在企业内部长期知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专长,因此,它不象某项具体技术或产品那样很容易被对手模仿、仿冒,对企业来说,具有较强的持久性,而且会对其它企业造成较高的进入壁垒或门槛。

4、核心竞争力对目前全球持续的企业再造、兼并、合并浪潮及动态联盟(包括虚拟企业)具有特殊、关键意义。企业只有在重组、联盟过程中积极优化组合各自的关键资源和核心能力,并将其综合集成为企业的整体核心竞争力,才能使双方或多方盈利,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5、核心竞争力是21世纪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武器。企业一旦拥有了核心竞争力,就能够建立长期可持续竞争优势,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就可以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WTO背景下培育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性

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名优产品的大量涌入,国内企业市场流失相当严重,造成了对整个企业群体巨大的冲击和压力。积极培育和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对处于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国内企业的生存发展意义重大。

(一)国内企业要做大做强形成竞争优势迫切需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企业外部环境来看,入世后,我国企业将改变以往国内单一的不同类别企业之间的竞争,直接在国内市场上同国外企业展开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企业会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直接与国外企业合作,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相比而言,众多企业特别是传统的国有、集体中小企业,会遇到国外名优产品和国外资本进入的冲击,尤其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将会在“内销不利、外销不能”的逆境中承受不住国外同类企业的重撞而出现相当一部分企业破产倒闭。

从企业内部环境来看,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企业不仅在技术水平上落后,在经营理念和管理创新方面也存在着相当的差距,特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尚未培育起来。为此,积极培育和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目前我国企业界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国内企业要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经济效益一直成为制约我国企业生存发展的“瓶颈”问题,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造成的。加入WTO后企业要想继续保持在一定领域内生产、经营的特色和优势,拥有相当数量的市场占有率,就必须从现在做起,经过一个阶段的不懈努力,全面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否则,企业将会在今后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显示出自身的弱点和不足,在较量中迅速衰败下来。[论文]

(三)国内企业要想有效地应对我国“入世”后新的环境,必须下大气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

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有些企业虽然是世界500强,但名次比较靠后而且有些是在政府的保护之下,还有的是我国历史形成的垄断行业。一旦我国向国际完全打开市场,关税减到零,这些企业恐怕就难以与世界真正的强手较量,小企业所表现出的弱点就更加突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严重不足。

(一)企业小而弱、大而散

由于地方宏观调控缺位,我国一些企业对新的项目形成了一哄而上的局面,其恶果是企业规模小而多,政府又无力注资,这些小企业不仅规模小而且拿不出自己的拳头产品,在竞争中各方面暴露出薄弱环节,一些在我国可以称之为大的企业,有些是政府保护的企业,长期受旧体制的影响管理流程相对显得比较散;有些是近几年新崛起的企业,由于急于并购一些企业、在管理流程方面显得也比较散。

(二)企业产品质量相对较差

我国产品和国际知名品牌比质量差、科技含量低、产品的附加值上不去,出口数量大、创汇低,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竟争主要靠低价格策略。随着市场由价格竞争转向产品质量、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竞争,我国产品面临着新一轮竞争的挑战。

(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以国家投资为主的科研开发投资体制,科研经费大部分投向国家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对企业投入很少,影响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而企业自身由于受传统的科研开发投资体制的影响,尚未成为真正的科研开发投资主体,对科研开发投入很少,有的企业几乎没有任何投入。

(四)企业管理水平低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尚处于转轨时期,传统的管理思维方式仍在起作用。至今许多企业尚未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仅凭经验管理企业,管理方式、方法陈旧,对市场环境适应性差。另外,管理人员缺乏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经验,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知识、能力贫乏,企业不能按照市场规则运作,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与国外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水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五)企业人员素质偏低

小企业人员素质较低,企业文化氛围基本没有形成。大企业人员素质相对较高,虽然形成了企业文化氛围但创新力度不够。人们学习的技术和知识固守几年甚至十几年,即使在发展过程中充实了一些知识,但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需要。

(六)企业战略定位不够准确

对企业未来几年、几十年发展方向把握不准;对市场竞争的变化准备不足;对潜在市场的预测不到位;围绕战略目标即满足顾客的需求设计有偏差等。

四、积极培育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成长最有力、最主要的驱动力,是提高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需要加快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增强企业竞争的压力。而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需要不断地重塑微观动力机制。

(一)积极打造人才资本

市场竞争的核心在人才,人才资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就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1)创造条件,努力提高企业家的素质。提高企业家的素质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企业家直接参与企业的最高管理,制定企业战略,领导企业的未来发展,因而培养、塑造合格的企业家,健全企业家的独立人格就显得尤为重要。

(2)选拔和培养一批专业性、技术性人才,特别是市场开发、管理方面的人才。由于技术和管理知识与企业其他资源相结合可转化为具有平均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因此知识成为企业的利润源泉,人才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

(二)培育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

核心技术是企业克敌制胜的杀手锏,因此必须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尤其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要通过自主研究,与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开发和技术引进等方式形成一定的技术储备,为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奠定基础。

(三)形成有特色的管理模式

培育适宜的核心能力管理模式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加强管理,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模式,才能把企业体制改革的活力和技术进步的威力充分发挥出来,保持企业不断发展和基业常青。由于各个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不同,因此管理方式也有些差别,关键是要建立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管理模式。

(四)打造品牌,实施名牌战略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品牌已超越纯经济的范畴,成为企业竞争力、增值力、后续力的体现。品牌一般有可靠的质量、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市场占有率,使企业保持繁荣。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形式主要是市场占有率,这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因此要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即建立品牌发展战略管理体制,完善品牌发展的市场环境,重视知识管理、知识决策以及实施与品牌理念相配套的系统教育培训等。

(五)建立学习型组织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其持续性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在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在不断学习中增加企业专用资产、不可模仿的隐性知识等。积极进行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不仅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开发,更要重视团队学习和群体智力开发。

(六)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

五、结

参考文献:

[1]Prahlad,C.KandGaryHamel,G.”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MayJune1990.

[2]王方华,吕魏主编.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3]西林.核心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N].中国企业报.2002,02.

[4]和炳全.企业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的培育和提高[J].经济问题探索,2001,(3)

[5]马璐,黎志成.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竞争力[J].经济管理,2000,(7).

[6]郑传锋.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J].经济师,2002,(9)

[7]张凤巧.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企业发展模式的选择[J].企业研究,2003,(4).

[8]李兴旺.核心能力的培育模式[J].企业经济,2003,(4).

[9]赵顺成.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管理世界,2001,(6).

[10]蒋文挥.关于我国国有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企业经济,2002,(7).

关键词:知识管理,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新时代图书馆要想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实施与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将知识管理用于实现更高层次的进步与提高,这也是我国图书馆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取得独立自主、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选择。,图书馆。对社会来说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我们要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管理体制与其相适应,图书馆也要从信息管理的阶段上提高到知识管理的新阶段,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取得可持续发展。,图书馆。

1、知识管理研究现状

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源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知识管理概念首先在联合国国际劳工大会上提出,同年我国也引入了国外知识管理概念和思想,随后十几年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飞速发展。

从总体上说,国内外所处的阶段不同:国内比较重于理论的研究,而国外基本上已经处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阶段。这说明我国知识管理的研究起步较国外晚,现在主要是在解决理论层面上的东西,因此还有一段路要走。具体而言:第一,国内外在对知识管理的研究中,都比较重视知识管理与其他领域关系的研究,这充分说明知识管理是从其他管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要借鉴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第二,知识管理技术上也有共同之处,皆包括其构建的平台和基本技术。第三,就知识管理的概念而言,由于国内研究是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两者的研究大体是相同的,在其概念的给定过程中都包括了技术因素、研究对象因素以及发展过程因素。但具体到实施背景上而言,国外更加强调知识管理作为一种过程,国内虽然也渐渐认识到这一点,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更倾向于知识管理作为一种知识资源管理。第四,知识管理实施的客观环境是共同的,即知识经济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全球都将知识管理作为热点问题进行研究,我国可以借鉴国际研究的先进成果,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跟上时展的步伐。

2、知识管理定义

知识管理作为管理领域的新名词,目前还没有一个大家广泛认可的定义,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立场、理解和需要出发对知识管理进行不同的定义。,图书馆。

目前国内专家学者比较愿意接受的定义是:知识管理就是对一个组织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然后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帮助组织实现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的过程。简单地说,知识管理就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它是通过确认和有效利用已有的和获取的知识,并通过对各种知识的连续性管理,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造价值的能力,以满足企业现有和未来开拓市场机会的需要的一种过程。

知识管理的功能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知识识别、知识获取、组织和个人学习、知识交流和共享、知识利用和知识创新。根据这些功能我们可以看出知识管理的内涵有两个层次:一是要不断创新、不断积累新知识,并通过将新知识本身的传播、交流和应用,使知识资产不断增值。二是通过将先进的知识全面应用于管理,从而改进产品,不断提高质量、改革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能。

3、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是从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移植而来的,国内关于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有多种观点,综合各种观点,将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归纳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是指图书馆把技术能力作为核心,通过开发人力资源和信息产品、文献资源组织与建设、战略决策、提供优质特色服务与组织管理等的整合,或通过其中某些因素的效用凸显而让图书馆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维持图书馆存在和保证该图书馆发展的外界很难模仿的、独特的能力。其特征表现为:价值优越性、独特性、稀缺性、延展性、动态性、难以模仿性和替代性。

4、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必要性

5、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关于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还比较少,可供参考的文献数量不多,但国内外关于知识管理和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渐进成熟。

综上,可以总结出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即:利用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图书馆各个系统要素有效地组织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资源作用,通过知识创新使图书馆获得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其特征除了价值优越性、独特性、稀缺性、延展性、动态性、难以模仿性和替代性,更在于突出知识性和管理的优越性。

6、结束语

知识经济是知识时代的主体经济,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创新又是当代最强劲的音符,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能使图书馆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知识管理是基于对“知识正日益成为组织最重要最关键的战略性资源”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本文将两者结合,目的在于寻找一种更加合理的管理模式,使图书馆在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1]王丽娟,刘娜.知识管理:构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04):35-37.

[2]朱华琴.关于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生成性研究.图书馆学刊,2005(4):8-9.

[3]郝建苹.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现状综述.情报杂志,2003(8):19.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乳品企业;聚类分析

Collins和Porras在《基业长青――企业永续经营的准则》中强调:“文化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要进一步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真正成为行业内领先企业,就要借助于企业文化力。”Hofstede认为企业间存在文化差异,员工的行为模式受企业文化的影响[3]。可见,企业文化是代表了组织中被广泛接受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营业绩。企业文化间的差异导致了不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差别,利用企业文化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具有重大意义。

在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研究方面,Collins和Porras指出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国内学者万守杰也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11]。王德胜从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及契合度两方面评判了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得出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和源泉;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于企业的文化系统中[5]。

二、样本选择与分析

(一)样本选择

表1给出了24个关键词的内涵,根据关键词的内涵,按照官方网站描述的企业文化中涉及到的关键词及其内涵出现的频率来分别给其打分。由于部分企业的企业文化描述很简洁,各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都不高,所以本文采用两分制,一次未出现得0分,出现1次得1分,出现2次或2次以上得2分。虽然全国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乳品企业有53家,这些企业在全国800多家乳品企业中是比较成功的,但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并对企业文化有详细描述的企业只有43家,所以本文共收集到43家乳品企业的企业文化以供分析(见表2)。

(二)分析方法

为了分析不同企业对核心竞争力因子的不同态度,选择聚类分析方法[14]。聚类分析是将物理或抽象的集合分组成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同一个类中的对象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不同类间的对象有很大的相异性。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分析每一类乳品企业成功的真正因素,并以此为标杆,激励其他相似企业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的企业文化,提高核心竞争力。因为事先不确定将样本分成多少类,并且是按照关键词对企业进行分类,所以采用系统聚类中的Q型聚类。在设置聚类分析的具体方法时,考虑到样本数据为离散、整数、无量纲数据,样本之间的方差大小能很好地反映样本之间的相似程度,所以本文在聚类方法上选择Ward法,度量标准为平方Euclidean距离。

(三)结果分析

借助SPSS16.0软件对收集到的43个样本数据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聚类树如图1所示。根据绘制的聚类树分析每一类企业的企业文化可以发现,企业明显分为两大类:一类同时强调人才和产品质量,以伊利和三元为代表,国外以雀巢为代表。在第一类有11家企业,全部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涉及到此内容,而且得分都是2分,并且企业文化内涵丰富,对核心竞争力的各个影响因素都有所侧重。而第二类企业则重点强调产品质量,以蒙牛和光明为代表,国外以达能为代表,这类企业的企业文化比较单一,忽略了核心竞争力的很多影响因素。其中第二类还可以分成两个小类,这三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因子具体构成见表3。以上述企业为标杆,可以探寻乳品企业产品质量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经验,以伊利和蒙牛为例,见表4。

在经历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内消费者对乳品安全信心丧失,乳品市场一度萎缩,2009年乳品消费需求得到恢复性增长。而最近两年乳品生产又开始断断续续出现质量安全问题,乳品质量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个乳品行业信誉的恢复,国内一些乳品企业受到致命打击。消费者尤其担忧婴幼儿奶粉质量问题,部分经济收入较高的消费群体趋向选择购买国内生产的进口奶源奶粉或通过网购等方式购买国外原装奶粉[2]。质量安全成为影响乳品消费的关键因素,而消费决定生产,乳品企业尤其需要强调产品的质量。例如,蒙牛从奶源、工艺和检测等多环节进行质量管理建设,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员工是企业产品的制造者,核心技术的发明者,经营管理的执行者,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影响都是通过对员工的影响来实现[11]。乳品企业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实施人才战略,积极参与人才争夺,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多种形式培养企业人才。例如在人才培养方面,伊利拥有伊利商学院和伊利-利乐专业学院,采用集团、事业部、分子公司三级培训体系。

三、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拓展

对多数企业而言,创新是维持及获得竞争优势的媒介[15]。当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刚性时,必须对各种能力进行创新,以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性。企业文化创新不但是核心竞争力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企业各种关键能力创新的先导[16]。随着顾客需求多样化,行业技术日新月异,同时低碳发展逐渐成为全球共识,加之我国乳品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研发的基础能力不强,在这样的背景下,除了强调人才和质量,乳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得到拓展,将科技、学习和环保纳入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因子,使之嵌入企业文化,依靠文化力影响企业的各项行为。

(1)科技是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乳品企业忽略了奶源建设和新产品研发,研发投入不足,产品差异化程度低,致使战略重点移向销售市场。从乳品市场看,各个品牌的乳品在产品层次上竞相模仿复制,产品趋同,为了争抢市场份额,各大企业展开激烈竞争,以价格战、促销战等方式来扩大销量,而这种竞争方式并非长久之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购买乳制品不仅注重口感、口味,而且关心其营养成分及功能性、安全性,对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具有优质、安全、风味、便捷等特点的产品成为消费热点。人们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对类型、规格、包装、口味等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走产品差异化道路,必须依靠科技寻求突破,充分考虑加工原料(专用品种和基地建设、贮藏保鲜)、加工过程(加工工艺、加工技术和设备)和加工产品(包装、流通)等环节的动态发展变化。

四、结语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关系到乳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借鉴在乳制品行业中销售额靠前的乳品企业的较为成功的经验,利用信息挖掘工具提炼出隐藏在企业文化内部的难以量化或描述的核心竞争力,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帮助乳品企业识别核心竞争力。结合当前乳品行业发展的新趋向,从科技、学习和环保三个方面拓展了乳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乳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建更加完善。当然,本文的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根据企业销售额选择样本,而不是综合效益;核心竞争力因子内涵的准确界定问题,这些都有待作者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杨秀丽,姚艳.浅谈提升黑龙江省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J].商业研究,2009(1):80-82.

[2]刘玉满,李胜利.中国奶业经济研究报告(2010)[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3]HofstedeG,NeuijenB,OhayvDD,etal.Measuringorganizationalcultures:aqualitativeandquantitativestudyacrosstwentycases[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1990,35(2):286-316.

[4]ZhangD.Buildingcorporateculture[M].Beijing:TsinghuaUniversityPress,2003.

[5]王德胜,辛杰.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9(12):126-128.

[6]PrahaladCK,HamelG.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0(5):79-91.

[7]MeyerMH,UtterbackJM.Theproductfamilyandthedynamicsofcorecapability[J].SloanManagementReview,1993(1):29-47.

[8],陈劲,许庆瑞.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溯源与逻辑结构剖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0,3(3):24-32.

[9]楼迎军,荣先恒.基于ISM-FuzzyAHP的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分析[J].科研管理,2007,28(1):97-103.

[10]俞燕,黄文胜.基于AHP的新疆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08,44(10):18-22.

[11]万守杰,毛明芳.企业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J].科技管理研究,2006(9):88-90.

[12]郭岚,张祥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J].科学学研究,2007,25(1):132-137.

[14]吴喜之.统计学:从数据到结论[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15]UtterbackJM,AfuahAN.Thedynamic“diamond”:atechnologicalinnovationperspective[J].EconomicsofInnovationandNewTechnology,1998,6(2-3):183-200.

[16]王德胜.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关系模型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9(21):187-188

[17]赵建辉.学习: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本源――以企业组织为例[J].管理世界,2006(3):148-149.

[18]KimDH.Thelinkbetweenindividualandorganizationallearning[J].SloanManagementReview,1993,35(1):37-50.

[19]EllingerAD,EllingerAE,YangB,etal.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learningorganizationconceptandfirms’financialperformance:anempiricalassessment[J].HumanResourceDevelopmentQuarterly,2002,13(1):5-22.

[20]YangB,WatkinsKE,MarsickVJ.Theconstructofthelearningorganization:dimensions,measurementandvalidation[J].HumanResourceDevelopmentQuarterly,2004,15(1):31-55.

THE END
1.得利斯(002330)个股资金流向查询个股行情得利斯:山东得利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师事务2024-10-31 行业资讯 更多> 君乐宝乳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魏立华:产品的终极11-25 19:48 从“一颗红枣”到“一袋料包”,新郑链出特色食11-25 19:37 海南发布“铁拳”行动典型案例(第五批) 涉及食11-25 19:32 ...https://stockpage.10jqka.com.cn/002330/
2.回复@关山:西方没有统一看法的结论是怎么出来的?你在这边盗版看看...回复@关山: 西方没有统一看法的结论是怎么出来的?你在这边盗版看看...就连PDD的TEMU,在这边都小心不少...//@关山:[该内容已被作者删除] $农夫山泉(09633)$ 我发现企业遭遇阶段性挑战的时候,更容易归因企业的竞争优势可能是什么。 比如今年的耐克,事后来看,投资者可能会总结出得出耐克的竞争优势是专业的产品力...https://xueqiu.com/4700747171/313620603
3.联建光电: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深圳市联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 重大事项提示 特别提醒投资者认真阅读本报告书全文,并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一、本次交易方案概述 本次交易联建光电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深圳力玛 88.88%股权、华瀚文化 100%股权、励唐营销 100%股权和远洋...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5112400002118_68.shtml
4.论坛议程FBIF2021食品饮料创新论坛而在消费品市场上,我们也观察到三个显著的变化,值得所有在中国的消费品企业关注与研究:第一,消费者行为产生较大分化,更为多样;第二,疫情之后,消费者表现出更加崇尚健康生活的趋势,第三,国产消费品牌开始高端化升级。消费品企业可以据此调整其现有的产品和营销策略,通过市场深耕,向精细化、个性化和全渠道模式转型。https://www.foodtalks.cn/news/9583
1.职业打假的法律规制研究学术期刊(已归档)●在职业打假人与普通消费者的实践区分中,本研究主要从行为和主体两方面进行了总结,即职业打假活动其行为特性在实践中多表现为:重复购买、一定的数量和救济途径多样等。其主体特性在实践中多表现为:知情购买、涉诉次数多(包括诉讼和投诉)、集团化和专业化等。以上论述的几个特性,均可以在界定职业打假人时用作参考,...https://sfj.sh.gov.cn/ztzl_xsqk/20201126/0209e8d836624ea090f917471a4070e5.html
2.保健食品销售分析6篇(全文)近几年中国有机食品发展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知晓度和购买率在不断提升,但是由于过高的价格,以及众多的产品,影响到有机食品的进一步发展,例如有机大米据不完全统一超过500个品牌,有机乳制品、有机茶叶、有机果品也进入到了竞争状态。另一方面众多的有机农场由于前期定位和规划出了问题,导致连年亏...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csg1ozn.html
3.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招标公告澎湃号·政务4.投标者要具备扎实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相关前期研究成果。《投标书》要重点介绍首席专家近年来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积累和学术贡献、同行评价和社会影响等方面情况。 5.投标者要树立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框架设计、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基本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体现投标者创新的学术思想、独到的学术见解和可能取...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469801
4.极客研报移动互联网落潮,最该关注的6个领域和50家公司极客...由于许多团队开始考虑如何将线上产品转移线下,精品体验店脱离了「网吧模式」演化成类似「密室逃脱」类的主题体验馆。VR 周边设备为了贴合 B 端需求,逐渐引入了交互、社交、具象化的特征。 有了线下体验店的存在,消费者将更方便地体验什么是好的 VR。为了配合线下体验店,手柄等其他周边设备将迎来爆发期。 https://www.geekpark.net/news/216099
5.(精选)产品的调研报告15篇食品安全问题频频见诸于报端,这不禁使广大消费者心存疑虑,中国老百姓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急剧下降。...五类是粮食、菜、食用菌、乳制品、烤鳗等加工企业。年产值上500万元企业有55家,完成产值6.8亿元,占该...提高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和科学生产水平;从完善制度入手,积极推行养殖企业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制度,产地产品...https://www.ruiwen.com/diaoyanbaogao/8256425.html
6.真实与虚假竞争力:企业战略研究新视角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虚假竞争力的概念、内涵和本质特征,其次阐述了虚假竞争力的形成与影响,最后探讨了虚假竞争力的治理机制与转型策略。企业竞争力的本质应是企业在信用的前提下,通过创新推进和效率提升的途径,为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的能力。虚假竞争力的企业只有通过基因再造实现转型升级进而打造企业真实的竞争力,才能在...https://qks.sufe.edu.cn/mv_html/j00002/201702/79a0f40c-9cea-495f-bfe2-1df2f5cd9214_WEB.htm
7.专栏财新周刊频道由于市场具有学习效应,无论主观投资还是量化投资,均不可能出现持续大规模的超额收益;谁更适应系统环境,谁就可以成为成功者 (2) 徐小庆|黄金和美元为何持续背离? 只要美国财政赤字率高企的状态不改变,黄金上涨的长期逻辑依然成立;但短期而言,当原油开始走弱时,黄金大概率也很难再走出独立性的上涨行情 (7) 专栏|供给...https://m.weekly.caixin.com/m/finance_columns/
8.访谈了上千个年轻消费者,我们发现一些有趣而独特的消费现象受新冠疫情和全球政治、经济等变化的影响,中国当下的市场形态和消费者心态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剧变。有些短期的改变成为长期的习惯,习惯中又有很大一部分会在未来保留下来,进而永久地影响消费形态。 在这“非常时期”里,我们访谈了上千个年轻消费者,收集了大量社会动态和行业数据,抓取了各类互联网平台的评论和弹幕,最...https://36kr.com/p/816260774728836
9.科尔尼中国大消费市场报告,说透40个行业恢复情况(文末下载)科尔尼近日发布《中国大消费市场洞察报告》,深入分析了奢侈品、酒店、汽车、服装、家电、美妆……等40个消费品细分市场的演进路径,范围上基本覆盖所有主流消费品品类,并对各细分市场头部企业在过去20年的演进路径进行重点剖析,为消费市场在疫情后修复期迎接新的拐点提供了战略建议。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1243185.html
10.消费结构变迁下“十四五”时期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十三五”时期我国消费结构加速转型,一方面从长期视角看我国消费层次、消费模式、消费形态呈明显趋势性变化,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消费市场显现出若干具备中长期影响力的新特征及新变化。消费结构的变迁为新时期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导向和动力,特别是在外需下滑压力明显加剧形势下,国内消费结构变迁将给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模...http://sass.cn/109001/59798.aspx
11.2022年第四季度(2)中国评级机构评级质量检验研究-基于公司债的视角 管理科学学报 09期 (1)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 (2)智能系统软件的定价模式:数据驱动升级视角 (3)在线商品的选择过载效应及调节定向作用研究 (4)汽车分时租赁下消费者出行模式选择行为分析 ...https://23274ol.mh.chaoxing.com/engine2/general/more?t=DBC94FD3B807EBEF9E470191D6379A0704A507F94A8B1A0B3B6C73B80A47B9A498CEB332FC051E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