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走访城区多家超市和商店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的包装饮用水种类多样,令人眼花缭乱,有纯净水、矿泉水、矿物质水、天然水、冰川水、蒸馏水等不同名称。从去年就被国标征求意见稿卷入风口浪尖的矿物质水仍在低调销售。记者留意到,康师傅已提前接轨新国标,原来最畅销的“矿物质水”,已更名为“康师傅优悦包装饮用水”。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市面上所售的饮用水中,纯净水以娃哈哈、冰露等品牌为代表,矿泉水有崂山、昆仑山等品牌,天然水主要以农夫山泉为代表,而矿物质水则有银鹭等品牌。记者观察发现,这些瓶装饮用水,单从水的颜色和口味上根本分辨不出有何不同,唯一能区分它们的就只有包装瓶上的标签了。
新规:对健康无直接影响“pH值”指标被剔除
记者了解到,早在去年6月份,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就公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征求意见稿),该征求意见稿明确表示要着手开始新国标的修订。
此次实施的新国标,适用于除了饮用天然矿泉水之外的所有能够直接饮用的“包装饮用水”,把瓶(桶)装水的产品标准和卫生标准进行了合并。在标准的术语中,厘清了包装饮用水、饮用纯净水、其他饮用水的定义。
此外,此次修改后的国标还删除了“pH值”指标。在包装饮用水市场上,一直以来,许多品牌饮用水都强调“弱碱性”,并将水的pH值标注于产品醒目位置。例如,“pH值呈天然弱碱性”、“pH值为7.25~7.8”……记者了解到,pH值已成为包装饮用水的一个重要卖点,这些标注pH值呈弱碱性的饮用水,大多宣称能够帮助平衡体液酸碱度,中和、清除体内酸性物质,价格往往要比普通饮用水高出一倍到数倍。
“之所以删除原纯净水pH值,原因是世界卫生组织未提出pH值基于健康的限值,这类指标对消费者健康无直接影响”。在去年国标修改稿征求意见出台时,就有业内人士表达了此看法。由于我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已设定了pH为6.5~8.5的要求,因此,pH值不在包装饮用水安全标准中设定是可以的。
新国标还规定:当包装饮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剂时,应在产品名称的邻近位置标示“添加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等类似字样。包装饮用水名称应当真实、科学,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种或若干种成分来命名包装饮用水。上述两项规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这水和那水有啥区别消费者“傻傻分不清楚”
在沃尔玛超市门口,当记者问及矿泉水和矿物质水有什么区别时,市民韦先生说:“可能矿物质水的矿物质会多一点吧!”昨日,记者在中山八路某超市门口随机采访了20名市民,没有一位市民能准确说出两者的不同。
记者买了一瓶矿物质水和一瓶矿泉水,对比发现,该矿物质水配料表上写有“食品添加剂”字样,显示是“水、食品添加剂(氯化钾、硫酸镁)”,而矿泉水配料一栏中只有“饮用天然矿泉水”。此外,外包装的产品标准号上,矿物质水的产品标准号以QB开头,也就是按照企业标准生产;而矿泉水、纯净水的产品标准号是以GB开头,生产依据是国家标准。
影响:
低价位矿物质水受创
饮用水市场或将洗牌
“随着新国标的实施,饮用水市场或将面临大洗牌。”从事快消行业采购业务十余年的崔经理告诉记者,受此次新国标冲击最大的应当是主打低价位矿物质水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