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变两班、两班变三班,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开发订货易、支付易、销售易、开单易、装车易、仓管易等移动产品,提供线上线下“无接触”服务,降低工厂人员集中带来的疫情风险;加班加点把饲料送到养殖场,把肉制品送到市场,确保农民、市民所需产品充足供应……
饲料企业开工率达73%屠宰场产能大幅提升
“不让养殖场畜禽‘断顿’,是饲料行业最紧迫的任务。”全国畜牧总站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秘书长王宗礼表示。总站、协会紧急协调帮助解决湖北饲料原料供应“吃紧”问题,饲料原料缺口得到缓解。
据统计,2月23日,全国9711家发证饲料企业已开工7041家,开工率达73%,开工工厂比2月22日新增241家,比2月17日增加663家,开工率比2月17日提高7个百分点;全国百家饲料企业1679家生产厂已开工1620家,开工率达96%,比2月16日提高3个百分点,新增62家。内蒙古、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甘肃17省区和新疆兵团饲料企业开工率超过80%。其中,海南开工率达100%,浙江、重庆、广东、新疆兵团开工率达到92%以上,湖北省饲料企业开工129家、开工率达31%。
“对于养殖屠宰一体化企业来说,受疫情影响不大,可以按照合同收购屠宰加工。按照往年正常年份,目前是屠宰企业逐渐复工的淡季。屠宰业处于养殖端和市场端中间环节,受生产和消费影响大,所以屠宰业复工会慢些。”中国肉类协会副会长、秘书长陈伟告诉记者。疫情发生以来,肉类协会向全行业正式下发了《畜禽屠宰加工企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为企业做好科学防控,及时复工复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据了解,目前,全国屠宰场开工数量继续增加,如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省份,各大、中型屠宰场已经开始或正在收购、宰杀,工人也在陆续返岗生产,实际产能已获得大幅度提升。
对接企业需求政策力求落实落细落地
广东、江苏、山东、河南等省纷纷出台各项细化优惠政策,力求“一企一策”为企业解决难题,支持饲料、屠宰及配套企业复工复产。
“在当地政府指导下,不到48小时便完成了复工核验。订单从12号刚刚复工的每天5吨,上涨到近几日的每天15吨以上,最多能达到20吨。”雨润集团都江堰分公司主要从事生猪宰杀和猪肉保供,每天有15-20吨猪肉供应市场和各大超市,承担都江堰市60%-70%的猪肉供应。
“目前,山东省1800多家饲料厂中复工率近80%,近几天饲料日产量超过去年同期。大型屠宰企业目前复工率为90%,家禽屠宰量远超去年同期。”山东省畜牧兽医局饲料兽药处副处长赵洪山向记者介绍。
“一班变两班,两班变三班。”正邦集团的580个分公司和子公司陆续复产以后,迅速实行一班变两班、两班变三班,实现24小时满负荷生产。
柴琰表示,海大集团目前复工率在90%以上,集团开发了订货易、支付易、销售易、开单易、装车易、仓管易等6大面对不同群体的移动产品,提供线上线下“无接触”服务,降低工厂人员聚集带来的病毒传播风险,保障职工、司机、客户的健康安全。
“疫情发生后,唐人神集团在全国各地的近百家子公司快速复工复产,目前,25家养殖场一直正常营业,74家饲料厂、4个肉品加工厂均正常复工,另外30多家连锁店从正月初二开始陆续开门迎客。”唐人神集团宣传部部长于红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