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准中黄曲霉毒素限量解读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展青霉素、赭曲霉毒素A以及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指标。在新真菌毒素限量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增加了伏马毒素的限量指标。本次重点解读黄曲霉毒素类指标,主要从化合物性质、标准限量、污染情况以及防控建议等方面进行解读,旨在帮助了解真菌毒素和应用标准。

黄曲霉毒素性质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最早被发现于1960年,是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和寄生曲霉(Aspergillusparasiticus)的次级代谢产物,目前已分离鉴定出12种以上。常见的有黄曲霉毒素B1、B2、G、G2、M1、M2、B2a、G2a、BM2a和GM2a等,其中,黄曲霉毒素B1污染最普遍,危害最大,污染水平约占黄曲霉毒素总量的70%;黄曲霉毒素M1为乳牛摄入被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饲料后,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

世界范围内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相当广泛,包括谷物、坚果和籽类、香辛料以及牛乳等,尤以玉米、花生被污染的程度最严重。其主要原因是食物在田间未收获前被黄曲霉等产毒菌浸染,在适宜的气温和湿度等条件下繁殖并产毒,或未经充分干燥,在储藏期间产生大量毒素。

世界范围内曾报道数起人类的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事件,如非洲的霉木薯饼中毒,印度的霉玉米中毒等。2004年至2005年肯尼亚暴发了迄今史上最大规模的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事件,中毒千余人,死亡125人,中毒玉米中检出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高达4400μg/kg,是罕见的黄曲霉毒素中毒事件。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症状一般为一过性发烧、呕吐、厌食、黄疸、腹水、下肢浮肿等肝中毒症状,严重者出现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死亡。

根据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组织的标准规定,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如果在安全限量范围之内,并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风险。

黄曲霉毒素限量控制

黄曲霉毒素B1是影响人和动物健康的主要真菌毒素之一,也是全球食品安全控制中最主要的真菌毒素。200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全世界食品和饲料真菌毒素法规报告中显示,除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规定以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各类食品中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范围为1~20μg/kg,黄曲霉毒素总量(AFB1、B2、G1、G2)的限量范围为0~35μg/kg。GB2761-2017对玉米、大米、小麦等谷物及其制品,发酵豆制品,花生及其他坚果籽类,植物油,调味品,婴幼儿食品等均规定了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对乳及乳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等规定了黄曲霉毒素M1的限量。

新标准征求意见稿中,为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健康,增加了即食生干坚果及籽类(花生除外)、芝麻酱及含玉米原料的膨化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要求,同时将GB2761表1中“玉米制品”“花生制品”分别修改为“含有玉米原料的谷物制品”“含有花生原料的坚果及籽类制品”,并调整文本中坚果及籽类限量指标描述方式。由征求意见稿看,值得注意的是明确了芝麻酱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要求。由征求意见稿表A.1标准中食品分类看,明确了食用植物调和油及添加了鱼油的调和油归为植物油脂,限量指标为10μg/kg。

常见可能的易污染食品种类

2018年欧盟食品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通报涉及26类食品风险,微生物污染(主要是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单增李斯特菌等)936例排在第一位,其次为真菌毒素(主要是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A)577例。其中,黄曲霉毒素主要涉及的是坚果及其制品,而我国被通报的主要问题也是黄曲霉毒素污染。由我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看,黄曲霉毒素容易污染的食品是花生及其制品,尤其注意散装花生油或自制花生油(原料问题或未精炼原因)等。另外,也要注意香辛料贮存中可能因温湿度或吸潮等,容易污染黄曲霉毒素B1。

防控建议

黄曲霉毒素的热稳定性非常好,常规烹调和加热处理不易分解。目前尚无完全去除农产品和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可靠方法,但只要将其控制在安全限量水平以下,并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风险。

CAC食品污染物法典委员会(CCCF)颁布过多个真菌毒素类控制规范,强调从原料到消费的整个链条的关键点控制(HACCP等),黄曲霉毒素类的控制规范涉及花生、无花果、香辛料等。

生产:2016年原国家卫计委立项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了在采收、储存、加工等过程中控制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原则,强调原料筛选(去除霉粒)、储存场所保持干燥及通风、及时隔离受感染的原料(避免交叉污染)、定期监测环境湿度或原料温度及水分含量等;要求花生水分活度低于0.7,相对湿度低于70%,温度在15℃以下;制取花生油时,应在确保不影响营养成分和风味的前提下,采用安全有效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去除工艺(如碱炼、吸附、臭氧、紫外照射等),尽量减少成品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鼓励采用快检设备对黄曲霉毒素进行动态监控。

贮存:食品贮存中,要注意温湿度控制和包装材料的密封性,避免霉变。

消费:消费者应注意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注意在保质期以内妥善保存食品并消费;在湿热地区,更要注意把食物尤其是花生、瓜子、香辛料等,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尽快食用,不要食用过期及霉变食品,及时丢弃霉变或破损的食品;对土榨花生油等,要科学识别可能存在黄曲霉毒素未充分脱除的风险。

THE END
1.国内外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目前,全世界已经有60多个国家制订了食品和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和法规。我国制定的限量标准只对黄曲霉毒素AFB1总量作出规定,并没有黄曲霉毒素AFB总量的限制要求。美国制定的相关标准规定人类消费食品和奶牛的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总量(B1+B2+G1+G2)不能超过20μg/kg,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的含量不能超过0.5 ...http://www.femdetection.com/news2/afbbz.shtml
2.GB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 M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展青霉素、赭曲霉毒素 A A及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指标。 2 术语和定义 2.1 真菌毒素 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次生有毒代谢产物。 2.2 可食用部分 http://www.bjcryy.com/news/240.html
3.现行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标准方法汇总黄曲霉毒素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定制了与黄曲霉毒素相关的限量标准。我国对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和黄曲霉毒素M1的最高允许量有严格的标准。同时对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也作出了相应的标准http://www.truthers-bio.com/hy/204.html
4.黄曲霉素出口检验标准粤港湾进出口各国黄曲霉素毒素限量标准要注意 我国在GB 2716-2015中对黄曲霉素B1、M1分别在花生、玉米、大米、植物油、豆类、发酵食品、以及乳汁品中的限量做出敏却规定:B1最高限量为20μg/kg,M1最高限量为0.5μg/kg。 2010年欧盟委员会发布(EU)No165/2010条例,对花生、开心果等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残留进行了修订...http://ygw-sz.com/h-nd-695.html
5.中药材黄曲霉素检测技术操作详解三、 中药材真菌毒素检测项目及限量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柏子仁、莲子、使君子、槟榔、麦芽、肉豆蔻、决明子、远志、薏苡仁、大枣、地龙、蜈蚣、水蛭、全蝎等14味药材及其饮片品种项下增加“黄曲霉毒素”检查项目,限度为“黄曲霉毒素B1不得过5 μg/kg;黄曲霉毒素G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B2总量不...https://www.bio-equip.com/showarticle.asp?ID=453127631
6.稻谷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查询真菌毒素限量真菌毒素限量查询,依据食品标准GB2761整理,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在食品稻谷中的限量值为10μg/kgμg/kg,检测方法依据GB 5009.22。备注:以糙米计http://www.eshian.com/mycotoxinsnew/29800.html
7.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pdf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pdf,— GB2761 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1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展青霉素 赭曲霉毒素 B M A 1 1 及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指标。 2 术语和定义 2.1 真菌毒素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312/5211213324002230.shtm
1.关注黄曲霉毒素国内外限量标准完善食品安全保障措施关注黄曲霉毒素国内外限量标准,完善食品安全保障措施■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范蓓 李庆鹏 哈益明真菌毒素污染是危害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麻、奶和奶制品、肉类、鱼虾类、发酵产品和饲料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全球每年约有四分之中被发现,其中最易受到污染的应属花生、谷物等一的谷物受到真菌毒素的污染。https://doc.mbalib.com/m/view/04b2015c5af7680a70e9a07d6acad0bd.html
2.夏季注意防黄曲霉毒素夏季气候湿热,是大部分真菌(俗称霉菌)“喜欢”的生长繁殖环境,我们经常听说的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就是由真菌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代谢产生的,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 一、粮油食品易被黄曲霉毒素污染 AF是一类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在紫外光照射下都发生荧光,根据荧光颜色及其结构分别命名为AFB1、AFB2、AFG1等,...https://www.scey.gov.cn/xwzx/bmxx/10897071.html
3.《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标准解读(2017年9月17日正式施行)表2 特殊膳食用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要求 3、检验方法的变化 黄曲霉毒素B1按 GB5009.2 2规定的方法测定。 GB 5009.2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2017-6-23实施)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以下简称AFTB1、AFTB2、AFTG1和AFTG...http://www.anytesting.com/news/539383.html
4.研知形粮油产品中真菌毒素限量及检测方法汇总*目前我国尚未制定伏马毒素的限量标准,而美国、欧盟已有相关规定。 l 杂色曲霉素/柄曲霉素(Sterigmatocystin, ST) 杂色曲霉素是由杂色曲霉和构巢曲霉等真菌产生的一类结构类似的化合物,是黄曲霉毒素的合成前体,二者结构相似。杂色曲霉素具有致癌、致畸性,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划分的2B类致癌物质。与黄曲霉毒素类似,其...https://www.guoyanrm.com/News/view/id/ZGE1TNYbmmg.html
5.我国现行真菌毒素检测标准概述企业动态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订了食品和饲料中AF限量标准。我国对食品中AFB1和AFM1的最高允许量有严格规定,而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主要对AF总量(B1+B2+G1+G2)做出限定。为了满足进出口的需求,SN标准是针对黄曲霉毒素总量的检测。 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标准覆盖了AF污染的大多数食品,2020年《中国药典》2351真菌毒素测定法...https://www.biomart.cn/news/16/30077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