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通州种业园科研育种基地,早春播种的玉米已结出饱满的玉米穗。田边,每隔一段距离就插着一块小牌子,“京彩甜糯669”“京紫糯519”“京科糯681”“农科糯336”等明星品种一目了然。
7月19日-7月20日,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与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联合主办的“2024京津冀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十届北京鲜食玉米节”在此举办。
本届大会展示了来自全国各地34家企事业单位共计139个品种,其中糯玉米品种50个、甜加糯品种48个、甜玉米品种41个。
在这里,记者看到了琳琅满目的玉米品种,它们各具特色,或软糯、或甜脆、或甜糯相宜。丰富的品类、多样的花色,为观众呈现了一场鲜食玉米的视觉与味觉双重盛宴。
经过多年的创新研发,北京陆续推出了类型丰富的鲜食玉米品种,既有甜糯口感、浓郁香气的好味道,也有黄、白、紫色的漂亮外观。
截至目前,赵久然率领团队还育成并推广200多个大田籽粒玉米品种,已累计种植推广超过5亿亩,增产粮食数百亿公斤,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种白甜糯品种‘农科糯336’果穗大、口感好、抗性强、产量高,特别是叶酸含量高,且适应性广,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岛以及云贵川等地区均能种植,2024年再次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主导品种,目前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大、范围广的甜加糯型主导品种。”赵久然介绍。
目前全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已超过2500万亩。据了解,近年来,北京市鲜食玉米产业快速发展,2024年全市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将超过6万亩,是2015年的2.2倍,且创新培育出了“农科玉368”“农科糯336”“京科甜608”“京科糯768”等广受市场和消费者欢迎的高端特色鲜食玉米新品种。
本次活动还发布了2024年北京市鲜食玉米主推品种8个,分别为:“农科糯336”“京科糯768”“京黄糯269”“万糯2018”“华耐甜玉782”“圣甜白珠”“斯达甜221”“米哥”;并发布了以“错期播种、科学水肥、绿色防控、适期采收、产后保鲜”为核心的北京市鲜食玉米主推技术,以及推介发布了10个鲜食玉米优秀种植园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采购商和消费者。
“京津冀鲜食玉米产业大会暨北京鲜食玉米节的连续举办,为鲜食玉米产业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了科研育种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推动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方向发展。通过展示优质品种和先进种植技术,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为乡村产业振兴、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赵久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