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天命地理百科

昭昭天命(ManifestDestiny,又译天命论、天命观、美国天命论、天赋使命观、上帝所命、神授天命、命定扩张论),为惯用措词,表达美国凭藉天命,对外扩张,散播民主自由的信念。是19世纪美国民主党人所持的一种信念,他们认为美国被赋予了向西扩张至横跨北美洲大陆的天命。昭昭天命的拥护者们认为美国在领土和影响力上的扩张不仅明显(Manifest),且本诸不可违逆之天数(Destiny)。昭昭天命最初为十九世纪时的政治警句(catchphrase),后来成为标准的历史名辞,意义通常等于美国横贯北美洲,直达太平洋的领土扩张。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昭昭天命作者:娇颜化枯骨小说类型:东方玄幻发布状态:连载中

其后用法

进入20世纪后,美国不再依靠“天命”推展领土扩张,“昭昭天命”一辞之使用率大减。在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治下,美国在新世界中的角色,一如其于1904年对门罗主义的罗斯福推论(RooseveltCorollary),定义为“国际警力”,以确保美国在西半球之利益为要务;罗斯福推论明确摒弃领土扩张。过去,昭昭天命被视为在西半球行使门罗主义之所必需;而今,领土扩张主义已为干涉主义所取代,成为维护门罗主义之工具。

这是首次,也是唯一次,在任总统于年度演说中使用“昭昭天命”一辞。威尔逊总统对昭昭天命的说法为,摒弃扩张主义,并为民族自决(作政策上的)背书,强调美利坚合众国为著民主事业,有成为世界领袖之使命。

北美洲之外

美国共和党在189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的党纲宣告:“本党重申,赞成门罗主义,并概括性认可共和政体昭昭天命之功。”由于共和党败选,宣言中的“昭昭天命”一辞并无确切定义。然而,共和党于1896年美国总统大选后重回白宫,其后更连霸16年。昭昭天命一辞其时用以推展美国的海外领土扩张。而昭昭天命的这种说法是否符合1840年代的大陆扩张主义,在当时即引起争论,并延伸至后世,长久不衰。

例如说,威廉·麦金莱总统于1898年提倡兼并夏威夷属地(TerritoryofHawaii),他说道:“我们需要取得夏威夷并好好经营,更甚于前此之于加利福尼亚,此乃昭昭天命。”另一方面,曾于执政期间阻挡兼并夏威夷的民主党籍前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写道,麦肯利的兼并为“歪曲我国之天命”。史学家亦持续两种观点之论战,一派将美国在1890年代的海外扩张解读为昭昭天命论延伸远跨太平洋彼岸;另一派视其为昭昭天命论之对立面。

美西战争与菲律宾1898年,在美军的缅因号战舰于古巴哈瓦那的港口爆炸沉没后,美国插手介入古巴反抗军与西班牙帝国之间,是为美西战争之开端。虽说1840年代的昭昭天命论之拥护者曾吁求兼并古巴,美国参议院于战前全体一致通过铁勒修正案(TellerAmendment),承认古巴之“自由独立”,并放弃所有美国兼并该岛之意图。而战后通过的普拉特修正案(PlattAmendment)则实质上承认古巴为美国的保护国。昭昭天命若意味公然兼并,则自此对古巴不再适用。

与古巴情形不同的是,美国在美西战争后兼并关岛、波多黎各、以及菲律宾。攫取这些岛屿为美国历史写下新页。过去,美国取得领土的目的在于建立新州,取得相同于已有各州之立足点;而这些新取得之各岛屿为殖民地,而非预期建立的新州。此一程序经诸岛屿释宪案(InsularCases)确认。美国最高法院于这一连串释宪案中裁决,美利坚合众国辖下所有领地并非自动完全适用美国宪政权利。依此见解,兼并违反昭昭天命论之传统义意。据弗雷德里克·默克(FrederickMERK)所言,“昭昭天命包含考宏与欧苏利文所能同意的基础原则─不应并入无资格立州之人民。此一原则被1899年的帝国主义甩到一边去。”

名词起源

欧苏利文之第二次使用此词则变得极富影响力。他于1845年12月27日在其《纽约晨报》论及与大英帝国在奥勒冈州持续不断的边界纠纷。欧苏利文论断美国有权主张索求“奥勒冈全境”:

对洲内扩张的影响

“昭昭天命”一词最经常为人所联想者为美国自1815年至1860年间的领土扩张。此一时期,自1812年战争结束起至美国内战爆发为止,人称“昭昭天命之世”(AgeofManifestDestiny)。美国版图在这段期间扩展至太平洋——自海至光辉之海("fromseatoshiningsea")——基本确立今日美国本土的边界。昭昭天命论在合众国与其北方的英属北美(后称加拿大)之间的关系上有其作用;但在其考量墨西哥问题与引发美墨战争上更具因果关系。昭昭天命论中,蔓延各处的种族主义对美国印地安人而言后果严重。

大陆主义十九世纪中,美国终将吞并北美洲全境的信念,世称“大陆主义”(continentalism)。此一构想的先期提倡者为约翰·昆西·亚当斯,他是自1803年路易西安那购地案至1840年代詹姆斯·波克执政期间,美国版图扩张的领导人物。1811年,他在给父亲约翰·亚当斯的信中写道:

亚当斯为推展其理念着力甚深。他起草了1818年条约(Treatyof1818),奠定西至洛矶山脉的美加国界,并约定奥勒冈国共管。他磋商出1819年的亚当斯─欧尼斯条约(Adams-OnísTreaty)——又称贯洲条约(TranscontinentalTreaty),自西班牙手中买下佛罗里达并将与西属墨西哥的边界延伸至太平洋。他并且有系统的陈述了1823年的门罗主义,该说警示欧洲,西半球不再开放欧洲成立殖民地。

英国殖民时期的北美1815年之前

美国独立革命爆发之前,美国革命家们原本希望法裔加拿大人能够加入殖民地十三州以共同推翻大英帝国的统治。加拿大省受邀举派代表参加大陆议会,且大陆会议已预先允许加拿大加入合众国。1775年,当美国在企图将英国逐出北美的战争中,攻入加拿大时,也希望法属加拿大能共襄盛举。这些拉拢加拿大靠向十三州的策略,无一达成。在巴黎和平协商中,本杰明·富兰克林企图说服不列颠外交官将加拿大割让给合众国,亦未成功。由于大英帝国始终存在于合众国北界,导致美国于1812年战争期间,第二次北侵英属北美,但未成其功。

这些将大英帝国逐出北美的企图,时受引据为昭昭天命论付诸行动之先例。然而,加拿大史学家瑞嘉诺德·史都华(ReginaldStuart)论断,这些与“昭昭天命时期”("EraofManifestDestiny")中的行动,性质不同。史都华于1815年之前写道:“所有看来有如领土扩张主义之举措,其实是来自守成的想法,而非来自征服与兼并的雄才大略。”此种观点认为,昭昭天命论并非引发1812年战争之因素,而是在战后才出现,并成为公众信念。

奥勒冈国

在合众国北界,昭昭天命论在奥勒冈国与大英帝国的边界纷争中发挥其最重要的作用。1818年英美会议(Anglo-AmericanConventionof1818)约定奥勒冈国共管,而数以千计的美国移民于1840年代经由奥勒冈小径(OregonTrail)移居该处。英国人回绝约翰·泰勒总统依约翰·昆西·亚当斯之前议,将该区沿北纬49度线一分为二的提案,而坚持将边界南移至哥伦比亚河,此举将今日华盛顿州的所在地划归英属北美。昭昭天命的拥护者们誓死反对,并呼吁兼并奥勒冈国全境。总统候选人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运用汹涌的民气自利,民主党并于1844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呼吁兼并“全奥勒冈”。

成为总统后,波尔克重提沿北纬49度线将该区一分为二之议,使昭昭天命论最激切的拥护者们心灰意冷。当英国回绝该议后,美国的扩张主义者回以口号不达54-40就打仗!(Fifty-FourFortyorFight,北纬54度40分为奥勒冈北界。该口号经常被错误地引述为1844年大选中的口号)。当波尔克转而中止共管协议,英国终于同意沿北纬49度线将该区一分为二,争端于1846年两国签订奥勒冈条约后落幕。

虽然早先为了‘全奥勒冈’而群情汹涌,该条约于美国颇孚民望,并迅即获参议院认可,部份原因是由于合众国当时正与墨西哥交战。许多美国人相信加拿大诸省迟早会并入合众国,而这场战争对达成命运之付托并无必要,尚且产生不良后果。据瑞嘉诺德·史都华的说法,昭昭天命论最激切的拥护者们之所以未在北方边界问题上占上风,“是由于尽管称之为‘大陆主义’,昭昭天命的适用范围仅达美国西部与西南,而不及于北方。”

墨西哥与德克萨斯1836年,德克萨斯共和国宣告自墨西哥独立。在德克萨斯革命之后,更寻求加入合众国成为新的一州。这正是自杰斐逊以来,至欧苏利文时代,所提倡的理想扩张程序:可能的新州要求归属于合众国,而非合众国扩充其治权以凌驾于无此意愿的人民头上。然而,兼并德克萨斯实属矛盾,因其使联邦多增一蓄奴州。安德鲁·杰克逊总统与马丁·范布伦总统因为奴隶制度的争议威胁到民主党的整体性,拒绝德克萨斯加入并成为合众国的一部分。

墨西哥

美国国会于波尔克就职前,通过美国兼并德克萨斯法案。波尔克更进一步占领墨西哥主张所有权的德克萨斯领土,是为于1846年4月24日爆发的美墨战争之前奏。由于美方告捷,1847年夏出现了兼并“全墨西哥”的呼声,部分来自东部的民主党人,他们主张将墨西哥纳入联邦为确保该地区永久和平的最佳手段。

这项主张因两个理由而自我矛盾。首先,约翰·欧苏利文等理想化的昭昭天命提倡者不断提及,合众国的律法不应强加于无此意愿的人民头上,而兼并“全墨西哥”侵犯此一原则。其次,兼并墨西哥意指将合众国公民权扩及千千万万名墨西哥人。支持兼并德克萨斯的南卡罗来纳州联邦参议员约翰·考宏,因着昭昭天命之“使命”,以种族上的理由反对兼并墨西哥。他于1848年1月4日在国会中的演说中阐明其观点:

矛盾的显现

这场辩论带出了昭昭天命论的矛盾之一:一方面,昭昭天命论中的种族观念暗示,墨西哥人由于非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不具成为美国人的资格;而昭昭天命论中“使命”的部分暗示,墨西哥人将因被纳入美式民主而进化(或说重生,后来的说法)。种族观念曾被用以推行昭昭天命论,但在考宏以及“全墨西哥”运动的例子中,种族观念亦被用以反对昭昭天命论。

这场矛盾最终以墨西哥割让领土解决。两块人口较墨西哥其他地方稀少的属地加利福尼亚与新墨西哥加入合众国。“全墨西哥”运动,一如“全奥勒冈”运动般,无疾而终。

印地安人合众国的陆上扩展通常意为占据印地安人所有之地。合众国承袭欧洲人的作为,只有限度的承认美洲土著的土地权利。依一项由战争部长亨利·纳克斯(HenryKnox)所大规模擘划的政策,合众国政府寻求以合法的印地安土地交易为唯一扩展领土进入西部的管道,鼓励印地安人售出部落土地并“开化”,意即(连同其他事项)放弃打猎,变成农夫;并使印地安社会以家庭为单位,而非氏族或部落。“开化”计划的拥护者相信,这样的程序会大大的降低印地安人所需的土地面积,于是有更多的土地可与美国白人交易。托马斯·杰斐逊相信,既然印地安人的智力与白人不相上下,印地安人理应像白人一样的生活,或无可避免地被白人推到一旁。杰斐逊根源于启蒙时期的想法,即印地安人与白人一起创建新国家的理念,于其有生之年未曾实现。他于是开始认为印地安人应移居到密西西比河的另一侧,维持社会分离。此一观念因1803年的路易斯安那购地案而成为可能。

此一观念,又名搬迁印地安人,于昭昭天命之世浮出台面。虽有若干拥护搬迁者基于人道相信印地安人最好是搬离白人的地方,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为印地安人只不过是挡在美国西扩之路上的“野蛮人”。史家瑞吉纳德·郝斯曼于其深具影响力的论文“种族与昭昭天命”论断,种族性修词于昭昭天命年代大量增加。美国人逐渐相信印地安人会随着美国的扩张而凋零。这样的观点反应在美国首位伟大的史家佛兰西斯·帕克曼其1851年印行的皇皇巨著庞帝克的阴谋中。帕克曼写道,印地安人“注定要在盎格鲁美国人其所向无敌的西进力量之浪潮面前消失无踪”。

欧苏利文的主张

欧苏利文相信上帝的旨意(DivineProvidence)赋予美国广布共和民主遍及北美洲之使命(大行自由权利,"thegreatexperimentofliberty")。对欧苏利文来说,既然大英帝国不知利用奥勒冈以广布民主,不列颠对这块土地的权利主张可以忽视。欧苏利文认为昭昭天命为道德观念(天条,"higherlaw"),足以盖过一切顾虑,包含国际法与国际协定。

欧苏利文原来对昭昭天命的构想并非强取豪夺以扩充领土。他相信美式民主的拓展势不可当,会随着白人(或盎格鲁撒克逊民族)迁移各处而出现而无需涉及军事行为。欧苏利文不赞同于1846年爆发的美墨战争,然而他相信战争的结果将惠及双方。

欧苏利文并未始创昭昭天命的概念;其措词虽为此一于1840年代颇得人心的情怀提供有力的称号,其概念自身并非新创。且欧苏利文虽为鼓吹此种思想的先锋之一,其他另有多名作者曾使用不同的词句来描述同一概念。美国报业于1840年代的成长,尤其是煽动性的八卦报刊(pennypress),是昭昭天命等概念广为散播的重要因素。

当时欧苏利文自己并不晓得自己创造出了新的警句。此词由辉格党引用以反对执政的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总统后,广为流传。1846年1月3日,罗伯·查尔斯·温梭普(RobertCharlesWinthrop)众议员于众议院内嘲弄这个观念,他说道:“我想,除了全扬基国以外的任何国家,都不会容许散播昭昭天命之义。”对于昭昭天命的拥护者们引用“神赐之洲”来为基于俗世利益辩护的作法,在众多批评者中,温梭普是首位发难者。

民主党不顾这些批评而接受该警句。它迅速流行,其出于欧苏利文杜撰一事终为人所遗忘。欧苏利文于1895年默默无闻地撒手人寰,约当其警句为人复用之时。直至1927年,方有历史学家确定此一警句出自欧苏利文之手。

简介

昭昭天命一直是笼统的观念而非特定政策。若另加领土扩张主义,此词也包含美国卓异主义、罗马式国家主义、与所谓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优越性等信念。许多白人在论说昭昭天命时专注于最初的美式扩张主义;另有人认为该词所表达之概念为,拓展疆域为美国对这个世界的“使命”。其使命的内容在不同的年代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恩斯特·李·图弗森(ErnestLeeTuveson)总结这些各式各样的可能意义,写道:“‘昭昭天命’一词涵括广阔繁复的观念、政策、与作法。彼此间既无预期般的相容,出处也各自不同。”

本条目并非美国领土扩充史,或拓荒者西向垦殖美国边疆的故事。昭昭天命是对西向扩充运动的一种辩解或理由;又或者是一种促发其进程的意识型态或学说。本条目为昭昭天命此一观念之沿革,及其对美国对外扩张之影响。

解读与影响

史学家威廉威克斯(WilliamE.Weeks)注意到,拥护昭昭天命者们通常依附在三条关键主题之上:

1.优越性:美国人民与其体制的长处;

2.使命:广布其体制,从而以美国的观点解救并重建世界;

3.天意:依天命贯彻。

这三条主题,又称美国卓异主义,通常可回溯至美国的清教徒传统,约翰·温索普1630年广为人知的布道词《岭上之都》(CityuponaHill)的部分内容。他在这次证道中呼吁建立对旧世界大放异彩的道德社会。汤姆斯·潘恩在其1776年具影响力的小册《常识》(CommonSense)中回应此见解,论说美国革命提供机会以创建更好的新社会:

美国身具使命,以扩张领土来广布其体制与理想的信念——安德鲁·杰克森于1843年之著名表述为“延展自由之域”——为昭昭天命论的基本观点。许多人相信美式民主毋需合众国政府之力便得以散播。美国的拓荒者们心怀信念横越北美大陆,其纲领为北美与世界其他国家会尽力与美式体制相仿。托马斯·杰斐逊最初并不认为美国必须向外扩张,他相信北美洲将成立其他类似于合众国之共和政体,形成他所说的“自由帝国”。然而,在1803年的路易斯安娜购地之后,他接受了版图膨胀。其后数十年间,随着合众国领土不断外扩,“延展自由之域”是否意指延展蓄奴之域,因对美国的“使命”有不同解释,对立逐渐升高,而成为议题核心。

THE END
1.DAMN,DAMNRegular,DAMNDAMN Regular字体 ManifestDestiny Italic字体 Soldier 3D Italic字体 Arco Star Bright W05 Regular字体 DFGyoSho Std W7字体 VnWalbaum Bold字体 Oilvare Italic字体 Allianz-Positiv字体 Wire One Regular字体 Heroic Regular字体 Blue Tone Two字体 AsterixRegular字体 612KosheyLine-Bold字体 BoschSansCond-Regular字体...https://ziti.haomeili.net/ZiTi/662522
2.飘扬在德克萨斯上空的六面旗帜但是奥沙利文的“上帝天命论”(Manifest Destiny)已经在美国人心中成为精神信条,并且成为了美国不断扩张的理论依据。1844年美国大选,顺应民意的扩张主义者后来的美国第11任总统波尔克(James K.Polk)提出他要再为美国领土的扩张做出贡献,如果他当选将允许德克萨斯的加入并且还要兼并西北部的俄勒冈,正是这一纲领,竟然让他...https://www.jianshu.com/p/986b5cfbcb48
1.manifestdestiny手抄报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垃圾分类爱护校园拂晓中心小学英语组垃圾分类主题手抄报活动 manifestdestiny手抄报手抄报简单又漂亮英语手抄报空白模板设计图 amazingthings手抄报 手抄报简单又好看 元宵节英语手抄报素材 manifestdestiny手抄报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垃圾分类爱护校园拂晓中心小学英语组垃圾分类主题手抄报活动...https://www.puchedu.cn/shouchaobao/4025696.html
2.ManifestDestinyMCLarsYTCracker高音质在线试听MC Lars、YTCracker - Manifest Destiny 专辑:Donald Trump Has Really Bad Morals 歌手:MC LarsYTCracker 抱歉,该歌词暂不支持自动滑动 [Lars:] Welcome to the Wild Wild West Pecos Lars won't hesitate to put a slug in your chest Hard rhymer, 49-er, got my Remington Cocked ...https://www.kugou.com/mixsong/u38y5c8.html
3.Iraq,TheBoyWhoCriedWolf,AndTheCouchPotato'sBurdenI argue the war in Iraq is not justified by the reasons given for war, its poor conduct, and re-igniting one of the worst elements of past American history- the paternalistic, racist White Man’s Burden, noxious progeny of the Manifest Destiny ideal to justify American continental imperialism...http://cosmoetica.com/B194-DES136.htm
4.FreAs是什麼字體?眾識社區識字體網?TheMeshroom-Regular 88.8% 商用须授权 ManifestDestiny Regular 77.8% 商用须授权 ?ManifestDestiny Regular 77.1% 商用须授权 Kengwin-Regular 76.5% 商用须授权 ManifestDestiny Italic 76.1% 商用须授权 Kengwin W05 Regular 76.1% 商用须授权 Dotties Chocolate Black 76% 商用须授权 Light-Trail ...https://hant.m.likefont.com/community/111381074/
5.ManifestDestiny是什么意思英英释义词源英文解释Manifest Destiny是什么意思 n. 19世纪中后期 被美国人广泛持有的一种信条:扩张美国在北美洲的领土 扩大美国政治 经济 Manifest Destiny英英释义 noun a future event accepted as inevitablebroadly: an ostensibly benevolent or necessary policy of imperialistic expansion ...https://www.yswxk.com/en-detail/ebb5094927d22e0c7b9933f5d290ec74
6.美国与古巴:两百年恩仇路美国兼并主义者的梦想破灭后,将这股热情转向支持古巴独立。1895年,以在纽约流亡的古巴人为首的人士,开始赞助马蒂(Jose Marti)在古巴的反殖民战争。而这一时刻,正式拉开了古巴与美国之间即将开始的百年恩仇史。 1898年,秉持“天定命运”(Manifest Destiny)理论,美国正式介入了古巴反抗西班牙战争,并于1898-1902年期间对...https://www.yicai.com/news/4054020.html
7.技术浪潮和国家竞争:为什么美国连赢了三次?美国的成功,有人归因于地理和资源禀赋,有人归因于制度和意识形态,有人归因于地缘政治运气和移民注入,也有人归因于美国的所谓“昭昭天命”(Manifest Destiny)——这一玄学词汇由一个狂热的美国民族主义记者John L. O'Sullivan在1845年提出,本质上号召大家甭费劲分析,信就完事了。 https://www.tmtpost.com/7139080.html
8.美利坚合众国Colonization, the annexation of Texas and war with Mexico (after enacting Manifest Destiny) are sensible directions to go in. After this, promoting capital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allow the US to build up a massive power-base from which to project diplomatic and military power, both in...https://vic2.parawikis.com/wiki/%E7%BE%8E%E5%88%A9%E5%9D%9A%E5%90%88%E4%BC%97%E5%9B%BD
9.威廉·沃克:率领200人征服尼加拉瓜的美国冒险家(中美洲史)书评“一八五二年他长途跋涉来到中美洲,投入恶名昭彰的威廉·沃克(William Walker)麾下。沃克于一八五○年代初期找来一些美国人组成一支小部队,在尼加拉瓜挑起内战,为的是推翻该国政府并在当地建立一个“洋基国”。华尔在沃克麾下打仗,一八五三年担任他的训练官,一年后离开,自己出去闯——若是晚点离开,将有幸看到他的...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60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