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六类先天性结构畸形患儿医保报销后还能二次报销!
为减少先天性结构畸形所致残疾,推进健康扶贫工程,妇幼健康服务司联合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于2017年启动实施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项目主要针对发病率相对较高、有成熟干预技术、治疗效果良好的先天性结构畸形疾病,为贫困家庭患儿提供医疗费用补助。
医护人员帮忙申请,今年将有6000名患儿得到救助
为减轻贫困患儿家庭医疗负担,促进先天性结构畸形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先天性结构畸形所致残疾,妇幼健康服务司联合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于2017年启动实施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
2018年起,在15个试点省(市)的基础上,将中西部所有省份纳入项目实施范围,项目实施省(区、市)扩大到27个。今年拟为6000名符合条件的患儿提供救助,毓璜顶医院为烟台地区唯一定点医疗机构。
哪些患儿可符合这项专项救助?毓璜顶医院医务处副处长姜鹏飞介绍说,临床诊断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生殖器官、肌肉骨骼系统、呼吸系统及五官严重先天性畸形六大类患者在救助之列。此外还需满足年龄18周岁以下(含),家庭经济困难,能够提供低保证、低收入证、建档立卡贫困户证明或村(居)委会等开具的贫困证明并在2017年1月1日之后在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诊断、手术治疗和康复医疗费用自付部分超过3000元(含)的才可以申请救助。
不设户籍限制,最高可获30000元补助
不设户籍限制,只要符合条件的患儿家庭都可进行申报,姜鹏飞称患儿家庭最高可获得30000元补助。但由于知悉家庭较少,截至目前烟台地区仅上报一例,而去年全国有大量名额空缺。
姜鹏飞介绍说,对2017年1月1日(含)之后,在烟台毓璜顶医院的诊断、手术、治疗和康复医疗费用给予补助的患儿,项目将根据患儿医疗费用报销之后的自付部分,一次性给予3000元-30000元补助。
每位患儿具体补助标准为:自付部分超过3000元(含)、小于4000元的,补助额度为3000元;自付部分超过4000元(含)的,按自付费用的75%予以补助,最高补助额度为30000元(含)。对同一患儿同一疾病分次申请救助的,或同一患儿不同疾病分别申请救助的,项目只补助一次。
记者从毓璜顶医院获悉,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于2011年8月30日成立,是经民政部批准,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成立6年来,基金会组织实施了“健苗工程”、“天籁工程”、“爱心传递防治出生缺陷”公益行等一系列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公益项目,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基金会获得了财政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支持,并发展基地和项目实施单位400家,覆盖全国30省(区、市),检测近100万名新生儿,救助5000余名患儿。改变了许多孕产妇和出生缺陷儿童的命运,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等方面发挥了应有作用。
附表: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病种名单
包括六大类先天性结构畸形:①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②消化系统先天性畸形;③泌尿系统及生殖器官先天性畸形;④肌肉骨骼系统先天性畸形;⑤呼吸系统先天性畸形;⑥五官严重结构畸形。具体病种及其对应ICD-10编码如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孙淑玉通讯员李成修马瑾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