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质认定CMA/CNAS实验室认可内审、管理评审”培训内容
1、最新国际认可动态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的改革进展与要求;
E)检测报告的签发要点(范例介绍)
4、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关系;
5、体系管理及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6、实验室质量控制关键点详解;
7、案例分析(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行等)及疑难问题解答。
三、“新版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及要求和测量结果的评价(实操)”培训内容
1、新版CNAS-CL01-G003:2021《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讲解;
2、检验检测机构和认可实验室对测量不确定度的新要求;
3、CNAS-TRL-010:2019《测量不确定度在符合性判定中的应用》;
4、详解新版标准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2-2012《用蒙特卡洛法评定测量不确定度》和JJF1059.3《测量不确定度在合格评定中的使用原则》;
5、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A类和B类评定、标准不确定度和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及测量结果的报告;
6、相对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的应用和自由度的计算、直接测量不确定度的构成;
7、测量不确定度报告撰写的详细步骤和计算过程;
8、测量设备量值溯源及自校准的实施、检测/校准结果质量监控与保证;
9、测量不确定度在检验检测活动中的实际应用(实例讲解);
10、案例分析(疑问解答)
四、“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仪器设备内校和期间核查”培训内容
2、CNAS-CL01-G004:2018《内部校准要求》和CL01-G002:2021《测量结果的溯源性要求》;
3、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设备的计量溯源;
4、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设备期间核查的要求和方法;
5、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标准物质的管理;
6、实验室内部校准;
7、期间核查策划及方案的制定;期间核查报告的编制;期间核查结果的评价和利用;期间核查与质量监控的比较;期间核查与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的比较;验机构检测设备期间核查规范宣贯;
8、如何选择和使用有证标准物质以及标准物质均匀性和稳定性的监测和评价;
9、CNAS认可准则和CMA评审准则对仪器设备管理的要求;
CNAS-GL042:2019《测量设备期间核查的方法指南》条款解读;
RB/T031-2020《能力验证计划的选择与核查及结果利用的指南》讲解;
RB/T039-2020《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计量溯源结果确认指南》讲解;
10、检定/校准证书的确认方法与案例分析(疑问解答及研讨);
五、“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实验室认可风险和机遇管理技术”培训内容
2、《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2018)对风险管理的要求解析;
3、体系管理及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4、管理体系建立、实施、维护和改进;(包括外部环境、内部环境风险准则);
5、风险识别:检验检测和校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举例(实例讲解);
6、风险评估: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完成风险分析、风险评价;
7、风险控制:如何控制检验检测及校准工作中风险;
8、风险管理文件与质量控制的编制;
9、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及纠正措施;
10、风险管理的研讨(风险与质控疑点答疑);
六、“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实验室认可人员监督和能力监控”培训内容
3、监督和监控的概念和监督员的条件;
4、监督和监控的策划与实施;
5、监督和监控结果的应用(含案例);
6、监督、监控和内审的区别和联系;
7、监督的对象、能力、时机及方法和重要性;
8、监督结果的利用和处理、如何对被监督人员独立从事检测活动的技术能力进行评价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