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释义(国家卫健委)
目录
一、首诊负责制度(4)
二、三级查房制度(6)
三、会诊制度(11)
四、分级护理制度(14)
五、值班和交接班制度(17)
六、疑难病例讨论制度(20)
七、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22)
八、术前讨论制度(25)
九、死亡病例讨论制度(27)
十、查对制度(29)
十一、手术安全核查制度(31)
十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34)
十三、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37)
十四、危急值报告制度(41)
十五、病历管理制度(44)
十六、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47)
十七、临床用血审核制度(50)
十八、信息安全管理制度(54)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60)
导言
医疗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和对医疗服务的切身感
受。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
重要内容和基础。医疗质量管理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任务,需要从制度
层面进一步加强保障和约束,实现全行业的统一管理和制度全覆盖。
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以部门规章形式颁布施行《医疗质量
管理办法》,通过顶层制度设计,进
一步建立完善医疗质量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明确了医疗质量管理
各项要求,促进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法治化管理轨道。其
中,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的,对保障医疗质量和患
者安全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的一系列制度凝练为18项医疗质量安全
核心制度(以下简称核心制度),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严格落实。
容和基本要求进行了细化,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并印发了《医疗质量
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国卫医发[2018]8号,以下简称《要点》),
以更好地指导地方和医疗机构进一步理解和贯彻落实核心制度,保障
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要点》将多年来医疗行业内落实核心制度的
共识、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进行了精炼概括,对每项核心制度实施的
基本原则和关键环节提出了要求,对一些新的管理模式和工作要求进
行了固化,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制定和执行本机构的核心制度细则提
供了基本遵循和统一的规范要求。
但是,由于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疗管理模式不尽相
同,对核心制度定义及其基本要求的理解存在差异或偏差,必然会在
一定程度上影响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效果。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
医管局委托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组织临床、管理、行政部
本书严格依据《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编写,共18部分,
5万余字,以问答形式分别对各项核心制度进行解释。重点对核心制度
定义和基本要求中的关键节点、重点概念及名词进行了阐述和说明,
使核心制度的内涵更加清晰,要求更加明确,便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本书编写人员均为参与《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制定,具
有多年临床或医疗质量管理经验的专家。本书内容遵循“简练实用,
标准等,经过专家组多次集体讨论,并征求了临床一线、卫生健康行
政部门和法律界人士意见,对核心制度涉及的医疗和管理工作流程进
行了梳理,力求使释义内容最大程度地融入诊疗全流程,符合临床和
管理工作实际及法律法规,从而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处,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指正。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解读
一、什么是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受。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和基础。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卫生健康
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呈
现逐年稳步提升的态势。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任务,需要从制度层面进一
步加强保障和约束,实现全行业的统一管理和战线全覆盖。2016年,
我委以部门规章形式颁布施行《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