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的科普知识范例6篇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部对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不断提升,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办学费用的巨大投入,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契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作为将来深入社会一线工作岗位的技能型人才,通过科普学习现代医学知识,了解医学健康保健,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预防职业病等,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医学知识;科普;高职院校;职业病

高职院校自身培养的双师素质教师或是从企业市场聘请的高级职称的兼职教师,共同特点就是拥有较高的科研素质和一流的科研技术操作水平,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有着丰富的经验。高职院校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功能。科学研究是树立坚定的科学思想,通过自身掌握的科技知识,运用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科研能力;开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生创业就业为主的科学研究。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包括对广大劳动者进行职业技术技能培训,高新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等,是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文化传承,包括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传承,但其主体或重心还是现代职业文化的传承、现代科技创新文化的传承。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带来很多现实的问题。比较突出地表现在进入高职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对获取知识缺乏主动性。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场所,采取积极高效的教育措施,通过医学科普宣传,使这些将来深入工作一线的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不良生活方式会造成亚健康,以及预防职业病等,从而增强现代高职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医学保健知识的现状

1.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思想上不够成熟,价值观也处于形成阶段,当前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在其群体里蔓延,烟草酒精和网络虚拟世界的诱惑,很大程度地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容易造成亚健康的状态。烟草和酒精的毒害,长期熬夜打游戏的状态,暴饮暴食的习惯让例如心血管、颈椎病、慢性支气管炎、眼睛黄斑区病变等疾病趋于年轻化。

2.由于向来国内对性知识教育持保守态度,大学生对性和生殖健康知识的了解比较少。有资料显示,大多数学生了解性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等,这样获取的性知识往往缺乏科学性,甚至容易误导学生。高职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成长过程中,对青春期的性心理面临各种困惑,而往往学校对这方面的心理咨询和辅导等流于形式。

二、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1]廖伦建.地方高职院校科普工作的责任与担当[J].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5,(21):319-325.

[2]储争流.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及教育对策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1):157-158.

[3]刘晓梅,陈尚,郑辉.苏州地区高职院校卫生科普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社区医学,2013,11(4):58-59.

[4]沈莉,沃建中,彭彧华.大学生性知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2,21(6):45-49.

[5]黄永顺.以“弱势群体职业卫生学”引领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3,26(4):308-310.

[6]许志峰.论高校大学生的高级科普内容与形式[J].科普研究,2007,(5):132-134.

关键词:生物医学信息传输机制

普通的信息传播需往往需要一定的介质,生物信息的传递不仅需要在科学工作者之间进行传递,同时在相应的生物医学信息传输系统中进行传递需要科学的普及支持以及工作的实践支持[1]。生物医学信息的传递主要是通过媒介进行传播,而且媒介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生物医学信息的传播是人们进行医学信息交流的一种社会化活动形式,将科技知识、信息的传授和交流等进行科学的普及和推广。生物医学信息的传递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层次,首先是人们通过科学的逻辑思维对于科学知识、科技手段以及科技理论进行传输,其次是根据传输手段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传输媒介和方式,最后则是指生物信息传递的一种社会价值体现。本文就主要的生物医学传输机制进行介绍,主要从传输机制进行概括性介绍。

1生物医学信息传输

1.1含义介绍。所谓的生物医学信息的传输其实就是生物医学的技术传输,或者是生物医学知识传输。传输的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文字表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生物医学信息的传输具有一致性,同时生物医学信息的传输在当前的发展中需要进行创新改进。生物医学的传输分为两种级别,第一级是生物信息本身的知识传输,其在传输过程中主要是对生物医学的基本科学事实和科学研究的进展进行传输。而第二级则是将传输理念性东西较之本身的科学技术更加高,例如在传输过程中需要利用科学思想、方法、精神等本质性传输。

1.2生物信息传输各个区别。生物信息在进行传输过程中包含了技术传输、科学传输以及科学技术传输等三个方面,同时这也是科学和技术相互渗透的具体体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交叉,同时还存在着截然不同,但是却不能够进行分割[2]。从字面意思来看,科学传输则注重传输知识的思想和观点成分,科学观点科学事实成为传输重点,推广和实用技术的传输则显得次要,此时生物信息的传输成为其组成部分。目前生物医学信息传输与生物医学的知识传输在划分上并无明显的区分,基本上都将其划分为科学技术传输的范畴,生物医学信息的传输主要是对知识进行共享,促进了科学技术应用、社会进步的基础功能。

2生物医学信息传输系统结构

2.1层次结构。生物医学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受到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生物医学信息系统的层次特点主要体现其稳定性,如果没有将其全部系统破坏,将无法取缔系统中的任何构成要素。生物医学信息系统包含了多个系统层次,其传输的系统中由于其本质特征存在着多重结构,个体系统中其既是传输主体同时又是受众主体,通过个体的系统组成群体系统,群体系统之间传输则属于群体传输,群体系统在更高层次的传输系统中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形成了整个社会的系统传输[3]。

2.2生物医学信息传输等级。生物医学信息传输过程中分为内部交流、科学教育、科普教育以及技术转移等。内部交流则是发生在科学工作者内部之间的生物医学信息交流行为,通过对生物信息的传输渠道以及科技专业之间介绍实现交流性传递。科学工作者通过对医学信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来实现传输,工作交流成为了内部传输的主要形式,可以有利于内部工作人员对于医学科技和新的研究方法和数据的交流,从而提高整体的知识水准。科学教育则是通过教育的方式向受教育者提供知识的讲解,将主要的生物医学信息的知识和方法以教育的形式进行传授,学习者则通过不断掌握科学技术、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等实现对医学信息的传输交流。科普教育则是向公众进行科普知识的讲解传授行为,使得公众能够理解相应的科学技术知识,同时还能有效的提高公众的科学涵养,至少使得大众能够区分科学和伪科学。技术转移则主要是指将科学技术知识传递给相应的生产部门,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应用,将知识转化为生产成果。

2.3生物医学信息传输模式。生物医学信息的传输模式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信息论传输模式、控制论传输模式、系统论传输模式[4]。信息论传输模式从简单来看,主要将生物医学信息传输看做是单向、直线的传输模式,仅仅是存在于内部活动之中,不会受到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控制论传输模式则是传输的主体接收到外界信息请求之后对其进行分析,然后将生物医学信息进行选择性的传输,此间存在着一种反馈机制,可以将整个传输-反馈看做是一个传输的回路,那么在此系统中则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实现信息传输的循环。系统论传输模式则是将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其他因素构成了一种传输的场,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同时将生物医学信息的传输的各个集点视作传输系统中的关键性环节。

3小结

参考文献

[1]丁诚.生物医学信息的传输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1

[2]李国峰.基于生物医学信号的体域网低功耗设计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1

内容提要:误诊误治是在临床实践中客观存在,是医务人员不可避免的一个认识阶段,也是医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在误诊误治中确有存在医疗过错,可以按照《侵权责任法》有关医疗损害责任中规定,承担赔偿责任。在误诊误治中,属于医疗意外,不存在医疗过错,换言之,误诊不等于过错时,患方应通过医学科普知识去了解误诊误治,可千万别发生“医闹”。另外,笔者对照《侵权责任法》的规定,讨论了医疗机构如何防范“医闹“的措施。

鉴于“误诊误治”的概念,至今也没有一个具有权威性的界定,各医疗专家的观点也不尽一致,故笔者收集有关代表性的版本,并结合《侵权责任法》中有关医疗损害责任予以探究,以示抛砖引玉。

下面介绍有关版本中的观点:

一、医疗纠纷百问百答(注1)

何谓误诊误治?是指由于医务人员工作不负责任或者专业技术水平没有达到按理应该达到的标准而导致的诊断错误或治疗错误。但是必须十分明确,并不是诊断错误或治疗错误都可称误诊误治。现代医学科学的高度发展,对人体的认识和对疾病的认识十分有限,还无法对它们作出正确诊断。

判断误诊误治从以下二方面考虑:(一)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有无不负责任的行为,如不认真问病史,不详细体格检查,不认真分析病情,不完成应该检查的项目,自信不听取他人意见,鲁莽行事不向上级医师请示汇报,不顾病情疑难危重不及时会诊、转诊而酿成误诊误治;(二)医生不钻研业务、技术水平低下,与技术职务完全不相称,对可以认识的疾病未能认识,对可以治疗的病人造成误治,使病人疾病不愈,甚至加重。

在误诊误治中,最为关键的是不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对病人不认真仔细的体格检查。

二、医疗事故认定与医疗纠纷处理(注2)

所谓误诊,指错误诊断。严格说来,误诊不等于过错。该论文论述造成误诊的原因很复杂,大致分为二类。一类是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存在着过错(过失)造成;另一类是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非过失因素造成,如病症自身发展规律特殊,在某些阶段症状反应不明显,个体差异的不同等。结论是只要出现误诊就一概归咎于医务人员。

该文还根据专门研究误诊专家的观点,在此一并予以介绍,共分为五类。

(一)诊断错误。其中把漏诊归属于误诊,又细分为:

1、完全漏诊,如有病诊断无病;甲病诊断为乙,甲属漏诊。

2、完全误诊,如无病诊断有病;甲病诊断为乙,乙属误诊。

(三)漏误诊断。指的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诊断不完全,患者同时患有几种疾病,只对其中一种疾病作出了诊断。

漏误诊断可分为三种:

1、诊断出次要疾病,遗漏主要疾病诊断。

2、对住院中出现的新疾病,并发症遗漏。

3、在治疗中对使用药物毒副作用,设有高度重视,致后遗症遗漏,如药物中毒性肝炎。

(四)病因判断错误。病变部位、性质诊断正确,疾病原因错误。如肺部炎症的诊断基本明确,将肺结核、真菌炎症当肺炎治疗,治疗无效,延误治疗。

(五)疾病性质判断错误。对疾病的部位,病因作了正确诊断,但病理变化作了错误判断。如急性胰腺炎可分水肿型、出血坏死型,治疗方法完全不同。

三、误诊学——一个独立学科(注3)

误诊是医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具有可知可防的相对性。

误诊的原因,从认识论上看,单纯思维、定向思维、惯性思维等思维缺陷所导致。

误诊的因素,有循征不全,证据检索不力,思维方法错误及盲目运用不可靠的证据。

美国在保障医疗安全中有一些作法,如伤害控制和预防医疗事故是平行的,医疗错误可以设计一个系统来预防,使执行人员难于做错事而易于正确操作,从而避免医疗事故。临床问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是医生的基本功。除方法正确外,医学理论知识还必须正确,才能得到可靠的诊断结论,不能先入为主。

作者认为,误诊学已发展成为医学领域中一个独立学科并取得丰硕成果,……逐步建立起误诊学研究队伍,使误诊学研究持久开展下去。

四、笔者在百度百科中发现有一位医学专家对误诊误治的解释,比较客观,符合临床实践,在此予以介绍。

【关键词】肿瘤患者;护患沟通与技巧

目前,恶性肿瘤尚无根治的方法,当患了恶性肿瘤的患者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常有不同程度猜疑、绝望、烦躁、忧郁、失眠等心理反应。护患的沟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时,良好的护患沟通能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体贴,从而使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也是密切护患关系,消除对抗情绪,防范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而对待这一特殊群体,在护患沟通时应掌握一些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1住院时与患者沟通

确诊肿瘤之后,往往医生和家属都瞒着患者,因此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十分敏感。护士在常规护理工作中,态度要和蔼、言行要亲切、音调要恳切、提问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使患者增强治疗的信心,和感受到在家一样的温暖,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有利于更快的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理解,为诊疗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住院后与患者的沟通

通过沟通,可发现和了解患者对化疗、放疗所担忧的其它问题,如骨髓抑制造成白细胞减少、脱发、静脉炎、皮肤炎症、神经系统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大便干燥等,需要护士努力指导患者,改变饮食习惯。打消顾虑,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和理解。

3肿瘤患者出院和康复期间的沟通

患者经过入院治疗后,病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好转或稳定,出院后肿瘤患者不知道如何去调理。通过康复治疗,调整受创伤的生理机能特别是提高机体免疫力,可以有效地巩固治疗,有效地预防复发和转移。帮助患者树立战胜肿瘤的坚强信心,保持乐观情绪,注意均衡饮食,合理进食,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生活要有规律,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拳、慢步、骑自行车等;坚持定期治疗和复查;注意康复期的心理治疗,使患者科学的对待康复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4提高对护患沟通的认识

4.1语言的沟通技巧,关键是注意说话的语调,说话语调过硬、过强,或过高、过低,都会不同程度影响护患的语言沟通。如声音过高被误认为厌烦情绪,声调太强可能认为没有同情心,而说话声音过低则被患者理解为不重视。这些都不同程度影响了护患的沟通,并且可能引起患者的反感。同时注意言语的通俗性,向患者解释时尽量少用医学术语,说大众话,通俗易懂。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实验;现代科技;教学模式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步入医学殿堂的第一步,是生物学的形态学科,是医学的基础学科,而解剖学实验是解剖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人体解剖学实验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开设了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麻醉解剖学等课程。解剖学实验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学习掌握,还要求医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于临床实践中,为进入临床一线工作夯实基础。人体结构错综复杂,各种器官、组织、血管、神经等交错分布于全身。传统的解剖学教学,虽然结合了板书、挂图、模型、教学视频、PPT等方法,但是仍不能满足高质量的教学要求。在解剖学实验课程中,“大体老师”更加真实地展现器官形态结构。虽然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遗体捐献事业中来,但在众多医学院校依然不能满足解剖实验教学的需要。临床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基础医学,以往的医学教学都是学生学习完理论知识后去到医院实习工作,基础教学和临床实践分离严重。在解剖教学标本严重不足、多媒体教学不立体、模型部位失真、基础与临床脱节等情况下,解剖实验教学模式亟须改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结合日益进步的新兴科技,我校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革变化。

1传统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方法

2“互联网+教育”的创新型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

3“课程思政+教育”的素质培养型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

4“基础+临床”的应用型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

5小结

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中,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在快速提升。发展创新意识的强化,让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更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将新型科技与解剖学实验教学相结合,吸取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优秀经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虚拟与现实相补充,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同时,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结合人体解剖学课程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红十字会平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宣传遗体捐献科普知识,培养高水平、创新型、应用型医学人才,是今后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1]李广鹏.多媒体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分析[J].赤子:中旬,2014,14(1):363.

[3]耿进霞,白小嘉,王海波,等.浅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人体结构与功能教学中的作用[J].白求恩医学杂志,2020,18(1):73-74.

[4]吴学平,吕叶辉,刘丽,等.疫情防控期间雨课堂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20,22(6):423-425.

[5]刘津平,张晓东,黄卉.雨课堂与网络会议结合的系统解剖学在线教学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20,22(7):490-492.

[6]AnudeepSingh,AungKoKoMin.Digitallecturesforlearninggrossanatomy:astudyoftheirefficacy[J].KoreanJMedEduc,2017,29(1):27-32.

[7]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50-58.

[8]赵健,吴锋,李强,等.浅谈遗体捐献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2):1753-1755.

[9]季松岭,王猛,陈飞,等.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指导系统解剖学教学的可行性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9,21(10):764-766.

【关键词】专业英语;教学模式;自主学习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民族边远地区医科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与教材建设》(B-105)系列论文之一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1]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其中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将专业阅读改为专业英语(Subject-BasedEnglish,简称SBE),使这一阶段的教学任务更加明确:专业英语教学不只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是全面培养学生读、听、说、写、译的能力。《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明确规定:在三个层次的听、说、读、写、译等五种能力的培养中,各高等学校要特别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还提出:各校在教学中应安排一定的学习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大纲》(修订本)和《课程要求》(试行)对专业英语的课时安排以及学生学习专业英语应达到的各项能力都做了十分具体的量化规定。这表明,国家教育管理层十分重视专业英语教学及其改革,这无疑为专业英语教学上一个新台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然而目前专业英语教学的状况却不尽人意,专业英语教学任重而道远。

1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专业英语作为基础英语的后续课程,全国没有统一的具体要求,各高校对专业英语不够重视,对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方面缺乏合理、科学的安排,教学效果不好。据了解,目前各高校都是“各自为政”,开设的课程各不相同,有的不开设专业英语课,有的分别开设专业英语阅读课、专业英语口语课、专业英语写作课,作为任选课让学生选修,甚至把这三门课安排在同一学年,造成选课和开课的困难,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导致大学英语教学与社会和个人的实际需要严重脱节,学生在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要么就是已经基本忘记英语,要么就是要重新培训才能适应工作需要[3]。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院校对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新型教学模式的设计

通过多年的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实践,我们认为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以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支持,在加强学生专业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应注重全面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高素质、英语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2.1优化课程设置

为适应新时代对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在英语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综合要求和达到《大纲》(修订本)以及《课程要求》(试行)对听、说、读、写、译等五种能力培养的要求,我们优化了课程的设置:按照《大纲》(修订本)的规定,我院在全部结束公共英语教学之后,于第5和第6学期开设医学专业英语课程,共计72学时,其中36学时为医学专业英语阅读课,18学时为医学专业英语视、听、说课,18学时为专业英语写、译课。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不仅能以书面形式,而且还能以听说形式、影视形式,眼、耳、口并用来获取本专业的有关信息并能进行对外交流。

2.2选编高质量的教材

2.3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

教育心理学家指出[4]: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而长期以来我们的专业英语教学一直是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大多数以老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主。教师琢磨的是如何把知识准确地向学生说明和讲解清楚,为此甚至不惜把某一知识掰开、揉碎,一步一个铺垫地喂给学生。因此,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很累,其结果是这不仅没有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应有的发展,而且还大大削弱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必须改革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自主学习理念的指导下,不断优化课内课外教学。

自主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策略。其特征是:学习者自己确立自己的目标,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进度,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估自己的语言能力等。有学者把自主学习在语言学习中的运用归纳为五种情形[5]:①学习者完全依靠自己学习的时候;②某些技能能够在(学习者)自我指导下学会并运用的时候;③(学习者)具有与生俱来的、超越学校教育的学习能力的时候;④在锻炼学习者为自己的学习负责的时候;⑤在维护学习者自己确定其学习方向的时候。综上所述,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积极负责的态度,自主学习就是展示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其它外语教学方式相比,外语自主学习的学习效率往往会更高,收获更大。

3新模式实践后的教学效果

我们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用于我院2000级、2001级、2002级本科生的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他们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得以提高,许多学生参与医学英语在线网站的建设和医学论文摘要的翻译工作。由于教学效果显著,在200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全区本科院校外语教学评估中,我院专业英语教学项被评为A级。2004年6月开展问卷调查,发出问卷调查300份,收回300份,调查结果为很有收获占70.80%,有收获占25.40%,无收获占3.80%。此调查说明新模式适应了学生的要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廖莉芳,秦傲松.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调查报告[J].外语界,2000(3):26-30.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级别:统计源期刊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级别:北大期刊

主管: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管: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浙江省生物工程学会

THE END
1.医学科普医学科普中医内科周立华 河南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既然癌细胞无限繁殖,为啥不用来做肉制品? 李论科学 834跟贴 打开APP 50万人遭殃,为什么还存在? 主持生小爽 25跟贴 打开APP 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拿反了差点就要截肢 全球不知道 248跟贴 打开APP 阿德要吃饭 冯老道说财经 11跟贴 打开APP 血压不正常...https://3g.163.com/v/video/VRG6AU08E.html
2.医生如何做科普(五)写作技巧技巧写作科普敷料经验作为一个科普写作者,要尽量让读者少读几个字,言简意赅。 ? 倒装结构 直接亮出观点 很多人在写作的时候,喜欢一步一步引出主题,前面有很长的铺垫。这确实符合一般的思维模式,但是写科普文章的时候不能这样做。 比如我们在医学院学习某一种疾病的课程,往往会先学这个疾病的病因,然后是临床表现,然后是诊断标准...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10901/wap-content-1259316.html
3.这20人!今天有了新称号!撰写大量科普文章 制作专栏科普短视频 在网上积极传播 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 他就是袁岚峰 二、雷希颖 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意识形态领域的 优秀青年代表 他发起了“我和国旗合个影” “南海是中国的”等10多个正能量形态活动 打造了《我和我的国家引擎》系列科普动画 ...https://sdxw.iqilu.com/share/YS0yMS0xMzI4NjYwMw.html
1.关于科普说明文说明文以科学知识为基本内容,教学时具有自身的规律,教师不仅要抓住文本中的知识重点,带领学生学习表达方法和语言文字,还应当将课内文本知识拓展迁移到课外,让学生通过掌握的学习方法,一方面能举一反三地对同类型的科普文章进行有效地解读,为自身的写作技能奠定基础。 https://www.yuwenmi.com/zuowen/shuomingwen/3573017.html
2.二本学校考研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爱思考研1052口腔医学 1251 工商管理 1252 公共管理 1253 会计 1351 艺术(音乐领域) 因此,在择校择专业时,一定...相对来说,与普通大学相比较,名校的资源和校园环境会更好,而且在教学水平上也比较高,学校的师资力量也...第二阶段:学习作文的平行展开,学会根据漫画展开文章,可以独立写成一篇完整的作文,解决不知道写什么的问题...https://www.gsx42.cn/?p=50570
3.急诊科巍子:线上救命的“医普大咖”2017 年的一天晚上,高巍梦到自己是胃癌晚期……他吓醒了,深夜从床上坐起来,开始思考人生:如果有一天我死了,能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他决定在业余时间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开通微信公众号,写医学科普文章,为广大网友的健康保驾护航。 高巍在日常工作中接触过不少病患,由于他们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导致了一个个悲剧...https://www.fx361.com/page/2023/0321/20571709.shtml
4.主编说创作·3医学科普文章的创作目的主编说创作·3 医学科普文章的创作目的,医学科普创作,创作目的,科普文章,一位放射科医生想进行科普文章创作,但存在一些困惑,于是和我交流:"通过一篇文章不可能让读者或者患者看懂‘片子’,正确解读影像学...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SPJK202110002.html
5.请根据生化所学内容写一篇科普文章,可以是介绍一种物质,一种代谢...请根据生化所学内容写一篇科普文章,可以是介绍一种物质,一种代谢途径,一种检验技术等等,用自己的语言写作,内容要求详细且浅显易懂,写好后发至QQ空间、朋友圈、微博等以获得点赞。 空间或朋友圈截图上传至作业系统,原文的word版与截图一起发给课代表统一保存。https://www.shuashuati.com/ti/060c8f2365f04d6d8303282cfc1343d6.html?fm=bd06f0f03de03bde0189bea6c6d00189fe
6.当一篇文章真的能救一条命的时候科普返璞归真那就和大家分享下近期的一件“好事儿”!我在2021年6月写过一篇关于通过免疫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发生了免疫性心肌炎该怎么办的科普文章,居然真的挽救了一位患者的生命。这件事从发生到现在,已经让我足足震惊和兴奋了半个月之久,此时此刻是晚上11点58分,我仍然激动得睡不着觉。 https://www.med.tsinghua.edu.cn/info/1405/3355.htm
7.四年级上册17课爬天都峰评课稿一等奖教学分析反思.docx教学反思2 《小狗学叫》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的是一只不会叫的狗学习叫的故事。文章构思新颖,想象丰富,文章以对话的`形式刻画了人在成 长过程中的一段心路历程,不同形象暗示了形形色色的人所构成的复杂的社会环境,而三种结局则提示了不同的人生态度会造就不同的人生之路。故事暗示小狗终于成为真正的狗,找回迷失的...https://m.renrendoc.com/paper/256852170.html
8.科普小知识作文(精选37篇)科普小知识作文 科普小知识作文(精选3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普小知识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普小知识作文 1...https://www.jy135.com/xuetang/kepu/449661.html
9.降自然科幻...“惠民科普直通车”——“上海科技节”专线...现任中国医院协会疾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国际医疗服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继续教育组委员,上海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委员,上海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委员,上海医学会科普分会委员,复旦大学医学科普青年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普健康教育...https://www.shobserver.com/sgh/detail?id=1314901
10.精准教学衅普(SCC资源分享)精准教学小科普(SCC资源分享) 2023年1月7-8日中国首届精准教学年会将在线上举办,每一个追求改变的教学者、行为分析师,都可以来不忘初心,关注一下斯金纳科学的本真,反应速率,这种最为敏感的行为测量维度。 以下文章来源于精准教学CPTA ,作者中国精准教学CPTA...https://www.asd-home.cn/wzdetail_29102.html
11.助力医学科普,精准降传播——医院成功举办首届降科普培训班最后,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所科普专干申莉进行了《如何写好医学科普文章》的授课。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多个医院、卫健委、自媒体健康公众号的题目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和优质文章研读讲解,总结出了问答式或关注点陈述性提醒是当前的主流题目,幽默诙谐“梗”风格、口语化的提问和专业性的问答式风格,以及简洁条理式的文章风格更受...https://www.zzrmyy.com/m/content-33414.aspx
12.特写以方言短视频打造有温度的医学科普除了日常门诊,方圆在短视频平台上也会用上海话向观众科普有关糖尿病足的知识。谈到录制科普短视频的初衷,方圆认为,很多老百姓都没听说过糖尿病足,对于脚上出现了难以愈合的伤口,患者都会去看骨科、普外科,发现治不好再来到我们血管外科的时候就已经晚了。“糖尿病足的发展非常快,从一个小伤口到整个脚趾发黑可能只...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306072744756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