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科普计划(精选5篇)

3.1.2胃管固定不妥当,引起胃管滑脱胃管固定的方法不妥当、固定胃管的胶布粘性差、负压器内引流液多使重力增加引起胃管滑脱。

3.1.3健康教育不到位医护人员对留置胃管患者在留置胃管期间健康教育不到位,导致患者对胃肠减压的作用及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活动翻身时对胃管的保护知识;未认识到自行把管可能引起窒息的危险性。

3.1.4患者意识状态患者意识不清,烦躁、瞻望以及睡眠期间神志恍惚易拔出胃管[3]。

3.1.5其他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够,未及时巡视病房,未及时更换松动的胶布;未及时倾倒负压器内的引流液;未及时执行拔胃管的医嘱而导致胃管滑脱或患者自行拔管。

3.2防止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措施

3.2.1安置胃管时尽量使用材质柔软的胃管,如鼻胃(肠)管。管子材质柔软,管中有导丝利于安置;置管时动作轻柔,充分胃管前端及清理鼻腔,尽量一次性置管成功,避免多次反复置管;留置胃管期间,每日给予患者口腔护理,鼻腔护理2次(给予生理盐水清洁鼻腔口腔后,石蜡油一滴滴鼻鼻腔;口灵含漱4~6次/d,自制薄荷水喷咽喉部4~6次/d。);给予地塞米松5MG,庆大霉素8万U。加生理盐水8~10ml雾化吸入2~3次/d,以稀释痰液帮助患者排痰及减轻咽喉部不适,保持口腔湿润,避免口腔鼻腔干燥及感染。

3.2.2胃管固定方法的改进使用3M透气布胶布,将胶布剪成宽1.5cm,长5cm,从下剪2.5cm分叉。用酒精脱鼻部油脂,上2.5cm贴于鼻部,下2.5cm分叉胶布分别从外向内缠绕在胃管上,胶布有一定的弹性,避免胃管固定压迫鼻腔。再备另一条宽1.5cm,长5cm的胶布,将胃管弧形固定于耳垂,用绳子将负压器固定于低于鼻部的位置。更换胶布1次/w,如胶布松动,随时更换。

3.2.3完善健康教育体系需留置胃管患者,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留置胃管的重要性及置管时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在留置胃管期间可能出现的不适及怎样配合护士增加置管期间的舒适度;交代患者胃管的保护知识,防止翻身活动时管道折叠、受压、滑脱;交代患者拔管的注意事项,防止因自行拔管引起的窒息。

3.2.4观察患者意识状态意识不清,恍惚烦躁者,经家属同意给予保护性约束。防止意外拔管。

3.2.5加强护士留置胃管患者护理的理论及操作知识培训,加强护士责任心,建立保留胃肠减压期间护理交接班制度。班班书面床旁交接患者胃管引流是否通畅、固定是否稳妥、胃管有无受压、折叠、滑脱等。

通过对普外科患者留置胃管期间舒适度的提高,胃管方法固定的统一及健全的健康教育体系,有效的降低了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

参考文献:

[1]XuR,JiangH,ZhaoX,etal.Applicationoftubegastrostomyinradicalcystectomywithilealconduit:aretrospective,comparativestudy[J].Nanfangyikedaxuexuebao=JournalofSouthernMedicalUniversity,2012,32(8):1194-1196.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普米克;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护理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致病菌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发病多与小儿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常见于2岁以内的幼儿,2~6个月的患儿较多,冬季天气寒冷干燥,室内外温差大,是毛细支气管炎的高发季节,临床以咳嗽、喘憋、缺氧及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1]。为探讨更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山东省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自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其中31例采用普米克加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均符合喘憋性肺炎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年龄均0.05)。

1.2方法两组均采用抗感染、镇静、吸氧、平喘、止咳等相同的综合治疗措施,有心力衰竭者加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普米克加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每次普米克1ml+3%NaCl2ml,采用氧驱动雾化装置+面罩给药,氧流量5L/min,10min/次,2次/d。病情严重者4次/d。对照组给与普米克1ml+0.9%NaCl2ml,10min/次,2次/d,重症者4次/d。

1.3疗效评估显效:用药2d患儿喘憋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呼吸平稳。肺部啰音消失或明显减轻。有效:用药3d后上述症状和体征改善。无效:上述症状和体征改善轻微或无改善。

1.4统计学方法两组资料比较用t检验和χ2检验。

2.2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护理

3.1雾化吸入治疗前准备

3.1.1做好解释工作,详细介绍雾化吸入的意义并告知患儿及家长宣传有关雾化吸入治疗的使用原理、所用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取得家长的配合。年长儿先教会其配合雾化吸入的深呼吸方法即用口吸气,用鼻呼气。

3.1.2雾化前1h禁喂奶、喂饭,或者在进食后2h进行,以防止治疗过程中患儿哭闹引起呕吐,误吸呕吐物引起窒息。

3.2心理护理对1岁以内的患儿,先选择患儿依赖的家长陪同稳定患儿的情绪。先教会家长使用的方法,手持雾化面罩在患儿面前晃动,诱发他(她)用手来抓,而后顺势放到其口鼻处,打开氧流量开关。可同时播放一段平时喜欢的音乐给他(她)听。对好动的患儿可在玩耍中进行,挑选喜欢的玩具;或者选择患儿家属陪同做些孩子喜欢的事情,减少孩子对雾化吸入治疗的注意力。经上述方法仍有少数不合作者,嘱其家长在患儿入睡后抱起抬高头肩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对1~3岁患儿,激发其正,让合作的患儿做示范,引发其好奇心和兴趣,鼓励他(她)主动地完成自己的事,对其配合行为给予肯定,并在其他患儿面前提出表扬,随即打开氧流量开关进行雾化。多数患儿第二次就能很好地配合。

3.3雾化过程中护理

3.3.1雾化吸入时,根据患儿病情采取适宜,通常仰卧位比坐位潮气量降低,幼儿横膈肌位置高,胸廓活动度小,使肺活量降低。患儿易出现呼吸费力、烦燥,多采用坐位或侧卧位,头稍后仰,这样不仅使膈肌下降、肺通气充分,使气雾能够到达终末细支气管,并且能减轻患儿的喘憋等不适症状。

3.3.3雾化量的调节小儿喉腔较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喉腔及鼻毛缓冲作用小,如有大量的雾化气体急剧进入气管,可能会使支气管痉挛而导致憋喘、呼吸困难,对于婴幼儿均采用中等雾化量的吸入方法,即氧流量调至3~4L/min;年长儿调至5L/min。

3.3.4对年幼咳嗽无力、痰液不易排出的患儿,采用雾化中及雾化后轻拍背部,即五指并拢成空心掌,自下而上、由外向内,在患儿吸气末适当用力连续拍打。目的是雾化后痰液被稀释,通过外力作用,使痰液易于排出;对于年长且能配合的患儿在拍背的同时鼓励其咳嗽以增强排痰效果;并嘱患儿雾化吸入结束后及时清水漱口,避免激素沉积在口腔,以减少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发生,并擦净口鼻周围的雾水防止面部残留药液对皮肤的刺激。

3.4雾化后用物处理清理用物,及时将氧气管道及面罩收回;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且专人专用,一用一消毒。

3.5护理指导指导患儿家属,要带患儿适当进行体格锻炼,增强机体对气侯变化的适应能力;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避免带患儿到公共场所;合理饮食,均衡营养;按时预防接种,增强机体免疫力[2]。

4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咳喘气急,喘憋明显,有呼气性呼吸困难及缺氧症状。病情多在咳喘出现后2~4d较重,易反复,喘息多在夜间或清晨加重;主要病理变化是毛细支气管发生炎症后,炎性分泌物多且毛细支气管壁有不同程度的痉挛导致气道阻塞,引起呼吸困难。治疗主要是解除呼吸困难和对症处理,本文中应用氧气驱动的雾化装置吸入药液,可使药物迅速到达毛细支气管快速起效,吸入氧气也可缓解缺氧症状,很好地解决了以上的问题。

因为患儿的年龄小,不会自主的配合治疗,通过以上的护理措施,使每位患儿都能顺利的完成雾化吸入治疗,避免并发症发生,起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本组资料表明,普米克加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并配合合理的护理措施,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王卫平,毛萌,李廷玉,等.儿科学.第1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7.

[2]黎惠卿,邓玉苏,许燕莉,等.普米克令舒加喘乐宁爱喘乐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现代临床护理,2003,1(4):37.

【关键词】郊区县工作;委员会;护理管理AcademyofsuburbancountyWorkingCommitteeinnursingmanagement

JiangPing1LuCaiping2

(1ShanghaiCityDepartmentofPeople'sHospitalofShanghaiPudongDistrictnursing,Shanghai,201299;

2ShanghaiCityThirdPeople'sHospitalDepartmentofnursing,Shanghai,201299)

【Abstract】LearnthesuburbcountyWorkingCommitteeinShanghaiCityNursesAssociation'sattentionandencouragement,inallmembersofthesupportandcooperation,believetostrictstyleofworkandpragmaticattitude,pioneeringandinnovativeconsciousness,willcomeoutasuitableroad,innursingmanagementtrulyplayitsuniquerole,drivesuburbcountythewholelevelofhospitalnursing,andbetterpromotethedevelopmentofhighqualitynursingserviceintwogeneralhospitalsinprogress,soastoachievethesatisfactionofpatients,governmentsatisfaction,socialsatisfactiongoal,atthesametimethathospitalshavereached"ShanghaiCitynursingdevelopmentplan(2012-2015)"requirement.

在上海市护理学会的重视和支持下,2007年初,在中断八年后重新成立了上海市护理学会郊区县工作委员会,我作为一名二级综合性医院护理部主任荣幸地担任郊区县工作委员会的主任,同年4月在护理学会理事长翁素贞老师和庄荷娣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地开展工作,完成本学会工作委员会成员的组建工作,明确工作委员会的宗旨和职能,并制定工作计划和具体安排,到目前已经运作了6年,人员也经过重新组合,现将工作委员会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作一探讨。

1学会郊区县工作委员会组织形式特点

1.1由郊区县二级医院的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区卫生局护理专干参加,共30人,其中2人兼院长助理,17名护理部主任,9名科护士长,2名区卫生局护理专干。

1.2学会郊区县工作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3人,其中正高1人,副高14人。

1.3学会郊区县工作委员会计划中每季度活动一次,每个成员所在医院轮流做东,活动形式和内容自定。

2学会郊区县工作委员会成立的宗旨

其一是提高上海市郊区县医院整体的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其二是提升上海市郊区县医院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3学会郊区县工作委员会主要职能

3.1为了加强郊区县二级医院之间的联系,提供交流和沟通的平台,达到信息的及时传递,有利于各家医院取长补短,探讨护理事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二级医院提供专业性的指导。

3.2为郊区县医院与三级医院之间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尽快缩小与三级医院的差距。

3.3开展学术交流,传播学术成果,推动郊区县医院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教学能力的提高。

4学会郊区县工作委员会活动的内容

4.1轮流做东,介绍医院概况及特色。各会员所在医院轮流做东,介绍各家医院的护理概况,以及在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中的经验和特色。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护理部严格的制度管理与人性化相结合的护理管理模式,对大家启发很大,收益匪浅。第三人民医院是学组中的一家三级医院,2008年成为学组中唯一一家上海市护理学会急诊和ICU实训基地,三院急诊室和ICU护士长分别对实训基地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对各家医院提高急救管理水平和提高急救技能等方面有很大帮助。嘉定区中心医院作为上海市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之一,在创建过程积累很多经验,提高临床实习的带教和管理的质量,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从而促进医院发展,这对每家医院面对繁重的带教任务,如何提高带教质量和水平,以及通过教学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都具有很大的帮助,使大家收益匪浅。

4.4组织到医疗机构参观学习。针对社会老年化现象,老年患者越来越多,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组织到南汇东海老年护理医院参观学习,她们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在礼仪服务、临终关怀、压疮护理、无味无创伤护理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4.5组织大家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如南汇的鲜花港,色彩斑斓的鲜花让人心情愉悦;嘉定的F1赛车场设计独特,规模庞大,让人大饱眼福;宝山钢铁集团是一家国家重点企业,先进的冶钢技术堪称世界一流,是中国和上海的骄傲,让人为之自豪;宝山的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是充满原生态气息的公园,传承了炮台湾悠远的历史文化,展现了其丰富的人文景观,使我们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也能达到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的目的。在欣赏之中,大家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不仅感叹人类独具匠心的创意和设计,而且大家也期望护理事业能够蓬勃发展,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5探讨市护理学会郊区县工作委员会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5.1全心全意为会员单位服务[1],营造郊区县医院护理管理者之家。及时反映会员的心声和愿望,满足会员的要求,做好会员的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会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工作委员会的活力和生机[2]。

5.2掌握护理学科发展的动向,及时地为会员提供最新护理信息。在成员单位中只有二家三级医院,其余都为二级综合性医院,缺乏具有权威性的资深护理专家、护理专业特色、护理信息,学会郊区县工作委员会提供平台,加强郊区县各医院之间的联系,促进医院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地提供最新护理信息,有利于郊区县医院护理质量的提高,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5.3掌握护理需求,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通过交流及时了解各家医院在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中的需求,然后就集中几个重点内容分别在各季度的工作例会上进行专题讨论,或请三级医院护理专家进行讲课、培训,请临床护理用具的供应商作使用介绍,从而更好地运用于临床,或安排到三级医院参观学习等,真正发挥郊区县工作委员会的桥梁作用,满足护理工作中的需求,提高护理质量。2012年是上海市二级综合性医院开始等级复审工作,我院作为三家试评医院之一,顺利通过评审,并取得优良成绩,为此我们也有义务和责任为郊区县二级医院传授复审的经验,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宗旨。

5.4开展学术交流,传播学术成果,推广临床护理科技小发明,推动郊区县医院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教学能力的提高。郊区县工作委员曾先后组稿,为上海市首届国际护理大会、华东地区护理学术交流会、郊区县急诊年会等会议提供论文,从而也推动学术水平的提高。

5.5积极开展科普工作,提高市民健康意识。各医院可以利用多种形式在当地所属区域普及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开展咨询、义诊、发放医学卫生宣传资料等活动[2],充分发挥工作委员会在科普、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学会郊区县工作委员会在上海市护理学会的重视和鼓励下,在所有会员的支持和配合下,相信以严谨的作风和务实的态度、开拓创新的意识,一定会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在护理管理中真正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推动郊区县医院整体护理水平的发展、也更好地促进优质护理服务在二级综合性医院开展的进度,从而达到患者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的目标,同时让各家医院都达到《上海市护理事业发展实施方案(2012-2015年)》的要求。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认识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问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立健全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搭建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基本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

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网络,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平安、健康建设。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创建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健康细胞工程(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企业、健康家庭)和基层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让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导致的极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

三、工作任务

(一)设置心理服务站(室):全县各镇(园区)均建立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站,各镇(园区)所辖村(社区)心理咨询室建成率达80%。

(二)设立心理辅导室:全县中小学均设立心理辅导室,建成率达100%。

(三)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等通过设立心理辅导室或购买服务等形式,为员工提供方便、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

(四)加强心理服务培训:专兼职工作人员培训一年内不少于2次;心理服务专业人员培训不少于4次。

(五)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广泛深入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教育,城市、农村普通人群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50%。

(六)强化服务目标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患病率5‰、规范管理率80%、规律服药率分别达到60%,精神分裂症服药率达到80%;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不超过10%;特殊人群个性化心理疏导达到70%。

四、工作内容

(一)加强心理服务体系平台搭建

(二)加强心理健康服务

(三)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四)加强大众心理健康科普宣传

(五)强化服务目标管理

各单位要通过多渠道开展心理行为问题人员的日常发现、登记报告、随访管理、危险性评估、服药指导、心理支持和疏导等服务,切实加强特殊人群心理疏导和严重精神障碍综合服务管理:一是开展医疗救治服务。各医疗机构要做好心理问题人员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制度的衔接,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不超过10%;二是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县公安、、卫健、民政、残联等部门服务联动机制。联合开展重点特殊人群心理干预和治疗服务,依法依规对肇事肇祸者予以规范处置。确保年度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检出率5‰、规范管理率80%、规律服药率60%,精神分裂症服药率达80%的目标。

五、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21年1月至2021年4月)

一是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制定年度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重点工作内容时限;二是制定心理服务人员培训计划及培训课程;三是完善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方案等前期准备工作。

(二)实施阶段(2021年5月至2021年11月)

一是完成县、镇、村三级服务平台全面建成。全县25个镇均设置社会心理工作站,村(社区)心理咨询室建成率达到80%;二是持续加强职员工、学生、患者和特殊人群等4类人群心理健康服务;三是举办心理专业服务人员心理知识培训不低于4次。医务人员临床心理知识培训不少于4期,部门培训2次以上。各单位职工及服务对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不少于2次;四是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科普知识,组织至少2次心理健康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等活动。

(三)总结阶段(2021年10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

全面完成培训方案目标内容,认真总结工作先进经验做法,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办法措施,确保预期完成培训目标任务。

(四)迎检阶段(2021年11月至2021年12月)

六、工作要求

(二)加大经费投入。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安排的专项补助资金。加大县乡两级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保证心理健康体系建设宣传、培训、设施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等工作顺利推进;二是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积极开拓公益筹资渠道,探索社会资本投入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的政策措施,完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政策和激励措施,保障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有效落实。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卫生计生委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关政策,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继续巩固完善医疗联合体建设,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为切入点,探索城乡居民签约服务,逐步落实上下联动、急慢分治、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服务模式。

(二)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市级医院与受援卫生院结合实际签订2016年度对口支援协议,明确对口支援目标任务,细化支援措施,强化监督考核,带动受援医院管理和专业技术水平提升。

(四)提高老年病医疗护理服务能力,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提高老年病的诊疗管理水平及医疗护理质量,增强康复医疗能力,建立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有效衔接机制。

(五)继续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做好各卫生院和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统一药品目录、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零差率销售工作;继续加强公立医院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管理,三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要达到30%,二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要达到45%,其他市级综合医院使用比例不低于50%,专科医院应优先配备基本药物,凸显基本药物主体地位。各医院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基本药物使用制度,促进基本药物合理应用。落实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建立部分药品价格谈判机制,规范和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

(六)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理顺工作流程,推进制度落实,做好对困难群体的疾病应急救助工作。

(七)深入推进临床路径管理,扩大专业及病种覆盖面,扩大医院覆盖面,提高临床路径入组率,提高出院患者完成路径率。

二、严格依法行政,持续加强医疗机构准入和行业监管

(九)结合医改和全市医疗卫生“十三五”规划,编制出台全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十)依法加强医疗机构以及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准入管理,完善审批程序,严格审批行为,配合监督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十一)持续实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十大指标”运行监管目标责任制,持续实施一级医疗机构医疗质量万里行目标考核工作。积极推动医院向精细化管理发展,带动医疗服务、质量安全、服务效率、合理用药、费用控制等关键指标进一步好转。

(十二)根据省卫生计生委安排做好2016年度全省三级医院巡查工作。

(十三)按照省卫生计生委“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方针,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做好医院评审评价工作。

(十四)加强国家和省卫生计生委明确的限制类和备案类医疗技术管理工作,做好医疗质量动态监管。

(十五)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管理,进一步加强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手术部、麻醉科、产房、血液净化室、新生儿病房、口腔科、内镜室、消毒供应中心(室)及药学部等医疗机构重点部门、重点科室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以及口腔诊所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提高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能力。

(十六)持续加强合理用药监管工作。重点突出卫生院及以下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监管,加大处方点评和督查力度。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药师队伍建设,加强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以及上报工作,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水平。

(十七)完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体系,充分发挥市级医疗机构质量控制带头作用,重点加强检验、病理、麻醉、心血管介入、急救、血液透析、新生儿等专业质量控制工作,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十八)继续做好医师管理工作。认真做好2016年医师资格考试工作。严格标准、严肃考纪,加大考场违纪违规查处力度,建立合格医师队伍。进一步规范执业医师注册管理。

(十九)继续做好无偿献血和血液安全管理工作。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巩固无偿献血成果,做好先进申报及表彰工作,建立无偿献血科学管理长效机制,保障临床用血供给,保证血液质量安全,血液核酸检测率100%。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管理,继续贯彻落实《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开展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工作,确保输血安全。

(二十)积极组织医政管理干部及医院管理骨干参与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

三、深入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二十二)认真落实省卫生计生委、日报报业集团、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关于开展“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展示服务成果,宣传行业正能量,争取在全省“示范医院”、“示范科室”、“优秀医务工作者”系列评选活动中榜上有名。

(二十三)按照省卫生计生委“强力推进三级医院非急诊预约挂号”要求,逐步提高市人民医院非急诊预约挂号比例,合理引导患者非急诊预约,改善就医秩序,营造温馨就诊环境。

(二十四)加强基层护理服务能力建设。继续深化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建设,健全护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管理体系。建立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建立护士科学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以护士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胜任岗位为核心建立护士培训制度。探索开展养老护理、专业护理等特需护理服务。

(二十五)积极推动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提高医院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水平。

(二十六)积极推动以市人民医院为轴心的全市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互联网+医疗服务”行动在省、市、镇及村的医疗服务领域顺利实施。

(二十七)完善“三调解一保险”工作机制,推动医疗纠纷第三方人民调解机制顺利实施,合理引导医疗纠纷进入第三方人民调解程序。所有一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缴纳医疗风险基金或医疗责任险,研究制定门诊部、个体诊所缴纳医疗风险基金和医疗责任险方案。加强医患沟通,规范投诉管理,做好院内调解工作,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持续开展医疗纠纷案例分析讲评活动,强化医务人员医疗纠纷防范意识,配合公安机关,加大对“医闹”的打击力度,杜绝涉医违法案件发生。

(二十八)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关于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卫办发〔2007〕296号)要求,进一步加强全体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广大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医疗技术水平。

四、多措并举,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二十九)继续完善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按照《省乡镇卫生院急诊科建设标准》加快卫生院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按照《省急救站建设基本标准》,继续加强市急救中心和各二级医院EICU的规范化建设。继续开展对院前急救人员的岗位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活动,适应新时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医疗救治需要,提升院前急救水平。

(三十)持续做好各项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工作。认真落实国家、省和我市艾滋病医疗救治政策,疏通救治渠道,完善救治措施,充分调动定点救治机构人员积极性,认真做好督导检查工作,确实提高艾滋病医疗救治水平。建立健全各类传染病的医疗救治工作长效机制,加强感染性疾病门诊和预检分诊点建设,切实做好感染性疾病的门诊筛查、检测报告和隔离救治工作;加强呼吸道、肠道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的应急救治能力建设,适时做好季节性传染病医疗救治工作。

五、实施中医药优先发展战略,提升中医事业发展能力

(三十一)继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升级,大力发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进基层活动,提升城乡居民中医药文化和养生保健知识知晓率。推进市中医院为龙头的中医医联体建设,力争11个卫生院全部设立中医科、中药房,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为群众提供简便廉验的中医药服务。以市中医院为依托,建立市级医养救治基地,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服务功能,形成健康养老特色品牌。

六、以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人才培养为重点,提升医学科技教育水平

(三十二)持续做好省级重点专科和市级重点专科的管理工作;选拔、培养、引进、管理好学科带头人;加大对重点专科的扶持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促进医疗技术通过引进、联合、研发等不断更新;建立和完善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提升区域内医疗机构急危重症诊治能力,降低市外转诊率。

THE END
1.护理相关科普知识文章.pptx汇报人:,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护理相关科普知识文章CONTENTS目录01.护理基础知识02.常见疾病的护理03.护理技能与方法04.老年人护理05.母婴护理06.职业病与工伤康复护理护理基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2580748.html
2.「关于法泊美祛斑祛痘美白的医疗降科普文章」注意:生成的文章仅供参考,具体内容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法珀美这个产品怎么样 法珀美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医疗健康产品,它对于我们的身体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法珀美的原理、效果、常见问题和答案,以及适应人群、护理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风险。 http://www.hao51la.com/shopadlydyp/news/1455506.html
3.护理部召开优秀科普论文报告会天津市肿瘤医院日前,护理部召开了优秀科普论文报告会,对200余篇科普论文进行总结,各科室护士近200人参加了大会。 文章由护理部科普小组成员进行多轮评审,最终筛选出优秀文章9篇在大会进行现场宣读同时评奖。为帮助年轻护士提高科普文章的写作能力,大会由专人现场进行了关于“如何写好医学科普文章”的讲座,并通过9篇文章的点评让大家学...http://www.tjmuch.com/system/2009/03/19/010022291.shtml
4.全国文明单位创建专题讲座提升科普能力,普及医学知识饶琳主任作《医学科普文章的写作技巧》讲座,她从健康科普与健康转播的定义开始,详细讲解了医学科普文章的写作技巧,以实例具体讲解如何写高质量的医学科普文章。强调做好健康科普要下定决心、不忘初心、丰富内心、不断创新、添点温馨、传播爱心。 此次科普专题讲座干货满满,为临床护理科普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参会人员纷...https://www.qphospital.com/article/1430
1.探索护理领域新发展,最新护理内容概述资讯中心摘要:本文探讨了护理领域的最新内容和发展。文章强调了护理领域的不断演变和进步,介绍了最新的护理理念和技术。通过深入了解护理领域的最新动态,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推动护理事业的持续发展。 一、护理技术的新发展 1、精准护理的崛起: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强劲势头,精准护理逐渐成为现实,通过全面收...https://blog.xaddcdc.com/post/9521.html
2.英语科普类文章翻译实践报告上海市护理学会2022“健康传播新势力”最受欢迎原创护理科普文章评选获奖作品名单 上海护理 2023年01期 医学科普文章的写作技巧 办公室业务 2022年04期 写“水蜜桃”式的科普文章 科技视界 2020年21期 上海市护理学会2020年度“健康传播新势力”最受欢迎原创护理科普文章评选活动获奖名单 上海护理 2020年11期 “...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8028233.html
3.科普文章也就是说戴手套不能完全屏蔽病原微生物,因此不能充分地保护工作人员,也不能充分防止交叉感染,所以取下手套后应洗手或用消 毒液擦手。 一位专家在一个长期护理机构中的研究发现:医护人员在应该戴手套时的实际戴手套率达到82%,但应该换手套时按要求完成的却只有16%。事实上,如不及时 更换手套,戴同一副手套检查...https://www.hseryuan.com/news-28-136.html
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科普文章关注慢阻肺,呼吸更降慢阻肺患者如何护理? 严格戒烟无论是慢阻肺的急性发作期还是稳定期,戒烟都是首先要做到的事。本人及家属都要戒烟,避免室内烟雾对患者气道产生刺激。厨房要用合格的油烟机并开窗通风,减少油烟对患者呼吸道的损害。 预防感冒和呼吸道感染感冒会造成患者呼吸道抵抗能力减弱,更容易遭受环境影响而造成呼吸道感染发生,导致患...https://wsjk.tj.gov.cn/JKJY5233/JKDJT3184/202408/t20240803_6691253.html
5.光谷院区▲如何预防隐睾? 由于该疾病是先天性发育异常导致,因此,并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但准备受孕或已受孕的父母们应注意个人卫生,戒烟戒酒,避免油腻食物,避免感冒和接触有毒物质等,可以降低孩子隐睾的发生风险。 ▲隐睾术后的日常护理应注意哪些? 术后早期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阴囊血供情况,有无红肿、颜色发紫、疼痛剧烈;...http://www.hbfy.com/ggyq/view/1545.html
6.韩凌华医生的科普号的文章/病例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医学科普 (16) 学术前沿 (2) 分类 精选精选如何查看韩凌华医生发布的淋巴水肿科普文章 韩凌华主管康复师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 692人已观看 3 精选精选淋巴水肿去哪看?上海九院整外淋巴诊疗中心历经近60年风雨的洗礼与成长。 上海九院整复外科淋巴水肿专病门诊时间:每周一下午和周五上午黄浦区瞿溪路500号新门诊...https://jiankanghao.haodf.com/652572/wenzhang.html
7.下一篇:首届浙中大二院最佳护理科普文章大赛由泌尿外科张立琳撰稿,史高蓉编辑的科普文章,获2019年首届浙中医大二院最佳护理科普文章大赛一等奖!同时,史高蓉获2019年医院优秀辅导制作一等奖,廖泽栋获医院优秀辅导制作二等奖! 在此次科普文章的大赛中,由泌尿外科分享的《包皮,割还是不割?》让很多宝妈宝爸真正的了解了小孩子是否应该割包皮,同时也向广大民众传播了...http://www.xhhos.com/news/details/21/66/72411
8.创新护理科普形式让护理服务更贴心在护理部刘晓梅副主任大力支持及王小娟组长带领下,科普护理小组成员各显身手,不仅有动画制作小能手、更有视频制作的大团队,可谓是导演、编剧、演员、摄影、后期剪辑样样精通。组员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利用班后时间,经过不懈的努力,产出很多优秀作品,其中包含科普文章类、视频类、表演类、PPT讲授类、漫画等形式多样的...https://www.spph-sx.com/info/1085/476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