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体内酸性物质成分过多,肾脏无法及时排泄和分解,导致身体出现其他的疾病症状,如关节肿痛,既痛风性关节炎;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引起痛风的原因:
2.1遗传因素:有报道原发性痛风患者中约15%-25%有痛风的阳性家族史,从痛风病人近亲中发现15%-25%有高尿酸血症。
2.2性别与年龄:痛风病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但最常见的是40岁以上的中年男人,根据最新统计,男女发病比例是20∶1,脑力劳动者,体胖者发病率较高。男性发病高主要是与生活习惯有关如:长期喜食肉类、吸烟、饮酒、尤其是啤酒、工作精神压力大、肥胖等有很大关系。
2.3尿酸变化:
【尿酸偏高的生理原因】
尿酸偏高的生理原因就是长期摄取了含嘌呤比较多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产品、肉类等。而摄入过多的嘌呤食物,会在肝脏中再次氧化为尿酸。2/3尿酸经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1/3通过粪便和汗液排出。所以,嘌呤是核酸的氧化分解的代谢产物,而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所以摄入含嘌呤过多的食物是尿酸偏高的原因之一。
【尿酸偏高的病理原因】
尿酸偏高的病理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血液病、高血压、肥胖、糖尿病、药物影响〔如阿司匹林、抗肺结核药物、利尿剂等〕、肿瘤、肾脏疾病等,都会引起尿酸升高。血液尿酸浓度大于正常值后,人体体液会逐渐变酸,影响人体细胞的正常功能,长期如此引起痛风。
2.4生活中喜饮酒而不喜欢喝水者,会导致尿酸增加而排泄减少。
2.5痛风及合并症:痛风患者多数有一种或多种合并症,常见的合并症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
2.6导致痛风发病的诱因:痛风发病与某些不良习惯有关,常在过食高嘌呤食物、大量饮酒(尤其是啤酒)后发病;或因长途旅行以及走路多等疲劳过度而发作,或因关节局部劳损或扭伤、穿鞋紧、长跑等过度运动而发作;或因精神紧张、过度刺激后发病。
3痛风有何表现
痛风初期,发作多见于下肢,典型的首次发作常在夜间突然发病因足痛而惊醒,表现为大脚趾关节突然疼痛,可累及足弓、踝、腕等小关节,发作部位出现红、肿、热、剧烈疼痛,疼痛高峰在24-48小时,如刀割或咬噬状。此病会反复发作,会导致关节永久性损害,——关节畸形。
4痛风发作时应注意什么
患者如果在家遇到痛风急性发作,要注意几点:第一,就是把脚抬高,因为这样可以减缓血流速度,第二就是要冰敷,千万不要热敷,因为热敷会使血管膨胀,反而会加剧疼痛。第三,可服用和外用一些发挥疗效快、作用强的非甾类抗炎药。
5如何早期发现痛风
早期发现痛风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检测血尿酸浓度。对人群进行大规模的血尿酸普查可及时发现高尿酸血症,这对早期发现及早期防治痛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目前尚无条件进行大规模血尿酸检测的情况下,至少应对下列人员进行血尿酸的常规检测:
5.1肥胖的中年男性及绝经期后的女性。
5.2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病人。
5.3有痛风家族史的成员。
5.4肾结石,尤其是多发性肾结石及双侧肾结石病人。
5.5原因未明的关节炎,尤其是中年以上的病人,以单关节炎发作为特征。
5.6长期嗜肉类,并有饮酒习惯的中年以上的人。凡属于以上所列情况中任何一项的人,均应主动去医院做有关痛风的实验室检查,以及早发现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不要等到已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如皮下痛风结石)后才去求医。如果首次检查血尿酸正常,也不能轻易排除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可能性。以后应定期复查,至少应每年健康检查一次。这样可使痛风的早期发现率大大提高。
6患了痛风怎么办
痛风病人除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适当药物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6.1保持理想体重,超重或肥胖就应该减轻体重。不过,减轻体重应循序渐进,否则容易导致酮症或痛风急性发作。
6.2饮食方面:痛风病人吃什么好:适合低嘌呤的食物:五谷杂粮、蛋类、牛奶、水果、蔬菜、饮料(矿泉水、苏打水、可乐、淡绿茶)。少吃中嘌呤食物:肉类(猪、牛、羊、鸡、鸭)、鱼类(草鱼、鲤鱼、鳕鱼等)和豆类(豆腐、豆干、豆浆);
痛风病人不能吃什么:应忌口不吃的高嘌呤食物:豆苗、黄豆芽、酸奶、红茶、芦笋、香菇、紫菜、动物内脏、海鲜、贝壳类、虾类、鱼类(鱼皮、鱼卵、沙丁鱼、凤尾鱼等)、辣椒、啤酒、白酒、火锅。
6.3多饮水,要使每日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因尿路结石的发生和小便尿酸浓度及小便的酸碱度有关,必要时可服用碱性药物,以预防尿路结石的发生。
6.4避免暴饮暴食或饥饿。
6.5节制烟酒,尤其不能酗酒。
6.6不喝浓茶、咖啡等饮料。
6.7少吃盐,每天应该限制在2克至5克以内。
6.8每天饮食中蛋白质的量应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克左右,蛋白质可根据体重,按照比例来摄取,1公斤体重应摄取0.8克至1克的蛋白质,并以牛奶、脱脂奶粉、奶酪、鸡蛋为主。如果是瘦肉、鸡鸭肉等,应该煮沸后去汤食用,避免吃炖肉或卤肉。但酸奶因含乳酸较多,对痛风病人不利,故不宜饮用。
6.9每日的饮食结构中,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碳水化合物可促进尿酸排出,可选用精白米、富强粉、玉米、馒头、面条等。
6.10少吃脂肪,因脂肪可减少尿酸排出。痛风并发高脂血症者,脂肪摄取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0%至25%以内。
6.11妥善处理诱发因素,禁用或少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青霉素、四环素、大剂量噻嗪类及氨苯喋啶等利尿剂、维生素B1和B2、胰岛素及小剂量阿司匹林(每天小于2g)等。
6.12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精神紧张、感染、手术,一般不主张痛风病人参加跑步及较强的体育锻炼,或进行长途步行旅游。
6.13少用强烈刺激的调味品或香料。
参考文献
【摘要】针对党十七大人口计生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的新要求,在推进人口素质工作建设中,开展群众生殖健康知识教育成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优生优育和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殖健康知识;普及教育;优生优育;人口素质
引言
1人口素质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增长速度很快,每年新增人口约1500万,相当于中等国家水平,而我国人口素质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却很大。我国成年人文化素质在世界上处于极低的水平,2005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8.38年,相当于9年级水平,而同年劳动年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美国为13.63年、日本为12.9年,均远高于我国同期相应水平。尽管我国现阶段人均受教育年限增长速度超过许多发达国家,然而其受教育程度仍相当有限,甚至远低于美国60年代的水平。2010年,平顶山市常住人口为4,904,367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为300,454人、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05,619人、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208,626人、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066,631人,与2000年相比,文盲率由7.18%下降至3.95%。在我国各地区都明显表现出,较发达地区整体文化素质高、遗传因素好,但育龄夫妇却不愿生育,而落后偏远地带文盲普遍,妇女生育总和超过二胎。因此,要提高整体人口素质,更要加大落后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加强思想进步教育和做好生殖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是首要任务。
2普及生殖健康知识是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职责
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仍然是人口计生工作的首要任务,并解决优生服务滞后问题,少生、优生统一一起抓,达到做好人口计生工作、提高人口素质的必然要求。鉴于大多数群众缺乏健康知识,患病率高,通过健康教育解决了这些问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增强,节育率也会随之提高,家庭会因此更幸福,社会更和谐,社会生产力会大大提高。计划生育工作以实施健康教育项目给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必然拉近计划生育工作与群众的距离,减小计划生育工作难度,并为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提高优生优育奠定基础。针对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加强优生宣传、健康指导等,尽最大可能预防和减少残疾新生儿,是人口计生工作的创新形式和新形象,也是计生工作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的职责所在。
3普及生殖健康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本途径
3.1普及生殖健康知识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之一,在每年2000万出生新生儿中,有4%~6%的孩子就存在出生缺陷,最常见的5种畸形为:先天性心脏病、唇裂、多指(趾)、神经管缺陷和脑积水,新生儿死亡中30~50%源于出生缺陷,40%的出生缺陷儿可形成残疾。可见,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先决条件。
3.2普及生殖健康教育是提高优生优育的重要条件:优生是在人类健康的基础上增加体力和智力优秀个体的繁衍,而优育是优生的进一步加强和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开展优生优育与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相结合的计生工作,利用覆盖网络,为群众提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广泛普及群众生殖健康倡导和知识传播活动,全面启动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重点做好育龄健康检查、优生咨询、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高危人群指导等工作,提高优生优育。所以,加强健康教育,普及生殖健康知识,提高群众的认知水平,倡导健康的生殖行为,是提高优生优育和整体人口素质的重要前提。
3.3普及生殖健康知识教育是人类全面发展的需要:作为计生部门,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构建生殖健康知识普及体系。针对学校大力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青春期心理咨询服务,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性道德观;在社区、乡、村(居)定期举办生殖健康讲座,针对成年人宣传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合理措施和中老年生殖保健等科学知识;由计划生育服务站和医疗保健机构设立经常性的咨询服务平台,指导育龄夫妇合理避孕;通过大众传媒开设生殖健康专栏,积极传播科学生育知识,并利用世界人口日、男性健康日和世界艾滋病日等重要节日开展全民性生殖健康讲解和预防性病、艾滋病等宣传活动,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情况和特点,推动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殖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增强群众身体健康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
摘要: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生命体,它是由无数的细胞构成,其生存也需要营养物质的支持,人体摄入食物就是不断地补充营养物质,但如何补充、补充多少都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因此需要一个合理的营养机制,但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忽视合理营养问题,主要表现为: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膳食安排不合理、饮食习惯不良等,因此合理的膳食结构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人体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生命体,它是由无数的最小的生命构成体――细胞构成,其生存也需要营养物质的支持,人体摄入食物就是不断地补充营养物质,即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但每一个健康的人所需要的营养素远远不止这六类,还有几十种的其他元素,包括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等等,甚至还有一些我们没有发现的营养元素,这些元素对人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膳食安排不合理。目前,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而忽视早餐,熟不知早餐对人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体经过一夜的代谢已基本处于空腹状态,这时急需早餐来补充能量,况且在上午的工作学习中是要消耗大量能量的,那如果不吃早餐,能量得不到补充,身体就会调用储存的能量来满足能量的消耗,但如果长期下去就会造成能量供应不足而损伤身体,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免疫力下降。另外午餐、晚餐也要符合人体健康的要求,掌握的原则就是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但无论是哪一餐都不要摄入过量,尤其是晚餐,晚餐后活动量减少,对热量消耗少,如摄入过多则会导致肥胖而影响健康。
[关键词]人体健康体育生活方式健身运动
体育生活方式是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价值观所制导的满足多层次需要体育活动的良好形式和行为特征。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在促进人们体质健康水平上具有重要作用。
在高度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增强健康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时体育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生活是人类生存中即涉及到物质生活又涉及到精神生活的一个特殊生活领域。
1健康
1.1健康是财富、快乐和幸福,同时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也是个体或社会充分发挥其功能的必要前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健康提出了更高要求。健康既属于个人,又属于社会,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不同而变化着。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有病就不是健康”。而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美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
1.2生活方式与健康
生活方式包括方方面面,它包括人们的物质、精神、政治和社会生活。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在许多方面对个体的生活健康起着决定和中介作用。如果人们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给人们带来的困扰,就会使人在生理或心理上出现障碍,最后导致疾病的发生和人体健康水平的下降。研究表明,生产方式、社会制度、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及文化传统等是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所以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基石。
1.3体育生活方式与健身
在一个高效率、快节奏的社会里,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对人类来说是宝贵的,它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以及美好理想的实现。而体育生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生活是现代人类生活中既涉及物质生活又涉及精神生活的一个特殊生活领域。大量研究表明,健身运动对增强人的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有显著的作用。
一是健身运动能改善人体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经常从事健身运动可使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更加集中,从而改善神经规程的均衡和灵活性,提高大脑的分析、综合能力、身体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对内部器官的调节能力,增强人体内各器官的功能。
二是健身运动能提高人体心肺的生理功能。经常从事健身运动的人,其心肌细胞能获得更充足的氧气及营养物质供应,改善体内物质代谢过程,这些对预防血管疾病都是有十分有益的。对呼吸系统来说,从事健身运动,由于肌肉活动需要更多的氧气,促使呼吸次次数增加,使肺通气量大大增加,同时可使呼吸肌的力量增大,呼吸肌的活动性增强,有助于预防肺气肿、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三是健身运动能增强人体运动系统的功能,可促进骨骼的骨密质增多,骨壁增厚,骨松质排列有序,从而增加骨的抗压和抗扭曲的性能,能使肌肉力量增强,并能使关节变得灵活、坚固,使人体健壮、健美。
此外,健身运动对人体其他系统也有良好的作用。在健身过程中,消化系统由于增加了机械摩擦,能促使其消化吸收能力增强;能使泌尿系统的吸收和排泄功能更为良好,营养物质吸收得更彻底,代谢废物排除得更干净;内分泌活动更旺盛等。因此,科学技术愈进步,人类社会愈文明,就应当愈要提倡健身运动,它是促进人类健康长寿得强大推动力。
2健身运动是预防“现代文明病”、调节心理的重要手段
3结论
参考文献:
[1]苗大培.论体育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体育大学,2004.12-13.
水的沉思
我们没有办法想像一个缺水世界人类的生存状态,也不敢想像污染日趋严重的水给人类带来的是何种命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不治理水环境,不重视健康饮水,其结果将是“人类因水而生,也会因水而死”。
水的希望“普佳康”
令人欣喜的是,人类从认识到饮用污染之水对自身产生危害的那天起,一直在探索健康饮水的方案。19世纪以前,当水中的微生物引起各种传染病夺走了千万人的生命时,人们经过研究发现氯可以用来消毒饮水,从而制止了疟疾的流行,诞生了使用起来极为方便的自来水,这是人类的第一次饮水革命。
20世纪,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污水通过各种形式污染了水资源,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而传统的自来水处理工艺没有办法解决农药、重金属、有机化生物等造成的化学污染,此时,桶装水应运而生,引发了第二次饮水革命,饮水机成为健康饮水新时尚。
由于自来水存在危及人体健康的隐患,饮水机的二次污染和价格昂贵、存放不便等局限因素,市场呼唤一种既要符合人体健康标准,又能为消费者所能接受的全新饮水方式,也就是安装在消费者身边能够即制即饮,新鲜卫生的自来水终端制水系统即纯水机。这种饮用水终端制水系统既能满足消费者的饮用和生活大量需求,也能使消费者以低廉的价格满足卫生健康和饮用方便的消费需求。这样,每个普通家庭就可以用超低的价格建造一个纯水生产车间,既方便又适用。这是人类健康的福音、水的希望。目前这种纯水机风靡欧美,普及率达80%以上。
水的专家
创立于2003年的上海普佳康实业有限公司,专心致力于中国大陆饮用水市场的开拓,以科学引领生活,采用美国逆渗透技术,执行严格的卫生质量标准,提供一流的优质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水质安全可靠、价格适宜的纯净水,成为饮用水第三次革命的先行者。水的专家,水的顾问,家庭纯净水生产车间的优质供应商和服务商,是普佳康的宗旨。
被誉为20世纪六大高科技之一的逆渗透技术,是美国政府和太空总署为解决宇宙飞船中宇航员的饮用水和载水问题,不惜巨资,经多年研究开发的一项高新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医疗、工业、民用等各个领域,逆渗透就是在原水中施加比自然渗透压更大的压力,使水由浓度高的一方渗透到浓度低的一方,把原水中水分子压到膜的另一边,成为纯净水,而把其它杂质压到膜的另一边,RO膜的过滤孔径为0.0001微米,充分保证水质纯净卫生健康。这项技术被应用到家庭用水中,使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为人类健康饮水作出了重大贡献。
普佳康牌纯水机,就是这一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产物。他直接对接自来水,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细微杂物、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仅保留了水分子和溶解氧,以及人体所需要的微量矿物质,所制造的纯净水甘甜可口,可以直接生饮,克服桶装水二次开发污染和自来水存在杂物有害等缺陷,是21世纪健康饮水的最佳解决方案。
预防医学是从医学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它是研究预防和消灭病害,讲究卫生,增强体质,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科学。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人群为对象,而不是仅限于以个体为对象。医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从个体医学发展到群体医学,今天许多医学问题的真正彻底解决,不可能离开群体和群体医学方法。
预防医学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预防为主要思想指导,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研究环境对健康影响的规律,制定预防人类疾病发生的措施,实现促进健康,预防伤残和疾病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该学科应用现代医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人体健康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制定疾病防治策略与措施,以达到控制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延长人类寿命之目的。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该专业日益显示出其在医学科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