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精品(七篇)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心理健康自杀心理素质潜能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力、情绪调和;适应环境,能够在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1.心理健康是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据国家教委1989年对12.6万名大学生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大学生中存在明显心理障碍者达20.23%。学生精神失常、非正常死亡现象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

2.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如何,积极、热情的情绪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3.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质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他们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他们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

2.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3.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误区

目前,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认识上的偏差。首先,是对健康定义的片面理解。学生往往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也同样是评价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很多学生只注重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其次,是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片面理解。学生通常认为只有患精神病的人才是有问题的;此外,是对心理健康水平的片面理解。有的学生自认为没有什么心理烦恼和心理困惑就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这种错误的认识使学生在遇到情绪不良、心态失衡或是压力过大等情况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健康正面临着心理疾患的威胁。缺乏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使很多学生错过了避免形成心理问题的最佳时机。

四、主要措施

1.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学生充分了解有关专业知识。也可以开展心理咨询工作,让学生找到倾诉的对象,受到正确的引导,及时走出心理误区。

2.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调查与研究工作。学校可以对新生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进行专门辅导,做到心理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4.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组织观看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电影,听讲座,出板报等,给学生提供互相交流的活动平台。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使学生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

总之,在目前社会迅速发展的形式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因此,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治标治本的作用。一个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因此说,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史仲芳.心理与健康.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

[2]俞国良.心理健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效途径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认识到,人才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与基础就是要具备健康的心理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是一个备受瞩目的特殊群体,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社会压力,多数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问题。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其自身的成长,还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在组织日常教学活动期间,高校应当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出:

首先,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教育及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也是大学期间正常学习、生活和发展的保证,心理素质可以说是衡量人才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是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通过高校的系统性培养,能够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德育、美育、体育等素质。高校开展针对性的教育能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品质,加强大学生情绪管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促进学生成才,必须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加快,社会转型与改革步伐加快,不同文化与生活诞生不同的价值观。社会处于不断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各种冲突表现更为明显,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活跃。这些形势的变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学习、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滋生出多种消极情绪。因此,为促进大学生成才,迫切需要对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最后,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属于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心理健康属于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二、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当前社会正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也不断增加。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客观因素

综合各方就会发现,客观因素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首先,社会环境。知识经济时代,在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等都不同程度地发生改变。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物质与金钱等各方面都对大学生的成长造成影响。素质与能力的竞争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这无疑会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出现精神困惑、忧虑等问题。

其次,学校环境。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学校的人文气息相对于其他地方更浓厚一些,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所接受的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较少。目前,我国教育处在改革新时期,与学生存在密切联系的缴费上学、就业与自主择业等问题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在此过程中选择难度不断加大,使学生容易产生焦虑、不安、失落等多种不良情绪。在成长的过程中承受过量压力,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进而引发抑郁症。

2.主观因素

想要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必须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实施全面、系统的分析,找寻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科学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好基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观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家庭因素。家庭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关键场所,与学校、社会存在根本区别。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长期的、决定性的影响。自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的数量明显增多,多数孩子生长在“四二一”家庭模式下,成为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这种家庭培养的孩子一般刁蛮任性,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有一点不顺心就会冲父母、家人发脾气,甚至以离家出走威胁家人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这些孩子承受压力、挫折的能力较低,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极易产生偏激、怨怼的思想和情绪。

三、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根据前文的分析可知,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有必要。可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关乎学生自身成长,同时也会对社会稳定发展产生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充分利用课堂教育的影响

要想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的整体教学规划中,把心理健康教育归纳至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并且还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保证学时、学分。根据各高校教学活动实施的具体情况,设置相应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在各类课程中必须包含自我认识、情绪管理、环境适应、恋爱与性心理、珍爱生命等内容。依据大学生心理具体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学计划。为保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必须由专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担任。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贴近学生、贴近现实,注意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选用恰当的案例,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效果。

2.发挥全员的辅导性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不仅与学校科研能力、组织教学能力有关,还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设情况、师资配置等因素有关。高校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应当发挥全员对该项教育工作的辅导作用,促使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获得满意的效果。针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高校所有成员均要积极投入教育工作中,专业教师利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在开展的教育内容中渗透乐观、积极等思想,确保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品质。与此同时,班主任与辅导员应当在日常的德育管理中,把心理健康教育合理归纳到管理范畴内,根据教学需求和本班级学生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积极引导学生实施自我健康教育

大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高校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竞赛等活动,向全校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全面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性与主动性。同时,还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分析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认识水平,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展开,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

4.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对学生而言,校园氛围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为使大学生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就应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学校可通过开展一系列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不仅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提升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同时,充分运用黑板报、广播、校报等宣传手段,加强心理健康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高校可以定期举办专题报告会、开展心理沙龙、成立心理咨询室等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努力营造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帮助具有不良心理的学生早日恢复健康。

总之,面对社会形态的不断变化,社会的竞争更加激烈,要求高校大学生不仅具有良好的文化知识修养,也要具有健康的心理来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新时期大学生面临学习、就业等多种压力,各类心理问题更加严重和突出,教师要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国家培养大量健康、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夏兰,骆颂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研究[J].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1(3):232.

[2]樊富珉,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10(4):27-32.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健康教育

一、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发展。

高中这一阶段学生压力较大,很多学生面对自己的未来也表现得比较迷茫,心理健康教育对高中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高中班主任通过班会或者举行各项活动的形式,通过实际生活或者案例,针对这一时期学生的不同心理,提出相的方案,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这样一来,既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也能让学生抓紧科目学习的同时也能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有了基本的心理健康保健意识,学生在面对困境、压力和迷茫,可以自我调节,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促进学校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来说,需要积极发挥班主任作为学生群体的带领人作用。由于目前我国高中学校的班级结构设置为每个班级配一名班主任,班主任负责这个班级内部所有的大小事宜。而班主任作为高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约束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者,通过建立以班主任为带头的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极大程度地提升高中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程度,形成更为科学和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积极态度。在这样的前提下,班主任通过加强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力度和辅导工作的深入性,能够为后续学校整体德育工作的良好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促进高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后,使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更为高效,也更加深刻。

(三)拉近师生关系,有利于日常工作的管理。

高中班主任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班级的管理者而已,高中班主任还是学生学业的指导者及心灵的领路人。高中班主任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学生的困境、压力和难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并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如此,师生双方都更能够理解彼此的行为,有利于学生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也有利于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高中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

(一)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明确,工作得不到落实。

班主任面对学校、家长等种种压力,往往把教学看得很重要,各个学校还是难以改变传统的观念,他们始终秉着:“教学成绩对学校和自身名誉影响甚大”“升学率才是根本”这一落后理念,忽视了教育工作的进行。还有很多班主任高举心理健康教育的旗帜,呼吁要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但是工作总是落实不到实处,这对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很不利。

(二)班主任的实际教育工作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班主任自身心理健康缺乏,班主任是进行健康教育工作的首席地位,自身缺乏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谈何教育学生?其次班主任缺乏对自身工作的认识,班主任本身就不同于其他教师,教学的同时还要兼顾教育,有着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双重任务,在高谈“教学成绩就是硬道理”这一环境下,班主任忽视了身兼学生心理教育的工作,这两点是班主任工作得不到有效提高的主要原因。

三、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方法

(一)高中班主任注意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

1.认识和明确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地位。

(二)使师生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重要性,了解和掌握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高中生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高中班主任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要能够根据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心理活动的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方法与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指导,以维护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另外,高中阶段的学生固然应该将生活的重心放在学习成绩上,但是也应该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只有保证心理健康,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才能勇敢地面对挫折和打击,在学习的路上走的更远更好。

(三)提高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首先,从高中班主任层面,使其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的重要性的同时,还应提高其开展和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其次,鼓励班主任积极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不断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在帮助自己调节心理状态和心理压力的同时,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最后,学校要经常对班主任进行考核及培训,也可以适当对在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的班主任给予肯定和奖励,在帮助高中班主任提升内在动力的同时增加外部刺激,提高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1]凌世Z.浅谈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J].启迪:教育教学版,2015(12):56-57.

[2]张丽.浅谈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J].中学时代,2014(14):223.

【关键词】留级生;心理教育;重要性

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感觉大学的学习气氛比较不如高中时候浓厚,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便渐渐的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致使出现留级的情况。而这一部分学生在进入新的班级之后,总是感觉自卑,不愿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形成自闭的性格,往往很难融入新的班级之中。正是由于这种问题的存在,大学留级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就此留级生的心理特征入手,分析一下针对大学留级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

一、留级生的心理特征

(一)留级生形成的原因

大学的考核制度一般都是以每年的期末考试作为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而大多数的留级生就是因为不能完成学校所规定的学分,需要对课程进行重修。这类学生往往都是要跟随下一级的学生进行学习。而留级生形成的原因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同时也有老师和学校得责任。学生自身不能很好的完成角色的转化,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必要的自制力。任课教师的讲授方式过于学术化,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过分的大规模招生,对学生疏于管理,再加上考核制度本身的弊端。致使高校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留级生。

(二)留级生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本身是经过高考选的优等生,一进入大学就出现了挂科,甚至留级的情况,在他们的心中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致使很多的学生难以接受。留级生要跟随下一级的同学一起学习和生活,要离开熟悉的班级和同学,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而且,很多学生化解挫折与心理紧张的能力较弱,在学习成绩挫折和心理压力面前,容易出现心理障碍,产生自卑心理。还有就是留级带来的经济负担,也是造成一部分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最重要的是留级生一般都没有自己的目标,在大学中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气息的感染,最终致使对学业分心,造成留级的后果。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俗话说内因决定外因,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往往产生于其内心的暗示。所以对大学生,特别是留级生的教育也要从其内在入手。心理健康教育是塑造大学生优秀品德的先决条件,这样就说明了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意义重大。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帮助大学留级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促使其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完善从而培养其高尚道德情操同时提高心理免疫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针对留级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要从引导其有良好的心理入手,只有拥有健全的心理,才能谈良好的品德,良好的学习。此外,我们还应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之间能够更好的交流和沟通,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还要从心理教育入手,多鼓励留级生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心理更容易激发学习的热情,也就更容易学习。反之,如果长期处在自卑、自闭的不良环境之中则更容易自暴自弃,使其丧失学习热情产生厌学情绪,往往学习效果不佳。由此可见拥有健康的心理也可以促进大学生学习的进步。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使留级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帮助他们克服一些心理上的问题,让他们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最终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

三、拥有健康心理的重要性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对大学留级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而且针对大学留级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我们不应该排斥,更不应将其边缘化。应该悉心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更好的完成学业。重视和加强对留级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不仅是教育工作者得责任,也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其实,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留级生,还应扩展到广大的在校生。随着教育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日益重视,相信我们大学一定会培养出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1]齐慧颖,任翠香.浅谈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才智,2010(11)

[2]闫静茹.留级生的教育策略[J].吉林教育,2010(06)

[3]赵志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0(05)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一、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教学提供必要补充与支撑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是培养学生内在文化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软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学工作的支撑。其次,从某种程度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学工作内容的补充和完善,其目的是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旨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而德育教学工作则是为了教会学生认识社会,学习社会规则,加强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则倚重于构建学生的自我认识、强化学生的自制力,从内容上补充了德育教学工作。

(二)德育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指路明灯

德育教学工作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指路明灯,能够为心理健康教育做指导方向。所以,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采取德育的“视觉”和“思维模式”去进行,在实践教学中,积极渗透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否则方向偏颇,心理健康教育易出现南辕北辙的境况。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教学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教学中,关键在于如何将二者融会贯通,从而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完成效果。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已是势在必得,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学工作的契合点、互相借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将会成为实现学生心理需求和教育服务的必然选择。因此,作为德育教学的每一位工作者,都应该努力找准自己的位置———扮演学生的心理导师。对待学生的德育教学困难时,不是一味地呵斥或者强行禁止,而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并遵循和利用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辅导学生,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一)科学看待学生心理问题

在学生在校期间,作为班集体的管理者,教师必须特别注意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的学习情况出现问题也大多是由心理的不平衡或者暂时性失意引起的,并不是完全因为学生的思想问题引起。此时,教师不能急于将问题定性,而更多的应该是仔细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透过表象分析内在原因,然后加以心理疏导和教育,让学生意识到问题并积极改正,形成强大的心理素质与健全的人格。

(二)创造班级良好心理环境

1.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教师本身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所以,学习的道路是没有止境的,老师要不断完善个人品格,塑造健康的人格魅力。教师要做到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要多鼓励学生,给予学生关心,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

2.营造健康的班级氛围

有这样一种说法:给孩子一个和谐的世界,和谐的环境能塑造出孩子美好的心灵,充分挖掘孩子的潜力。作为老师,用自己的真心与爱营造积极进取、文明向上的班级氛围是不可或缺的,良好的班级氛围能够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活跃身心,促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德育工作者应刷新认知,积极吸纳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教学理念,明确学生的心理需求,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班会、文艺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在各种活动中,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同时又充实了内心,从而加强了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同时,学校还可以多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针对学生的问题有问必答,帮助学生树立一个健康的心理,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此达到提高学生德育素质的目的。只有教会学生创造性地把握思想道德原理,才能让学生在新的道德演变中减少迷失,从而不断融入社会发展的需要中。

五、建立家长沟通机制

[1]吴湘红.小学德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01):78-79.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班主任合格

在我国之前的小学教育中,品德与学习的教育一直被放在第一位,而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被忽略。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化,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刻,班主任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引导者。因此,如何发挥班主任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的心理有健康的发展,需要我们深入的去研究。以便为以后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个好的参考。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与原因

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也逐渐富足,生活质量与生活节奏也产生了变化。而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也与以前有了很大改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的显现出来。

1.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2.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原因的探究

3.班主任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二、班主任对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技能方法的探析

1.班主任要从正面引导学生

班主任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从小学生的特点入手,照顾到小学生较为脆弱的心灵和接受能力,给小学生安排一些孩子们通俗易懂的知识,而不是扯理论,讲背景。小学生的年龄阶段也决定着他们的求知方法,班主任必须要用一些小故事等引起小学生足够的兴趣,才能使他们自己喜欢去接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东西,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用兴趣去给孩子们奠定一个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而当孩子们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健康基础之后,孩子们就会用这些心理健康知识去评价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班主任可以提出一些假设,让孩子们说自己在这些困境下该如何去做,从而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素质和抗压能力,增加心理健康的知识,使得班主任的心理健康工作更容易开展。

2.班主任要指导小学生使其树立健康的情感

因为特殊的年龄阶段,小学生会有很多小情绪,而且不受控制很不稳定,特别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和别人的举止、行为和言语影响。而对于这些情况,班主任在考虑问题教育孩子们的时候,必须要从情绪剖析入手,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以及班主任老师的热切关心,这样会使孩子们产生一些积极地、健康的心理体验,班主任要能时刻的“察言观色”,准确的知道每个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准确的给出解决方案,让学生对积极地、健康的心理情感产生正确的感知,从而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容易的开展下去,并且为孩子们的生长、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发展。因此班主任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及时发现不良情绪,给予心理健康辅导,使孩子们树立健康的情感。

3.班主任要鼓励引导小学生培养优秀的行为习惯

班主任要首先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教学理念,以身树则,给学生树立一个积极、正面的形象。因为只有班主任给出了榜样,学生们才能照此培养自己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从内心里自觉接受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给孩子们创造更多的道德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孩子们能够把心理健康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他们自己亲身体验参加日常的道德行为生活,并在实际生活中坚持这种理念。

结语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细致加耐心的工作,班主任需要投入自己的情感,从内心里去理解学生,与学生去交流。使学生建立健康稳定的情感习惯。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自己的领域里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做出贡献,以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参考文献

[2].谈明娟.小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新课程(教师).2010(01)

Abstract:Teachers'mentalhealthisnotonlythetopicoftheirself-cultivation,alsoismaincomponentofeducationofmentalhealth.Althoughsocietyandschoolshavemadepositiveeffortstoprotecttheteachers'mentalhealthinrecentyears,teachers'mentalhealthshouldbemaintainedbyteachersthemselves.Thisthesistriestoconductdiscussionfromimportanceofteachers'mentalhealthandself-adjustmentofteachers'mentalhealthtoarousesocialattentionandpromoterelevantdepartments'developmentofeducationworktoteachers'mentalhealthonthebasisofexistingresearches.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适;心理健康教育

Keywords:teachers'mentalhealth;self-adjustment;educationofmentalhealth

0引言

1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1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对教师而言,剔出其职业的社会性不谈,教师首先是个普通人,自然也有心理健康的需求。然而,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往往将教师这一职业神圣化,将教师比喻成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的职责就是默默地奉献,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心理健康是衡量教师素质的重要指标,影响着教师工作的成败。这是因为教师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状态是其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决定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影响着教师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科学性。如果教师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必将有利于教师充分的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发挥其潜能,带来高的工作效率。可见,教师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是教师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职业规范的需要。

1.2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认同的楷模。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与人交往的态度和行为,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评价,都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价值已经超越了教师的知识本事。教师通过自身营造的学生学习的心理环境已经成为巨大的教育资源。

2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

教师的心理健康的维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离不开社会的理解和支持,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学校领导的重视,但更重要的是教师个人要重视自身的心理保健。只有教师自己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较强的心理保健意识,来自社会和学校层面的支持效应才能作用于教师真正起到作用。

2.1从认知上调整自己的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多,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对教师的角色期待过高,使广大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竞争。教师本人对自己的角色和职责也陷入了混乱状态,没有一个客观和正确的认识。

古语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教师要想自觉地进行心理保健,优化心理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认识,对自身的教师角色和职责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2.1.1正确的认识教师角色,悦纳自己当今社会,教师角色被认为是神圣的,完美的。人们对于教师角色的期待也充满理想化。而作为教师本身应该认识到角色期待的理想状态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教师要学会悦纳自我、赏识自我,学会接受和理解自身角色扮演中出现的缺陷并不断完善,这样教师才会在遇到挫折时,做到不妄自非薄,不迁怒他人,并能采取积极方式去坦然面对,从而更好地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2.1.2正确认识师生关系的特点师生关系区别与其他人际关系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师生关系是既定的、是因工作交往而形成的,因而也是难以更改的。当师生之间产生了矛盾和冲突时,一般情况下,任何一方都不能单方面终止这种关系。如果教师认识到师生关系既定性的特点,那会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这样,不仅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而且还可以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作用使教师本身保持心境愉悦。

2.2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的方法教师应吸收和掌握一些心理调节的知识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面临矛盾和冲突的时候,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疏导,及时解决不合理的情绪,更好的进行工作和生活。

2.2.3寻求积极的社会支持心理学上的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以外的援助力量对个体的社会支持关系,如夫妻、父母、知心朋友,都是不同的社会支持力量。这种社会支持关系可以有效地削弱压力造成的孤独感、焦虑感、紧张感等负面感受,缓解心理压力。社会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社会支持水平越高的社会个体,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对教师来说,学校的同事,尤其是学校管理者的支持和帮助,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减轻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和推动者的教师,其心理健康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教师心理健康的调试主要从自身来维护,既要注重从认知上调整自己的观念,正确认识自己的教师角色,处理好师生关系;更要学会放松心态、调控情绪、寻求积极的社会支持等适合自己心理调节的方法。

[1]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01):332-339.

[2]叶一舵.现代学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明出版社,2004,(06):235-272.

[3]黄爽.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述评.教师教育研究,2006,(04):89-90.

[4]刘霄.论教师心理健康的促进.教育探索,2003,(02):85-87.

[5]吴聪治.论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硕士论文,2002,(08):5-10.

THE END
1.论身体降的重要性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总觉得离自己还非常遥远,虽然从小就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从没真正在意过。但现在慢慢的了解到身体健康其实是最需要感恩的。想起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过很心酸的一句话大意是:当你身体健康时,你可以有很多愿望;当你身体不好时,你就只有一个愿望。 https://www.jianshu.com/p/c84247500b89
1.身体降的重要性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有增强免疫力、促进心理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等。 1、增强免疫力:良好的身体健康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对抗疾病的能力。通过保持合理饮食、良好的休息和适度的运动,我们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减少患病的可能性。 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article/3654900081188f94caeb39c07a4d9c9d.html
2.浅谈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论文(通用6篇)另外,生命安全教育必须渗透和融入到具体的课程教学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实质性的育人效果。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使得学校体育具有了新的内涵,这就是学校体育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教会学生多种应急、逃身、自救、救人等技巧和方法,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辐射...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shengming/636306.html
3.降教育作文1000字(精选28篇)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健康教育作文10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健康教育作文1000字 篇1 1.开设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必要性 ...https://mip.ruiwen.com/zuowen/1000zi/5604449.html
4.身体降的重要性有哪些方面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有哪些方面 身体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进步和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它不仅关系到个体自身的福祉,也直接影响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整体水平。因此,探讨身体健康及其重要性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话题。 首先,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身体健康意味着人的器官系统协调工作,没有严重疾病或残疾,这是维持...https://www.topnu.cn/ka-fei-zhu-fa/556761.html
5.降的重要性演讲稿(通用13篇)演讲稿是作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语表达使用的文稿。在当下社会,演讲稿在演讲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怎么写演讲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健康的重要性演讲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健康的重要性演讲稿 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https://www.jy135.com/yanjianggao/1137902.html
6.心理降和身体降的重要性运动心理生活降养生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内容摘要:1.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现代科学研究已经揭示,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辩证统一的关系。身体健康乃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之一,有了健全的身体,才能谈得上有健全的精神,“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身体状况对于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影响最为明显的...http://www.9river.com/news/?11333.html
7.降与我身体降与心理降的关系;心理降的重要性一是情绪与身体健康。早在2000年前,我国古代医学家们就发现了人的情绪与健康有着重要的关系,就发现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就总结出“七情过度百病生”的说法,认为人的情绪过度发生变化,会引起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脉阻塞,气机紊乱。 http://www.hfbz.com/index/form-serchDoc?ID=31439
8.ICU降宣教你需要知道2. 有了这条中长期的血管通路,患者以后的输液治疗就安全、轻松了,因为既可以减少静 脉穿刺而带来的痛苦,又可以避免像化疗药物等刺激性药物渗出而对患者的静脉所造成 的损伤,如静脉炎、肿胀甚至局部组织的坏死。 3. 向病人和家属讲解置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消除家属的紧张和恐惧心理,配合医护人 员完成操作过程。http://hospital2.glmc.edu.cn/info/1758/9219.htm
9.钟南山谈身体降重要性:为了人的生命和身体降,我们可以不惜...钟南山谈身体健康重要性:为了人的生命和身体健康,我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钟南山谈身体健康重要性:为了人的生命和身体健康,我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2020-07-31留白光阴 5928个视频 | 40关注 关注 精彩推荐 美女直播 更多 别点,妹妹害羞 都市E人,都在这里畅聊 哥哥,点才艺嘛~ 是真的击中你了吗?https://m.56.com/c/v207427928.shtml
10.身体降的重要性平常总是将运动锻炼挂在嘴边,总是说要减肥,似乎跑步运动,坚持锻炼目的就是为了要减掉体重,而很少察觉到,比起减重更为重要的是为了拥有一副健康的身体。 平日的生活里,我们很少有注意到健康的重要性,也很少会想到某些不良的习惯,是否会会对身体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yejdtx.html
11.保持身体降的重要性保持身体降的重要性及方法2、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3、幼儿园幼儿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幼儿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1、幼儿园幼儿的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不但幼儿本身健康而且也会。影响其他别的小朋友的身体健康。幼儿园小朋友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好好学习,好好玩耍,才能健康成长。 https://www.haohuizhi.com/jian/jkxx/51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