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超1亿抑郁症患者逐年增多

今年10月10日是第二十五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根据我国部分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算: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超过1亿人,其中1600万人是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其余大多数是抑郁症、自闭症等精神障碍或心理行为障碍患者。同一片蓝天下,他们却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自身饱受精神折磨,也给家人带来无尽苦楚。健康人群中,也有不少人深受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常发出“我是不是抑郁了”的疑问。

——编者

抑郁患者门诊量每年增加20%,3000多万儿童存在心理行为障碍

现代社会环境变化快、生活节奏快,很多人自诉心理压力过大,紧张焦虑。生活中,我们也会接触到一些抑郁症患者——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沉默寡言,间或喃喃自语,偶尔歇斯底里。究竟什么程度的心理、精神问题属于疾病范畴?

谭先杰是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的医生。国庆前,他在新书《子宫情事》发布会上透露,自己曾在5个月内送走13名绝症病人,深受负面情绪困扰。“生命不能放不开,我最终找到了宣泄的渠道:对着大山大声喊,直到声嘶力竭、内心平复。”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这种暂时的抑郁、烦闷不是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黄世敬说,负面情绪像饮酒一样,控制在一定的量之内,对人没有影响;一旦超过这个量,就可能醉酒伤身。比如抑郁持续2周以上,并且无法自我调整,已经严重到影响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在临床上就会确定为抑郁症。“轻度的抑郁症可以通过自我转移注意力等调情志的方式,以及专业医生的疏导,得到治愈。中度以上的,就需要心理治疗加上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

近年来,在互联网加速信息传播的背景下,人们感觉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导致的自杀事件似乎逐年增多,这是否表明我国这一类精神疾病呈多发趋势?

——抑郁症患者门诊量猛增,但尚未开展过全国范围内的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2009年6月13日,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杂志发表了北京回龙观医院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主任费立鹏对我国4省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结果显示,精神障碍患病率高达17.5%,抑郁症的患病率为6.1%,据此推算,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达到9000万。调查结果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介绍,我国目前将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等6种疾病列为严重精神障碍进行管理。“在精神疾病患者中,这6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比例并不高,抑郁和焦虑症患者占比最多。”

医疗机构的数据支持这一判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王刚介绍,该院曾经有70%—80%的病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如今超过一半的病人为抑郁症而来。医院也因此在2006年特别开设了抑郁症研究中心。目前安定医院抑郁症患者的门诊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令我们不安的是,非精神专科医生对抑郁症的总体识别率较低,临床上很多患者的抑郁症状未引起医生的足够重视,继而导致治疗和干预率非常低。”

“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开展过全国范围内的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因此还无法从数据上支持包括抑郁症在内的精神心理疾病呈多发趋势的结论。”王刚呼吁,应绘制我国精神类疾病“地图”,为国家因地施策,以及医学界有针对性地立项、科研,提供数据支持。

——“一老一小”精神卫生状况堪忧。

国庆长假,四川自贡市的谭友果家热闹起来了。女儿在广州生外孙后3年来第一次回家,老谭的话多了,眼神也活泛了不少。

空巢老人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被遗弃感。专家指出,孤独感最容易使空巢老人产生抑郁、焦虑不安的情绪体验,若不及时干预,常常发展成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

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卫生状况也令人忧心。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组主任委员郑毅教授介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在儿童精神科门诊中占60%以上,目前约有3000万儿童受到不同程度心理行为障碍的困扰。“比如行为异常、性格缺陷、情感障碍、社交不良、性角色偏差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障碍’会发展为比较严重的精神类疾病,这会影响孩子成长,甚至发展为社会问题。”郑毅说。

生物遗传性的个体基因缺陷、社会转型期的集体心理教育滞后,多重原因叠加致病

不久前,影星乔任梁因抑郁症自杀离世,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令人们唏嘘不已。

人们为什么会患上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是先天因素还是后天受外界影响所致?

28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小刘抬头望向天花板,南边墙角处的那摊水渍又出现了,慢慢化成了一朵骷髅花。“每天我都能看见这朵花,楼上邻居为什么就不承认呢?”其实,滴水声是他的幻觉。这就是妄想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苦楚人生。

杨甫德表示,重性精神类疾病患者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染色体基因片段存在缺陷、畸变、冲突。在童年的潜伏期,会表现出躁狂等症状,到青壮年期发病后更为明显。而相比之下,抑郁症等病症的生物遗传性病因是次要的,主因是应激性心理反应。比如长期被不良情绪侵袭,包括被坏人欺骗、被亲友误解、被同事冷落,以及投资、入学、擢升不顺……一件件糟糕的小事情不断累积,就可能在遇到突发重大事件时,变成“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从难以自控的“情绪”演化为令人崩溃的、导致精神类疾病的诱因。此外,像患者术后、女性产后、老年人退休后、灾害发生后等,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出现巨大变化,而心理调适未能同步,就会导致抑郁症。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郑日昌认为,以前计划经济时代,从收入到就业,人们都在“分配”的轨道下按部就班地生活。“而市场经济带来了多种选择,产生多趋冲突。一些人什么都想要,车子、房子、票子,反而引发内心焦虑。”

在黄世敬看来,国民心理教育滞后于社会发展,容易产生焦虑。“某些群体富而不安,物质丰厚了,幸福感反而下降,出现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心里的这根弦越绷越紧,最终断了。”

精神疾病不仅仅是个体问题,应将其作为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予以重视

精神类疾病对病患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

干扰慢性疾病预后,影响身体健康。近年来,躯体疾病共患精神类疾病的患者不断增多。在神经内科就诊者中,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最高,慢性疾病如心绞痛、关节炎、哮喘、糖尿病甚至癌症等,常常共病抑郁症,而抑郁症又可影响慢性疾病的预后。在患这些疾病的老年人群中,抑郁症的发病率更高,抑郁症对健康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慢性疾病本身。

抑郁症与“自杀”如影随形。“自杀意念”是抑郁症诊断手册中的主要症状之一。杨甫德介绍,数据显示,抑郁症病人中,15%最终会自杀死亡,约70%曾经出现过自杀的想法。另外有国外的数据表明,在所有自杀死亡的人群当中,大概有70%以上的人患有抑郁症。

三毛、海子、张国荣……不少明星都因抑郁症离世。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报告显示,中国每年大约有28万人死于自杀,40%患有抑郁症。另有数据表明,自杀是我国全人群第五位、15—34岁人群第一位死亡原因,自杀每年导致16万小于18岁的孩子失去父亲或母亲。

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2014年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等机构发布的《中国自闭症儿童发展状况报告》显示,中国的自闭症患者可能超过1000万,其中0—14岁的患儿可能超过200万。大多数患儿家庭为了治疗倾尽积蓄、负债累累。

“经济负担倒在其次,感情上的折磨无法释怀。”北京的王先生说,他的老母亲退休后性情大变,记性不好、疑心重、脾气大,经常摔东西、打骂家人。“她以前是医生,一辈子为人和善。现在每天见面就吵,大半夜让我们去给她做饭,还跑到我单位闹事,老板让我回家处理完家事再上班,没办法我只能辞职。一家人原本经济上很富足,晚辈们学业、工作都很出色,但妈妈这种情况让我们高兴不起来。”经过咨询,王先生得知母亲可能患上了抑郁症。“麻烦之处在于,她否认自己有病,拒绝就医。”王先生很无奈。

专家认为,抑郁症等心理精神疾病患者虽然没有伤害他人的暴力行为,但对家人生活的干扰至为深远。比如,孩子们生长在父母或祖父母罹患抑郁症的原生家庭,对其未来的一生都有不利影响。

增加全社会医疗负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生命指标评价各类疾病的总负担,精神疾患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各类精神问题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即占全部疾病和外伤所致残疾及劳动力丧失的1/5,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率将升至1/4。

采访中专家表示,近年来,精神心理问题与社会安全稳定、与公众幸福感受等问题交织叠加等特点日益凸显。焦虑症、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逐年增多,心理应激事件肇事肇祸案件时有发生,老年痴呆、儿童孤独症等特定人群疾病干预亟须加强,精神卫生工作仍面临严峻挑战。

THE END
1.我国上万人数据揭示:童年不幸,更易患上疾病!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不幸会成为终生难以愈合的创伤。 最近,来自来自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的一项调查,再次敲响了忽视儿童心理健康的警钟。 在对11972名平均年龄为59.85岁的中国居民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研究者们发现,不幸的童年经历(情感忽视、家庭暴力等)可能增加多种慢性疾病及多发病的患病风险,包括血脂异常...https://www.jianshu.com/p/16a563f6daf2
2.心理疾病统计搜索结果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心理疾病统计' 的搜索結果https://www.chinacpda.org/?s=%E5%BF%83%E7%90%86%E7%96%BE%E7%97%85%E7%BB%9F%E8%AE%A1
3.一文读懂《中国心血管降与疾病报告2021》概要来源:《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 编写: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2022年4月出版 01 心血管健康影响因素 1.1 烟草使用 2017年,中国吸烟导致的死亡人数为260万,占全球因烟草使用而死亡人数(830万)的近1/3,烟草使用对中国人群健康的危害程度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http://www.sxcdc.cn/zxzx/rdjd/art/2022/art_bedaeb708d874bfe977f8e6fb264e530.html
1.警惕!抑郁症“医疗化”现象,正在国内持续蔓延...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 数据和比例如此庞大,就这样,专家仍然指出还没有充分检出,也就是说,实际患者数量更多! 自从有了抑郁症这个概念,从青少年学生到官员,媒体公布的自杀原因常常都是“抑郁症”。抑郁症会导致自杀,那么...http://gysxlws.com/?Popularization/251.html
2.中国身心疾病患者数量惊人,你是否也是其中之一?疾病常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 10%的人口患有身心疾病,而在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庞大,身心疾病的患者数量也相当惊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约有 3 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身心疾病,其中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失眠症等多种疾病。 身心疾病的高发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长期的工作压力、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https://www.zhaoweidong.com/news/BVfBRJKtDJ.html
3.我国心理咨询行业现状:需求日渐庞大市场乱象频发亟待规范化...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时下,心理健康问题为大众关注,心理疾病发病率逐年走高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心理咨询需求市场日渐庞大。根据卫生部数据显示,我国14亿人口中,预计有1.9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或心理障碍,需要专业人员干预。与此同时,随着市场...https://m.chinabaogao.com/detail/734087.html
4.美国精神及心理降统计数据疾箔济数据权威行业数据平台精神疾病和药物使用 服务和治疗 机构 药物治疗 公众舆论 其他数据主题包图表报告形式呈现本主题所有数据 本数据主题包包括 中国化妆品行业 主题下的 33条 数据包含总体概述、化妆品核心数据、典型企业等数据。 3633 PPT、PDF下载 数据来源 价格: 899 立即购买 VIP免费下载 数据主题包图表报告形式呈现本主题所有数据...https://data.iimedia.cn/data-classification/theme/13625235.html
5.中国3亿人失眠,世卫统计全球睡眠障碍率高达27%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我国差不多有3亿人睡不好觉。失眠人群中渐趋低龄化,其中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睡眠问题更为突出。而纵观全球,睡眠障碍率也高达27%(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这些数据背后,是每个个体在深夜的辗转反侧和心理煎熬。 http://www.kdpsy.com/h-nd-136.html
6.日常管理(二)来华留学生信息是高校对来华留学生实施教育、管理、统计、决策的依据,信息管理工作是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来华留学生管理部门不仅要做好信息的采集、整理等外部工作,还应重视用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从大量数据中找出内在的规律,指导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信息作用。 https://ciee.tyut.edu.cn/info/1019/1041.htm
7.老年人心理降从总分与阳性因子分来看,荆门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存在问题,与全国老年人相比较,荆门市老年人普遍存在躯体疾病,在心理层面存在一些强迫性思维或强迫性行为,还伴有抑郁、焦虑等情绪,同时伴有睡眠、饮食等方面的困扰,人际交往带来的困扰也比较明显。 (二)老年人各心理症状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https://m.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20808181456_1926717.html
8.大学生心理降的自我成长报告范文(精选11篇)通过各种渠道查找收集相关资料,提出问题,并针对我院20xx年上学期期末的《高职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表》进行数据统计,汇总。 2. 8月7-11日:调查阶段(一) 校内调查:(1)网络咨询,在我院班级、同学之间进行访谈,作为初步参考资料。 (2)问卷调查 (20xx年上学期期末已发卷调查) ...https://www.ruiwen.com/baogao/6682157.html
9.男男性接触人群7篇(全文)调查问卷经复核后,采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双录入,使用一致性检验功能对两个数据库进行差异比对,对出现差异的调查表应查找原始表进行核实,对数据清理核查后,转入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8wwfglpo.html
10.学协会:中国心血管降与疾病报告2022概要·365医学网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对461047名30~79岁成人中位随访11.2年的数据显示,在基线无心血管代谢疾病的人群中,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首次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分别增加23%和14%,死亡风险增加40%。 2018年,中国≥15岁吸烟人群中戒烟率为20.1%;在过去12个月内戒过烟的人中,超半数人戒烟的主要原...https://jsp.365heart.com/detail/article/681D6228-2702-4934-9F38-B03AE6AB2F7A
11.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2018年第02期现用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邮编:410011 期刊收录: 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荣誉: 中国...https://www.youfabiao.com/zglcxlx/201802/
12.医疗卫生慢性病已成为我国的主要死亡原因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通过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可以掌握我县成人主要慢性病及其相关因素、膳食营养、体质状况与营养相关疾病的流行现状及变化趋势。建立相关数据共享平台与机制,加强数据分析与利用,发布权威信息,为政府制定慢性病防控与营养改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http://www.ztyj.gov.cn/contents/6120/16120.html
13.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甲组SES、IAS得分的改善程度优于乙组(均P<0.001),而HAMA、HAMD得分两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表达性团体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焦虑障碍对...方法: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年数据,选取年龄≥60岁、至少有1名在世子女且与在世子女不同住的老人826例。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测量抑郁症状,通过...http://www.zxws.cbpt.cnki.net/WKD/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21&st=10
14.心理降实践报告锦集四篇通过各种渠道查找收集相关资料,提出问题,并针对我院20xx年上学期期末的《高职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表》进行数据统计,汇总。 校内调查:(1)网络咨询,在我院班级、同学之间进行访谈,作为初步参考资料。 校外调查:将问卷以邮件的形式发送给其他大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https://www.liuxue86.com/a/5074725.html
15.国际国内公共卫生情报信息2023年第45期l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l研究揭示抑郁症患者反刍思维状态下的脑网络特征 l我国科学家解析痕迹型恐惧关联学习的神经机制 舆情信息 l建设健康中国保障人民健康(大家谈) l国家药监局抽检发现20批(台)医疗器械产品不符合标准 l努力推进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国际交流活动在京成功举办 ...https://www.pzhcdc.com/Article/View?id=7678
16.中国精神卫生报告:精神障碍发病率暴增50倍,形势严峻精神障碍按《疾病和健康相关问题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类近400种(表2-3-2)。 心理障碍,并非医学名词,泛指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异常心理过程、异常人格特征、异常行为方式,是一个人表现为没有能力按照社会认可的适宜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后果对本人和社会都是不适应的。当心理活动异常...https://m.xinli001.com/index.php/info/100488517
17.2019中国抑郁症领域蓝皮书陕甘闽地区重度抑郁患者占比最高WHO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抑郁症患者中,有近一半生活在东南亚地区和西太平洋地区,包括印度和中国。 从患者人群的地域分布看,不同地区的患者人数存在明显差异。 一项针对中国成年人抑郁症的调查研究数据显示:除内蒙、新疆等地无数据外,陕西、甘肃、福建等地区的重度抑郁患者占比最高...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1db71861e8f6
18.当下最常见的4种心理类疾病希望你都没有生活资讯[摘要]根据数据统计来看我国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已达510万例。而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10年初公布的数据: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已超过1600万。官方数据1600万,占人口总数1%多一点。今天就列举最常见的几种精神障碍给大家介绍科普一下。 https://life.hsw.cn/system/2020/1218/166953.shtml
19.心理学论文3000字(通用7篇)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主要取决于其职业心理素质的高低。本研究以江西省几所高职院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作为测试对象,选择了性别、年级、不同出生地来考察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发展状况,采用spssl3.0forwindow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给教育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理论参考与研究工具。https://bylw.yjbys.com/qitaleilunwen/111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