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i疗法多肽单抗......心血管疾病治疗迈向新时代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22》统计,在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血管疾病(CVD)占首位。其中,缺血性心...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统计,在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血管疾病(CVD)占首位。其中,缺血性心脏病、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是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并且,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逐渐到来以及心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的发展,我国CVD患病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紧迫的临床需求也敦促科研人员开发出更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手段和治疗药物。

不过,近些年来生物技术的飞跃式发展也切实推动了人类疾病治疗手段的不断升级。这些新技术、新疗法所带来的变革已经渗透至各个疾病领域。从罕见病到常见病,从肿瘤到自免,如今又在心血管领域掀起了“变革”的浪潮。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在曾经被传统口服小分子“雄霸”的心血管疾病领域,这些新技术、新疗法会摩擦出哪些新的火花,为患者的疾病治疗带来哪些新的解题思路。

RNAi疗法改变心血管疾病管理模式

目前他汀类药物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基石,不过,患者需要长期每日服用,无形中增添了用药负担,依从性仍面临巨大挑战。英克司兰作为新一代PCSK9抑制剂,降低LDL-C的作用在多项III期研究中得到证实,其给药次数也显著降低,患者仅需在初始治疗后三个月注射加强针,此后每年注射两次。

传统口服降压药同样面临需每日服用的“难依从”挑战。不过这一局面同样可能因为RNAi疗法而改变。同样由Alnylam开发,后来被罗氏28亿美元引进的长效降压药Zilebesiran已在II期研究中获得了积极结果,而其用药频率同样也仅需半年皮下注射1次。今年2023年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年会(AHA2023)上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单剂皮下注射Zilebesiran600mg后,第6个月时患者的24小时平均收缩压降低了14.2mmHg。

脂蛋白(a)[Lp(a)]被认为是CVD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理生理学、流行病学和遗传学研究已经有证据表明Lp(a)升高在促进心肌梗死、中风和外周动脉疾病中的潜在作用。RNAi疗法降低这一指标的作用已初露锋芒。

RNAi疗法不仅已经在罕见遗传病和心血管领域绽放异彩,这一技术未来几年也有可能在抗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眼部疾病以及代谢领域实现突破。今年7月,Alnylam高调宣布开发靶向INHBE的siRNA疗法,用于治疗肥胖。

多肽研发新方向:口服降脂、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多肽一般是指少于100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低于10000。多肽很好地综合了小分子化药和蛋白类药物的优点,相较于一般的小分子化药,多肽具有更高的活性和更强的选择性;相较于蛋白质药物,多肽又具有稳定性相对较好、纯度高、生产成本低等优势,其质量控制水平也能接近于传统的小分子化药。

对MACE中三个组成部分的分析表明,与安慰剂相比,患者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降低了28%(HR:0.72;95%Cl:0.61-0.85),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了15%,非致命性中风风险降低了7%。

单抗在抗凝领域的新突破

据antibodysociety网站统计,目前全球已经获批上市或正在接受监管审查的抗体药物(包括ADC、双抗)共197款。按首次获批适应症区分,有近一半药物45.7%(90款)集中在肿瘤领域。而心血管/止血领域获批或申报上市的药物仅11款,其中9款用于治疗罕见血液疾病。也就说在常见的出现MACE事件后,能起到治疗作用的抗体药物比较缺乏。

血栓的形成是多种疾病的病因或并发症,如肺栓塞症、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手术或外伤后的深静脉栓塞等。抗凝药能阻止血液凝固,防止血栓形成,常用于房颤、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外周静脉血栓、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AMI)等。

目前抗血栓药物主要分成预防血栓形成的抗凝、抗血小板药物,以及使已经形成的血栓溶解的纤溶药物。Abciximab(阿昔单抗)是首款获批的抗血小板聚集抗体药物。其可用于高风险的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患者,但是临床应用受限于较高的出血率。

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估计,2030年美国将有1210万例房颤患者。不幸的是,目前有40%-60%的患者不愿意接受口服抗凝剂治疗。抗体可以在病人管理和优化方面带来一些显著的好处,比如抗体从体内的清除避免了患者服用传统小分子可能面临的肾功能不全问题,并且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更低。另外,Abelacimab仅需每月用药1次,这将显著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总的来说,抗体药物如今已经在肿瘤、自免领域占据半壁江山,但是在心血管疾病这一同样拥有巨大市场的疾病领域尚处于开发探索阶段。不过在未来,这一领域或许也将遍布这类药物的身影。

总结

上文列举的只是已经实现突破或者有望在不远的未来实现突破的药物进展。不过,还有很多新疗法处于早期阶段。成功在血液瘤领域实现患者治愈的CAR-T细胞疗法,已经向实体瘤和自免疾病进发。前几日,全球首款CRISPR/Cas9基因编辑疗法成功获英国药品和保健产品监管机构(MHR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镰状细胞病和输血依赖性地中海贫血。这些新技术能否在慢病领域、乃至心血管领域实现更大突破,造福更多患者,引人无限遐想......

THE END
1.据统计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心血管疾病现患病...已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据统计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 处于持续上升阶段 心血管疾病现患病人数约有3.5亿 死亡率居于各类疾病中的首位 根据《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 数据显示 我国20~29岁的心血管病高风险人群 占比已达15.3%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4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http://www.fy12315.com/jiankang/6602.html
2....血管里抽出厚厚一层白油,警惕心血管疾病年轻化心血管徐标主任来自南京鼓楼医院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在心梗急诊手术中,约半数患者为45岁以下的青壮年。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心梗急诊手术的15%。心血管疾病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年病”。南京鼓楼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徐标分析,心血管疾病年轻化主要与不良的生活习惯相关。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的压力过大,年轻人...http://k.sina.com.cn/article_1653603955_v628ffe7302000ygpk.html
3.保护心脏降以及心血管疾病与营养素的关系数据统计,目前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已经占了整个死亡人口总数的87.5%,而且还越来越年轻化,所以不管在哪个年龄段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健康的心脏,这种疾病会让人死的很快。? 那么如何来保护心脏健康呢?保护心脏到底需要哪些营养素来支持呢? 1镁对人体健康的好处到底有哪些?1、补充镁有助于心率失常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19608789893309
4.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40414.docx本节将详细探讨中国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率,包括患病率、疾病类型、地区差异和影响因素。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中国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癌症是慢性病的主要类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上升。这与中国人口老龄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生活方式变化密切相关。在中国,心...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24044304.html
5.20张人体疾病地图,揭秘不锻炼的坏处!随着经济发展,心脏病发生率在我国越来越高,据《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2013》,心血管疾病已经达到了每5个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人得病的地步。而在发达地区,这个数据可能更高,根据欧洲的统计数据,发达地区人口心脏病的终生发生率可以高达58%!如果锻炼不足,风险还会增高57%…… ...https://www.jianshu.com/p/25dd3d30271d?utm_campaign=maleskine&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seo_notes&utm_source=recommendation
1.青少年吸烟的危害调查报告(通用13篇)青少年吸烟会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据统计,吸烟青少年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不吸烟青少年高出xx%。一些吸烟青少年在体检中发现自己的血压处于临界值或者偏高,这与他们吸烟的习惯密切相关。 吸烟还会影响血液中氧气的输送,导致身体各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从而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 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479678.html
2.心血管病范文12篇(全文)追本溯源, 我国中西医结合开始治疗心血管病是从1949年开始起步的, 到60年代中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的初期。第二阶段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 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迅速发展时期。第三阶段为80年代初期以后, 各个病症诊断和疗效评定逐步规范化, 相关理论也得到了深入研究, 中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得到了...https://www.99xueshu.com/w/ikeyv3kwdeoy.html
3.《心脑血管疾病检测脉诺康》动画广告宣传片制作近年来,由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高油、高糖的饮食习惯,加上巨大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以及疾病防治知识的不足,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大幅提高。心血管疾病发病越来越普遍化和年轻化的趋势需要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视。(图片形式呈现,不计入旁白:2015年的世界心脏日活动日发布统计数据:中国35-44岁年龄组人群,冠心病发病率3...https://www.huanghelou.cc/post/19984.html
4.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是多少?–易康网心血管疾病,早预防,早受益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为1900万人,其中主要分布于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冠心病及脑卒中同样是居于首位的致死性和致残性疾病,每年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每13秒就有一人因此而死亡。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年轻化,心血管疾病...http://health.eekang.net/knowledge/33052
5.1990stuart 趋势性检验 ,以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ASCVD 疾病负担总体情况和变化趋势 : 1990-2019 年我国 IHD,IS 的 DALY 标化率未发生 明显改变 ,但其 DALY 值分别增长 133.66% 和 138.64%(表 1),相应的 ASCVD 疾病负担在心血管 病整体疾病负担中的占比也从 1990(39.51%), 2010(55.42%...http://chinaepi.icdc.cn/zhlxbx/ch/reader/create_pdf.aspx?file_no=20211010
6.慢病患者2.6亿,“青梧桐”如何“上医治未病”?而慢病,比如糖尿病,帕金森,心脑血管,脑卒中等,这些疾病的特点是患病人群特别多,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统计信息显示,2014年世界糖尿病患者数量(20岁至79岁)达到3.87亿人,其中中国就有近1亿人。而据国家卫计委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慢病患者超过2.6亿。https://www.iyiou.com/news/2016031225107
7.世界心脏日心血管疾病趋于年轻化?专家与市民“谈谈心”据统计,心血管疾病的患病人群逐渐趋于年轻化,公众需关注危险行为和高危因素,重视疾病的长期规范治疗和康复治疗。 活动上,于波教授针对心血管疾病越来越频发和趋于年轻化,对心血管疾病常见的危险因素进行解读。于波教授表示,心血管疾病年轻化其根本原因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近二十年大家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https://mobile.my399.com/p/31199.html
8.深度学习设计基于机器学习的心血管疾病分析与预测在国富民强的今天,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平均人口寿命也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是人口老龄化问题,而心 血管疾病是近年来发病率极高的老年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上升,已然成为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 病之一。因此,对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有计划的预防疾病的发生有着深远意义。 https://blog.csdn.net/m0_73484725/article/details/136775268
9.更多中国年轻人将加入糖尿病的队伍,该如何阻止?所以心血管疾病人群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存在糖尿病家族史 这个比较好理解,若是你的一级亲属中(父母、亲 兄弟姐妹)有人有患2型糖尿病的人,你自己得糖尿病的风险,也会比普通人高一些。 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或两者兼具 根据既往的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多存在着的血脂异常,具体表现主要是HDL-C...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article/13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