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专业

通过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放射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接受临床实践技能、沟通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知识面及技能全面、能胜任临床肿瘤放射诊疗、临床核医学、辐射防护、放射卫生管理以及核辐射突发事件中医学应急等方面专业人才。

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

(1)能够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认识、分析问题;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2)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应有的文化修养与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善于理解、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背景、信仰、需求、利益、隐私和人格,具有较为顺畅的人际交流、沟通和信息反馈能力,能够清楚认识患者、家属和同事们的共同协作和努力在防治疾病中的重要性。

(4)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遵纪守法,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5)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要领和技能,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体魄强健,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知识要求

(2)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生物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医学研究的设计、测量和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熟悉并基本掌握系统、规范的诊断处理,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原则,熟悉对一般急症的处理。

(4)熟悉临床影像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放射治疗的基本知识及各类肿瘤的放射治疗适应证,具备从事肿瘤放射治疗的基本能力。

(5)掌握辐射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包括内、外照射的剂量估算方法,具备组织开展辐射防护工作的基本能力。

(6)熟悉并基本掌握放射损伤及放射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基本知识,具有核辐射突发事件中的医学应急处置能力。

(7)熟悉放射物理、放疗设备、放射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常用辐射测量设备、常用放疗设备及放射化学合成设备的工作原理、基本构造及应用,掌握放射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并了解最近发展。

(8)熟悉并掌握国家卫生政策和核辐射安全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及方针政策。

3.技能要求

(1)具有规范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能力;熟练掌握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处理的临床基本技能。

(2)具有与患者、家属或同事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的技能,具备基本的健康宣传教育、社区卫生服务和疾病预防能力。

(3)具备良好临床思维能力,熟练掌握常见肿瘤鉴别诊断及放射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

(4)对影像学检查具有基本的阅片能力,掌握放射治疗基本临床操作技能和放射治疗急、慢性并发症的基本能力。具有完成放疗靶区勾画、计划评估及摆位误差校正的基本能力。

(5)具有环境放射性常规测量的基本能力,具备参加核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6)具备运用循证医学原理,针对临床问题搜集证据、评价证据和循证决策的初步能力。

(7)具备开展放射医学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能够结合临床实际,独立利用图书馆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和获取信息。

(8)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军事和心理健康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体魄。

(9)掌握一门外语(英语),达到国家大学英语考试四级水平,能够阅读基本的专业外文资料。

三、专业主干学科、核心课程和课程模块

1.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放射医学

2.核心课程24

诊断学、系统解剖学、断层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细胞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卫生学、外科学基础、病原生物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医学影像学、肿瘤学、放射治疗学、毒理学、辐射剂量学、放射损伤与防护。

3.课程模块对应培养目标要求,必修课程分为“通识人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放射医学”。

(1)通识教育思想政治理论和人文素质课程模块

培养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掌握宽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行为、法律和伦理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锻炼学生交流、沟通和协作能力。主要由体育课、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心理健康、医患沟通学等课程组成。

(2)自然科学和公共基础课程模块

培养学生具有较熟练的公共英语和初步的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掌握专业学习所需的数理化及计算机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由英语、高等数学、基础化学、医用物理学等课程构成。

(3)医学基础课程模块

构建学生坚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能力,主要由细胞生物学、人体形态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生物化学、人体机能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免疫学等课程组成。

(4)预防医学与科研方法模块

使学生掌握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卫生系统运行规律,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信息收集、管理、评价和循证决策能力,具备批判性思维意识和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主要由医学信息检索、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卫生学等课程组成。

(5)临床基本技能模块

使学生熟练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以及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处理和临床操作的基本技能,为临床理论学习、临床实习和毕业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奠定基础。主要由诊断学、医学影像学、核医学和临床技能训练等课程组成。

(6)临床专业理论与见习模块

通过理论教学和见习,掌握内科、外科、专科等临床知识、诊疗技能,通过临床整合案例整合基础和临床之间、临床各科之间的学习内容,训练临床整体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主要由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课程组成。

(7)放射医学专业理论与见习模块

通过理论教学和见习,掌握临床影像学的基本知识,熟悉放射物理、放疗设备、放射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辐射剂量计算、放射治疗及辐射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熟悉并基本掌握放射损伤及放射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基本知识,具有核辐射突发事件中的医学应急处置能力。主要由放射物理学、放射化学、放射毒理学、肿瘤学、辐射剂量学、辐射流行病学、辐射遗传学、放射损伤与防护、放射生物学、放射卫生学、放射治疗学等课程组成。

(8)放射医学专业实验教学模块

主要包括常用放射性测量设备和仪器的介绍和演示、放射性核素半衰期的测定、外照射的有效防护方法和计算、γ计数器的使用和测量技术、低能β射线测量技术、液体闪烁测量及淬灭校正、3H-TdR掺入的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实验、淋巴细胞微核实验、NK细胞活性测定实验、T4的放射免疫分析、AFP的免疫放射分析、核素稀释法测定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的放化纯度、放射性胶体的制备、放射性药物体内分布实验、常用去污剂对物体表面放射性沾染的去污效果分析、植物和土壤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测量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放射性核素、ECT的介绍演示及虚拟仿真操作、X线机摆位技术教学操作训练、乏氧细胞对不同类型射线的放射抵抗性实验、放疗计划系统的介绍和演示、核与放射突发事件中的医学应急教学演练、热释光个人剂量计的读数和退火实验、室内外放射性氡的测量等。

四、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

1.必修课程设置

(1)概述

必修课程共计60门,3862学时,222学分,前四学年完成学习;理论2729学时(占70.7%),实验(实践)1133学时(占29.3%)。

(2)必修课程设置分配表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理论

学时

实践/实验

总学时

课程性质

通识教育

军事训练

2

0

36

非核心课程

军事理论

24

12

英语

15

258

体育

8

130

现代信息技术

4

60

形势与政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

1

18

高等数学

3

医用物理学

51

21

72

基础化学

27

7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5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5

9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医患沟通学

专业基础

系统解剖学

7

80

40

120

核心课程

组织胚胎学

28

64

断层解剖学

42

66

生物化学

6

69

35

104

生理学

101

病理生理学

10

52

病理学

33

99

药理学

57

81

临床技能训练

11

202

医学免疫学

48

医学信息检索

细胞生物学

30

有机化学

初级临床实践

医学遗传学

病原生物学

45

卫生法学

医学英语

68

诊断学

75

卫生学(含放射卫生)

医学统计学

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外科学基础

102

专业课程

放射化学

9

放射物理学

医学影像学

放射生物学

辐射剂量学

核医学

毒理学

39

放射损伤与防护

妇产科学

儿科学

传染病学

内科学

108

144

外科学

肿瘤学

放射治疗学

放射医学导论

神经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精神病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放射医学临床整合案例(CBL)

双向整合案例(PBL)

93

2.选修课

学校开设选修课58门,1740学时,116学分。其中,人文社科类选修课12门,360学时,24学分;自然科学类选修课39门,1170学时,78学分;创新创业类选修课5门,150学时,10学分;体育艺术类1门,30学时,2学分;其他类1门,30学时,2学分。根据选修情况和教学效果,适时调整选修课程设置。

公共选修课课程一览表(见附件1)

(2)专业选修课

合计

实验/实践

人体寄生虫学

50

20

眼科学

口腔科学

辐射探测技术

核医学实验

16

1.5

人工智能导论

临床肿瘤学

放疗技术学

C语言与程序设计

线性代数

辐射剂量学实验技术

合计12(门)

424

311

113

25

五、修业年限和学年教学

1.修业年限:5年

2.学年教学

第一学年: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学习;早期临床体验。

第二学年:基础医学学习;基础和临床贯通(PBL案例)。

第三学年: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学习;基础和临床贯通(PBL案例);社区卫生实践。

第四学年: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理论与见习学习1年,按班级进驻各附属医院学习。

第五学年:临床通科实习1年,按个体重新分点进驻附属/教学医院学习,其中通科实习半年,专业实习半年。

六、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安排表

编号

实践环节

内容

实施途径

备注

军训(第一学年)

教育部统一要求

学校统一安排

课内

外语和计算机技能训练(第一至第三学年)

英语、计算机

19

按课程教学大纲实施

社会实践(第一至第三学年)

社会调查报告、学习经验交流、学术报告会、演讲会等

按照校团委统一标准实施

寒暑假到各级医院参加系列医学人文实践活动,并参加团委布置的其他社会实践活动

课外

文化艺术与体育运动

(第一至第三学年)

竞赛、比赛(含各类学科竞赛、文化、文艺、体育比赛等)

学生自主在各个学期参加各类校园活动

志愿公益活动

各类公益活动

创新创业实践

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培训学习和比赛

初级临床实践(第一学年)

医院观摩、导医

(第三至第四学年)

实验技能(第一至第三学年)

按各课程教学大纲实施

临床见习实习(第四至第五学年)

见习一年,实习一年

七、教学方法

八、学业评价方式和要求

1.学业评价方式

根据课程特点、教学形式和教学目标,加强教学过程考核和实践考核,考核形式多样化、过程化,能比较全面检查教学内容的阶段性完成情况,注重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发挥成绩评定方法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功能。

核心课程总成绩由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过程考核成绩包括各类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实验实践成绩等组成,每门课程过程考核次数不少于3次;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不超过60%。

非核心课程和实践教学采用综合评价方法,提倡开卷考试,课堂表现、论文、实践、操作、设计、调查报告等均可作为课程成绩的评分依据。

临床实习考核由学校统一组织,在五年级临床实习期间,对学生进行实习大纲规定的理论内容及需要掌握的临床实践技能进行综合评价。

2.要求

按国家和学校要求,通过各阶段国家和学校组织的统一考试,达到要求者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学校组织的考试考核按《南京医科大学学生成绩评定与考试管理工作实施指导意见》要求进行。

四年级下学期末,参加由国家组织的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阶段1),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第五年临床实习;成绩不合格者需补考,直至通过考试,方可进入临床实习。

毕业考试采取“理论+技能”(简称“1+1”)模式。毕业考试分为两部分进行,一部分为临床综合考核,第二部分为放射医学综合考核。临床理论考试分四轮,分别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实习结束后进行,采用卷面考试,学校统一命题、监考、阅卷。毕业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在学生临床实习结束回校后进行,学校组织专家依据考核病例库和评分标准,对每名学生逐一考核。考核方法为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OSCE),设置模拟诊疗站、外科操作站、内(儿)科操作站、妇产科技能站、实验室检查站和医患沟通站等6个站点。第二部分放射医学综合考核分为技能和理论两部分,学校组织专家依据临床放射治疗病例库和评分标准,对每名学生逐一考核。理论和技能操作考试分别记分,其中有一项不合格者,不予毕业。重修补考合格后方能毕业。

九、学位及学分要求

学生在校学习必须完成298学分,其中必修课222学分,选修课18学分,临床毕业实习52学分,实习出科考试4学分,实践技能考核2学分。

学生学习结束,完成规定的学分,专业核心课程平均学分绩点不低于2.0,并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获得医学学士学位。

十、教学进程表

附件1:

南京医科大学选修课开设情况(2021年)

2021年共开设社会人文类选修课12门,自然科学类39门,创新创业类5门,体育艺术类1门,其他类1门。

THE END
1.2018级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始岗位群:在各级医院及大型医疗设备公司从事X线检查技术、计算机体层摄影(CT)检查技术、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技术、影像核医学检查技术、超声检查技术和大型医疗设备公司专技工等相关工作。 发展岗位群:经过半年到1年的专业岗位培训,可以从事核医学检查技术、放射治疗技术等工作,也可以在医学影像设备相关企业,从事生产...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78.htm
2.关于肩部撞击综合征的临床解析将SIS与RC撕裂和粘连性囊炎区分开是很重要的,除了疼痛之外,RC撕裂常常导致疼痛,最常发生在老年患者中,并且伴有阳性下降臂征和外旋的弱点。患有粘连性关节囊炎的患者通常会出现肩部损伤史,并表现出受限的主动和被动盂肱关节运动。肩部撞击患者可同时发生颈神经根病,强调肩部疾病患者仔细进行神经系统检查的重要性。https://www.iiyi.com/d-05-410581.html
3.联影医疗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2、放射治疗产品 放射治疗系统(RadiationTherapy,简称RT)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线、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治疗肿瘤,是目前重要的肿瘤治疗方式。国内外最主流的放疗设备是医用直线加速器和基于钴源的伽马刀以及少量质子、重离子设备,其中医用直线加速器可广泛应...http://yuanchuang.10jqka.com.cn/20230427/c646810434.shtml
1.医学影像实习报告(通用10篇)在实习期间,我跟随临床医生前往放射科,观察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医学影像检查,如X光检查、CT扫描、MRI检查等。通过观察和学习,我对医学影像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掌握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许多医学影像检查的解读工作。通过与医生合作,我学习了一些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例如...https://www.yjbys.com/shixi/shixizongjie/2180227.html
2.放射科的重要性.pptx放射科的重要性放射科基本概念与功能放射科设备与技术进展放射科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放射科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放射科在科研与教学中的贡献放射科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contents目录01放射科基本概念与功能放射科医师通过医学影像技术,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放射科还承担着科研、教学和培训等工作,推动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https://m.renrendoc.com/paper/318605022.html
3.医学影像技术的重要性篇3:医学影像技术的重要性 1. 模块课程研究的必要性 1.1 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 “能力本位”是职业教育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点在于以现实职业分析为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以现实职业需要为出发点组织教学活动。因此,将现实职业中的工作任务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医学影像技术的职业模块,并按此模块组织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岗位...https://www.360wenmi.com/f/filec8wiz1ki.html
4.医学影像检查的重要作用超声造影:利用微气泡增强型对比剂,可提升超声成像中血管与组织对比度,对心脏与肝脏疾病的诊断十分重要。 三、核医学检查 放射性核素显像:通过注射微量带放射性的药物进入患者体内,监测其在不同器官的分布与积聚状况,并借助高精度成像设备,为多种病患的确诊提供辅助手段。 http://www.jrjl.net/newsDetail.html?id=44481
5.CT诊断辐射剂量参考水平专家共识解读放射诊断放射诊断介绍(ICRP)、国际原子能机构和WHO,建立并使用CT辐射剂量诊断参考水平以取得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间的最佳平衡 辐射剂量诊断参考水平(DRL)是辐射医学成像使用的一个参考水平,用以表征在常规条件下某种特定检查程序对患者产生的辐射剂量或施予放射性药物的活度是否异常又称为医疗照射指导水平,由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nternational...https://www.haodf.com/neirong/wenzhang/9393393698.html
6.放射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0篇(全文)适当的检查方法,在获得相同诊断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避免采用放射性检查诊断技术,合理使用X射线检查,减少不必要的照射。 2、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检查操作技术,并根据被检查者具 体情况制定照射条件,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提高射线质量,减少被检者接受剂量。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h1fs8cl3.html
7.金英杰医学教育(2)剂型的作用和重要性 (3)药用辅料分类、功能与一般质量要求 2.药物稳定性及有效期 (1)药物制剂稳定性及其变化 (2)制剂稳定化影响因素与稳定化方法 (3)药物稳定性实验方法 (4)药品有效期和t0.9 3.药物制剂配伍变化和相互作用 (1)配伍使用与配伍变化 ...https://www.jinyingjie.com/Home/Index/detail/id/16489.html
8....核素利用环境放射性安全监督检查2022年6月9日上午,云南省环保厅工作人员携昆明市及呈贡区环保厅工作人员一行对我院呈贡院区核医学科核素利用环境放射性安全进行监督检查,朱高红主任高度重视,携核医学科相关人员积极迎检,检查结果显示我科核素利用放射性环境安全,核素利用安全设施及管理措施得到省市区三级环保部门的高度认可和肯定。 https://www.ydyy.cn/Subject/XWXX/Article/e9e1853c-4b92-4892-8849-c89eeeabd379.htm
9.安全教育论文范文(通用8篇)结合辐射安全相关真实案例,邀请安全生产部门相关管理或技术人员来校进行讲座和宣传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辐射安全意识、增强辐射安全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放射医学相关教学单位需要把辐射安全教育与监督管理相结合,如加强辐射安全督查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定期检查射线装置和放射线同位素的管理、保存、使用、处置等情况,对于...https://m.ruiwen.com/lunwen/1108153.html
10.广德市柏垫镇中心卫生院1.进行临床检验、超声影像等辅助检查的流程: 放射检查流程 登记候诊-持已交费的申请单-前往登记室-进行登记/分配检查室,请在检查室门口等候-进入检查室 2.辅助检查的须知、注意事项,报告获取时间及方式等: 医学影像检查报告获取时间及方式 我院按规定的要求,为您检查后出报告的时间是: ...https://www.guangde.gov.cn/Jczwgk/show/2399989.html
11.中华医学会第28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CCR2021)讲者 放射医学质控工作的体会与思考 2021-10-16 14:00-14:30 会场三 心胸学组1 讲者 胸部淋巴管瘤的类型及影像学表现 2021-10-16 14:00-14:30 会场六 中顾委专场 讲者 我国腹部放射学初创阶段我所闻所见片段事迹回首 2021-10-16 14:30-15:00 会场一 神经学组1 讲者 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https://ccr2021.sciconf.cn/cn/web/speaker-detail/12412?user_id=1524093
12.甘肃省中医院成功举办2024年甘肃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学术活动...最后,冯骥教授对本次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给予高度肯定,对甘肃省中医院在骨肌影像技术方面取得的成绩予以赞扬,同时指出在医疗设备不断迭代更新的时代,影像技术人员不仅要关注前沿新技术,同时也应注重传统检查方法的重要性,通过与临床交流,优化特殊体位体位设计,满足临床诊疗需求,进一步推动医学影像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https://www.gszyy.com/ksdh/yjxt/fsyxk/ksdt79/content_36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