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THING设计(力禾建景建筑设计研究中心)是丁力扬所在建筑设计研究中心的名字。land(土地)和Thing(物)是建筑和景观存在的基本内核,landTHING意为:土地的物和物的土地,分别代表建筑和景观以及建筑和景观的关系。
29岁的丁力扬,个子高高,衣着朴素,站在石家庄市广安大街一侧的高楼前,你很难将其与“海归”二字联系在一起。
丁力扬说,虽然从小生长在天津,现在公司又设在了北京,但由于老家在河北,所以对河北有着一份自然的亲切感。而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他和他的公司参与了河北省“三年大变样”工程的推进,并且承担了石家庄高新区两项社区公园、文化画廊和一个城中村的改造等项目。
用丁力扬自己的话说,他对建筑设计的感觉似乎与身俱来。在他十几岁上初中的时候,他的班主任跟他聊天问到他以后打算干什么时,他想都没想,说就是要设计房子,“当时还不太清楚建筑设计师这是个职业,也不太清楚土木、建筑、结构啊这些之间的关系,后来慢慢的,上高中,进大学,自然而然就选择了这么一条路。”
“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十几岁的时候,那时候我国刚打开国门不久,对外信息交流相比以前多了起来,有一些杂志、媒体上刊登的信息、图片,跟国内的不一样。我记得当时我看得比较多的是《海外星云》这本杂志,每期的封面都是一个高层的建筑,感觉特别强烈。同时那时候在国内也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房子,也就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真正出现了一些现代主义的房子。”
2006年初,在天津大学完成国内硕士学业后,丁力扬面临着就业和继续深造两种选择,“当时是经过了反复思考的,究竟是在国内实践一个阶段,还是出国继续深造后来还是决定深造,我想把这段路连续走下去比较好。”
“2006年9月我到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之所以去这所大学,是因为中国整个现代的建筑教育传承系统都是从宾大来的,梁思成、杨廷宝、陈植……这些我国最早的一批留学生都是在宾大接受的建筑教育,这些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建筑师绝大多数是从宾大出来的。我到那里去就是想看看中国的建筑和这里的关系究竟是怎么样的。”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期间,丁力扬在完成作业之余,查阅了大量资料。他说在宾大最大的收获是,“虽然宾大有着非常深厚的传统,但它一直都在求变,它在保持这种延续性的同时,也不排斥其他的有潜力的思想。”也就是在那儿,丁力扬对从19世纪开始到目前的建筑学发展史有了一个清晰的脉络。
“在国内看的资料都是翻译过来的,是别人‘嚼’过一遍的东西。”在宾大,丁力扬说,他看到了真正的“武林秘笈”。
“只有了解了历史过程,前后关系,才能避免近大远小的问题;认为现在的东西都很重要,以前的东西比较次要,其实这是一种有缺陷的观点。我觉得,建筑设计和任何一种艺术创作一样,没有完全凭空想出来的,其实都是跟以前别人的思想有关系的,看到了、学到了以前别人的作品或思想才能激发我们自己的,没有绝对意义的创新。”
丁力扬选择回国,正是基于他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他说“作为一名中国建筑设计师,中国这片土地是必须的。在美国或者在欧洲,想出一种中国式的作品是不合适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丁力扬认为,现在的国内环境使中国建筑处在了一个真正走向世界舞台的历史节点,“最近我也在做一些研究,日本在60年代,二战结束以后,它的经济飞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如现在中国出现的情况。日本的建筑师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感,不光在思考建筑问题,还要思考社会问题,思考战后它与世界关系的问题,对生活方式的影响问题。日本一些建筑师就做了一些所谓乌托邦式的构想,这些构想影响了之后日本几十年的建筑。正是这种日本建筑师寄予本土的文化和本土发生的现象,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无论是可以继承的还是不可以继承的,都做了好多工作,从那时候起日本建筑才真正走上了国际舞台。现在中国也有很多的问题,比如城市化问题,比如人口问题,城市环境、生存环境问题……这一切,正如20世纪初的美国、六七十年代的日本一样,都为中国建筑走向国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而同时,也为建筑设计师提供了一个机遇!”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重要性;创新思考
一、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二、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低
(二)干部人事档案归纳及查阅率不高
(三)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考核制度不完善
三、加强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高层工作人员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
(二)强化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四、结语
加强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的对策还包括加强制度建设与绩效考核、加强专业培训,提升人事档案开发利用能力等措施。在所有的措施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公司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只有对其有足够的重视程度才能够实施配套措施,以便促进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领域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晓玲.浅议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J].办公室业务,2016(8).
【关键词】财务管理;大型企业;中小企业;重要性
一、财务管理在大型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
大型企业的资金运转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流量大,运转频率高。因此,要实现大型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就必须高效组织企业的财务和资金活动,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使组织内部从上到下都认识到财务管理对其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大型企业对市场需求的灵敏度,实现企业决策的科学化
2.有利于提高大型企业资本运作的能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大型企业资金量大、流动频繁,一旦资本运作不畅,那么企业再生产就出现困难,最终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如果说财务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的核心,那么资本运作管理就是大型企业经济管理核心的核心。资本运作是通过一系列的财务活动来实现的,包括资金筹集、资金运用、收益分配[1]。要实现资金筹集的快速化、资金运用的合理化和收益分配的公平化,都离不开企业财务管理。因此,大型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对于提高其资本运作能力,促进企业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3.有利于提高大型企业预防和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的目标
二、财务管理在中小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
中小企业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灵活的运转机制和市场适应能力,这也使之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现阶段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一味追求销量和市场份额,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使企业管理陷入了困境[2]。也有不少中小企业由于国家政策支持不到位和受管理者素质的限制,往往存在财务管理模式陈旧、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人员缺位的现象。中小企业要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谋求发展,就必须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建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1.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加快企业发展
相比大型国有企业而言,我国中小企业却普遍存在生存能力弱、竞争力不强的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的外部环境不够完善,没有建立起各种完善的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体系;另一方面则是企业内部管理出现问题,特别是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中小企业通过科学的财务管理,合理地计划、调度、运用和分配企业的资金,帮助企业控制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为中小企业扩大规模、壮大实力、加快发展奠定基础。
2.有利于规范中小企业资金的获得和合理使用,实现利益最大化目标
我国中小企业还存在筹资困难、营运资金管理不到位等问题[3],且由于财务管理人员匮乏,往往在已筹资金的使用上缺乏科学的管理,造成企业经济利益受损。通过科学的财务管理,可以使中小企业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筹资成本、风险和难易度,选择企业最佳筹资方案;通过财务管理的科学方法对投资回报、资金回收、投资风险等进行科学论证,来确定投资的方向和规范资金的合理使用,以实现经济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目标。
3.有利于保护国家、劳动者、投资者和企业等多方利益的实现
三、结束语
尽管财务管理在大型和中小企业中发挥的作用有所差异,但它都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始终,都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处于核心地,对促进国家、企业和社会利益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其他方面管理为协力,共同推动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占凤.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06(9):56.
关键词:原子经济性;绿色化学;制药工艺
化学制药工艺学是药物合成路线、工艺原理、工业生产过程及实现其最优化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制药工业是整个医药产业的核心,如何以消耗原料、能源和资本为主的工业经济,转向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的知识经济,开发易于组织生产、操作安全和环境友好的生产工艺,成为新时代制药工艺学教学面临的艰巨任务。
一、原子经济性理论的提出
有机合成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曲折的历史进程,从1973年化学大师Woodward的维生素B12全合成,到当代最著名的化学家Corey的反合成分析法,为有机合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1年著名化学家B.M.Trost首次提出“原于经济性(AtomEconomy)”的理论,即在化学反应中究竟有多少原料的原子进入到了产品之中,其计算公式为:原子利用率=(目标生成物的质量/参加该反应所有反应物的总质量)×100%。这一新的评估标准为药物合成的绿色化途径提供了一个指导方向,即尽可能地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又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B.M.Trost因此获得1998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的学术奖。
二、原子经济性理论的应用
人们常用原子经济性来评估化学工艺过程,要求尽可能地节约那些不可再生的原料资源。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应有100%的反应物转化到最终产物中,而没有副产物生成。传统的有机合成化学比较重视反应产物的收率,而较多地忽略了副产物或废弃物的生成。
1.设计合理的合成工艺路线
一个化合物往往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合成途径制备,但相对化学当量的反应,高选择性、高效的催化反应才符合绿色化学的基本要求。一方面,基本骨架与功能基团构建的原子经济性,如(+)-生物素的工业化生产工艺路线选择中,其5碳侧链的构建采用C3+C2策略,以二氧化碳为原料,运用典型的双格式反应一步形成5C羧基侧链,比已有的C3+C3-C1合成策略更具原子经济性,且原料易得,原子利用率高,废物排放少。因此该工艺路线在中国的投产以绝对的优势垄断世界,不仅获得巨额利润,更具有保护资源和环境的社会效应;另一方面,有机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如环已烯为目标化合物时,从脱水反应的追溯求源思考方法,可以想到其前体化合物需为环已醇;但从原子经济性考虑,我们更应通过其前体化合物为丁二烯与乙烯通过Diels-Alder反应得到。因此工艺路线的选择中尽可能利用加成反应、重排反应等原子经济性反应,避免使用消除反应、取代反应等非原子经济型反应。
2.发展高选择性、高效的催化剂
手性药物获得单一手性分子的方法中,外消旋体的拆分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但是,理想的产率也只能达到50%,另一半异构体只能废弃,因此不对称合成反应是理想的原子经济性绿色化学途径。200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Knowles,Noyori和Sharpless三位化学家,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催化反应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也表明了催化不对称反应在医药工业的重要意义。
在不对称催化反应日益发展的今天,教学中应重视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型手性催化剂的思考。如动态动力学拆分的方法,使用手性催化剂催化异构化反应,这样单一光学活性化合物的产率就可以达到80%~90%。还有如不对称活化(毒化)、不对称放大、去对称化反应等新的观念、方法和技术都是需要深入研究和发展的。至于新型手性催化剂的研制,更需要重视具有我国特色的新型手性配体和相应的手性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如酶催化剂、有机小分子催化剂都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在我国已有非常成功的例子――(+)-生物素的工业化不对称合成,采用的手性辅助剂和催化剂原料来自氯霉素生产过程中的手性右胺。该手性催化剂成功地应用到了(+)-生物素中间体手性内酯的合成中,大大降低了(+)-生物素的生产成本。此工艺的特点为废物利用和绿色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当然,目前真正属于高“原子经济性”的有机合成反应,特别是适于工业化生产的高“原子经济性”的有机合成反应还不多见。化学制药工艺学的教学应培养学生自觉地用“原子经济性”的原则去审视已有的有机合成反应,减少化学合成中有毒原料的使用,提高原料和溶剂的利用率,节约能源,努力开发符合“原子经济性”原则的新工艺。
[1]邓立新.药物的传统合成与绿色合成的原子经济性比较[J].化学教学,2005,(11):22-24.
论文摘要:语言的交际能力指的是以某种语言为工具,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的能力,即通过听和读来输入信息,通过说和写来输出信息。教师只有对语言交际能力这一词汇充分理解,才能确定语言教学的目标和方法。本文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角度探讨对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
一、引言
近几年来,大学英语四级题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听力测试比重加大,试题的出题方向以语境为主,加大阅读量,强调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写作部分增加强度,要求较以前也有所提高。这一变化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英语作为外语在中国的地位显得愈来愈重要。尤其是我国进入wto(世贸组织)后,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掌握一门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外语交际能力,这样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所需。
因此,大学英语四级对英语的考查目标较以前有所提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进行英语素质教育也正是为适应这一需要而提倡的。大学英语过级考试实际上是对学生英语素质教育的总体检测。这两者之间并不对立,而是统一的。有的英语教师将考试和素质教育对立起来,认为进行英语素质教育就保证不了考试成绩。有些教师还进行着传统的应试教学,虽然学生考试成绩还可以,但学生的语言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归根到底,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因为没有理解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而语言的交际能力是最主要的体现之一。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英语素质教育的方向。
二、何为语言的交际能力
语言的交际能力指的是以某种语言为工具,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的能力,即通过听和读来输入信息,通过说和写来输出信息。教师只有对语言交际能力这一词汇充分理解,才能确定语言教学的目标和方法。
首先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语言的交际能力。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针对chomsky的“语言能力”(linguisticscompetence)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这一概念。hymes提出的交际能力可理解为一个人对潜在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运用。他认为交际能力要考虑四个方面:
(1)合乎语法,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在形式上可能。
(2)适合性,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可行。
(3)得体性,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得体。
(4)实际操作性,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实际出现了。
这就是说,交际能力包括对语法的合法性、心理上的可行性、社会文化的得体性和实践中的概率等方面的判断能力。
从广义上来说,交际能力是运用各种可能的语言和非语言手段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能力。这种能力体现了人的整体素质。交际能力包括许多因素:
(1)语言知识──组词成句、组句成篇的能力;
(2)认知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智力水平、反应能力和有关世界知识的掌握等;
(3)文化知识──文化观念和习俗知识;
(4)文体知识──根据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选用不同风格的词语和语篇等进行交际的能力;
(5)其他知识──包括非语言知识(体势语、面部表情等);
(6)情感因素──对他人及事物的社会态度、交际动机、个人品质及性格和习惯等。
由此可见,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涉及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诸多因素。为什么说英语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对语言的交际能力的培养来达到,原因就在于此。交际能力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其涉及范围广。各种因素处于不同层次,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极为复杂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交际能力的另一特征是相对性,即交际能力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达意”也许是交际能力的最低要求,不存在交际能力的最高限度。
三、语言交际能力的考查
在对交际能力这个定义的理解和分析的过程中,不论是从语言学角度还是以广义角度,我们可以发现,语言的交际能力正是大学英语过级考试要考查的中心内容。
从近几年的四级试卷分析来看,增加听力测试比重是强调语言交际能力的有力证明。听力内容以日常生活为主要背景,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文化知识、文体知识和情感因素。尤其是对话语的理解──这里所说的话语是指相互作用的话语(interactivediscourse)。对于一个口头话语(spokendiscourse),学生是否能正确听到信息,理解信息,乃至最后反馈信息(选出答案),关键在于学生对这个口头话语(spokendiscourse)是否具备完整的合理的语法知识结构,对该语言是否可行,以及在社会交往中是否得体给以判断,是否在实践中多次运用。
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及写作加重分值,其原因就是要考查学生的交际能力。正如上面提到的,交际能力体现在理解和表达上,所以测试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能力重点是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进行考查。语言表达和理解是一张纸的两面,不可分割。而且语言理解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比表达能力更重要,因为:
(1)根据心理语言学习得研究,语言理解能力的获得优先于表达能力;
(2)语言理解是语言表达的先决条件,没有充分的理解就不可能产生有效的表达;
(3)语言理解能力是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其实,四级试卷的每个题型都是对交际能力的一个检测。学生完成试卷就是完成一个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那么这一过程不仅包括表达即发出信息,还包括理解部分即接受信息。
从对整个四级试卷的分析来看,测试的重点放在了对语言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查上。对于一个书面语篇(writtentext)的正确分析和理解,这一过程常常不被认为是语言交际能力掌握的过程。人们在讨论交际能力时往往将重点放在口头表达方面,这便导致交际能力培养存在两个缺陷:
(1)忽视对书面语交际能力的研究和培养;
(2)忽视对理解能力的研究和培养。
综上分析可知,大学英语过级考试就是要考查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实际上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四、如何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
教师先要了解英语交际能力的特殊性,认清其特殊性才能把握语言教学的方法,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加强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从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学习外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依赖于语言知识和各种非语言知识的逐步积累。因此英语教师应在强调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向学生传授其他有关的知识,包括语境知识、世界知识,并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仅凭所谓的交际教学法恐怕不能真正提高交际能力。任何外语教学都应坚持以下三项原则:
(1)语法原则,把语言知识的传授放在一定的地位。
(2)交际原则,把语言结构与语境和功能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语言结构的多样性和语言功能表达的多种可能性。
(3)文化原则,采用对比分析法,使学生了解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学会不同文化的交际模式,增强语言使用的跨文化意识,尤为重要的是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按不同的教学要求,在贯彻以上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时,有一定的灵活性,不能机械地使用单一的外语教学方法。
五、结语
参考文献:
[1]hymes,d.oncommunicativecompetence[a].pridejb,homlesj.sociolinguistics[c].harmondsworth:penguin,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