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而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不同国家企业间在技术合作、贸易往来上要求有共同的管理理念和同一的管理模式。ISO900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76)经多年努力,总结归纳工业发达国家百年管理经验,融汇提升而成的一套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质量管理标准,它为使用者(包括各行业的组织)提供了质量管理的依据,规定了质量管理的共同语言和准则的要求。
2.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发展历程:
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是由国家或政府认可的组织(认证机构)以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标准为依据进行的第三方认证活动,以绝对的权力和威信保证公开、公正、公平及相互间的充分信任。其系列标准发展历程如下:
●1980年,“质量”一词被定义为企业动作及绩效中所展现的组织能力。导致一些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的产生,而由于跨国贸易的逐渐形成,跨行业、跨国度的新标准也呼之欲出。
●1987年,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了TC176技术委员会,联系53个国家,致力于ISO9000系列标准的发展。颁布ISO9000系列质量保证体系标准。
●1992年,中国等同采用ISO9000系列标准,形成GB/T19000系列标准。欧共体提出欧共体内部各国企业按照ISO9000系列标准完善质量体系,美国把此作为“进入全球质量运动会的规则”。
●199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修改发布ISO9000-1994系列标准。世界各大企业如德国西门子、日本松下、美国杜邦等纷纷通过了认证,并要求他们的分供方通过ISO9000认证。
●1996年,我国政府部门如电子部、石油部、建设部、国家测绘局等逐步将通过ISO9000认证作为政府采购的条件之一,从而推动了我国ISO9000认证事业迅速发展。
●200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修改发布ISO9000系列-2000系列标准,更适应新时期各行业质量管理的需求。
●2008年11月15日,ISO组织根据世界上170个国家大约100万个通过ISO9001认证的组织的8年实践,对2000版系列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后,发布了最新版的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2009年3月1日,中国采用2008新版ISO9000标准,国家标准GB/T19001-2008正式发布实施。本次修订后的国家标准不仅对原文变化部分做出了修改,同时结合我国采用GB/T19000族标准的实践,对很多地方做了修正,更清晰、明确地表达标准的要求,并增强了与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的兼容性。
同时,国家认可委要求,各认证机构自2009年11月15日起,不得再颁发2000版标准认证证书、不得再以2000版标准实施认证监督审核。自2010年11月15日起,任何2000版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包括2000版内审员资格证书)均属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