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领导与官员董事:未必创造股东价值,反有折价效应
图1也显示民营企业中官员董事的比例与国企相近,那么,民企的市场价值是否因官员的参与而有所提高呢余玮的研究发现,民企的市值与管理层和董事会的官员背景没有显著的关系,亦即民企能以政商关系为投资人带来超额回报是可被质疑的说法。
官员进入企业是一把双刃剑,在目前的商业环境下,利用官员的关系网络固然可以使企业获得一定程度的垄断租金,但是,随着中国市场和法制水平的不断发展,这种关系网络带来的垄断租金越来越小。更为重要的是,企业聘用政府官员需要付出代价,包括投资人的不信任折价与相应的高融资成本,企业家在考虑聘用官员董事时应三思。
教授出任独立董事:
合规合适
对于董事会设计,监管部门有很多具体的指导原则,这些一刀切的原则或规定往往方便监管,却不一定顾及企业的个别需求。对于众多民营企业而言,在董事会的选聘上相比较国企受到更少的约束,在满足合规要求的前提下,企业家有更多的自由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来设计董事会。
仅就董事会规模来说,企业应该首先了解自己是什么性质的企业。从市场竞争环境来讲,在竞争程度低一些的市场,中大型、稳定的公司或不涉及高度机密或专门知识的公司,倾向于选择大规模的董事会。反之,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中,小型、高增长或牵涉高度专门知识的公司倾向于选择小规模的董事会。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