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听过这样一件事,华为的一名新员工,刚刚入职,就针对公司的经营战略问题,洋洋洒洒写了一封“万字长文”递给了任正非。
结果任正非批复:“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这个结果有点出人意料,这位新员工可能会想:“我为了公司,给公司提意见,凭什么被当成神经病?”
实际上,这个结果在情理之中,作为一名新员工,对公司都还没有理解,怎么可能提出合乎实际的建议呢?这样冒失地提建议,难怪老板会觉得他有精神病。
发现了吗,即使是提意见这种好事,也有很多门门道道呢?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如何正确地提意见?
全文2000字,花3-5分钟阅读,你将了解到提意见的实操步骤和注意事项。
首先给出提意见的步骤,分别是:1.事前征求同意、2.定义双方关系、3.提出合适的建议
第一步:事前征求同意
很多人喜欢以一副“过来人”的姿态,向别人传授经验。
虽然你是好心的,但别人未必领你的情,还是那句话:“你认为自己是‘过来人’,问题是别人让你过来了吗?”
所以,在提意见之前,首先要征得对方的同意。
例如,你可以说:“这件事我有一个建议,你有意愿听一下吗?”
大部分人口头上不会拒绝你,但是,有些情况对方其实不想听你讲,但他不会直接说出来。
怎么判断呢?答案是:不是看他怎么说,而是看他怎么做。
比如,对方听到你要提建议以后,立刻面对面地听你讲,眼神集中在你的身上,这就说明他有意愿听你讲。
这表明对方不想听你继续说,这个时候你要及时打住,免得引起反感。
此外,征得对方同意之前,还有一些注意事项:
l注意场合,最好不要当众提意见,当面提问题,人家面子过不去,很容易和你争辩。
l注意对方的状态,最好在对方精力充沛的时候提意见,不要在别人情绪不好、或者很疲惫的情况下,找对方提意见。
在征得对方同意后,我们就来到了第二步。
第二步:定义双方关系
提意见有很多种开场白,但你绝对不要这样说:“虽然这事儿和我没什么关系,但是...”
人家一听就会想:“跟你没关系你还说个屁啊,赶快走开,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所以,开场一定要强调一点:“我们是利益共同体,因为我是团队的一份子,所以我有义务给你提意见”
与之相对的,对方和你不是利益共同体的情况下,就不要多管闲事。理由很简单,因为你说的话没有分量,对方没必要听一个无关的人讲道理。
实战才是硬道理,我来做几个练习吧
A:“你和朋友聚餐,餐品的味道和服务态度都不好,这时,你要不要把餐馆老板叫过来提提意见?”
C:“你有一位生活上关系很铁的哥们,但他的工作总是做得不尽人意,这时,你要不要和他讲讲工作怎么做好?”
情景A,不要提意见。很多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愤愤不平,要找老板提提想法。其实,你最正确的方案是,立刻结账,并且从此再也不来。因为找餐馆理论,往往都会演变为争吵、冲突,实际上这件事跟你的长期利益并没有关系,所以不值得去冒这个风险。
情景C,不要提。这道题就有些难度了,这道题的坑在哪呢?你和对方只是生活上的好友,只有在生活上,你们是利益共同体,生活上的事情你可以和对方提。但你们在工作上不是共同体,你不应该找对方指手画脚,这会招来对方的反感。对方来找你帮忙可以,但你不能以高姿态去指导别人,这是人际交往的大忌。
在搞清楚“共同体”关系后,紧跟着就到了第三个步骤了。
第三步:提供合适的建议
提意见,很多人都知道要提解决方案,但是解决方案给得不好,一样会有坑哦。
我归纳了一下,想要提出合适的建议,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建议可以,但不要树敌
例如,有位新老师,在学校组织的老师座谈会上,针对“如何提高教学能力”这个主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并给出了意见,但他激情澎湃地讲了半天,最后发现学校领导没有正面回应。
他百思不得其解,找到了我,希望我能解答他的疑惑,我是这么说的:“你给出的这个解决方案方向有问题,你说要如何提高教学能力,就是变向地说:‘其他老师的教学能力不行,需要加强’,你这不是打其他人的脸吗?你一个初来乍到的老师,上来就跟所有人对着干,还要领导跟你站队,你说这好吗?”
很多新人都是这样,刚进公司就想要表现,年轻人有进取心这是好事,但你提出的建议,不能站在所有人的对立面,就像第二步我们做的那样,你得成为共同体的一员,你提的建议才有分量。
2.建议要具体可行
为什么建议一定要具体可行?
例如,一个新人,针对公司的开会方式的具体举措,向上级提出建议,只要是具体可行的,不管是多小的事情,他都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但与之相对,如果你只提出问题,但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案,在别人的眼里,你就是一个挑刺的,单纯是在刷自己的存在感。
还有,你提出的方案一定是可以执行的。
很多人提了意见以后,领导说:“说得不错,你把这事落实一下”,很多人就傻了,因为他清楚这件事执行是有难度的,不想背黑锅,于是唯唯诺诺地想要推辞拒绝。
那完了,你想想,自己提的建议,自己都不愿意做。在领导眼里,还会对你有好印象吗?
所以,坚决不要为了贪图表现,就提出一个不具体、不可行的方案,这得不偿失。
《史记》中有句名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听从他人好的建议,能让我们持续成长、进步。
所以,学会正确地提出建议,非常重要。
希望你能实践本文所说的方法,正确地提出意见,让对方心悦诚服地听从建议、从善如流。
愿你、我能在他人的建议下,成长为自己想看到的样子,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