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标本:EDTA-K2抗凝静脉血。与XN-9000及Immage800进行比对的标本数量均不少于100例。Immage800上检测的标本均预先3500rpm离心5分钟后吸取血浆层测试。
4、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采用MicrosoftExcel2007进行数据统计。
5、质量控制:BC-5390安装、调试完毕,按照仪器操作程序,用配套的校准品对仪器进行校准。每次实验前均执行血常规及CRP质控,确认结果在允许范围内。比对仪器每日检测前均执行配套质控,确认结果在允许范围内。
二、结果
1、本底及空白计数:1)每天记录仪器开机本底;2)将稀释液作为样本上机检测,取三次结果中的最大值作为空白计数结果。
结果显示:血常规主要计数参数及CRP检测结果均为“0”。
2、重复性:随机选取1例EDTA-K2抗凝静脉血标本,连续测试10次,采集后2小时内完成检测。计算均值(mean)、标准差(SD)和变异系数(CV%)。
结果显示:重复性测试中血常规主要参数WBC、RBC、HGB、PLT及CRP的CV%值均小于2%,Eos%和Bas%的CV%相对较大。
3、携带污染率:选择WBC、RBC、HGB、PLT及CRP各参数低值与高值进行交叉测定,高值样本连续测定3次,依次记录为H1、H2、H3,接着连续测定3次低值样本,依次记录为L1、L2、L3。计算携带污染率。
结果显示:WBC、RBC、HGB、PLT及CRP的携带污染率分别为:0.02%、0.28%、0.00%、0.16%、0.02%。各参数携带污染率均小于2%。
8、稳定性:随机选取10例标本,每份标本平均分成两份,一份低温
结果显示:低温保存条件下CRP结果在48小时内比较稳定,室温保存条件下24小时内比较稳定。
9、干扰试验:选取WBC>100×109/L、PLT>500×109/L、HGB<70g/L、RBC>6.0×1012/L、脂血及黄疸标本,每种类型不少于5例。使用Immage800及BC-5390检测上述标本CRP,对比检测结果
结果显示:在标本存在WBC>100×109/L、PLT>500×109/L、HGB<70g/L、RBC6.0×1012/L、脂血及黄疸的情况下,BC-5390CRP检测结果与Immage800的绝对偏差较小,受上述因素的影响较小。
三、讨论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环状五聚体蛋白,由于其通过磷酸胆碱残基与肺炎链球菌的C多糖结合,因此得名为CRP。其一级结构包括五个相同的亚单位,亚单位间以非共价键相结合,白介素6是CRP合成的主要刺激因子[4]。
本次实验在血常规主要计数参数及CRP空白测试结果均为“0”的背景下进行,结果显示:BC-5390重复性测试中血常规主要参数WBC、RBC、HGB、PLT及CRP的CV%值均小于2%,Eos%和Bas%由于所占百分比较低,变异系数相对较大。WBC、RBC、HGB、PLT及CRP各参数携带污染率极低(<0.3%)。低温条件下CRP结果在48小时内保持相对稳定,室温条件下24小时内比较稳定,相对偏差<5%。CRP根据灵敏度及线性范围的不同分为超敏CRP及普通CRP,超敏CRP对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5-6],而普通CRP在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组织损伤等方面存在较高的临床价值[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