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十堰市太和医院作为鄂西北疫区公立医疗机构的领头羊,在这次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升重症、危重症肺炎患者救治水平,十堰市将太和医院确定为新型重症、危重症肺炎患者救治,孕产妇、儿童及血液透析感染者救治定点医院。
全院职工在院党委的领导下,积极行动,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信息资源部作为医院信息技术保障部门,迅速吹响集结号,在谢多双主任的带领下,工程师们踊跃加入战斗,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全方位信息技术支撑。
积极利用云平台开展工作
太和医院拥有一个本部、两个院区(康复院区、武当山院区),托管四家县级医院(郧阳区人民医院、神农架林区人民医院、郧阳区中医医院、竹溪县人民医院)。为解决主院区与分院区之间资源共享的问题,信息资源部建立了医联体内部的私有云平台,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区域检验、区域影像、区域心电、区域病理四大平台。
此次抗疫中,利用区域影像为院区和分院提供影像会诊,利用区域检验进行核酸检测,充分将云平台的优势应用在疫情防控当中。比如,1月17日至3月9日期间,在潘杰工程师的技术支持下,本部医学影像中心为距离200多公里外的神农架林区分院提供影像会诊多达232人次。
优化信息系统为抗疫提供业务支撑
1.在检查、检验申请单中标记新冠肺炎患者身份
为更好地让医技科室快速识别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信息资源部在张进副主任的协调下对病历系统进行了优化。在住院和门诊系统开具检验检查申请单时,对患者身份进行标记,并传给医技系统进行显示,达到提醒医技科室做好特殊防护的效果。
2.建立视频探视系统
信息资源部经过努力,谢多双主任、魏森副主任带领于涛、徐博文等工程师在一小时内利用医院现有的设备和视频软件,紧急完成了隔离病房视频探视系统的建设。多位领导先后通过远程视频探视系统了解病人治疗情况,并慰问隔离病房一线医护人员。
4.充分发挥病历无纸化的优势
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方式之一是接触式传播,防止交叉感染是医院抗疫工作的重点之一。因此,病历无纸化在此次疫情中具有天然的优势:一方面,住院患者病历资料不用打印出来,直接电子归档,省去了消毒环节;另一方面,临床医生可直接在病历系统查看功能室上传的报告,减少病历流转和医患接触的次数,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目前,太和医院住院病历无纸化已实际完成了424项,包含病历资料、医技检验检查报告、单机检查报告等,无纸化率达到了90.41%。其中,院本部住院病历无纸化实现率90.04%;康复院区住院病历无纸化实现率96.3%。为减少医患接触,最近又新增了部分医患谈话记录模板,方便医患进行无纸化手签。
5.自主开发发热病人就诊自我评估表
6.患者自助服务应用
7.提供精准数据服务,助力管理层正确决策。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
确保网络安全和系统稳定是信息化工作的基础,尤其是在抗击疫情期间,为医院服务的运维公司只能远程支持。为此,在网络安全办公室彭智才主任的安排下,刘培工程师与大家一起从四个方面进行防护:(1)借助运维工具实时监控101台服务器和25台存储的运行情况,发现报警后能及时处理;(2)主动巡检各楼栋楼层及灾备机房的网络设备,排查安全隐患;(3)加大值班人员巡查机房力度,由每日2次检查登记升级到每日3次,确保出现问题后能及时发现,快速处理;(4)加强网站安全管理,持续增强防护。
结语
医疗IT,天使之翼。疫情当前,太和医院信息人虽不是白衣战士,却正与白衣战士并肩作战,用坚韧与实干,在医、患、管之间建立顺畅的信息高速通道,努力做到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成果上有效。全力保障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信息化需求,为早日抗疫胜利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