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由临床医师和CT人员填写)
包括病人基本信息、门诊或住院科室信息,以及所编CT检查号,除CT编号外全由临床医师填写。举例:
姓
名
***
性别
■男
年
龄
xx
CT号
xxxxxx
□女
旧CT号
科
别
*科
床号
x
住院号
xxxx
联系
电话
手机xxxxxxxxxxx
门诊号
座机xxxxxxx
二、简要病史及体征(由临床医师填写)
包括血常规、生化等其它检验科检查,有无肾功不全、心功不全或肝功能异常。举例:白细胞计数(WBC)、血尿淀粉酶值和肾功能不全等。
四、临床诊断及检查目的(由临床医师填写)
临床初步诊断,以及要了解的病人疾病情况。举例:胸痛待诊,肝脏包块待诊,肝硬化了解肝脏和门脉系统情况等。
五、检查部位(由临床医师选择)
选择1个或多个部位CT检查,主要有头部、颈部、胸部和腹部、关节、肢体、脊柱,每个大部位下有分部位(根据物价局检查项目划分),在需选部位框内打√或涂黑。各部位检查主要了解内容说明如下:
1、头部
□颅脑(包括颅骨):颅内出血、颅内肿瘤、颅脑外伤、颅内感染和炎性病变、脑白质病、先天颅脑畸形或其它。
□垂体(包括鞍区):垂体肿瘤,微腺瘤建议作MRI。
□乳突或内听道:先天畸形、中耳乳突炎、胆脂瘤、中耳Ca、副神经节瘤、听神经肿瘤,听神经或面神经炎症、迷路炎或微小听视经瘤建议作MRI。
□眼眶(包括视视经管):肿瘤性病变、血管瘤、感染性病变、格氏眼病、眼外伤与异物、先天性病变。
□鼻窦、口咽、鼻咽部:鼻窦炎、鼻息肉、鼻窦囊肿、牙源性囊肿、鼻窦癌、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咽腺样体肥大、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咽肿瘤、恶性肉芽肿、扁桃体癌。
□颌面部:上下颌骨及颌面部软组织肿瘤、囊肿、炎症或外伤,上下牙槽突牙齿骨折或牙源性肿瘤。
■头部血管:脑出血、脑梗死、皮质下动脉硬化、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静脉瘤、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脑顔面血管瘤病、烟雾病、颈动脉海绵窦瘘、静脉窦和脑静脉闭塞。
2、颈部
□上颈、下颈或全颈:包括喉部、下咽部、甲状腺、甲状旁腺病变,以及颈部各间隙病变(包括淋巴结肿大),见下部分部位。
□喉部:喉息肉、喉囊肿、喉乳头状瘤、喉癌。
□下咽部:也叫喉咽,下咽部肿瘤。
□甲状腺、甲状旁腺: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甲状腺炎症,甲状腺肿。
□全颈部血管: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和椎动脉斑块狭窄,外伤血管损伤,以及肿瘤的血供。
3、胸部
□双肺及心脏:肺部恶性肿瘤、肺部良性肿瘤、肺部感染性病变和炎症、肺部弥漫性病变、肺和支气管先天性病变、前中后纵隔病变及其它,初步了解心脏大小及结构病变,心包病变。
□胸部食道:食道Ca或其它良性占位。
□胸部肋骨:骨折或肿瘤破坏,骨髓炎。
□胸主动脉:先天主动脉畸形、主动脉斑块、主动脉瘤或夹层。
□双肺血管;肺动脉或静脉栓塞、肺动静脉畸形,以及肿瘤血管。
□心脏及冠状动脉:冠心病,心脏大小及结构病变(先心病、心脏肿瘤),心包炎或肿瘤。
4、腹部
□上腹:肝、胆、胰、脾脏、肾上腺病变(肝肿瘤、肝脏炎症和寄生虫病、肝弥漫性病变、胆管炎症、胆管结石、胆管肿瘤、胆囊炎症和肿瘤、胆管先天性病变、梗阻性黄疸、胰腺炎、胰腺肿瘤、脾肿大、脾外伤、脾脓肿、脾肿瘤、肾上腺增生或肿瘤)。
□中腹:肾囊肿、肾结石、肾感染、肾肿瘤。
□下腹或盆腔: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盆腔炎(包括阑尾炎)、生殖系统良恶性肿瘤。
□腹主动脉或全腹血管:腹主动脉或分支斑块或栓塞、腹主动脉夹层或动脉瘤、门脉系统或腔静脉系统病变、腹部肿瘤血管。
□上中腹血管:与上相同,只是检查范围不一样,包括脐以上血管和脏器血管病变。
□下腹盆腔血管:主要包括脐以下和盆腔血管病变。
□全泌尿系:包括肾、输尿管和膀胱,结石、感染、良恶性肿瘤、外伤和畸形。
5、关节(左右)单侧关节检查选左或右,双侧左右均选
□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关节病变类似,主要为骨折、感染、退变或肿瘤。
6、骨肌(左右):单侧关节检查选左或右,双侧左右均选。
□上肢前臂或尺桡肱骨、上肢上臂或肱骨、下肢大腿或股骨、下肢小腿或胫腓骨、手掌、足部、骨盆:骨肿瘤、骨肿瘤样病变、骨感染、骨软骨缺血坏死、软组织病变、骨折。
□上肢血管或下肢血管:动脉或静脉栓塞、动脉瘤或斑块、软组织血管瘤、肿瘤血管。
7、脊柱
□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包括每三个椎体为1个部位,主要了解骨性椎管狭窄、椎弓峡部裂、椎间盘病变、脊柱外伤、强直性脊柱炎和椎骨肿瘤,椎管内肿瘤作MRI、椎管内血管瘤作CTA或MRA。括号内填扫描节段,如C1-7、T3-9、L3-S1等
□腰椎(骨密度测定),骨密度定量测定,一般扫L1-3,由专门软件测量CT值分析。
8、其它
以上检查部位未包括的由临床医生自己填写,如阴囊或其它要求。
六、扫描及成像方式(由临床医师选择)
不同病变适合不同的扫描方式,临床医生需根据初步诊断来确切定,CT检查物价局规定只有以下六个方式,CT室人员严格按照医嘱扫描及后处理。(□螺旋平扫:用于所有以上部位病变,但对于如肝、胆、胰、脾、肾、其它软组织占位显示欠佳。□螺旋增强:用于实性脏器占位病变的显示(强化异常与正常区分)或器官损伤、有无坏死,并根据增强情况确定病变性质,如脾、肾破裂。□双期增强:用于平扫之后的肝、胰、肾病变显示和定性,如肝Ca或肝血管瘤。□CT三维重建:用于全身各部位检查图像后处理,重建任意断面图像,包括横断图像。□CT成像:用于骨关节、血管和肿瘤三维成像,如冠状动脉或脑血管CT成像(CTA)、泌尿系统成像(CTU)。□QCT:用于骨密度测定。)
主要部位扫描成像方式举例:
nCTA(血管三维成像)或CTU(输尿管三维成像)选:螺旋平扫+螺旋增强+CT三维重建+CT成像。
n肝、胰、肾占位病变选:螺旋平扫+螺旋双期增强+CT三维重建。
n肺或其它占位病变时选:螺旋平扫+螺旋增强+CT三维重建,或只做平扫或增强+CT三维重建。
n骨关节或其他三维重建、成像选:螺旋平扫+CT三维重建+CT成像。
七、预约信息(由CT室人员填写,以下表格仅为CT室内部记录使用)。
□CT一室□CT二室
2012年4月25日下午4:00
检查部位
心脏及冠状动脉
准备要求
先做心电图,确定心率,若心率大于70次/分钟临床先调整到70次以下;要求无房室传导阻滞,无对比剂和倍他乐克禁忌症。
扫描计划
CTA
八、扫描及制片记录(由CT室人员填写,以下表格仅为CT室内部记录使用)
2012年4月25日
片数
4张
扫描方式
■螺旋平扫■螺旋增强□双期增强■CT三维重建■CT成像□Q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