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飞宏教授:人类遗传病的分类和相关疾病

遗传缺陷或异常是包括肿瘤、糖尿病等众多慢性疾病发病的共同机制,随着传染性疾病的控制,遗传病已成为人类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遗传病种类繁多,大多数人类遗传缺陷可归类为染色体病、单基因孟德尔遗传病、单基因非孟德尔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等。目前可供查询的常染色体、X连锁、Y连锁、线粒体类等疾病或关联表型已超过2万种。

一、染色体病

【染色体核型】

正常人体细胞染色体共23对,1~3号染色体为A组,4~5染色体为B组,6~12+X染色体为C组,13~15号染色体为D组,16~18号染色体为E组包括,19~20号染色体为F组,21~22+Y染色体为G组。染色体异常所引起的疾病主要分为染色体数目异常、结构异常和性染色体异常三类。为判别染色体异常与否,至少需要观察20个细胞染色体分裂象,20个细胞中发现3个相同数目减少或2个细胞有相同发现,可判别为异常;如果20个细胞仅发现1个异常染色体分裂象,则需增加观察30个细胞。染色体结构畸变的表示方法有简式和详式两种,以临床常用的简式表达如46,XY,del(2)(q31q35)为例,依次为染色体总数、性染色体组成、畸变类型的符号、括号内为受累染色体序号、在接着的括号内为受累染色体断裂点(其他染色体畸变符号见表1)。表1染色体结构畸变的表示方法

【染色体病的病因】

(一)染色体数目异常

染色体数目异常可为整倍体(euploid)、非整倍体(aneuploidy)、嵌合体(chimaera)三种。数目成倍增加或者减少的称为整倍体异常。数目成单个或几个增加或减少的称为非整倍体,非整倍体产生于生殖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分离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丢失,包括单体、缺体、三体、多体。染色体的嵌合体产生于受精卵卵裂染色体不分离和受精卵卵裂染色体丢失,患者体内同时二倍体和非整倍体。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危险度与孕妇的年龄间存在密切关系(表2)。表2孕妇年龄与染色体异常发生间的关系

(二)染色体结构畸变染色体结构畸变常见的有缺失、环状染色体、等臂染色体、倒位、易位、罗伯逊易位、重复、平衡易位携带者等(表3)。表3染色体结构畸变的类型及发生机制

【人类染色体病的分类】

(一)常染色体病

由于1~22号常染色体先天性数目异常所致的遗传病症称为常染色数目异常体病,常分为三体综合征、单体综合征、部分三体综合征和部分单体综合征。此类患者通常症状严重,可出现先天性多发畸形、特殊体貌肤纹,一般均伴有较严重或明显的生长与智力发育落后。常见的染色体病见表4。表4常见的三体型常染色体遗传病

(二)性染色体病

由于性染色体X或Y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引起的疾病,常见的为Turner综合征、X三体综合征、克氏综合征、47,XYY综合征等。

正常的女性由于X染色体的失活,她们的部分体细胞只表达母源性X染色体的基因,而其他体细胞只表达父源性X染色体的基因,父源和母源失活基因的比例并不是精确的1∶1比例,X染色体随机失活的比例是可变的,也并非在X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都失活,少量基因可逃逸修饰并在两个X染色体中都表达。X染色体的缺失或过多所出现的临床表型异常与上述机制有关。

克兰费尔特综合征[Klinefeltersyndrome(47,XXY)]发生于男性,与正常女性类似其体细胞中的两个X染色体中的一个会随机失活,因此其临床表型相对与缺少一条X染色体的Turner综合征轻,表现高身材和不育症,可出现男性乳房发育。X三体综合征[trisomyXsyndrome(47,XXX)]女性虽然会出现月经不规则或不育,三个X染色体中的两个会被灭活,临床表现上总体良性。47,XYY综合征男性表现为高身材,偶尔可见隐睾,睾丸发育不全并有精子形成障碍和生育力下降,尿道下裂等,但大多数男性可以生育,少数有轻度学习障碍。48,XXXY或49,XXXXY人极为罕见,临床表现出类似于克氏综合征患者,但严重程度稍微增加。

二、单基因孟德尔遗传病

19世纪60年代孟德尔从豌豆的研究中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统称为孟德尔遗传规律,有关的疾病通常被归类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性连锁遗传。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假设正常亲代基因为A,突变基因为a,子代的基因型为杂合子Aa,若杂合子Aa能表现出与显性基因a有关的性状或遗传病时,其遗传方式称为显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utosomaldominantinheritance,AD)是指控制性状或疾病的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的遗传方式。目前已发现超过2000多种疾病与AD遗传模式有关,发病特点为患者双亲中有一方同为患者,家系中连续几代均有患者,患者的同胞中约有1/2是患者,发病男女机会均等,如果双亲均不是患者,则子女一般也不发病。随环境的变化,杂合子的外显率也受特定环境因素的影响(表5)。表5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不同遗传类型

(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遗传性状或病症关联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在杂合状态(Aa,A为正常基因)下不表现相应性状或发病,只有纯合体(aa)才表现,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utosomalrecessiveinheritance,AR)。AR模式特点有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遗传与性别无关,不一定每代都出现患者;患者双亲表现型可以正常;患者与外表上正常的异性结婚,其子女可能患病,也可能全正常;若患者与表现型正常而基因型不正常(基因型为Aa)的异性结婚,则其子女中患病概率和为致病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均为50%,近亲婚配时,子女患病的机会较多。

目前已报道近2000余种性状呈现AR模式,如白化病、镰状细胞贫血、苯丙酮尿症等。早期进行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有可能预防此类疾病损害的发生,如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hydroxylase,PAH)能催化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PAH基因突变导致体内苯丙氨酸堆积,部分苯丙氨酸通过旁路途径被转化为苯丙酮酸,婴幼儿血液和其他组织中堆积了高浓度的苯丙酮酸和未转化的苯丙氨酸,导致智力低下,早期基因诊断明确后通过饮食调整可以有效防止智力损害的发生。

(三)X连锁遗传

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即是X连锁遗传(X-linkedinheritance),对于X连锁基因来说,女性是纯合子或杂合子,男性是半合子。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一条来自母方,另一条来自父方,并随机地一条传给女儿、另一条传给儿子;男性的一条X染色体始终只能来自母方,且只能传给女儿而不能传给儿子,因此X连锁遗传的最大特点是性状或遗传病不存在从男性到男性的传递。

1.X连锁隐性遗传遗传病或特定性状有关的遗传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该基因是隐性的,其遗传方式称为X连锁隐性遗传(X-linkedrecessiveinheritance,XR)。在女性中,当X连锁隐性基因处于杂合状态(XAXa,A为正常基因)时,个体不发病;只有当两条X染色体上的处于基因纯合(XaXa)状态才发病;在男性中,只要X染色体上有隐性致病基因(XaY)就会发病,因此在自然人群中XR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高很多,家系中往往只看到男性发病。如红绿色盲我国人群中男性发病率为7%,女性发病率只有0.5%。

2.X连锁显性遗传特定遗传性状或遗传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基因表现型是显性的,该遗传方式为X连锁显性遗传(X-linkeddominantinheritance,XD)。XD不论男性(XaY)还是女性(XaXa,XAXa),只要携带致病基因(a)均会发病,由于女性比男性多一条X染色体,因此自然人群中女性的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

(四)Y连锁遗传

人类Y染色体仅存在于男性个体,Y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性状只能由父亲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所以呈限雄遗传(holandricinheritance)。Y染色体上的基因很少,大多数基因在X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只能在男性中表现出来,在家族中以男性-男性的方式遗传。

(五)从性遗传

如果常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表型上受性别影响,发病呈现男女性分布比例或表现程度上的差异,这种遗传方式称为从性遗传(sex-influencedinheritance)。如遗传性早秃为常染色体遗传病,基因在男性为显性,杂合子男性即会出现早秃性状;在女性为隐性,女性杂合子不出现早秃性状,只有纯合体才会表现早秃症状,症状也比男性轻。

(六)限性遗传

某种性状或遗传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不论显性还是隐性遗传,只在一种性别中得以表现,而另一性别中完全不能表现,基因的性状可以后代传递,这种遗传方式称为限性遗传(sex-limitedinheritance)。如前列腺癌关联基因在常染色体,但只有男性患病,女性不患病。

三、单基因非孟德尔遗传病

许多单基因疾病并非遵循孟德尔遗传模式,称为非孟德尔遗传(non-Mendelianinheritance),非孟德尔遗传病的发病机制也越来越多地被发现,相当多的肿瘤、综合征、智力低下、精神发育异常、躯体发育畸形等与非孟德尔遗传有密切关系。

(一)三核苷酸重复疾病

三核苷酸重复序列是指三个不同的碱基为一个单位重复排列而形成的DNA序列,如(CTG)n、(CAG)n、(CGG)n、(CCG)n等。三核苷酸重复疾病(trinucleotiderepeatdisease,TRD)或三核苷酸扩增性疾病(trinucleotideexpansiondisease,TED)是指一类由于致病基因内部或调控区域三核苷酸重复序列拷贝数目的不稳定而异常扩增导致的一类疾病。基因组DNA上三核苷酸重复序列从一代向下一代传递时往往存在进一步扩增趋势,这种拷贝数不稳定地异常扩展现象即动态突变(dynamic或expansionmutation)。

三核苷酸重复序扩增可以发生在DNA的任何位置,可在基因内或外、基因的外显子内或内含子中,也可在基因的编码区或非编码区中。如三核苷酸重复序列位于编码区,可以导致编码的蛋白质产物长度增加,如亨廷顿病;如三核苷酸重复发生在非编码区,非编码区域延长时,会干扰基因产物的正确表达,如脆性X综合征(FMR-1基因5′端非翻译区CGG重复,正常人CGG拷贝数为2~54;患者大于200)。

(二)线粒体DNA突变

线粒体是人类细胞中除细胞核外唯一具有自身遗传物质的细胞器。线粒体基因组mtDNA分子以多拷贝的形式存在于线粒体和细胞中,分别编码2个ATP合成酶亚基、1个细胞色素b亚基(Cytb)、3个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7个NADH-泛醌还原酶ND亚基、2个rRNAs和22个tRNAs。线粒体DNA突变遗传病特点如下:

1.母系遗传(maternalinheritance)在受精过程中,精子线粒体会被卵子中泛素水解酶特异性识别而降解,导致只有母亲能将其mtDNA分子传递给下一代,再通过女儿传播给后代。

2.异质性和突变负荷线粒体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成千上万个mtDNA分子上,突变产生的mtDNA突变体含量介于0~100%之间,人体组织或细胞可同时拥有突变型和野生型mtDNA的现象称为异质性(heteroplasmy);组织或细胞仅有同一种mtDNA(全部为突变型或全部为野生型mtDNA)的现象称为均质性(homoplasmy)。突变负荷(mutationload)是指发生突变的mtDNA占全体mtDNA的百分比,mtDNA疾病的发生及其临床表型往往取决于突变体突变负荷的高低。

3.阈值效应当突变负荷超过一定程度后,野生型mtDNA代偿不足,组织或器官就会出现异常,称为阈值效应(thresholdeffect)。能量需求高的部位(如脑、心、骨骼肌、内分泌腺等)容易受突变影响,较低的突变负荷就能引起临床症状;能量需求低的部位(如肺、皮肤等)需较高的突变负荷才能引发疾病。

(三)表观遗传(epigenetics)

指在DNA序列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生物的表型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可遗传的基因组表观修饰。肿瘤、孤独症、智力和精神遗传,以及综合征如Prader-Willi综合征、Angelman综合征等的发病均与表观遗传有关;除X染色体失活、非编码RNA调控外,表观遗传关联疾病的发生机制主要有:

1.DNA甲基化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转移酶(DNMTs)的催化下,将甲基基团转移到胞嘧啶碱基上的一种修饰方式。DNA高度甲基化首先会影响DNA结构,进而阻遏基因转录,引起基因沉默。

2.组蛋白修饰组蛋白的修饰包括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腺苷酸化、甲基化等,上述修饰方式可以阻遏也可以促进基因的转录。组蛋白乙酰化标志着其处于转录活性状态;组蛋白低乙酰化或去乙酰化表明处于非转录活性状态。组蛋白乙酰化的异常可以导致Rett综合征、肿瘤等疾病的发生。

3.染色质重塑染色质重塑是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共同作用于影响核小体结构,为其他蛋白提供和DNA的结合位点。染色质重塑异常,可导致多种综合征如Cockayne综合征、Schimke综合征、智力落后及肿瘤。

4.基因组印记分别来自源于父源和母源的等位基因,因表观遗传修饰而出现差异性表达,其中一个可以表达,而另一个沉默不表达的现象称基因组印记(genomicimprinting)。人体中已知有80多种印记基因,印记丢失导致等位基因同时表达或有活性的等位基因突变,均可引起人类疾病。如新生儿糖尿病、Beckwith-Weideman综合征也与印记基因异常有关。

四、多基因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multifactorialinheritancedisorders)是指由多对微效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属于数量性状遗传病,单个基因并不致病,多个基因的作用累积共同参与发病过程的形成,存在阈值现象和性别差异。精神分裂症、哮喘、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100多种常见疾病为多基因遗传模式。多基因遗传病发病呈家族聚集倾向,患者一级亲属的发病率高于群体发病率,但家族成员中发病率比单基因遗传病发病率低,如肥胖症、2型糖尿病的遗传特点。多基因遗传病产生于多对缺陷基因作用的累积效应,家族致病基因含量越多,家族成员发病风险越高,发病的人数越多,患者病情越严重。不同民族、种族遗传基因存在差异,导致疾病具有种族特异性或聚集性,如太平洋岛国瑙鲁、美国土著Pima印第安人的2型糖尿病发病率分别高达30%和50%。发病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遗传率高说明遗传基因影响大、环境因素影响小,遗传率低环境因素影响大、遗传基因影响小。亲缘关系越近,发病风险越高;亲缘关系越低,发病风险越低。如发病存在性别差异,发病率越低的性别,导致发病的基因阈值就越高,携带的基因可能就越多,其子代发病风险就越高。

遗传病的发生机制复杂,随着DNA测序技术、基因调控机制研究的进展,不断有新的致病基因和遗传调控机制被发现出来,为遗传关联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和研究方向。

推荐阅读[1]贺林,马端,段涛,等.临床遗传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RIEGELM.Humanmolecularcytogenetics:Fromcellstonucleotides[J].GenetMolBiol,2014,37(1):194-209.[3]HARVEYZH,CHENY,JAROSZDF.Protein-BasedInheritance:EpigeneticsbeyondtheChromosome[J].MolCell,2018,69(2):195-202.[4]DENDUNNENWFA.Trinucleotiderepeatdisorders[M].TheNetherlands:Springer,2017:383-391.

THE END
1.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始岗位群:各级各类养老及涉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及基层管理者、社区服务与管理员、老年产品及老年产业营销员、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工作人员、民政事务管理人员等。 发展岗位群:在各级各类养老机构、社区服务与管理组织、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等从事养老护理员培训、老年照护管理、老年健康管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康复辅助器...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2.疾病和有关降问题国际统计分类(ICD10)文档资料 文档资料第 PAGE 1 页总 NUMPAGES 2 页【遥远的他为您整理】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国际统计分类(ICD-10) 第一章 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A00-B99) 第二章 肿瘤(C00-D48) 第三章 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患(D50-D89) 第四章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E00-E90) 第五章 精神和行...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301/8143100113004060.shtm
1.人类常见疾病的种类与分类人类常见疾病有多少种?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疾病的定义和分类方式因文化和医学实践的不同而异。然而,我们可以从全球范围内广泛接受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目前有超过20,000种已知的疾病。这些疾病可以分为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两大类。传染性疾病通常由病毒、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而...https://cont.jd.com/pccontent/1005006360212495
2.常见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按中药理论分类,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包括解表药动物模型、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利水渗湿、温里药、止血药、止咳药、化痰药、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补益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等动物模型。 三、常见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1.肿瘤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malignant tumor)...https://www.lascn.net/item/12779.aspx
3.人类遗传病调查报告范文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基因或染色体)的改变而导致的疾病,这些疾病具有垂直传递和终身性的特点,常表现为家族聚集性。本次调查旨在通过实际数据和案例,分析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发病率、遗传方式及防治策略,为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二、人类遗传病的分类 ...https://www.ruiwen.com/gongwen/diaochabaogao/457375.html
4.进行性斑状色素减退症是什么病变的2. 人类常见皮肤疾病的分类及特点 正常情况下,皮肤表面的细胞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更新,从而保持健康状态。当细胞的新陈代谢失衡时,就会出现各种皮肤病。根据病变的性质和特点,人类常见皮肤疾病可以分为炎症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免疫系统相关的皮肤病等。每一类皮肤病都有其特定的病变和症状。 https://gypf.d17.cc/ssjt/123401.html
5.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及其防治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及其防治 发布时间:2010-07-14 来源: 作者:近年来,疯牛病、禽流感、尼帕病等人畜共患病疫情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出现,表现出日益复杂的发生和流行趋势,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文章通过对人畜共患病分类、危害进行回顾和总结,畅叙应监测的人畜共患...https://sydwzx.gdpu.edu.cn/info/1027/1102.htm
6.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分类摘要: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分类依据有很多种,可按模型产生原因分类、按系统范围分类、按模型种类分类和按中医药体系分类等。本节以比较广为接受的按产生原因分类方法为主来讨论,同时结合学科发展,对原有分类条目进行了补充和丰富。 一、按产生原因分类 人类疾病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模型按产生原因分类通常有以下五种:自发...https://www.gdlami.com/Item/14840.aspx
7.人类遗传病人类遗传病的类型人类遗传病分类人类遗传病的种类其实是非常多的,具体人类遗传病的类型有哪些呢? 人类遗传病分为染色体疾病,是导致新生儿出生缺陷最多的一类遗传学疾病,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两类;人类遗传病还分为基因组疾病,是由基因组DNA的异常重组而导致的微缺失与微重复或基因结构的彻底破坏而引起异常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 人类遗传病...https://baike.pcbaby.com.cn/qzbd/185855.html
8.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四、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分类 1. 自发性动物模型(naturally occuring or spontaneous animal models)是取自动物自然发生的疾病,或由于基因突变的异常表现通过定向培育而保留下来的疾病模型。如大鼠的结肠腺癌、肝细胞癌模型,家犬的基底细胞癌、间质细胞癌模型等十余种。突变系的遗传性疾病很多,可分为代谢性疾病、分子性...https://www.antpedia.com/news/index.php/04/n-2301604.html
9.速成课一、心理学简介***流派(一)精神分析:弗洛伊德自由联想→这个技术成为他职业生涯和心理学整个分支的基石。精神疾病可以用谈话疗法和自我探索来治愈。动机→我们的人格是由无意识的动机所形成的,我们每个人,都被我们自己意识不到的心理过程深远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被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的东西所驱动着。潜意识→治疗方法:...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577384/
10.常用医学术语标准(一)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 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是WHO制定的国际统一的疾病分类方法,它根据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解剖位置等特性,将疾病分门别类,使其成为一个有序的组合,并用编码方法表示的系统。 ?我国自1981年成立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以来即开始了推广应用国...https://www.jianshu.com/p/8733032ba292
11.“医”说就懂知己知彼,精准处理——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种类科普易被忽视导致并发症。肺炎支原体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及非典型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经过10-20天的潜伏期,可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头痛和发热,常伴有无力和干咳,根据临床症状不易作出鉴别诊断,常被忽视而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957782
12.肌肉萎缩症中医学名 肌肉萎缩 主要病因 肌纤维废用 其他名称 肌萎缩 西医学名 肌肉萎缩 常见疾病 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肌营养不良症、运动神经元病目录 1疾病介绍 2病因病理 3常见疾病 4疾病分类 发病机理分类 分布分类 原发病变分类 5肌力分级 6疾病症状 7疾病诊断 8检查诊断 9疾病治疗 康复治疗 食物疗法 糖尿病性肌萎...https://baike.sogou.com/v896845.htm
13.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认识常见的量的过程,掌握常见的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通过点数物体的个数,并能说出总数、按数取物,掌握计数原则。 ● 经历数的抽象、运算等过程,掌握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 ● 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https://yun.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79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