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的策略与措施范例6篇

十以来,我国政府已经明确经济改革方向,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着力优化现有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着力优化现有供给结构,着力优化现有产品和服务功能,切实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

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需要理解经济停滞或者缓慢的基本原因是供需不匹配,经济成长被短板的供给或需求所制约,要么是供给小于需求,经济成长受限于供给不足,要么是需求小于供给,经济成长受限于需求不足。所以,推动经济成长的两个引擎,一个叫需求侧管理,通过创造需求来匹配甚至是刺激供给,另一个叫供给侧管理,通过增加供给来满足或者是引导需求。

通常情况下,刺激经济成长的需求侧管理措施有三个,分别是投资、消费和出口;刺激经济成长的供给侧管理措施有四个,分别是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3\]。社会实践过程中,需求侧管理曾经大行其道,在缓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上发挥过重要作用。这就是凯恩斯经济学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总需求是可以通过政府的“作为”来调节的,需求不足时可以通过政府直接大规模投资、促进消费和扩大出口等手段提升需求,从而匹配甚至推动供给,实现保证经济成长的目的。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国家遭遇了严重的“滞涨”,继续增加政府投资、促进消费、扩大出口都不能有效推动经济成长,反而因为货币大量投放带来了通货膨胀问题。这一现象是凯恩斯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的。80年代初的时候,美国总统里根从供给侧管理入手,采用大幅减少政府对企业干预、大规模减税、大规模削减财政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等措施。

2供给侧改革为破除疾控事业发展“功反陷阱”带来的契机

在我国经济成长明确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今天,有两个改革措施直接影响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发展:一是大规模减税、财政收入相对减少,对于高度依赖财政投入的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必须未雨绸缪;二是去产能、扩大有效供给的发展策略,可以为高度计划模式下的疾病预防控制事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在卫生事业领域供给侧改革中,医疗服务已经走在了前列。通过市场化运作释放医生生产力,通过推进社会办医发展高端医疗和健康管理,通过医学科技创新提高有效供给,主要依靠价格调整而不是财政投入理顺医疗机构补偿机制,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的具体体现,结果是医疗服务事业的大发展,不仅直接创造就业机会,而且为上下游产业发展也作出了贡献。

3基于供给侧改革思路进一步发展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建议

疾病预防控制事业有着宽广的外延和丰富的内涵,人民群众的各类疾病预防控制需求都要依靠政府投入来保证服务提供,不仅不可行,也没有必要。“不可行”是因为政府投入不可能统包一切。政府投入源于税收,税收源于百姓,政府投入不断增加的结果,是纳税人的负担越来越重,最终陷入福利陷阱。“没必要”是因为很多疾病预防控制需求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提供,比如二类疫苗、水箱清洗、面向个人或家庭的检验检测。从经济学的角度,只有个人无力提供又是社会必需的服务(疫情处置)或者是个人可能不愿接受又是社会群体必需的服务(法定疫苗接种)才需要政府介入来提供,其他服务都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然而困境在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受了大量财政投入,就必须列入全额预算单位,收支两条线管理,实行绩效工资制度,从而限制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在提供核定工作内容之外的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也即那些原本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提供的服务。

第二个建议是扩大疾病预防控制服务的供给。在财政投入框定、完成规定动作的前提下,要通过调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生产关系,释放或者是解放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的生产力,激发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向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预防保健服务。做到这一点,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要保证基本疾病预防控制服务的提供,财政支持的、编制保证的疾病预防控制服务,必须不折不扣完成,对此要有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实际操作予以支撑,不能走20世纪90年代有偿服务的老路,能收费的、有钱赚的多做,不能收费的、没有效益的少做甚至不做;第二要去除垄断性,不能够允许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供行政垄断性的服务。只有一家机构能向市民提供服务,这就是垄断,就会有质疑,也不利于服务品质的提升。应当允许疾病预防控制服务由更多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4\],这样才能促进竞争,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人民群众才能够真正受益,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神在疾病预防控制服务领域的具体体现。

第三个建议是疾病预防控制服务提供主体的多元化。实现之,很大程度上需要调整现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能结构和侧重面,从注重“直接提供服务”向侧重“组织开展服务”调整。直接提供服务,是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供两类服务:一是政府出钱要求其提供、其他机构提供不了的,例如疫情直报、卫生应急、疫情控制等;二是政府不出钱但社会需要的、可以和其他机构竞争性提供的,例如疾病管理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等。这两类服务需要扩大,但更为重要的是让其他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严格管理下介入提供服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拿着政府财政资金组织其他机构,公立的、民营的,营利的、非营利的,提供服务,同时对其服务进行考核。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成为落实政府传染病预防控制的主体、落实政府健康危害因素控制的主体、政府购买慢性病防控服务的实施主体,以及提供健康和疾病信息的主体。这样,既可以维护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权威性,又可以让疾病预防控制服务的受益者有更多选择自由,对服务更加满意。

参考文献

[1]刘鹏程,王颖,李程跃,等.疾病预防控制对人群期望寿命提升贡献的测算结果\[J\].中国卫生资源,2015,18(2):1001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03―2006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李.论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依据和政策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1):918.

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对非患病人群的健康教育

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对患病人群的健康教育

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

指导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肠道病毒病的疫情报告和监测;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开展公众预防和疫情应急处置。

疫情报告

自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对符合上述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报告。

报告内容与方法发现手足口病患者时,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卡》中“其他法定管理及重点监测传染病”一栏中填报该病。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未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之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报告病例分“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两类。如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则应在报告卡片“备注”栏内注明肠道病毒的具体型别,如为重症病例亦应在“备注”中注明“重症”。

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发生流行或暴发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及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

报告信息分析和反馈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对疫情报告信息进行逐级审核。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每日浏览并分析监测数据、发现异常升高或病例呈聚集性分布或出现死亡病例,应及时核实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及时向下级疾控机构及医疗机构反馈疫情分析信息。

流行病学调查

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传染的关键。

【关键词】艾滋病

艾滋病(AIDS)的世界范围流行,已成为近30年来严重困扰和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的突出社会问题。疫情数据表明,目前我国艾滋病虽呈低水平流行,但在某些地区,高危人群的流行已经相当严重,并开始向一般人群传播,疫情已处在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临界点,防控形势日趋严峻〔1,2〕。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先后制订了一系列防治艾滋病的法律、策略、措施以及地方规章,以期在科学、合理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指导下构建有效的防治体系。为了解基层艾滋病防治政策执行能力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者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于2005年11月~2006年3月对湖北省基层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有关领导以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以期为基层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和改进提出对策和建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方案根据艾滋病在湖北省各地流行的不均衡状况,按中英艾滋病策略支持项目对湖北省划分的国家级示范县、省级示范县和非示范县进行分层,以县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每层抽取3个县(市)作为此次研究的样本县(市),最后确定的样本县(市):(1)国家级示范县(市):随州市、浠水县和竹山县;(2)省级示范县(市):宜都县、石首市和襄阳县;(3)非示范县(市)为潜江市、通山县和阳新县。

12研究对象拟定基层领导访谈提纲进行访谈调查,以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成员及乡镇领导为对象,主要包括各样本县(市)政府、卫生、司法、宣传、交通、民政、财政、教育等部门及个别乡镇的主要领导,原则上每县(市)访谈不少于15人;拟定专业技术人员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以专业技术人员为对象,主要包括各样本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定点医院的艾滋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原则上每县调查不少于20人。

13研究内容主要内容包括: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和信念(KABP)、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主要政策和措施在基层的执行与落实情况、艾滋病防治工作职责履行情况及对本地防治工作的评价以及对防治艾滋病政策与措施的建议等4个方面。基层领导访谈提纲及专业技术人员问卷调查表均设计为50项问题,由80%的客观题型和20%的主观题型构成。

14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30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本研究共回收合格的基层领导访谈提纲139份,男、女分别为102人和37人,平均年龄为(424±52)岁。856%的基层领导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共收到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问卷调查表186份,男女分别为117人和69人,平均年龄为(381±98)岁。747%的艾滋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633%的基层领导来自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其他分别来自司法、宣传、交通、民政、财政、教育及其他部门。

22调查对象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信念(KABP)调查结果表明,分别有271%和276%的基层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尚不明确知道目前医学界还没有治愈艾滋病的方法且尚未研制出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虽大多数基层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认为艾滋病病人值得给予同情和关怀,但是仍分别有187%和172%的人存在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心理,认为艾滋病病人不值得给予同情和关怀或艾滋病病人可等同普通病人对待;有198%的基层领导和172%的专业技术人员表示不乐意接待前来办事的艾滋病病人或者接待时心存恐惧与疑虑。部分调查对象对全省艾滋病感染、流行情况认识不清,了解准确的领导干部只占被调查者的427%,尚有415%的人过低估计感染形势,158%的人回答为不详;对感染情况了解准确的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仅占488%,尚有276%的人过低估计感染形势,236%的人回答为不详;甚至分别有98%的领导干部和76%的专业技术人员不知道世界艾滋病日,回答正确的比例分别为902%和924%;分别有112%的领导干部和72%的专业技术人员对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血液和性传播)回答不正确或回答不详。

23基层艾滋病防治政策执行情况

231对艾滋病防治工作态度调查表明,调查对象对目前采取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认同度较高,但是认为工作开展情况不好,有646%的领导和733%的技术人员认为多部门协同配合一般或协同配合不够甚至很差。同时,基层领导干部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且防治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不容乐观,有115%的人表示防治艾滋病与自己的工作关系不大,有302%的领导干部和411%的专业技术人员认为目前虽已签定艾滋病防治责任状,但落实不够。

表1基层领导对“100%安全套使用项目(CUP)”的态度(略)

表2基层政府部门参与“推行100%安全套使用项目(CUP)”情况(略)

233对艾滋病高危人群健康教育认识调查显示,调查对象对本地艾滋病高危人群健康教育情况的满意度较低,各地防治艾滋病经费落实情况不容乐观。分别有396%的领导和115%的专业技术人员认为健康教育力度一般或不够;有479%的领导干部和483%的技术人员认为基层防治艾滋病经费只部分落实、落实很差或不详;对于现阶段基层艾滋病防治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基层领导认为依次为人财物力不足(625%)、宣传力度不够(156%)和多部门配合不力(125%);而专业技术人员认为多部门配合不力(371%)、人财物力不足(345%)和宣传力度不够(146%)。除此以外,调查对象普遍认为基层艾滋病防治工作队伍建设及工作条件亟待改善,虽然所有被调查的县(市)均成立了艾滋病防治专门机构并配备了专人负责,但是多数专业技术人员反映工作条件简陋,仅397%的专业技术人员反映艾滋病防治专用交通工具得到保证,其余人员表示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或根本不回答。

3讨论

(本项目研究得到了湖北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石新华副主任医师、湖北石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明安医师、湖北宜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胡太福主任和性病艾滋病科邓诗赋科长、湖北潜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戴天京科长、湖北通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杨保国主任和性病艾滋病科万昌金科长、湖北阳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石孝伦副主任以及湖北襄樊市襄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姜德生副主任等的真诚协作与大力支持,一并致谢!)

〔1〕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卫生部.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R].2003,12,1.

关键词:心血管;预防现状;发展现状

1心血管病预防现状

2心血管疾病预防的展望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基础以及预防等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很多新的危险因素,使得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体系也在不断完善[3]。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其对于心血管病的病因以及高危人群的开展和预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些研究和计划都很大程度的促进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认识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4]。国家也会相应的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并且会增加心血管病预防的投入。在对心血管疾病预防采取措施需要注意以下四点:①建立健全心血管疾病预防的组织机构、技术装备和人才资源,并且由国家给予持续性投资,促进这些组织机构持续有效的运作[5];②需要采用成本-效益来分析确定不同程度的预防措施,首选比较经济有效的方法;③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参与到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工作之中,需要加大心血管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认识程度;④需要盖面目前大部分资源集中在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领域的现状,进而促进预防和临床工作的协调有序发展[6]。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公布了各种危险因素所导致的疾病负担,其中提出目前全球前10危险因素为:体重过轻、不安全的、高血压、吸烟、饮酒、不安全的水、卫生设施和卫生习惯、铁缺乏、固体燃料释放的室内烟雾、高胆固醇和肥胖。在上述十大因素中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占据一半。在通过经济有效的措施减少危险因素的情况能够使人们的预期寿命延长5~10年[7]。

3小结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工作既有困难也有希望,需要与坚实的科学基础加以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改善人民身体健康状况,并且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郭瑞,王增武.我国常见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现状及人群干预效果[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04):357-360.

[2]徐原宁,黄德嘉,方全,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研究: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案[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4,18(03):173-177.

[3]王增武,郝光,王馨,等.我国中年人群超重/肥胖现况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04):354-358.

[4]薛文鑫,李静,张爱真.冠心病一级预防患者他汀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4,12(03):276-279.

[5]牛绍莉.社会经济状况与心血管病二级预防的研究现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3,5(03):325-326.

【关键词】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问题

0.引言

1.公共卫生和传染病防治存在的问题

1.1缺少充足的资金支持

由于疾病控制机构的经费保障和保障标准没有统一,使得公用卫生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提供不够均匀、公共事业的发展也不够均衡。大多数疾病控制机构受到运行机制和人员费用等各面的限制,使得在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以及使用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另外,由于我国卫生资源总体不够充足,资源配置方面不够科学合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这些问题比较突出,使得大多数从事公共卫生事业的人员缺乏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人才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

1.2缺少高素质的疾控人才

目前,我国从事公共卫生事业的工作人员在专业结构的配置上不够合理,多数工作人员的学历和职称水平较低。在村镇卫生所的公共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组成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三分之二的工作人员学历在中专以及中专以下,只有少数人员的学历在大专以及大专以上。其次,在村镇卫生所的工作人员中几乎没有高级职称人员。有少数部分人员的年龄在35岁以下,一半以上的工作人员均在35岁以上。最后,大多数工作人员的专业背景是临床医学或者是护理专业,只有个别人员的专业学科是公共卫生专业。从以上这些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大多数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专业技能不够强[2]。

我国公共卫生部门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和治疗两个方面的政策和保障机制不够统一协调,无法相互作用,从而使得许多医疗工作者只注重传染病的治疗,而忽视了预防控制工作。我国公共卫生部门的综合协调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无法及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另外,当前的工作人员在继续教育、公用卫生人员职业培训、专业技能的提升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

2.优化公共卫生和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2.1建立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2.2加强公共卫生的宣传教育工作

大多数人对传染病的认识还不够充足,尤其是一些新发的传染病,没有高效的治疗措施和疫苗,容易引起人们的恐慌,严重者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因此,需要加强公共卫生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正确看待疾病,并逐渐掌握一些必要的自我防护和急救措施。在宣传的时候可以通过宣传栏、定期宣传服务以及网站等方式进行宣传。

THE END
1.降与疾病预防相关的论文3篇.docx健康与疾病预防相关的论文3篇.docx 9页VIP内容提供方:软件开发 大小:49.01 KB 字数:约9.76千字 发布时间:2021-06-21发布于湖南 浏览人气:199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健康与疾病预防相关的论文3篇.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620/6103145043003202.shtm
2.卫生部关于印发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2012年版)的通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区域绩效考核主要评价区域政府加强公共服务,贯彻执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加强辖区公共卫生服务,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现国家规划目标,促进辖区居民人人享有健康的情况。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区域绩效考核指标包括:传染病预防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健康危害因素...http://www.law-lib.com/cpd/law_detail.asp?id=408311
3.汕头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丽萍教授团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期,汕头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丽萍教授团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黎君教授团队在老年人跌倒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该刊物是西太平洋地区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知识的国际可信来源,最新影响因子为8.559,在全球109本卫生保健科学和服务领域的期刊中位列第三(2021 Journal Citation ...https://www.stu.edu.cn/info/1085/8408.htm
4.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疾控,湖北省疾控,疾病,预防,湖北省疾控中心,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户网站,hbcdc.comhttps://www.hbcdc.cn/
5.第二届中国浙江学术节活动指南主要内容邀 请有关专家作促进健康的专题报告,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关注疾病的康复,包括心理干预、社区护理等项目,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主报告题目健康促进与护理 主报告人蔡洁珍(香港港安医院 教授) 联系人王江南 电话:0571-85060244、85171387 手机:13858095661,85691166 ...http://sxkx.sx.gov.cn/art/2005/10/28/art_1483457_17552413.html
6.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始岗位群:各级各类养老及涉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及基层管理者、社区服务与管理员、老年产品及老年产业营销员、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工作人员、民政事务管理人员等。 发展岗位群:在各级各类养老机构、社区服务与管理组织、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等从事养老护理员培训、老年照护管理、老年健康管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康复辅助器...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1.现代预防医学论文12篇(全文)现代预防医学论文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麻疹流行区的200例1~5岁儿童, 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 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100例。研究组男性53例, 女性47例, 年龄1~5岁, 平均年龄3.3岁, 对照组男性52例, 女性48例, 年龄1~5岁, 平均年龄3.2岁, 所有患者均无皮肤丘疹、呼吸感染等疾病,...https://www.99xueshu.com/w/ikeyhxv6re0d.html
2.降与疾病结课论文(精选6篇)健康与疾病结课论文(精选6篇) 篇1:健康与疾病结课论文 狂犬病 【摘要】狂犬病又称疯狗病、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侵害大脑中枢神经的急性、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均可感染。人主要通过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犬、猫、狼、鼠等肉食动物咬伤或抓伤而感染。潜伏期长短不同,视被咬伤部位距离中枢神...https://www.360wenmi.com/f/file71ng4a6e.html
3.农村降教育和疾病预防农村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 近20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环境和人口也发生了显著变化。60岁以上人口已占人口总数的10%,这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劳动力流动性提高,居民膳食和生活习惯改变,环境污染加重,这一切都使健康风险因素变得日益复杂多样,从而加剧了流行病模式的转变。第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https://www.fwsir.com/xz/html/xz_20061126202331_12179.html
4.降管理论文优秀15篇健康管理论文2 【摘要】在了解国内外健康管理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医药在健康管理中的特色和优势,提出了构建以“治未病”工程为框架、以信息资源管理及共享平台为依托、以多种预防保健工程为补充的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体系的构想。 【关键词】健康管理体系;治未病;中医药特色 ...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fanwen/guanli/734390.html
5.环境与降相关产品安全所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了经第八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的2024年优秀学位论文名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导师指导的4篇学位论文成功入选,包括李湉湉研究员指导的学位论文《沙尘细颗粒物对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健康影响及毒性组分研究》(2021级博士生张粲)、戴宇飞研究员指导的学位论文《颗粒溶素在三氯乙烯致超敏反...https://iehs.chinacdc.cn/kjpx/xslw/202407/t20240719_285991.html
6.降保暖预防疾病演讲稿(精选27篇)演讲稿像议论文一样论点鲜明、逻辑性强、富有特点,但它又不是一般的议论文。它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鼓动性的应用文体,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法,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健康保暖预防疾病演讲稿(精选27篇),希望大家喜欢! 健康保暖预防疾病演讲稿1 ...https://www.ruiwen.com/word/jiankangbnyfjibingyjgao.html
7.社区人群降状态综合评估量表的研制及评估30孙明晓;美国健康管理与饮食营养措施[A];儿童临床营养治疗培训班资料汇编[C];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前30条 1刘贝贝;社区人群健康状态综合评估量表的研制及评估[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 2张一迪;维度转换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美术学院;年 ...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84501-1021125375.htm
8.学协会:中国心血管降与疾病报告2022概要·365医学网为贯彻“以基层为重点、以预防为主”的国家方针,推动心血管病(CVD)防治主战场由医院逐步向社区转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每年组织全国相关领域专家编撰《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以详实、科学的资料为卫生行政人员和专业人员提供支持。 近30年来,基于医院的临床技术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我国的医疗可及性和质量指数进步幅...https://jsp.365heart.com/detail/article/681D6228-2702-4934-9F38-B03AE6AB2F7A
9.每日热点0425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韩金艳、津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王一娟分别致词,介绍了多年来天津市免疫规划工作取得的成绩和进展,并提出只有提高预防接种门诊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服务便捷性,加大宣传力度,才能让更多群众主动到门诊接种疫苗,从而让疫苗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https://sccdc.cn/Article/View?id=27551
10.大班秋季工作计划(通用17篇)一、疾病预防 本学期气候慢慢变冷了,是孩子易感冒、咳嗽、发热的易发期,为了使我园幼儿身体健康,防止疾病的侵害,做好防寒及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1、严格执行晨检工作 各班必须加强晨检力度,做到“一摸、二看、三查、四问”注意低热或发热幼儿,认真观察幼儿的动向,做到及早发现及早解决的问题。 https://www.jy135.com/ziyuan/gongzuojihua/644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