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医专业巡礼预防医学:为了全人群的健康

专业现有教职工132人(正高60人、副高48人;博导48人、硕导94人),拥有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含青年长江)等国家级人才20人次。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核心成员12人,坚持内培外引,专兼结合,建设有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广东省疾控中心等28家国内外联合培养单位135人的“双师型”导师队伍。

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家陈君石为名誉教授

四、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严谨科学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医学知识广、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级公共卫生人才。通过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核心课程,掌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疾病预防、危害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信息管理、实验室检测、健康促进、卫生行政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五、培养特色

(一)预防医学(卓越创新班)

预防医学(卓越创新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领导力;培养具备国际视野、较强创新能力及组织领导潜能的卓越公卫医师。

开展全程导师制培养,小班教学、双语教学。实施公共卫生理论与实践融通的整合课程教学改革,采用案例教学、PBL教学及混合式教学方法。在资深导师的带领下尽早接触科研与公共卫生实践。遴选全校优质师资进行教学,优先推荐选拔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培养国际化视野;优先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南方医科大学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平面图

(二)预防医学平行班

预防医学平行班实行“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2+3培养模式,前两年统一课程,大二下学期根据个人的兴趣及学院选拔的形式进行分流,共设预防医学(疾病预防控制特色班)、预防医学(食品安全与营养特色班)、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检疫特色班)3个班,开设特色课程,实行个性化教学,培养特色人才。近三年就业率为96.67%,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在全国名列前茅。

预防医学(疾病预防控制特色班)

顺应医学模式从“疾病治疗”到“健康促进”的转变,培养具备传染病防控和慢性病预防能力的“医防融合”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注重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医学教育和公共卫生现场调查、政策制定及行政管理相结合,树立从个体健康、社区健康到全球健康的“大健康”理念,强化公共卫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在个体和群体水平对常见病进行病因预防、早期诊断和社区管理,成为具有“广视野、宽知识、强能力、善应急”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

在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习

预防医学(食品安全与营养特色班)

瞄准食品安全与营养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顺应大健康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强化食品安全和营养学特色,注重培养“厚理论、强实践、敢创新”,擅长疾病预防控制、食品安全检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和营养保健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

2023届预防医学专业(食品安全与营养特色班)学生合影

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检疫特色班)

着重培养学生在卫生检验检疫方面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技能过硬、能胜任各类公共卫生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具备检验检疫技术创新意识和潜能的优秀人才。依托具备国家计量认证(CMA)、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资质的卫生检测中心平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卫生检验检疫实验平台

六、就业方向

七、人才培养情况

参加在天津举行的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总决赛

组建青年志愿队,参与疫情防控

八、名师介绍

杨杏芬,二级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药监局化妆品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食物安全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科学家,兼FAO/WHO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毒理学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医药奖”“丁颖科技奖获得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安全”专项课题、国家“863”项目、广东省重点研发专项等课题3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70余篇;获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3项;参编4部全国预防医学专业统编教材,主编主审主译专著8部,作为主笔人之一完成FAO/WHO食品安全评估报告7份;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等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3项。

邹飞,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首席专家。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国家教学名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教指委委员。国家一流专业、国家一流金课、国家虚拟教研室负责人。“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教育部工程中心”负责人。主持国家973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8项;发表SCI论文139篇;专著6部。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省部级二等奖4项。中国医防整合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应激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国家高层次人才评审、国家科技奖和重点实验室评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审和重大项目评审专家。

陈晓光,二级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应急管理专家、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获得者;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常委兼虫媒病学组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分会常委、中国昆虫学会医学昆虫专委会和昆虫基因组学专委会理事、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双语示范课程“医学寄生虫学”主持人、广东省有害生物防制协会会长、广东省新发传染病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等。

彭鸿娟,二级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主持国家一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各1项。主编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重点教材4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广东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持WHO/TDR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科技部重点研发子课题1项,军队生物安全重点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与广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各1项。一作或通讯发表论文100余篇,包括55篇SCI论文。入选2022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排行榜。

毛琛,二级教授,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流行病学系主任;国家卫健委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和人才培训示范基地负责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第九届“树兰医学青年奖”、第一届“中国科技青年论坛”二等奖、第二十四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长期基于创新改进的健康医疗大数据挖掘融合方法开展流行病学研究,以通讯/第一作者(含共同)在BMJ(IF=96.216)、AnnInternMed(IF=51.598,2篇)、EurRespirJ(IF=33.801)等著名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3篇ESI高被引论文,3篇获F1000推荐,累计被引3800余次,H指数34;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5项。

THE END
1.降与疾病预防相关的论文3篇.docx健康与疾病预防相关的论文3篇.docx 9页VIP内容提供方:软件开发 大小:49.01 KB 字数:约9.76千字 发布时间:2021-06-21发布于湖南 浏览人气:199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健康与疾病预防相关的论文3篇.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620/6103145043003202.shtm
2.卫生部关于印发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2012年版)的通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区域绩效考核主要评价区域政府加强公共服务,贯彻执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加强辖区公共卫生服务,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现国家规划目标,促进辖区居民人人享有健康的情况。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区域绩效考核指标包括:传染病预防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健康危害因素...http://www.law-lib.com/cpd/law_detail.asp?id=408311
3.汕头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丽萍教授团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期,汕头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丽萍教授团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黎君教授团队在老年人跌倒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该刊物是西太平洋地区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知识的国际可信来源,最新影响因子为8.559,在全球109本卫生保健科学和服务领域的期刊中位列第三(2021 Journal Citation ...https://www.stu.edu.cn/info/1085/8408.htm
4.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疾控,湖北省疾控,疾病,预防,湖北省疾控中心,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户网站,hbcdc.comhttps://www.hbcdc.cn/
5.第二届中国浙江学术节活动指南主要内容邀 请有关专家作促进健康的专题报告,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关注疾病的康复,包括心理干预、社区护理等项目,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主报告题目健康促进与护理 主报告人蔡洁珍(香港港安医院 教授) 联系人王江南 电话:0571-85060244、85171387 手机:13858095661,85691166 ...http://sxkx.sx.gov.cn/art/2005/10/28/art_1483457_17552413.html
6.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始岗位群:各级各类养老及涉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及基层管理者、社区服务与管理员、老年产品及老年产业营销员、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工作人员、民政事务管理人员等。 发展岗位群:在各级各类养老机构、社区服务与管理组织、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等从事养老护理员培训、老年照护管理、老年健康管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康复辅助器...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1.现代预防医学论文12篇(全文)现代预防医学论文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麻疹流行区的200例1~5岁儿童, 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 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100例。研究组男性53例, 女性47例, 年龄1~5岁, 平均年龄3.3岁, 对照组男性52例, 女性48例, 年龄1~5岁, 平均年龄3.2岁, 所有患者均无皮肤丘疹、呼吸感染等疾病,...https://www.99xueshu.com/w/ikeyhxv6re0d.html
2.降与疾病结课论文(精选6篇)健康与疾病结课论文(精选6篇) 篇1:健康与疾病结课论文 狂犬病 【摘要】狂犬病又称疯狗病、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侵害大脑中枢神经的急性、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均可感染。人主要通过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犬、猫、狼、鼠等肉食动物咬伤或抓伤而感染。潜伏期长短不同,视被咬伤部位距离中枢神...https://www.360wenmi.com/f/file71ng4a6e.html
3.农村降教育和疾病预防农村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 近20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环境和人口也发生了显著变化。60岁以上人口已占人口总数的10%,这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劳动力流动性提高,居民膳食和生活习惯改变,环境污染加重,这一切都使健康风险因素变得日益复杂多样,从而加剧了流行病模式的转变。第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https://www.fwsir.com/xz/html/xz_20061126202331_12179.html
4.降管理论文优秀15篇健康管理论文2 【摘要】在了解国内外健康管理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医药在健康管理中的特色和优势,提出了构建以“治未病”工程为框架、以信息资源管理及共享平台为依托、以多种预防保健工程为补充的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体系的构想。 【关键词】健康管理体系;治未病;中医药特色 ...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fanwen/guanli/734390.html
5.环境与降相关产品安全所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了经第八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的2024年优秀学位论文名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导师指导的4篇学位论文成功入选,包括李湉湉研究员指导的学位论文《沙尘细颗粒物对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健康影响及毒性组分研究》(2021级博士生张粲)、戴宇飞研究员指导的学位论文《颗粒溶素在三氯乙烯致超敏反...https://iehs.chinacdc.cn/kjpx/xslw/202407/t20240719_285991.html
6.降保暖预防疾病演讲稿(精选27篇)演讲稿像议论文一样论点鲜明、逻辑性强、富有特点,但它又不是一般的议论文。它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鼓动性的应用文体,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法,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健康保暖预防疾病演讲稿(精选27篇),希望大家喜欢! 健康保暖预防疾病演讲稿1 ...https://www.ruiwen.com/word/jiankangbnyfjibingyjgao.html
7.社区人群降状态综合评估量表的研制及评估30孙明晓;美国健康管理与饮食营养措施[A];儿童临床营养治疗培训班资料汇编[C];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前30条 1刘贝贝;社区人群健康状态综合评估量表的研制及评估[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 2张一迪;维度转换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美术学院;年 ...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84501-1021125375.htm
8.学协会:中国心血管降与疾病报告2022概要·365医学网为贯彻“以基层为重点、以预防为主”的国家方针,推动心血管病(CVD)防治主战场由医院逐步向社区转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每年组织全国相关领域专家编撰《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以详实、科学的资料为卫生行政人员和专业人员提供支持。 近30年来,基于医院的临床技术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我国的医疗可及性和质量指数进步幅...https://jsp.365heart.com/detail/article/681D6228-2702-4934-9F38-B03AE6AB2F7A
9.每日热点0425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韩金艳、津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王一娟分别致词,介绍了多年来天津市免疫规划工作取得的成绩和进展,并提出只有提高预防接种门诊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服务便捷性,加大宣传力度,才能让更多群众主动到门诊接种疫苗,从而让疫苗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https://sccdc.cn/Article/View?id=27551
10.大班秋季工作计划(通用17篇)一、疾病预防 本学期气候慢慢变冷了,是孩子易感冒、咳嗽、发热的易发期,为了使我园幼儿身体健康,防止疾病的侵害,做好防寒及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1、严格执行晨检工作 各班必须加强晨检力度,做到“一摸、二看、三查、四问”注意低热或发热幼儿,认真观察幼儿的动向,做到及早发现及早解决的问题。 https://www.jy135.com/ziyuan/gongzuojihua/644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