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3年2月16日;录用日期:2023年3月14日;发布日期:2023年3月24日
摘要
关键词
构式,构式义,类推,流行语
Analysisofthe“XLi(里)XQi(气)”Construction
MingGao
InternationalCollegeofChineseStudies,ShanghaiNormalUniversity,Shanghai
Received:Feb.16th,2023;accepted:Mar.14th,2023;published:Mar.24th,2023
ABSTRACT
Theconstruction“XLi(里)XQi(气)”hasappearedforalongtime,anditisalsofrequentlyusedinthenetworktoday.Intheprocessofitsdevelopment,thesemanticsandpragmaticsoftheconstructionhaveundergonesomechanges.ThecorpusdatashowsthatthevariableXin“XLi(里)XQi(气)”ismostlyadjectival,whilethenewusageofnetworklanguagehasmorenominalelements,buttheconstructionasawholestillhaspredicativefeaturesanddescriptivemeanings.Underthenetworkenvironment,thenew“XLi(里)XQi(气)”hasahigherdegreeofsolidificationoftheconstantpartandstrongerproductivity.Theemergenceanddevelopmentof“XLi(里)XQi(气)”iscloselyrelatedtotheanalogymechanismoflanguage.“XLi(里)XQi(气)”hasbecomeapopularnetworkphrase,whichisinfluencedbytheeconomicprincipleoflanguageandthepublic’spsychologyofseekingdifferences.
Keywords:Construction,ConstructionSemantics,Analogy,Buzzwords
ThisworkislicensedundertheCreativeCommonsAttributionInternationalLicense(CCBY4.0).
1.引言
Goldberg(1995)[1]对构式所下的定义为:当且仅当C作为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Fi的某些方面或Si的某些方面不能从C的构成成分或从已经确立的构式中精确地推导出来时,C就是一个构式。也就是说,构式的整体意义不是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更加复杂的整合。
2.“X里X气”要素分析
该构式是由常项“里”“气”和变项X所组成,所以首先对这两个组成该构式的要素进行分别探讨。
2.1.常项部分“里”“气”分析
现代汉语的“里”常用作方位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2]中“里”有关方位的义项解释为“里面;内部,(跟‘外’相对)”。“X里X气”中的“里”不具备方位词的含义,且位于“里”前的X也不能用来表示方位参照,所以此构式中的“里”并不是方位词。刘叔新(1996)[3]认为“A里AB”式词语和其基式AB表义大体相当,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区别,所以“A里AB”是AB的构形法变体。“里”起到衬音的作用,同时也是为了补偿重叠后B的不出现,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四字结构。我们认为“X里X气”中的“里”同样是起到构形的作用,本身并不负载实在的意义,所以此构式中的“里”已然虚化。
“气”这个字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有15个义项,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常见的是表示气体和表示人的精神状态这两种含义。在普通话中“气”可以当作词缀来使用,一般是加在其他语素后构成一个合成词,使用频率非常高,如“脾气”“灵气”“义气”“小家子气”。“气”也常在方言中的出现,丁崇明(2005)[4]总结了“气”在昆明方言中的用法,其中作为类词缀的用法和普通话中相同,此外还可以作为语气词出现,主要的用法是放在形容词后表达一定的程度义。除此之外,“气”可以作为词缀组成四字词语,如“憨里憨气”“土里土气”等。在“X里X气”构式中的“气”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可以和其前的X组成合成词,如“傻里傻气”中的“傻气”。另一种是作为构形语素存在,和其前成分并无结构或意义上的关系,如“鬼里鬼气”。
2.2.变项X的分析
Table1.StatisticaltableofthetypesofXintheBCCandCCLcorpora
除了语料库中检索到的以上五种类型以外,当今网络环境中还存在X为语素和字母词的情况,下文对可以进入变项X位置的成分进行分类描述。
2.2.1.X为形容词
(1)母亲围着红色的围裙,粗里粗气地自言自语着,眼泪不停地从他肿大的眼泡里流出来。(《童年》)
(2)没想到周炳连一句中听的话都没有,甚至连一句同情、安慰的话都没有,只是傻头傻脑地、笨里笨气地说:“不要紧,她们不救济那些赤色的孤儿寡妇,那些赤色的孤儿寡妇会起来没收她们的身家财产,自己救济自己!”(欧阳山《苦斗》)
例(1)中出现的“粗里粗气”是对于“母亲”自言自语状态的描述。例(2)中的“笨里笨气”是用来形容“周炳”说话时的状态是笨笨的。
2.2.2.X为名词
(3)他爬上去之后躲在屋角,借着里面透出来的灯火拼命想往里面看清楚,顺便也听听这群鬼里鬼气的人究竟是什么来头。(沈亚《侠龙戏凤》)
(4)有几位小姐叫何守仁拿眼睛贼里贼气地望过,觉得很不舒服,就在私下里议论他的为人。(欧阳山《三家巷》)
X为名词时,该构式所表达的含义是指描述对象在某些方面和X具有相似之处。例(3)中的“鬼里鬼气”是形容“这群人”偷偷摸摸、躲躲藏藏的状态,他们在行事风格上和“鬼魂”有相似之处。例(4)中的“贼里贼气”是指“何守仁”看他人时,眼神中的不怀好意、见不得光的状态和“贼”具有相似之处。
2.2.3.X为区别词
(5)她便表示乐意见面,还说她就欣赏北方男人的豪爽大度而又文明达理,具有男人味儿,哪像这些南方的小男人女里女气的还满肚子坏水。(常温《桑拿小姐》)
(6)屋里到处都是些女里女气的布料和织物——奇特的窗帘,散垂下来的坠着流苏的披肩,博物馆风格的壁布。(保罗·福塞尔《格调》)
语料库中检索到能够进入变项X的区别词仅有“女”字。一般用“女里女气”来表示描述的对象在某些方面具有女性的特征。
2.2.4.X为动词
(7)寂静中,李燃听到一个有气无力的声音响了起来,这死里死气的声音像从另一个世界传来。(方娥真《这一生的剑愁》)
(8)玄月则怒着一胜子的气,只觉这老家伙碍手碍脚,自是对他没好气,但又不好明里发作,便只得说话吐里吐气:“我也没来过,也不知道!”(无极《生死决》)
例(7)中的X由动词“死”来充当,《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对于动词词性的“死”的解释为“(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这里是用来形容声音仿佛失去生命一般没有生机活力的状态。例(8)中的“吐里吐气”用法很少,只搜索到此一条语料。结合语境可发现,该词是形容说话没好气、不客气。
2.2.5.X为数词
(9)玉山瞪起眼,警惕地瞅着这位中年农民,他一身不土不洋的装束,头发比城里人还留得长,说话二里二气,是不是在耍笑他老汉?(陈忠实《失重》)
(10)喜的当然是因为裴毅轩又同到裴园了,而惊的却是为了纯雅的改变,以往十里十气的乡下土包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爽朗大方的俏女郎。(古灵《脱线小女佣》)
以上例句中X虽为数词,但是其运用时还是充当谓词来使用的。例(9)中“二里二气”的“二”意为“傻”,相当于形容词。例(10)中的“十”同理。
2.2.6.X为语素
当下新产生的一些“X里X气”与传统用法中的“X里X气”有一定差异,其进入变项X的成分也可以是语素。例如:
(11)科技创新已融入合肥的发展血脉,现如今,“科里科气”引领合肥在创新赛道上狂飙突进、奔腾向前。(《合肥晚报》)
上例中“科里科气”中的“科”是指“科技”。
2.2.7.X为字母词
在网络用语中,X也可以是字母词。例如:
(12)你是怎么做到看上去A里A气,实际上憨里憨气的啊。(新浪微博)
(13)为什么男生穿搭博主推荐的毛衣都gay里gay气的?(新浪微博)
例(12)中的“A”在网络用语中,用来形容一个人攻气十足,气场很强。例(13)中“gay”是“同性恋者”的英文单词,“gay里gay气”用来形容缺少阳刚之气。
总体而言,从X的音节形式上看,X都由单音节成分构成,由此组成了2+2的韵律结构。从X的类型看,书面语中X为词形容所占比例最高。但是据观察,在新产生的网络流行语中,可以进入变项X的多为名词性成分。
3.“X里X气”整体特点及分布情况
3.1.“X里X气”整体特点
3.1.1.整合度较高
该构式的整合度和凝固性较高,两个韵律结构之间的粘合程度也比较高,所以中间不能停顿或插入其他成分,也不能省略其中的成分。如不存在“傻里、傻气”“傻里又傻气”“傻傻气”等的说法。
3.1.2.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X里X气”本身具有一定的程度义,所以不能和表示程度的副词共现。例如:
(14)她还专门开过课,向克里姆林宫中那些土里土气的新贵们讲授社交礼节,揭示上流社会的交际秘密。(《斯大林肃反秘史》)
上例中的“土里土气”作定语修饰“新贵们”,这里的“土里土气”所表示的含义比“土”的程度高。所以不能使用“很土里土气”“非常土里土气”等表达形式。
3.2.“X里X气”的分布
3.2.1.“X里X气”作谓语
“X里X气”在句中处在谓语位置的情况很多,语法功能和谓语基本上类似。例如:
(15)裘德痛苦地说:“她本意还是好的,不过她这会儿粗里粗气、怪里怪气就是啦。”(哈代《无名的裘德》)
(16)他说他马上要过来,那个傻瓜真有点疯里疯气!(琼瑶《失火的天堂》)
例(15)中的“粗里粗气”形容的是“她”的状态。例(16)中的“疯里疯气”是用来形容“他”的特征。他们都是在句中充当谓语的句法成分。
该构式整体语法功能和状态形容词类似,含有一定程度义,所以其前不能加“很”“十分”等表示程度的词,其后可以加状态形容词后缀“的”。例如:
(17)她马上就说:“怎么还是小屁孩一个,还是颠里颠气的。”(BCC语料库/多领域/微博)
3.2.2.“X里X气”作定语
(19)他笑了笑,不怀好意的说:“想不到我这个傻里傻气的妹妹,居然钓到一个金龟婿,哈!”(简璎《悍将情人》)
上两例中“流里流气”“傻里傻气”分别作定语修饰后面的“小青年”和“妹妹”。在检索到的语料中,“X里X气”作定语的情况占绝大多数。
3.2.3.“X里X气”作状语
(20)刘禅吃惊地睁开眼睛,傻里傻气地望着司马昭说:“对,对,正是郃正教我的。”(《中华上下五千年》)
(21)王婶的筐子破了,鸡鸭螃蟹爬了一地,有人掩袖偷笑,有孩童拍手咕唁叫,还有地痞流氓,嘴边歪里歪气拈了个广东小调。(温瑞安《江山如画》)
例(20)中“傻里傻气”是对动作“望”状态的描述。例(21)用“歪里歪气”描述小调拈在嘴边的状态。
3.2.4.“X里X气”单独作小句
(22)道静不喜欢他这样打扮,老里老气,不像个青年人。(杨沫《青春之歌》)
(23)“看你这二虎,人家不要的,你们捡回来。真是寿星老的脑袋,宝贝疙疸。”傻里傻气。(周立波《暴风骤雨》)
例(22)中“老里老气”语义指向“他”的打扮。例(23)“傻里傻气”语义指向前面这句话,是对这句话的总结并作进一步评价。
4.“X里X气”语义及语用分析
4.1.语义分析
“X里X气”具有“说话人认为被描述对象具有X所表示的特征”及“说话者认为被描述对象与X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之处”的构式义。之所以将构式义解读为两种,是因为在该构式发展过程中,根据其出现的语境的变化,其语义也出现不同的解读。
4.1.1.传统“X里X气”的语义
“X里X气”这一结构出现已久,陈昌来(2012)[5]将“……里……气”这一格式归入类固定短语范畴中,并列举了“傻里傻气”“土里土气”两个例子。我们认为此一类“X里X气”的含义较为固定,表达说话人认为被描述对象具有X的特征,意义与X基本相同,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差异。“傻里傻气”底层意义即为“傻”,只是与“傻”在语用方面具有不同的效果,“土里土气”同理。
4.1.2.新兴“X里X气”的语义
随着语言的发展,网络用语中X为名词性成分的情况增多,“X里X气”的构式义有所发展,含有“说话人认为被描述对象与X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之处”的意义。比如,微博热搜词条中曾出现“米里米气”,其含义为米饭被摆成了鸡腿的形状,网友评价道:“这鸡腿米里米气的”。饰演影视剧《雪中悍刀行》男主人公的演员,此前曾饰演过题材类似的影视剧《庆余年》,所以观众们使用“庆里庆气”来评价这部剧,以此表达认为两部剧相似的主观评价。
4.2.语用分析
4.2.1.主观性
该构式使用的语境一般都是说话人主观认为某人或某物具有“X里X气”的特征,所以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沈家煊(2002)[6]归纳了主观性体现在三个方面:说话人的情感、说话人的视角、说话人的认识。这里“X里X气”主要表达的是说话人的主观情感。例如:
(24)我看见她的先生,是一位有了一大把年纪的高个子男人,说话满口天津土腔,粗里粗气,和她在学校时候所交的一些演话剧的男朋友们,一点也不相同,我实在想不通她怎么会嫁了个如此人物。(文学作品)
例(24)里的“粗里粗气”是说话者对于话题中这个男人口音的描述,结合语境可以发现,说话人先入为主地将之前的男朋友这个男人作比较后,觉得这个男人和“她”做男女朋友并不合适,所以对“男人”的描述失去了一定的客观性。
4.2.2.感情色彩
基于语料分析我们发现,该构式具有贬义色彩的情况占绝大部分比重,也就是说在这个构式框架的压制下,语用色彩大多数呈现出说话人对某人或某事的不满或者贬低的看法。例如:
(25)一连几天都没见到,萧遥天天带着小花伞上学,班上同学都笑他“女里女气”。(郁秀《花季雨季》)
还有一些“X里X气”表达的是中性的语义色彩。例如:
(26)身体魁梧,比周炳还要高半个头,还要粗壮许多的海员李恩伸出他的葵扇般的大手,粗里粗气地说:“那么,你参加革命,第一是为了什么?”(欧阳山《三家巷》)
例(26)里的“粗里粗气”并不是在贬低被描述的对象,只是将人物说话时的状态不加入感情色彩地描写出来。
5.“X里X气”构式成因及其流行原因
5.1.构式成因
因为所有的“A里AB”式词语都可以转化成其基词“AB”,但是其次范畴“X里X气”并不是都能够转化为“X气”,所以我们认为“X里X气”内部成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X气”本身可以单独运用的情况,如“土里土气”“傻里傻气”“俗里俗气”可以简化为“土气”“傻气”“俗气”,我们将其记作“X里X气1”;另一类则是其中的“X气”无法独立运用的情况,我们将这种“X里X气”记作“X里X气2”,如“女里女气”中的“女气”、“死里死气”中的“死气”,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并没有“女气”“死气”的用法。由此我们认为,“X里X气2”是由“X里X气1”经过类推作用形成的,即将“X里X气1”的“气”逐渐词缀化和固定化,使之成为一个可以嵌套的框式结构。
5.2.构式的新发展
现代社会的网络用语里人们运用类推创造新的“X里X气”的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而这种新用法产生的机制也是类推作用。但网络用语中普遍使用的“X里X气”与上文所提到的产生“X里X气2”的类推路径有所不同,他们是使用者基于“X里X气1”和“X里X气2”进一步类推而产生,也就是在“X里X气”框架。能产性进一步增强,使用上也与传统用法产生了一定的偏离,进入该构式X大多为名词性成分,使用上也更加自由。例如:
(27)将猫和狗放在一起久了,猫会变的狗里狗气的,也学会乱叼东西。(新浪微博)
(28)跟随着它,我们走进湖南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追寻来自最美侗乡的交通安全特色“湘”音,感受着“侗里侗气”的文明交通安全氛围。(新浪微博)
例(27)中的“狗里狗气”中的“狗”仅用来表示“狗”这种动物。一般来说,“乱叼东西”是狗这种动物的典型动作习惯,而非猫的。此句中使用“狗里狗气”,目的是用来形容“猫”在某些方面具有了“狗”这种动物的特征。例(28)的“侗里侗气”的使用语境是“交通安全氛围”具有湖南侗乡的当地特色,比如用“鸣锣喊巷”的方式进行交通安全宣传、将交通安全融入侗族大歌等。
5.3.流行原因
6.结语
本文在对语料的观察统计下,分析了“X里X气”构式内部要素的情况。变项部分X可以为形容词、名词、区别词、动词、数词这五类,其中形容词占比最高,这与构式整体所表达的意义有关。而近来网络用语中新出现的一些“X里X气”是在“X里X气1”及“X里X气2”上进一步类推产生的。其中变项X基本为名词性成分,但是构式本身依旧具有谓词性特征,在句中也基本作谓语和定语。而该构式本身语义色彩多呈现为贬义,但是在网络环境的发展中,新产生的很多“X里X气”已经具有中性意义,甚至增加了轻松幽默的语气。该构式随着社会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X里X气”构式中的标记“里”和“气”更加固化以及虚化,构式义也更加明确,以至于有更多成分可以进入该构式变项中,能产性进一步增强,使用语境也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