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强化云南省癌症防治工作的提案》(第120300249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云南省癌症防治政策的情况
(一)深入开展癌症防治工作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健康云南行动推进委员会关于印发健康云南行动(2020-2030年)的通知》(云健推委发〔2020〕1号)要求,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云南省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方案要求到2022年,云南省癌症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不低于43.3%,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不低于70%,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达到55%及以上。
(二)召开重大疾病防治工作会
肿瘤作为一大类慢性病,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防治重大疾病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云政办函〔2016〕97号)要求,省卫生健康委、财政厅等多部门联动,在定期召开的重大疾病工作会中强调肿瘤防控的重要性。
(三)成立癌症防治行动专家组
省卫生健康委牵头成立了健康云南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癌症防治行动专家组,专家组以云南省肿瘤医院院长为组长,多家综合医院肿瘤科负责人为成员,并成立云南省肿瘤防治工作组,政府牵头搭平台,融合医院、科研团队等职能部门,形成“多位一体”的组织框架体系,更好地整合资源,进行肿瘤的综合防控工作。
二、关于健全云南省癌症防治体系的情况
(一)成立云南省癌症中心
(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布局
在布局建设滇东北、滇南、曲靖、滇西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时,考虑全省肿瘤疾病多发的情况,每个中心均设置了肿瘤专科,引进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运营管理,提升肿瘤专科诊疗水平。
(三)建立肿瘤专科联盟
2017年以来,按照国家医联体建设的安排部署,依托云南省肿瘤医院,在全省范围内构建分级诊疗体系,建立肿瘤专科联盟。截至2019年底,云南省肿瘤医院已与17家三级医院、34家二级医院建立了专科联盟,开展了远程医疗及技术指导工作,有力落实了双向转诊措施。通过实施肿瘤专科联盟建设,利用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优质资源集中的优势,加强了肿瘤信息的互通共享,发挥了省级肿瘤专科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
(四)建立肿瘤诊疗质控体系
三、关于提升云南省癌症诊治能力的情况
(一)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肿瘤诊疗能力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癌症危险因素监测、流行病学调查、人群干预、信息管理等;在云南省癌症中心的指导下,在人才培养、规范制定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州、市、县级医院肿瘤专科建设能力和肿瘤疑难疾病诊治能力、肿瘤重点专科建设能力等有关肿瘤诊疗能力。
(二)加强学术交流,扩大云南省肿瘤学术影响力
(三)进一步提升云南省恶性肿瘤临床研究水平
云南省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作为第一批云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进行建设,建立起“开放、联合、协同”的运行机制,充分赋予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的重要资源配置权限,建立起了科研诚信评估机制、科研激励机制和成果分配机制。省卫生健康委《关于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成立“云南省肿瘤分子基因中心”的批复》为云南省申报2020年国家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打下重要基础。
(四)加强肿瘤科研平台及人才队伍建设
我省加大肿瘤科研平台及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建设力度,完善管理办法和评价体系,人才工作项目申报评审取得丰硕成果。在癌症防治方面建有省级及以上4个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高原区域性高发肿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云南省肺癌研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院士工作站、1个专家工作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研究所(云南省肿瘤研究所、云南省肺癌研究所)、11个研究中心、8个省级创新团队。近五年来,共承担国家级重点项目8项,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2项。开展新技术、特色技术72项,在肺癌早期快速诊断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12年开展高层次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工作以来,在肿瘤防控方面,培养10名“医学领军人才”、20名“医学学科带头人”和25名“医学学科后备人才”,杨柞章等3名“医学领军人才”在培养期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
四、关于加强云南省癌症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的情况
(一)建设以“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的互联网医院
(二)完善规范化的肿瘤生物样本库建设
依照《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标准》,2016年3月以云南省癌症中心分子诊断分中心为基础,成立了云南省肿瘤医院肿瘤生物样本库。2020年5月进一步完善生物样本库的改建、扩建工作,逐步解决空间不足的问题,目前样本库总面积达1680m2,配备了信息化样本库管理、存储系统。截至目前,生物样本库已收录20余个肿瘤病种,5万余份生物样本,56个永生化肿瘤细胞系,样本资源利用及共享率≥50%,成为“全国高发肿瘤大数据”成员单位,为云南省肿瘤的科学研究、大数据建设和转化运用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及保障。
五、关于推进云南省肿瘤筛查项目的情况
(一)开展癌症早诊早治项目
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按年度任务制定印发了《关于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云卫办疾控发〔2020〕1号)。自2009年开始实施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2014年起开始实施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目前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已在8个县(市、区)开展,涉及4个州市,覆盖肺癌、肝癌、乳腺癌、上消化道癌及结直肠癌5大癌种,累计完成城市癌症早诊早治危险因素问卷调查16万余人,临床筛查4万余人次,发现阳性病变近3000人次,治疗癌前病变1000余人次,项目早诊率达60%以上,随访管理筛查阳性病变人群及其他肿瘤患者7万余人次,每年组织早诊早治规范化培训10余次。
(二)高位推动农村妇女两癌筛,保证项目落实
2019年我省继续农村妇女“两癌”检查等妇幼项目列为省政府10件惠民实事,通过政府高位推动,逐级签订责任目标书,加强组织领导,同时财政也加大了对“两癌”项目的经费投入,2019年安排中央及省级共安排资金近1亿元用于“两癌”筛查工作,实现了对全省129个县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项目全覆盖。2019年全省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86.44万人,较上一年度增加21.56万人,为项目实施以来检查人数新高。其中:88个贫困县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71.16万人、目标人群覆盖率50.31%;非贫困地区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15.28万人、目标人群覆盖率26.22%。检出宫颈癌癌及癌前病变的人数为2023人,其中宫颈癌185人,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227.24/10万;检出乳腺癌癌前病变21人,乳腺癌316人,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38.70/10万。通过“两癌”检查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降低了农村贫困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数量。2019年我省对妇幼健康项目及资金进行了有效整合,最大程度的发挥了妇幼健康项目资金效率,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完善肿瘤登记报告
2019年云南省129个县/区按要求报告了2018年肿瘤登记数据库,新增施甸、龙陵、弥渡等32个国家点,共有42个国家点,覆盖全省人口的30.6%,截至目前全省2017年的指标完成率为80.3%,2018年的指标完成率为77.6%,2019年的指标完成率为41.2%,10个县报告的数据达到质量控制要求,选入《2018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和《2018年云南省肿瘤登记年报》。
六、关于增强全民防癌意识的情况
七、关于下一步工作的打算
(一)完善肿瘤质控中心管理工作。指导州市建立肿瘤质控分中心,县级建立肿瘤质控小组,全面规范肿瘤诊疗技术,使省、州(市)、县级医院在肿瘤放化疗及基因检测等方面实现同质化管理,确保肿瘤诊疗质量。
(二)加强专科联盟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分级诊疗及医联体建设有关政策,完善专科联盟章程,跟进协议条款落实,扩大专科联盟覆盖面,加快探索以互联网医院为载体的紧密型专科联盟。
(三)推进肿瘤互联网医院建设。在云南省肿瘤医院互联网医院前期建设基础上,扩大肿瘤互联网医院建设规模,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作用,结合肿瘤专科联盟建设,形成自上而下的规范化、同质化肿瘤防治体系。
(四)完善肿瘤三级诊疗网络建设。将三级综合医院肿瘤科建设作为三级甲等医院创建的内容,在县级医院中加强肿瘤诊疗能力的建设,利用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远程医疗、互联网医院等形式,加强县级医院医护人员培训,强化县级医院在肿瘤规范化诊疗方面的能力建设,提高基层肿瘤诊疗水平。
(五)充分发挥社会能力对肿瘤防控的支持作用。特别是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对肿瘤筛查、预防、康复医疗、临终关怀、器官遗体捐赠等工作。
(七)加大高层次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力度。向癌症防控方向适当倾向,培养更多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到癌症防治一线服务,提升癌症防治临床服务能力,切实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进一步加强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人才培养培训,今年在我省首次启动实施慢病健康管理—癌症筛查与早诊技术培训项目,为各级医疗机构提升癌症防治与健康管理水平。
(八)开展广泛的癌症防治知识宣传活动
深入组织开展“肿瘤防治宣传周”、重点及高发癌种防治宣传等活动,将癌症防治知识作为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养老等机构重要的健康教育内容进行全民科普教育。提高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到2022年全省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不低于70%的目标。